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男人多大才算老年人
如今 社會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現在的人普遍壽命都比較長,相比六七十年代的人要長壽很多,相比古代的人更是長壽。
以前古代的人活到五十歲都算長命了,像三國演義裡面劉備活到62歲,諸葛亮活到53歲,曹操活到65歲。
因為現在的科學技術先進,生物學蓬勃發展,人均GDP上升,畜牧業得到良好發展,人民的身體 健康 有營養的食物滋補,又有很好的醫療和鍛煉身體的方法,所以長壽。
以前的老人得了重病,都會因醫治無效而去世,有的甚至因為沒有錢而不去醫院,在家等死或者自殺,而現在,醫術較好,人民也比較有錢,所以能活更久。
現在的男人60歲就跟古代的40歲差不多,無論從精神狀態還是身體狀態來說,60歲都不能稱作老年人。
步入古稀之年的人通常是說七十歲,但現在八十歲的老人都大把的,而且身體很 健康 ,每天嘻嘻哈哈的。
一般人60歲退休,所以有人說從60歲開始就可以被稱為老年人。
但其實,從現在人的身體 健康 和精神狀態來看,老年人得從80歲開始算。65到80歲的人應該稱為中老年人,而50歲到65歲稱為中年人,50歲以下稱為青年人。
心態是很重要的,有人超過40歲就以為自己老了,其實還很年輕,正在奮斗事業的黃金期。就算到了80歲,生活得好也是老當益壯,不能說自己很老。
村裡的鍾大爺今年70歲了,但仍然在外面做苦力,做地面施工的辛苦工作,每天汗流浹背,風沙滾滾。不管是寒風呼嘯的冬天還是酷熱難耐的夏天,都是如此,這么多年,從不間斷。
他每天嘻嘻哈哈的,經常脫掉上衣,露出結實的胸膛做事,很有一副老當益壯的樣子。
他很少生病,很少浪費子女的錢去打營養針或者撿補葯來吃。他總說自己沒老,還年輕,他不敢老,因為子孫們還沒錢買房。自己如果老了,讓兒女們負擔更重了。
他的兒子月薪只有四五千,在初中學校教書,雖然清閑,但工資不高。他的老伴身體很差,經常去醫院打針買葯,所以他有重擔,不敢歇著。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至少要再工作十年,才能退休,才能步入老年人的階段。
所以說,80歲以上才能被稱作老年人。
⑵ 老人是指多少周歲以上的公民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年齡規定:男65周歲 女 60周歲 這種年齡情況的公民,才屬於老人。
⑶ 多大年齡是老年人
問題一:多大歲數算老年人 人口學一般將人口年齡劃分為三種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它們之間的指標量度分別為:
年輕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40%以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以下;
成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40%,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7%;
老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以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的老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率)在7%~14%之間稱為老齡化國家,若老齡化率超過14%就稱為老齡國家。
聯合國規定:發達國家65歲以上者,發展中國家60歲以上者稱為老年人(根據人均預期壽命而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發表老年人口統計數字時,為了兼顧國內問題研究與國際統計數字相匹配的需要,以兩種標准同時公布。
對老年期還可以再劃分為三個階段:
年輕老人(young old)指60歲或65~70歲的老人;
老老人(old old)指75~90歲的老人;
非常老的老人(very old)指90歲以上的老人。
我國劃分老年期標準是:45~59歲為老年前期,60~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問題二:老年人是指多大歲數? 按照國際規定,65周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在中國,60周歲以上的公民為老年人。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重,中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2013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這個社會問題,?值得各界關注。
問題三:中老年人一般是指從什麼年齡開始至什麼年齡? 中老年人一般是指從45歲開始至59歲。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現代人生命狀況,提出了人生階段年齡的新劃分。具體如下:
44歲以前為青年;
45~59歲為中年;
60~74歲為年輕的老年人;
75~89歲為老年人;
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問題四:什麼年齡屬老年人 從年齡上分,人類過了50歲以後,就開始步入老年階段了。
問題五:多大年齡是老年 不同的文化圈對於老年人有著不同的定義。由於生命的周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壯年到老年的分界線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認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進入了老年,有的人認為退休是進入老年的一個標志。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5周歲以上的人群。中國古代曾將50歲作為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 *** 規定為60周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
問題六:中老年是指多大高齡 你好,根據中國的習慣可分為如下幾個年齡段:
童年---0歲―6歲(周歲)
少年---7歲―17歲。(周歲)
青年---18歲―40歲。(周歲)
中年---41―65歲。(周歲)
老年---66歲以後。(周歲)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
44歲以下為青年人
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
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
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
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生活愉快!
問題七:多大年齡算是老年人 20分 60歲退休(女55有性別歧視嫌疑)。是一種界定。部分城市或地區有對65歲以上人員在乘公交車、逛公園等方面有優惠政策,也是一種界定。花甲(60)、古稀(70)也是不成文的界定。過去,不滿50就子孫滿堂,當了爺爺、奶奶。應該算老人了。現在,40多歲才結婚,50歲在小學校門口接送兒子的只能算大青年了。還是根據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生理上、心理上……)自己界定吧。
問題八:人到多少歲才算真正的老年人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於老年人。
我國將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准規定為60周歲有以下幾點原因。
(1)人的生理狀況的原因。人的一生分為嬰兒、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代表了人從出生、成長到衰老的過程。劃分老年人的標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機能開始衰老為依據。我國目前人口乎均壽命為70歲,但60歲後,體質已發生明顯的變化,一般不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和重體力勞動。所以,60歲作為老年人的起點年齡,符合我國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
(2)參考了國際通用標准。國際上發達國家老年人年齡起點標准為65歲,發展中國家的標准為6O歲,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採用60歲作為標准較為適宜。
(3)同退休年齡相銜接。我國一般規定男60歲、女55歲為退休年齡,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雖然較早,但還不能稱為老年人。為了與多數人的退休年齡相銜接,將60歲作為老年人年齡起點與我國目前情況是相適應的。
問題九:七旬老人今年多大年齡? 10分 旬是從古代的那個說法過來的,當時一旬是指一個生肖輪回,即12年。而現在我們一般說的旬都是指10天,比如x月中旬、下旬。按理來說提到年齡,說旬應該是12歲,但是這個意思已經漸漸被10的意思所取代了。
問題十:老人的年齡是多少? 經常聽到有的年輕朋友說「哎,老了,老了!」呵呵,想起都想笑。你們知道老年人是多少歲嗎?也許你會說,我指心理年齡呢,OK,好吧,下次我告訴你心理年齡的測試方法,有興趣的話自己測一測。
現在,我們還是就生理年齡說說。人人都知道「老年」的含義,但是老年人年齡的界限究竟應該怎樣劃分呢?說法是不一的,只有根據各國民族、地區、社會現狀以及人的身體情況,加以綜合分析,才能合理進行年來能夠劃分。
我國歷來稱60歲為「花甲」,並規定這一年齡為退休年齡。同時由於我國地處亞太地區,這一地區規定60歲以上為老年人,因此,我國現階段以60歲以上為劃分老年人的通用標准。
具體年齡階段和相應的稱呼是這樣的:45到59歲為老年前期,我們稱之為中老年人;60到89歲為老年期,我們稱老年人;90以上為長壽期,我們稱長壽老人;而100以上的就不得了啦,也是長壽期,我們稱百歲老人。
不過由於全世界的年齡呈普遍增高趨勢,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提出了新的標准,將44歲以下的人群稱為青年人,45到59歲的人群稱為中年人,60到74歲的人群稱為年輕的老年人,呵呵,75以上的才稱為老年人。所以,認為自己老的年輕朋友們,看看吧,難道你的心理年齡已經達到75歲了?最後,把90歲以上的人群稱為長壽老人。
這一標准將逐步取代我國與發達國家現階段劃分老年人的通用標准 。不過現在呢,地球上的老年人,主要還是指60歲以上的人群。不好意思,忘記說一句了,我們營養學上把55歲作為分界線,55以上的人群叫做老年人。這是和生理年齡上老年年齡劃分的區別。
⑷ 老年是幾歲到幾歲之間
45歲到100歲。
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及以上為老年人。
中老年一般是指青年之後的階段,包括中年和老年。
中年介於「青年」和「老年」之間的年齡,沒有明確的年齡劃分,一般是指45至59歲的年齡。
老年,一般指男人60歲之後,女人50歲之後直至生命結束的這一階段。
人類計算年齡方法大致有:
1、歷法年齡
即年代年齡或者說時序年齡——為出生後按日歷計算的年齡,也叫實足年齡,是最常用的計算年齡的方法,簡單,易掌握,也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記載。
2、生物年齡
(壽命)即生理學年齡:這是根據正常人體生理學上和解剖學上發育狀態所推算出來的年齡,表示個體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實際衰老程度,可用來預計某一個體未來的健康狀況,估計其壽命。如一位實際年齡60歲的人,生物年齡可能是60歲,也可能是50歲,也可能是70歲。
⑸ 中老年是多少歲至多少歲
中老年是45周歲以上的人。
人類有幼年、少年、青年和中老年。中老年一般是指人類生命歷程中青年之後的階段,包括中年和老年。
由埋衡於全世界的年齡呈普遍增高趨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44周歲以下為青年人、45周歲至59周歲為中年人、60周歲至74周歲為年輕老年人、75周歲至89周歲為老年人、90周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在我國,老年,一般指男人60歲之後,女人55歲之後直至生命結束的這一階段。我國劃分老年期標準是:45-59歲為老年前期,60-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中老年保養方法
1、控制心情
中老年人在保養身體的過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保持心情的穩定並且保持樂觀,只有這樣,燃液茄身體中激素才不會處於失衡的狀態下,各個器官受到傷害的幾率相對也會更小。
2、適當的鍛煉
對每個中老年人來說,如果要想保養身體,在生活中皮察一定要努力鍛煉,並不是一味的追求運動量和運動的時間,而是讓身體的細胞可以處於活躍的狀態下,減少各種疾病滋生的概率,同時也能讓自己以更健康的姿態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使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3、保持自律的生活
對每個中老年人來說,與其每天自怨自艾,還不如讓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同時以更自律的特性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紛紛擾擾。
相信只要生活處於更規律的狀態中,困擾他們的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而他們在其中展現出來的強大活力,也能減緩細胞衰老的速度,從而能更好的享受晚年的生活。
⑹ 多大才算是老年人,為什麼叫老年人而不叫年老人呢
嗯,先說一下老年人與老人這兩個詞的不同之處。老年人多是學術用語,聯合國衛生組織的老年人概念,是指六十五歲及以上的老人。這是因為發達國家的平均壽命提高了,以日本為例說,男性公民八十二歲,女性公民八十七歲。老人,則是生活用詞。按中國過去的人到七十古來希。六十歲己經是老人了。
那麼,這個問題主要問的是老年的這個概念的使用。所以,正確表述與理解,就是得以六十五歲為老年人為標。這是世界通行的概念,至於落實到哪個國家則有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均平均壽命比較高。貧窮落後的國家,人均平均壽命就比較低。
所以,人均平均壽命通常被 社會 科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 社會 是否發達,合理,公平的一個指標。
拫據現在的生活條件,我認為75歲以上才能稱老年人,因為人到75歲體質弱多病,走路不如不如從前,應該注意保健,適當鍛煉身體,向前、向前……
老年人是指超過五十歲的人了,原來我們國家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活到七十歲就叫古稀之年了,估計那時活到七十的人應該是很少的!現在壽命比較長了,六十歲才能退休,那六十歲以後才算是老年人了!
為什麼叫老年人不叫年老人呢?我們老家有個習慣就是把人死亡稱作「老人了」!也不知其它地方是不是也這樣稱呼。我們這里一說「他家老人了」就是說這家有人去世了!這是人們忌諱說死亡兩個字!
這叫老年人不叫年老人,應該是老年人是區分活與死吧!
根據我國的實情,過了60周歲(含60周歲)的人統稱老年人或年老人。(年老人或老年人稱呼意思一個樣。只是地方言不同吧了)。因為我國不論城市戶口的人,或農村戶口的人 。都是到60周歲(含60周歲)才能辦理,領取養老金或退休金手續。手續下來後方可領取退休金或養老金。這就證明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人都是老年人。
一般來說六十歲就稱老年人了,過去稱六十為一個甲子年,所以也叫花甲老人,七十歲稱為古稀老人,過去人們生活條件不好壽命長不長,為此能活到七十歲就稱為古稀,所以有時候稱死叫古稀,人死了稱古稀了,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活個七,八十歲很平常,至於為什麼稱老年人人而不叫年老人,因為人年歲大了才能稱為老,所以說稱老年人而不能叫年老人,這就和吃飯喝酒的叫法一樣,不能叫酒喝和飯吃,這是個語言邏輯問題。
現在公認65歲是老年人,公交免費大部分地區也為65歲老人。古時人們壽命低,60歲就算老人了,甲子之年就是60年一輪,也稱花甲老人了。
年老人,老年人叫法習慣不同,基夲一個意思,年長人是歲數大些的人。
我認為老年人,年老人,′就是不能幹太重的體力勞動了,身體各個器官不如以前了,,體質下降了這個時候就進入老齡時候了,舊 社會 農村生活條件差醫療水平也跟不上,所以人己過了五十多歲就步入老年段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的提高和進步,你看農村六七十歲的人還身強力壯,干起活來不比青年差,所以按年齡多大為界線來確定老年人是不付合實際的。
我是老年人,不僅僅是生物意義上年老了的人。這樣理解你的問題題面對嗎?
我年輕時為 社會 奉獻過,創造過。我不驕傲,但也不慚愧。
所以請現在的中輕年人不要岐視老年人,要善待老年人。
因為那就是善待你們的未來。
65歲以上算老年人是比較靠譜的也是世界各國都認可的,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各部零件都會有所老化飯量明顯下降,不堪重負易疲勞,50—65應該是中老年人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人還算年富力強,特別是在農村算是強勞力,這些人幾點沒有吃閑飯的,說為啥叫老年人而不叫年老人,雖然意思一樣但是語法不通,可能剛會學話的小孩和有弱智的人會那樣叫。
老人和老年人,概念都是一個意思,而不同的,只是個體和群體關系。老人並沒有具有的年齡界線,從 社會 角度,對群體老人都總稱老年人。從家庭角度,都總稱呼老人,老人家,老爺爺老奶奶,或老爸老媽。帶"老"字,涵蓋了中華人文禮義文化,也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
⑺ 老年人是指多少周歲以上的公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劃分,44歲之下是青年人,而45歲—59歲是中年人,60歲—74歲是年輕老年人,而75歲之後就是老年人了,而到了90歲就是長壽老人了。
可以看出60歲開始就是年輕老年人,可以說就是老年人了。
而這是一個普遍的標准,各國的標准又各不相同、
對於我國的人來說,我國目前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按到退休年齡算,到了60歲就可以說是老年人了,但是我國目前過了65歲才可以辦理老年卡。
所以說對於我國的人來說,60歲其實已經開始是步入老年,65歲之後已經社會承認的老年人了。
⑻ 現在多少歲才是老人
最近有熱門歌曲《當你老啦》。聽之令人唏噓不已。
現在多少歲才是老人?難說!看按什麼標准。
第一、按傳統習慣,五十歲就進入老年。最近我看到《北京日報》等一眾正規報紙。往往有"五十多歲的老同志"一類文字。證明人們對跨入五十歲門檻為老年人的認知。
第二、如按以幹部的退休年齡看,女幹部為五十五歲。也是老齡的標准。自然人都退出工作領域了,就進入了老人的隊伍。
第三、最嚴格的是法律規定。不分男女,以六十歲為界。界定中老年人以六十歲為分界點。
第四、按聯合國分類標准,人生自七十歲方進入真正老年人行列。
第五、按 健康 標准。開個玩笑,必須一手拉住車門扶手,方能上下公交車門的,就是下肢已無力的老人啦。
總之,是否老人,看你按什麼 社會 標准。也看別人從什麼角度。只要老人 健康 ,能夠自理。多少歲都不是問題。
我來簡單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 毫無疑問的是,在我國只有年滿60周歲以上的人,才是老年人 。為什麼這么說呢?
首先看法律的規定 。1996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之後又經過三次正式修改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在 總則 部分的 第二條 明確地規定:「 本法所稱 老年人 是指 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簡單地看,這是一句只下了—個定義、極為簡單的話。如果你這么看法律規定,那就徹底錯了。這個規定的意思十分豐富: 1、法律的正式措辭是「老年人」,而不是老人 。也就是說,老年人,是一個有明確含義、內涵和外延特定、嚴謹的法律術語。這是很多、很多人經常忽視了的問題。 2、 「老年人」之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定語,就意味著: 在我國國土范圍之內,凡是達到老年人年齡標準的人,都應該而是必須享受《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的保障措施,任何人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 3、老年人的年齡標准,就是年齡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公民 。其他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也要與之保持一致,不得隨意更改。你如果細心的體會:剛剛出台的、被稱為 社會 生活的網路全書、民事領域的基本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也沒有對老年人做出明確的法律界定。因此,「 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這個規定,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是唯一的法律規定,具有一錘定音的法律作用和法律地位。如果不這樣看問題,那顯然屬於理解不到位,認識不深刻。
其次,年齡即是一個人生理特徵的標志,又具有十分重要的 社會 作用 。毫無疑問的是:一方面,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特定的,都有嬰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過程,每一個人又是獨特的,唯一的,根本沒有兩個人的人生之路是完全一樣的。另一方面,從全 社會 的角度看,所有人的生命過程都遵循自然規律。到了老年人階段,人體自然衰老,精力跟不上,只能不再參加勞動,或者退休養老。這從1978年《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 》和《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的這兩個法律文件中,分別規定的 幹部退休的條件 是: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的 ; 工人退休的條件 是: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規定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其法律源頭和法律根據。在此之後制定的法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對退休條件的界定,都使用了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這個法律術語,都沒有對老年人、不同人員類別的具體退休年齡作出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 目前在我國,達到老年人年齡標準的在職工作人員,都必須退休,否則就是違法行為;但己經退休了的,並不一定都是老年人 。因此,在涉及老年人年齡標准、涉及退休年齡這一十分重要的問題時,實際上,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依然就是《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的規定和國務院的上述兩個《暫行規定》,雖然已經暫行42年了,但其法律地位至今穩如泰山(這里重申一下:這兩個暫行規定,當時都經過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原則批准,按照現行的立法程序,肯定都是法律)。
另外,按照現行法律,除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各種類型的企業職工以及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都必須依法參加了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可以辦理 退休手續 之外,其他的 社會 群體,主要是農村的農民、城市的無業居民,一般只能參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在年滿60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都能依法領取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根本就不存在退休的問題。年滿60周歲,只代表了從此可以正式地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這一起點。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現在多少歲才是老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只有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才是老年人 。
毫無疑問:法律就是法律,政策就是政策,任何國家機關、任何 社會 團體和單位、任何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沒有任何自由發揮的空間。
什麼叫多少歲才是老人?,那我這樣吧!,身體 健康 的,不管多少歲,他都是不叫老人,因為它 健康 心態,年輕,所以不像個老人樣子,所以還是根據個人身體來定奪吧!那目前這些三高來說,只要沒有這些症狀的人,他們都屬於年輕的,個人的身體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而老化,但有一些人確實老化的慢,我又說我們這個阿婆,97歲了,他臉上還沒有比他小20多歲的人的皺紋多,她的女兒好像聽他也有七八十歲了,他的女兒特別年輕,最多看上去60歲,沒有皺紋,現在從上海回來,來照顧他的母親,實際上阿婆也不需要照顧,只是有一個伴更好,他女兒也是我們二級廠的工人,真的好年輕啊!好了,回答完畢,謝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年滿60周歲的人為老年人,這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中,比如幹部工人退休,男人必須滿60周歲才能退休,女人則滿5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就可以退休,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退休啦領養老金就是老人啦!
根據人的平均壽命,我覺得60歲應該不能稱之為老人。農村70歲以上為老人。城市75以上為老人。老人的界定不應該以年齡為主要標准,而應以勞動能力為標准。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人的體質和長相。身體好 健康 ,人就有精神,精神好,心態好,人會變得年輕。所以說,不管50歲,60歲,70歲,只要心態好,身體 健康 比什麼都好![微笑][微笑][微笑]
多少歲才是老人,在我國已年齡而論六十歲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正式步入了老年人行列,但是我們現在公認的老人年齡為六十五周歲,也有專家學者認定為七十歲為老人,我個人認為老年人年齡認定,不能一概而論,心態、身體都是主要因素,人們常說,七十歲的年齡,三十歲的心態身體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說年齡固然是老年人認定主要因素,但心態,身體 健康 也是認定老年人的重要因素。
多少歲算老人各個國家的定義不同。
世界上種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水不一樣,醫療衛生水平不一樣,有高有低,特別是非洲群體,生活水平有些低下。
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高的是日本,已達到85.3歲,第二的是新加坡達到85.2歲。我國現在的平均壽命達到已達到近75歲。
但就是在我國平均壽命,一個地區一個差別,發達地區平均壽最高,上海,北京平均壽命最高,已達到八十多歲以上。欠發達地區的人均壽命最低,青海69.96歲,雲南69.54歲,西藏地區68.17歲。
國外的欠發達國家平均壽命也最低, 幾內亞比索平均壽命51歲,阿富汗平均壽命51.7歲,咋得平均壽命50.6歲。你說多少歲是老人?
在聯合國,對老人的標准也有好幾個版本。
一歲為嬰兒,1-7歲為幼兒,7-13歲為兒童,13-18歲為青少年,18-25歲為青年人,25-65為成年人,65歲以後為老年人。
另一個版本,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老年人。60-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我認為中國的男女在60歲以上就算老年人,因為中國的退休年齡是60歲,但這里說明一下,女性55歲就退休了,這是中國黨和政府對婦女的關懷和照顧。
感謝提問,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記得曾經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今天不妨再回答一次,按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之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
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於老人的范疇。比起黃帝內經「女子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丈夫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
古代男女平均45歲的老年標准,如今我國60歲的老年標准還是比較合理的。比起國外60到74歲稱為年輕老年人,到75以上的才稱為老年人,我們的60歲稱為老人那就不能是絕對的了。
於是老漁想到了「心理歲數」,所謂「心理歲數」指的是心理作用對歲數的影響,決定了「心理態度」促成的「心理年齡」。說白了就是心理年輕,歲數就年輕,心理老化可能導致未老先衰。老漁的理解是,多少歲是老人的標准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一種豁達的態度年輕的心。
根據當下官宣的我國平均壽命為76歲左右,還有就是國家富強和人民生活,醫療和經濟條件較普遍好情況下,多少歲才是或算老年人?一是較普遍認為年齡在75歲後才能或才是稱得上為老年人,或為老年人起步的年齡!二是當下年齡段劃分或稱重新劃分為,兒童14歲前,少年18歲前,青年45歲前,壯年60歲前,中年75歲前,以76歲開始才是老年人的開始!不知這樣回答滿意否?!
⑼ 我國法律所稱的老人是指年齡在多少歲以上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於老年人。
我國將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准規定為60周歲有以下幾點原因。
(1)人的生理狀況的原因。人的一生分為嬰兒、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代表了人從出生、成長到衰老的過程。劃分老年人的標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機能開始衰老為依據。我國目前人口乎均壽命為70歲,但60歲後,體質已發生明顯的變化,一般不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和重體力勞動。所以,60歲作為老年人的起點年齡,符合我國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
(2)參考了國際通用標准。國際上發達國家老年人年齡起點標准為65歲,發展中國家的標准為6O歲,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採用60歲作為標准較為適宜。
(3)同退休年齡相銜接。我國一般規定男60歲、女55歲為退休年齡,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雖然較早,但還不能稱為老年人。為了與多數人的退休年齡相銜接,將60歲作為老年人年齡起點與我國目前情況是相適應的
⑽ 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別是指幾歲
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少年是指十一歲左右至十七八歲這一時期的孩老爛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中年一般是指45至64歲的年齡。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5周歲以上的人群。
(10)老年人指的是男多少歲擴展閱讀
1、社會和中國法律的規定是如下的: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決定批准中國加入《兒童權利公約》,根據公約內的內容,公約將「兒童」界定為「18歲以下的任何人」。
我國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兒童保護法》以及《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
2、從少年期開始,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促進兒童「文明化,成為社會的個體」的時期。少年期是從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變期。
其主要特徵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沖動性和自覺性等交錯發展著,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會化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教師、家長必須深入了解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地加強教育,促使他們的心理順利發展。
3、此前,各民族對年輕人均有各自的稱謂,如俄羅斯語稱 「OTPOK」,意為沒有說話權力的;中國古語就有「青年」、「後生」及「賀含咐郎」等。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之後,特別是18世紀基督教創辦青年聯合會以來,青年一詞始正式出現,1919年五四運動後,「青年」一詞在中國逐漸被廣泛使用。
4、一般來講進入老年的人生理上會表現出新陳代謝放緩、抵抗力下降、生理機能下降等特禪純征。老年人最明顯的特徵包括:頭發、眉毛、胡須變得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