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為什麼西方沒有長期卧床的老年人

為什麼西方沒有長期卧床的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3-06-13 15:28:21

⑴ 怎樣護理長期卧床的病人

根據2016年全國老齡辦發布《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或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約4000萬。而據統計,在澳洲、荷蘭、西班牙與美國等歐美國家,只有 20% 的人在醫院過世,很少有長卧在床的老人。那麼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卧床病人如何護理?

我國卧床病人基數大的深層原因

拋開政策上的差異,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文化和意識層面,中西方老人對保健養生的意識是不同的,西方主張孩子養育成人後便離開家自力更生,老人會有很強的健康保健意識;而我國很多人是「養兒防老」,幾乎所有老人都是為了孩子操勞大半輩子,平時沒有保健和體檢意識,積勞成疾,進而病情逐漸嚴重,導致卧床病人數量增加。


卧床病人如何護理的問題,需要重視起老年病人的肌肉萎縮、肌肉流失現象,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通過局部鍛煉、健康飲食、營養補充劑的調理,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卧床病人肌肉退化、營養不良等問題,老人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有所提升,進而更快恢復健康。

養老院養老的優點與弊端有哪些

一、家庭養老的優缺點

作為中國主要的養老方式的家庭養老,被廣大人們所接受。它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為主體,通過家庭成員,主要是是子女的贍養為主實現的。

父母愛護子女,子女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被寫入法律的責任與義務。可以說中華民族就鍵游是通過這種形式的迭代傳承走到今天的。父母養育兒女,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義務責任。

1、優點

家庭養老作為老年人養老的主要方式,是有其一定優勢的。

有最基本的經濟保障。我國人口眾多,老年人更是不在少數,雖然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還是屬於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的人均佔有率還是很低,國家用於老年人社會保障的財力還是不足,所以,讓國家來承擔社會老年人養老是不現實。

因此,以家庭為主體的養老就基本可以保障養老所需的最低經濟需求。老人們有的房子是自己的,或是和子女住在一起。還有大多數人老年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子女的收入合起來,能滿足老人基本生活不愁。

照顧比較周到。自己的子女對老人進行照顧,各方面也比較熟悉,對老人身體,要求,愛好,習慣等很了解,不需要很多溝通就知道老人需要什麼。而且照顧自己的親人,也一定盡心盡力,不敢早亮孫馬虎。

對老人心理及精神生活有利。家庭養老,與子女在一起。老人不感到孤僻,子女經常和老人說話,安慰,對老人的精神和心理是一種慰籍。

2、缺點

家庭養老的優點不少,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家庭養老肯定是加重家庭的各種支出,基本生活還好說,但如果老人身體不好,這方面的支出會增加。同時也會加大子女的贍養負擔。特別是對大部分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這種負擔會更重。因為他們可能要承擔夫妻雙方家庭老人的贍養負擔。

在對老人醫療治療上存在不足。許多老年人都有疾病,甚至是嚴重的疾病,還有的長期卧床,老年痴呆,長期慢性病。在家裡對治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對突發疾病的處置就更無能為力了。

造成家庭矛盾。俗話說,久病無孝子,話雖然重了點,但也是對家庭養老的缺點的一種體現。

老年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在一起久了,也不可避免會發生家庭矛盾。特別是家裡有卧床生病老人的家庭。子女們本身也要工作,也要養家糊口。照顧老人又佔用太多的精力,有時發幾句牢騷,老人不理解,家庭矛盾就會發生。

那麼分析完了家庭養老的優缺點,下面來談談社會養老中養老院適合養老嗎?

3

養老院首先應該是適合老年人養老,有公辦的,民辦的。形式很多,有養老院、敬老院、托老院等。都是為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務的。這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養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機構的養老有以下優點:

一是這些類型養老院提供的服務全面,基本上都是24小時全天候護理,這樣就保證了老年人,特別是行動不便,有疾病困擾的老人能得到較好的照顧,確保他們一日三餐和日常基本的生活。

二是基礎設施齊全,醫療設施比較配套。有專業的醫療護理人員或必要的醫療儀器。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能隨時進行監管,對身體有病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三是社會除保證老人吃好住好外,還能提供較好的娛樂和社交活動,例如舉辦健身,書畫,琴棋等輔導,這樣就便於老年人活動和交流,使他們生活的更加愉快。

四是養老院極大減輕家庭和子女的壓力。養老院有專業人員對老人進行看護,從老人的衣食住行,健康醫療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當然社會養老機構的缺點也是存在的:

一是養老院良莠不齊。特別是近些年,不斷傳出個別養老院虐待老人的行徑,陸鏈受到了人們的擔憂。這說明對養老院發展還不平衡,社會的監管還不到位。

二是部分老年人還不適應。長期的在養老院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年人,與自己的子女之間情感交流越來越少。特別是許老年人覺得自己被家庭和子女們拋棄了,不管了,越發不適應感到孤獨,引起一些心理疾病的產生。

三是個別養老院品硬體建設不完善,軟體方面,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員的素質還不高,服務水平還待進一步提高。

⑶ 美國和日本關於老年人的健康服務有哪些具體措施

日本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典型模式
作者:李茂夫 來源:《當代世界》 2010-05-19 14:16:4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2006年2月21日《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的出台,更加大了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力度。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英國、澳大利亞以及亞洲部分國家和我國香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日本 日本的社區保健是根據《地域保健法》、《保健療法》的規定,至1994年各都道府縣,特別行政區都設立了保健所,保健中心,全國共有保健所848所,市街村保健中心1241所,各類保健機構中保健護士達到2萬餘人,為日本國民健康實施全民保健工作。同時日本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為促進社區保健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椐厚生省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到2000年日本老年人口比例將占總人口數的15.6%。針對此種情況,日本的社區護理發展也較快,其中老人保健與母子保健是日本社區保健工作的中心,老齡化社會推進了日本老人保健事業的發展。據厚生省統計, 1994年9月,日本各類老人保健設施就已達到1003個,入所老人8.5萬餘人,日本老人保健制度的宗旨是保持健康、確保醫療。為此,在社區人員進入40歲即開始建立「健康手冊」,開展基本的健康教育、健康診查等。老人保健醫療的層次可分為:醫院老人病房、療養院、老人保健中心、康復機構、特別養護老人之家、托老所、家庭護理援助機構等。1993年日本頒布了《老人保健法》,對家庭訪問護理工作實行制度化管理,由醫院,診療所的護士給在家療養者、精神康復病人提供援助。概椐《母子健康法》和《兒童福利法》的規定,日本保健所保健中心對結婚、妊娠、分娩、圍產期婦女和出生嬰兒,直至學齡前幼兒給予各種健康診查、保健指導和醫療援助。

老年保健(elderly care)---最初起源於美國,隨著人們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等知識的不斷積累,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開始採取以社區為中心的社區老年保健服務等辦法,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近年來不斷為老年人擴大保健設施及福利設施等社會服務。老年人的社會服務一般集中在支持性的、幫助保護性的、改進生理和社會功能、為個人成就提供機會等活動上。

一、美國老年人保健措施

(一)對居家的體弱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家庭保健、送飯上門、定期探望、電話確認、緊急呼救系統等服務。

1. 家政服務:由受過訓練的婦女來完成。

2. 家庭保健服務

3. 送餐上門

4. 定期探望

5. 電話確認服務

6. 應急響應系統

(二)為健康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和計劃

為那些相對健康及能自己旅行的老年人提供個人或集體服務。

1. 交通或陪伴服務

2. 老年食堂:

3. 法律服務

4. 就業服務

(三)專門服務

1. 老年人日托中心----不能在家獨立居住,又不願去養老機構的。

2. 咨詢服務----節決個人和家庭矛盾。

3. 保護服務----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日本老年人保健措施

(一)健康老年人

1. 建立「生機勃勃」的推進中心:促進老年人「自立、參與、自護、自我充實、尊嚴」為原則。

2. 建立「銀色人才」中心:為就業提供機會。

3. 提供專用的「銀色交通工具」: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

(二)獨居與虛弱的老年人

1. 建立完善的急救情報系統

2. 建立市鎮村老年人福利推進事業中心----確保安全、解除孤獨、幫助日常生活、促進健康。

(三)長期卧床老年人

1. 設置老年熱服務總站

2. 建立家庭護理支持中心

3. 設置家庭護理中心

4. 設立福利器械綜合中心

(四)痴呆老年人

1. 設置痴呆老年人日間護理站

2. 建立痴呆老年人綜合護理聯合體系

(五)建立協力員小組

三、我國老年人保健措施

2000年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老年人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群體。

(一)我國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的體制主要有三種情況:

1. 所有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大部分其他所有製成份的企業都已納入社會養老保險

2.大部分事業、行政單位仍然沿襲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3.沒有正式工作或沒有工作的老年人未加入社會健康保險,生活主要依靠配偶的工資或子女撫養。

(二)我國政府對老年人工作十分關注

加強領導、人力配備、政策指引、機構發展、國內外交流、人才培養等發面給予了關心和支持。

(三)1977年我國護理體系的發展過程

1. 醫院的老年護理

2.老年病專科醫院的設立

3.老年護理醫院的成立

4.街道成立護理中心

5.養老院、老年公寓

第三節 社區老年人的保健與護理

一、聯合國老年人保健原則

1991年2月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老年人保健原則》。強調老年人的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充實和尊嚴。原則如下:

(一)獨立

1. 老年人應能通過提供收入、家庭和社會支持以及自助,享有足夠的食物、水、住房、衣著和保健。

2.老年人應有工作機會或其他創造收入的機會。

3.老年人應能參與決定退出勞動力隊伍的時間。

4.老年人應能參與適當的教育和培訓。

5.老年人應能生活在安全且適合個人選擇和能力變化的環境。

6.老年人應能盡可能長期在家居住。

(二)參與

1. 老年人應始終融於社會,積極參與制定和執行直接影響其福祉的政策,並將其知識和技能傳給子孫後代。

2.老年人應能尋求為社會服務的機會,應以志願工作者身份擔任與其興趣很相稱的職務。

3.老年人應能組織老年人運動或協會。

(三)照顧

1. 老年人因按照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享有家庭和社區的照顧和保護。

2. 應享有保健服務,幫助他們保持或恢復到身體、智利和情緒的最佳水平並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3. 應享有各種社會和法律服務,以提高其自主能力並使他們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照顧。

4. 居住在任何住所、安養院或治療所時,均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

(四)自我充實

1. 以能尋求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機會

2. 應能享用社會的教育、文藝、精神和文娛資源。

(五)尊嚴

1. 生活應有尊嚴、有保障、且不受剝削和身心虐待。

2. 不論其年齡和性別、種族或族裔背景、殘疾或其它狀況,均應受到公平對待,不論其經濟貢獻大小均應受到尊重。

二、老年人的健身與娛樂活動

(一)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老年人健身的五項指導原則

1、應特別重視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運動。

2、應重視重量訓練。

3、注意維持體內運動的「平衡」。

4、高齡老年人和體質衰弱者應參加運動。

5、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

(二)老年人的運動

(三)老年人堅持適度鍛煉的注意事項

1、行走不宜過快

2、轉頭活動不宜過快

3、運動量不宜過大

4、運動時間 一天不超過2小時

5、自我檢測運動強度

三、老年人的飲食照顧

(一)飲食搭配合理,營養平衡

(二)合理的烹調 軟爛

(三)一日三餐合理安排,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四)注意飲食衛生

(五)恰當的進餐方式

四、老年人的休息與睡眠

(一)休息

(二)睡眠

五、老年人的安全防護

(一)跌倒的防護 防滑設施

(二)防嗆防噎

(三)防止墜床

(四)注意用葯安全

(五)防止交叉感染

第四節 老年人常見的社會心理健康問題和預防

一、離退休綜合征

二、老年抑鬱症 自殺傾向

三、老年疑病症 特徵

四、喪偶

小結:通過本章學習,掌握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評估,社區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掌握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社區護理措施和健康指導;理解老年人、人口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的概念,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特殊問題,老年人健康評估的主要內容,老年人的患病特點與常見疾病的護理要點;了解全球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趨勢,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變化。

⑷ 美國人不注重保養,為什麼長期卧病在床的老人並不多

其實並不是美國人不注重營養,而是我們沒有看到美國人注重營養的方式,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目前最健康的餐飲方式是每天保持12種以上不同食物的攝入,每個星期至少保證25種以上不同食物的攝入,那麼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來說,可以說商業化的大型超市非常多,品種多種多樣,美國人的收入平均來講也是比較高的,他們在購買食物的時候,通常都是買很多種類這種習慣在養生的角度來講,已經與最健康的餐飲方式不謀而合了,所以一般情況下美國人生病的時候相對來講是比較低的。當然除了這個最主要的因素以外,還有以下幾點因素也是有可能的:

3、醫療水平較高

雖然我國的醫療水平相對來講,也已經處在世界發展前列了,但是不得不承認美國的醫療水平同樣是非常高的,一般情況下美國人不太相信中醫,他們只採用西醫的方式來治療,也就是說當病人有病以後,需要開刀的馬上開刀,需要吃葯的馬上吃葯,所以看上去卧病在床的老人可能並不多。

⑸ 為什麼西方的老齡化問題不像東方這么嚴峻

這結論不嚴謹。

2050年發達國家老齡化預測

東方國家十幾年前還是年齡結構很年輕的國家,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再過十幾年就要反超西方國家了。

⑹ 中西方養老方式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

由於地域、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目前國內外都存在著很多新型的養老模式,例如國外的「時間銀行」和國內的「居家式社區養老」。

一、國外養老模式

(一)CCRC養老社區模式

在CCRC模式下,根據老人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類型,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

(二)家庭養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模式是一種法律要求孩子必須贍養父母或者長子繼承家產的方式。這一模式是將「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結合起來,老人必須由家人贍養,同時當地政府也會根據這一情況推出特定的政策對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護理人員支持。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也是在這一養老模式中產生的。

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內老人更偏愛能夠在家和兒女共同居住的養老模式,而國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⑺ 老年久病卧床的症狀有哪些

1.軀體表現長期卧床可發生各種並發症,使病情惡化。由於長期卧床和制動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稱為失用性綜合征或運動不足綜合征。老年人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就難以擺脫。
(1)神經系統:
①感覺改變:長期卧床的老人常伴有感覺異常和痛閾降低,當癱瘓患者累及感覺傳入神經纖維時,很快表現出來在損傷水平以下的。
②運動功能減退:長期卧床病人所有運動均低於每天進行日常活動久坐的人。這種情況在弛緩性癱瘓引起的運動受限者更為明顯。
③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長期卧床的老人自主神經系統活動過度或活動不足,結果很難維持自主活動的平衡狀態,因而病人不能適應姿勢變更等日常活動。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還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
(2)肌肉系統:長期卧床最明顯的體征發生於肌肉系統,癱瘓病人尤其如此。
①肌力、耐力減退:卧床1周以後,肌力可喪失20%,以後每卧床1周將使剩餘肌力減弱20%;在無任何運動神經受損時人的優勢側握力如果是50kg,制動1周以後只有40kg,2周以後為32kg,3周以後則為25kg,依此類推。而肌力恢復的速度則要緩慢得多,按每天以最大肌力參加鍛煉計劃的人計算,每周只增加原有肌力的10%。耐力喪失是肌力減退的結果,其發生速度與肌力減退一致。
②失用性肌萎縮:肌肉體積縮小是長期卧床最明顯的徵象之一,也是肌力耐力減退的原因。在弛緩性癱瘓患者中,因下運動單位動作電位消失,其所支配的肌肉纖維喪失了收縮能力,逐漸產生肌肉萎縮。在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引起的痙攣性癱瘓病人或是夾板固定的病人。肌肉萎縮可以只有正常體積的30%~35%。
③協調不良與肌肉攣縮:肌肉萎縮、肌力減退及耐力受限等因素引起動作協調不良,表現在上下肢體嚴重地影響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病人出現不協調的主要原因是影響運動單位或更高級中樞的病變,但卧床本身也是起一定作用。肌肉萎縮常伴有肌肉攣縮,多見於膝屈肌和伸肌,給站立和行走帶來嚴重的障礙。
(3)骨骼系統:
①骨質疏鬆與異位鈣化:由於肌肉活動減少和卧床後羥脯氨酸和鈣排泄量增加,骨的有機與無機化合物的耗竭,導致骨質疏鬆,因而卧床老人比同齡人更容易發生骨折。骨鈣的轉移引起短暫或持續性高鈣血症,常伴有鈣質沉積在受損的軟組織中,這稱為異位鈣化。
②關節纖維變性與關節強直:這兩種損害也是久病卧床的主要表現。卧床老人由於關節運動減少,關節周圍的肌肉逐漸被結締組織所代替,加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異位鈣化,關節變僵硬,不能進行全范圍的活動,造成不可逆的畸形,引起關節永久性強直,並可造成變形性關節炎與關節周圍炎。
③腰背痛:長期卧床引起腰背肌攣縮,腰椎前凸度增加,骨盆前傾,容易引起腰背疼痛。
(4)心血管系統:
①心率增快:處於長期卧床的老人,交感神經的張力超過迷走神經,導致基礎心率增加。
②心力貯備減少:老年人心肌收縮力減退、心排血量降低,而長期卧床後心率增加,舒張期充盈時間縮短,舒張末期容量降低,心功能貯備較卧床前進一步減少,故病人只能進行有限的體力活動,因為過度用力可能引起顯著的心動過速與心絞痛,也可以說是潛在的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③直立性低血壓:這是長期卧床後最普遍的心血管系統不適應的症狀之一。長期卧床的老人在起立和坐起時,兩下肢都明顯淤血,靜脈迴流減少,妨礙舒張期心室充盈,心室搏出量減少,從而使立位血壓明顯降低。
④水腫:四肢運動能促進靜脈迴流,因廢用而不能活動的四肢容易導致靜脈血液淤滯,使毛細血管的流體靜壓增高,液體滲透到組織間隙發生水腫。如水腫持續時間長,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滲透到血管外形成纖維蛋白,容易引起攣縮,攣縮又可增加廢用程度,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⑤靜脈血栓形成:長期卧床時,骨髂肌的泵作用顯著減少或消失,下肢靜脈血液淤滯,加上老年人常處於高凝狀態,容易引起靜脈血栓形成。
(5)呼吸系統:
①肺活量減少與量大通氣量降低:卧床老人在最大吸氣或用力呼氣時,肋間肌、膈肌以及腹肌很少收縮,加上呼吸肌肌力減退、肋椎關節與肋軟骨關節不能承受全范圍的活動,導致肺活量、有效呼吸量及最大通氣量均明顯降低。
②缺氧:上述限制性損害和水平姿勢(卧床)對肺循環的影響,使通氣/血流比值明顯降低。如卧床老人可發生肺下部通氣不足和血流過度,引起顯著的動靜脈短路現象,降低了動脈氧張力,導致缺氧。如果患者由於感染或運動提高了代謝需要,缺氧更明顯。
③墜積性肺炎:卧床使呼吸道纖毛清除功能明顯降低,呼吸道黏液分泌易於聚積在下部支氣管,加上呼吸運動受限和咳嗽反射減弱,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在肺內繁殖而發生墜積性肺炎。老年人久病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或餵食不當造成食物誤入氣道,更容易誘發肺部感染。
(6)消化系統:卧床老人腸胃活動全面減退,不僅影響蠕動性能,也影響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①食慾減退:不活動的老人熱量需要減少,卧床引起焦慮-抑鬱症,都可引起食慾顯著喪失,最終導致營養不良。
②便秘:長期卧床老人因交感神經張力增強,胃腸蠕動功能降低,腸道吸收水分增加,液體和纖維攝入量過少,容易引起便秘。長時間便秘會引起糞便阻塞,甚至腸梗阻。
(7)內分泌與泌尿系統:
①多尿:主要發生於卧床休息的早期,因為身體處於水平位,部分細胞外液轉移到微血管床的靜脈側,使靜脈迴流增加,興奮右心房容量受體,反射性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導致多尿。
②尿鈉排出增加:這是伴隨初期多尿發生的暫時現象。
③尿鈣過多:長期卧床引起骨質疏鬆,骨鈣不斷進入血液,最後使尿鈣排出增多。
④腎結石與尿路感染:由於尿鈣顯著過多、膀胱功能受損及放置尿管,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尿鈣過多、尿瀦留以及尿路感染可導致腎盂或下尿路產生結石,反復發作尿路感染與結石可逐漸損害腎功能。
(8)皮膚系統:
①皮膚萎縮:由於食慾不振和營養不良造成皮下脂肪減少,皮膚老化使皮膚厚度變薄及彈力纖維變性,從而導致皮膚豐滿度喪失。
②褥瘡:這是長期卧床的常見臨床表現,多見於骶骨、坐骨結節和外踝等部分。這不僅是單純的機械性壓迫所造成的循環障礙,而且也與營養不良、糞、尿等所形成的局部濕潤與污染等因素有關。
2.心理表現久病卧床老人,幾乎都有一定的心理精神障礙,因為不能活動,社交活動減少容易發生焦慮-抑鬱症,智力活動能力也因長久不活動和閉門不出而顯著減退。據調查,在家久病卧床老人42%一人獨居;和家人能經常說話的只有58.6%;40%~60%不看電視、報紙、聽收音機;79.3%沒有生活情趣;39.5%從未出過門,社會交往幾乎隔絕;18.2%近乎痴呆。因此,老年人一久病卧床,生活質量受很大影響,往往悲觀失望,軀體疾患也往往日益加重,心理、精神障礙→軀體障礙→加重心理、精神障礙,形成惡性循環,直到使老人逐漸走向生命的終點。
3.社會表現長期卧床不僅給老年人造成身心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卧床老人的家庭成員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體力、精神和經濟上的幫助,從而影響家人的正常生活。卧床老人因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專人照顧者佔90%以上,從而導致57.1%的家人不能外出,33.4%不能安睡,25.6%不能上班工作,1.5%不能結婚。卧床老人對醫療保健需要增加、醫療費用高、住院率高。在久病卧床老人中,在醫院者佔31%,其餘的69%中,有2/3在家,1/3在養老單位。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傳統的大家庭逐漸減少,小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對下一代經濟上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小家庭增多與人口老化將導致無人照顧的老人與鰥寡孤獨老人數增加,因而卧床老人的照顧將逐漸轉為以社會服務為主,如何利用有限的社會資源和醫療服務費用,研究採取各種社會措施,改善社會環境,以保證卧床老人的醫療保健和生活條件,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有關久病卧床的診斷標准,20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老年人因病殘經過治療(包括康復)沒有再起床希望並卧床6個月以上稱為久病卧床。但是,由於老化的個體差異大及卧床的病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即使卧床1月,也可根據疾病的種類和程度,確定為久病卧床。由於人口老化和病譜的變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逐步受到重視。90年代日本再次提出,老年人因長期患病和傷殘所致的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部分或全部需要幫助的臨床現象,稱為久病卧床。並根據殘疾老人日常生活自理程度分級如下:①生活自理:雖有殘疾,但日常生活一般能自理,並能自行外出。②卧床前期:室內生活一般能自理,但無人扶持則不能外出。③卧床期A級:室內生活需人扶持,床上生活為主。④卧床期B級:全天床上生活。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西方沒有長期卧床的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獄警體檢考什麼 瀏覽:886
公務員比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高嗎 瀏覽:709
退休工資認證單 瀏覽:450
老年大學報名為何火熱 瀏覽:448
寧波老年大學都學什麼條件 瀏覽:30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存款如何處理 瀏覽:32
老人遺尿要用什麼葯 瀏覽:841
老人體型消瘦大汗淋漓是怎麼回事 瀏覽:211
江西省身份置換退休年齡 瀏覽:240
老年人旅遊車上主持詞 瀏覽:249
80歲後養老保險能領多少 瀏覽:784
長壽區取景 瀏覽:459
老年人忽然腳抽筋怎麼回事 瀏覽:654
重陽節演講稿的結尾怎麼寫 瀏覽:808
退休養老金起步 瀏覽:326
楊奕哪裡有養生館 瀏覽:579
老人為什麼還有姨媽 瀏覽:57
遼寧省企業退休工資補發了 瀏覽:926
老年人活潑 瀏覽:466
老人60歲是什麼狀況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