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長期服用黑豆、馬齒莧、芹菜、金銀花、山楂、綠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為「百草長生方」,以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
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和「三通」是長壽所必須的。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
茶的養生及葯用已載入《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而花枝茶具體出處不詳,史料記載應出自湖北;《本草綱目》記載決明子具有清熱瀉火、明目的功效;荷葉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羅漢果具有潤腸通便、清咽潤肺的功效。
『貳』 人能不能長生不老
『叄』 人類近親繁殖為何不好
因為人類近親繁殖會帶來很多的危害。很多的疾病都是由於近親繁殖所造成的,例如胎兒畸形,或者一些先天性疾病等。另外近親繁殖也會使得很多的疾病犯病風險提高,根據專家估計,每個正常人身上可能攜帶有幾個甚至十幾個有害的隱性等位基因。
近親通婚(近親繁殖)會使得這些隱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機會,並且產生遺傳上的異常。與非近親結婚(近親繁殖)相比,二級近親的風險增大8倍,一級近親的風險增大31倍,同胞通婚的風險率則是正常隨機婚配的125倍。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人群中每個人約攜帶5~6種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
在隨機婚配(非近親婚配)時,由於夫婦兩人無血緣關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們所攜帶的隱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隱性致病基因的純合體(患者)。而在近親結婚時,夫婦兩人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後代遺傳病的發病率升高。
近親結婚會給子女後代帶來很嚴重的危害。因此,為了盡量減少近親結婚造成的遺傳缺陷,我國法律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3)長壽基因2擴展閱讀:
遺傳疾病
根據專家估計,每個正常人身上可能攜帶有幾個甚至十幾個有害的隱性等位基因,近親通婚會使得這些隱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機會,並且產生遺傳上的異常 。
人類的核基因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在近親通婚的情況下,兩個相同的基因結合到一起遠遠大於非近親通婚的人。近親通婚的風險到底有多大?讓我們從以下婚配模式來計算:
如果在一級表親和二級表親之間有一級隔代表親和一級隔山表親通婚,則近親指數就是1/32 ,其他類型依次類推。假設一種遺傳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1/1000:
非近親通婚的後代患病風險為1/1000000(百萬分之一);
二級表親通婚後代患病風險為 1/128000
一級表親通婚後代患病風險為1/32000
同胞通婚的後代患病風險為1/8000
參考資料
網路-近親
『肆』 基因檢測有什麼用途主要檢測哪些內容
1基因檢測有什麼用途?
1)
輔助臨床診斷:很多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類似,臨床上很難進行鑒別診斷,容易混淆。若是通過基因檢測,在基因層面找到致病原因,可以輔助臨床醫生鑒別診斷甚至糾正臨床上的診斷。
2)
指導治療:治療的效果與很多因素相關,排查外在的原因,人與人之間治療的差異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通過基因檢測可以幫助實現個體化治療,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
攜帶者篩查:最常見的是唐氏綜合征的篩查。傳統的唐氏綜合征篩查是利用血清學篩查進行的,檢出率為65%-75%,容易漏檢。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則可以准確地篩查出唐氏綜合征患兒,還包括對18三體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的篩查。此外,針對具有某些單基因遺傳病(尤其是隱性遺傳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進行相關致病基因的篩查,可以及時發現該家族中致病基因的攜帶情況,進而分析後代患病的風險,為家屬成員提供有效的遺傳信息,防止缺陷基因向下一代遺傳。
4)
指導生育:基因檢測結果,結合疾病不同的遺傳模式可通過遺傳咨詢進行生育指導。通過產前診斷(自然懷孕後進行)或是試管嬰兒結合胚胎植入前篩查或診斷等技術幫助生育健康的寶寶。
5)
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提供精確的配型信息:如地中海貧血、粘多糖貯積症患者、白血病等需要通過移植造血幹細胞進行治療時必須進行HLA分型,評估移植後排斥反應的發生率。
2基因檢測主要檢測哪些內容?
基因檢測可以檢測的基因突變包括:由於體內外各種因素使基因特定的DNA序列的鹼基組成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導致DNA一級結構發生改變。基因檢測主要檢測基因序列的各種改變,包括單個鹼基的改變,即單核苷酸變異(SNV),大或小序列片段的插入和缺失(DNA序列插入/缺失一個或多個核苷酸的突變,即Insertion&
Deletion,InDel),序列片段的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nt,CNV),序列的結構變異(Structure
Variant,SV),動態突變等等,目前最主要的檢測突變類型是單核苷酸變異(SNV)、插入和缺失突變(InDel)和拷貝數變異(CNV)。
『伍』 心態好會更健康長壽嗎
心態好會更加長壽和健康,因為心態是關繫到你的身體健康,它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影響你的健康,因為心態好,所以你面對疾病的時候就會多了一份信心去治療這種疾病,嗯大腦當中的細胞也也會更加活躍對抗,病毒的侵害和使你的免疫系統不斷的升級,以病毒抗爭,從而達到健康和長壽的目的。
『陸』 109歲奶奶中招三次傳染病大流行都痊癒,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根據研究數據表明,一個人的壽命長短,30%取決於基因,另外70%取決於環境。
這里推薦一些食物,它們雖然看似不起眼,卻有助健康長壽:
(1)大白菜。白菜的營養價值高,種類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最熱門的抗癌明星。白菜豐富的纖維和維生素C,可以補足冬天蔬果攝取的不足。在中醫看來,白菜可以退燒解熱、止咳化痰。
(2)粥。粥在熬煮過程中,已將食物中的有效成分釋放溶解在湯水中,因此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適合胃口不好、身體虛弱的人。
(3)松子。松子在傳統御膳中運用廣泛,向來被視為有滋補強身功效。松子豐富的油脂成分,不但可以幫助排便,還可以滋潤皮膚。同時,松子是優質的油脂來源,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緩解發炎反應。
(4)豆腐。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5)小米。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
(6)蘋果。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蘋果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4、三餐合理搭配: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這是亘古不變的健康飲食條例。
5、使用健康的油類:多用橄欖油、花生油等單不飽和脂肪類油。
6、只吃新鮮食物:少吃冷凍品、半成品;用水果代替外購的甜食。
7、不為了身材而盲目節食或刻意增加攝入。
『柒』 堅持運動真的能比不運動的人長壽嗎
是的。
《英國運動醫學雜志》新發布的一項持續15年、涉及8萬人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普通人通過鍛煉身體可降低28%的死亡風險。下面這些運動項目對健康和長壽的影響最明顯。
01 持拍類運動
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持拍的小球運動對速度、耐力、爆發力、反應力、控制力等的要求都很高,不僅鍛煉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還能調動大腦功能,實現眼到手到心到。
持拍類運動訓練到的運動部位更全面,強度適中又包含隊友間的互動,因此健身效果特別好。
可減少綜合死亡風險4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56%。
02 游泳
游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41%,可減少綜合死亡風險28%。並且能改善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延緩呼吸機能減退。
游泳幾乎不會造成運動損傷,更適宜長期堅持,非常適合關節不好的人,以及超重和肥胖的人。
03 瑜伽
瑜伽可降低死亡風險27%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36%。
瑜伽是一種身心同練的運動,可以改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具有身心療愈的功效。
04 跑步
跑步,裝備比較簡單以及不太受場地限制,容易進行,因此跑步的人群相對比較多。
跑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45%。跑步主要是下肢力量,增強心肺功能,延緩大腦衰老。腿部力量強,人老了也能站得穩,降低跌倒的風險。
跑步前先熱身10分鍾,運動後要做拉伸運動,跑步時上身要直,兩臂放鬆,自然擺動。結束後也適當做一些放鬆運動,讓機能更好的過度,恢復平靜狀態。
05 大球運動
大球運動未能明顯降低死亡風險,但有出眾的健康好處。大球類運動更多體現競技體育的精神,對運動者的心理素質、反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都是訓練。
『捌』 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的動物
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