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後腳疼

50歲後腳疼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0:32

⑴ 您好,我媽50歲,做了重活後,腳後跟痛的厲害,有時睡覺也睡不著,求幫助,十分感謝

病情分析:
您好!足跟痛原因很多,其中由於機體的老化,跟骨結節退變、鈣內化,也可以導致脂容肪墊炎、滑囊炎形成足跟痛。足跟脂肪墊炎是由於足跟長期受到壓迫和感受風寒,引起跟墊發炎,表現為足跟底腫脹,有潛在壓痛炎症波及跟骨骨膜或滑囊時,還會有深壓痛。少數患者因足跟骨刺引起。

意見建議:
:建議拍個X光片此外,局部休息也很重要,特別是患足足跟著地支撐動作及負重行走,站立過久都應該避免

⑵ 我媽50歲了,腰間盤突出已經有好多年了,最近腳後跟總是疼,是怎麼回事

白醋白礬溶液治療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好發於脊椎和各大關內節,根據本人祖傳容驗方,用白醋和白礬治療入了骨質增生效果良好,方法是:用白礬300克加入1000毫升白醋中溶化後,用一塊紗布醮透白醋白磯溶液濕敷於患處,再用取暖器或熱水袋局部加溫30分鍾。如合並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可配合用松葯膏外貼治療。

⑶ 男人50歲 腳痛怎麼辦

做足療,我爸就經常做足部按摩,買點中葯,堅持下來效果不錯的

⑷ 我媽媽今年50歲,這一周以來她的腳後跟疼的特別厲害,請問是什麼原因

你好: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內刺;(3)跟骨骨膜炎;(容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建議你最好去當地權威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確診對證治療,如果有什麼不明白您可以隨時與我們溝通。

⑸ 我媽媽今年50歲,最近一個禮拜左右出現腳後跟疼痛,手心,腳心都出現過長小包的情況,每天下午開始身體

你好,這種情況應該是局部受涼引起的氣血不和的症狀。平時可以用紅花、當歸、枸杞等中葯泡腳,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注意局部保暖。

⑹ 媽媽(50歲)最近腳後跟老是疼,說好像是裡面的骨頭疼,是怎麼回事啊怎麼解決呢謝謝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同時它也是引起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症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在足底近足跟處,您通常可以按壓到明顯痛點。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
理學檢查可發現,病患最疼痛處在跟骨的前內側,被動地往上牽拉病人腳趾,或請病人用腳尖站立,會引發足跟疼痛。足部的X光片有時可以見到跟骨處產生骨刺,但骨刺的程度與足底筋膜炎無絕對關系,故其診斷是以臨床症狀為主,並可輔以超音波影像。一般而言,足底筋膜炎的較常見於女性、肥胖者、及老年人。
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狀:行走時足跟底疼痛;足底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
足底筋腱出現無菌性炎症,屬於足跟痛的一種。
足底靠近足跟或足部中央等有疼痛感,通常發病緩慢。好發於較肥胖中年婦女和喜愛運動者,如長時間跑跳的專業運動員、舞蹈家以及長距離行走的普通人。另外喜好穿軟底鞋和大運動量的人也多見。在早晨下床或行走頭幾步時感疼痛較重,進一步活動後疼痛可部分緩解,但長時間活動後又可加重症狀。檢查時可見足跟部前內側腫脹。跟骨內側結節及跖腱膜起點2-3厘米處有明顯壓痛。還要觀察有無足部力線異常,有無脛骨內翻,足內翻及平足、高弓足,跟腱有無攣縮等。X線檢查:約50%病人可見跟骨結節跖側有骨刺。B超及MRI檢查可見跖腱膜增厚,水腫。
以下這些原因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
1、穿著高跟鞋
2、體重增加
3、走路及爬樓梯的次數增加,以及長時間站立
如果您經常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包括西式長靴,那麼在您足底有一層類似肌腱的組織將會因此發生攣縮。醫學上稱這層組織為足底筋膜。在你活動的時候,牽拉這層已經短縮的筋膜就會產生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時,光腳踩地行走時常會發生這種痛性牽拉。
在體重增加時,你也很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特別是走路走多了或者穿著後跟較淺又不堅固的鞋長時間站立。正常情況下,在你的足跟骨下方有一層脂肪組織。體重增加時,在進行雙足站立負重活動中,過多的重量會增加對這層組織的壓力,而使其遭受破壞,引起足跟痛。
喜歡跑步鍛煉的人也容易患足底筋膜炎。常在你改變練習方式,增加跑步距離和頻率時發生。如果你經常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跑步,也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另外,當你的運動鞋磨損嚴重,特別是後跟底,無法為你的足跟提供足夠的保護也可能患此病。
除此之外,先天性足弓異常,比如高弓足或者低弓足患者,較正常足弓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引發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1)步行時,跖趾關節背伸,牽拉足底筋膜,從而牽拉跟骨結節。隨著年齡增大,足部肌肉、韌帶力量減弱,足底筋膜牽拉跟骨結節的力量增大,長期反復牽拉使足底筋膜起點部發生微小撕裂,繼發炎症,引起疼痛。
(2)足底筋膜跟骨止點處的骨膜炎和跟骨內側結節的疲勞骨折。
(3)屈趾短肌止點炎症和水腫及其增生的骨刺導致足底外側神經第一支神經的卡壓。
足部的一些其它疾病,如足弓下降、脛骨內翻、跟腱攣縮、跟骨外翻、足旋前畸形,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韌帶發生退變後足弓的改變等,都會使足底筋膜承受更大的應力,長期慢性的牽拉可使局部腱膜發生微小撕裂,局部水腫產生無菌性炎症。最近有人把足底筋膜炎稱為「網球跟」。
處理: 穿有足弓承托的專業健康鞋或配合物理治療均可治療足底筋膜炎,較嚴重者需咨詢醫生, 配合消炎止痛之葯物,配合休息、溫水泡腳有助足底筋膜炎之康復。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

⑺ 我媽今年50歲了,現在突然腳不能走路了,沒力,裡面還痛,是什麼原因,她擔心癱瘓。全家為了媽搞的頭都

病情分析:
你好你媽媽血壓高嗎?體溫正常嗎?最近飲食好嗎?做過什麼檢查沒有?
指導意見:
最好是帶媽媽去醫院做過全面的檢查,排除是不是腦出血或者腦梗塞。

⑻ 腳後跟疼如何治療 你好!醫生!我媽今年50歲了,去年8月腳根開始疼痛,後來吃了骨節靈後有很大好轉,

病情分析:
應該說是跟腱炎,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買一斤白醋,2兩干辣椒,掰碎了泡上專,大概屬一周後每天開始塗抹患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好了.

意見建議:
建議熱水燙腳,休息, 穿鞋要合適,鞋底要軟;必要時足跟封閉治療.可以緩解症狀.

⑼ 50歲老媽,為什麼腳底疼

常看到一些患者走路一跛一跛地來到物理治療室,告訴物理治療師,因腳底疼痛,走路一腳不敢用力踩地,尤其是早上醒來一下床,腳跟踩地的那一剎那最痛,有時像針刺一樣痛,忍耐走幾分鍾後疼痛就會慢慢減輕,若不去理它,到下午疼痛又會慢慢加劇,甚至痛到無法繼續站或走路。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是元兇

類似以上的症狀,可能是得了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包括:足底筋膜因工作而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例如老師及護理人員等;跟骨骨刺造成跟骨與足底筋膜交接處不斷摩擦發炎;筋膜本身柔軟度變差,如年紀大;腳足弓過大(高足弓)或過小(扁平足);體重過重、常穿硬底鞋……等因素,造成足部負擔過重,尤其是足底筋膜經常受到過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導致筋膜發炎的現象。

足底筋膜主要功能是用來維持腳底足弓,使足部具有彈性,吸收走路腳板著地時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當它過度使用或受到不正常的拉力,皆可能導致發炎現象。病人初期會有足底疼痛現象,尤其是在筋膜與腳跟交接處及腳底離跟骨三公分的位置,按壓時會有壓痛點,走路或站立過久,在此處感到一陣刺痛。

這種症狀若不處理,一段時間之後,便會造成足底筋膜退化,失去應有的彈性、周遭肌肉萎縮,影響腳的正常功能,受傷的腳因疼痛不敢承重,走路一跛一跛,久了就會造成另一隻腳因過度承重造成膝蓋疼痛退化、髖關節退化或常因走路姿勢不良造成腰酸背痛、脊椎側彎……等現象。

★抬高雙腳 擺動腳板 促進循環

本身若是以上所提的高危險族群,可*訓練足部與小腿肌群的柔軟度及肌耐力運動;選擇一雙軟底有吸震效果及具足弓的鞋子;養成良好工作習慣,如站立或走路一段時間應短暫休息,並將雙腳盡量抬高,腳板上下擺動,一來可讓腳底筋膜得到充分休息,二來可增加下肢血液循環,避免靜脈曲張。如此便能有效預防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⑽ 請問我50歲了多站和多走一會路就會腳後跟疼,這是什麼病

年齡大了,各個關節會有磨損,您也不必太傷心,不知道您是哪裡的,版我們菏澤這邊有葯店賣楊氏權腳墊的,也可以從網上買,他是鞋後墊性質的半墊,是很軟的裡面有葯,每天穿鞋時用,通過走路接觸慢慢緩解疼痛。一般穿上馬上就會好轉。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50歲後腳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退休金計時公式 瀏覽:115
補充養老保險交多少劃算 瀏覽:570
護士什麼時候有養老金 瀏覽:540
養老保險每年都在漲 瀏覽:94
老人熱敷溫度以多少攝氏度為宜 瀏覽:817
平仄老年大學七絕 瀏覽:323
為什麼老人拚命幹活 瀏覽:890
孝敬感悟作文 瀏覽:422
老年人互粉 瀏覽:980
四歲體檢有包莖怎麼辦 瀏覽:626
老年大學周六日上課嗎 瀏覽:989
牛肉如何做才嫩老人孩子也能吃 瀏覽:145
養生會員有什麼好處 瀏覽:158
體檢前期吃什麼 瀏覽:928
重陽節珠海登什麼山 瀏覽:61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住一個小區好嗎 瀏覽:782
屯留市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101
代扣養老金會計分錄 瀏覽:548
沈騰長壽圖 瀏覽:325
瑞安個人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