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靈雞湯》讀後感1000字
因為有愛,所以人與人之間得以互動,維持人際關系的和諧。在講求功利主義的現實社會中仍有許多默默付出的義工,到醫院照顧病人,到教養院關懷那些孤單的老伯伯、老婆婆,帶給他們歡樂時光……等許多熱心服務的事,這些不知名的義工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也要為社會貢獻一點關懷的精神,真是值得為他們拍手鼓勵。「施比受更有福」,許多人不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而起了疑問,覺得應該是「受比施更有福」才對,當我們對他人付出關愛而不求回報,內心才會真正的快樂,有滿足而平靜的感覺。在「解救海星」這篇文章中有人感到疑問∶海灘上有成千上萬的海星,猶如天上繁星,這樣做並不能改變什麼。他微笑,仍是彎下腰再度拾起另一隻海星,當他把海星丟進海中的時候,喃喃的說∶「又改變了一隻海星的命運了。」也許一個人付出的關懷在大環境之下顯得非常地渺小,但仍然有它的力量和作用,如同「又改變了一隻海星的命運了。」這句話的意義一樣,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如果能推己及人,大家所發揮的愛將是無法衡量的,所以千萬別小看自己的貢獻。每個人都有付出關懷的權利和能力,只要肯付出真愛,即使是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都會讓接近你的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身旁的世界也會因此更明亮,所以不要忽視愛的力量,因為它有時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各有不同的內涵與特質,各自的成長環境與出身背景也不盡相同。即使是雙胞胎,面貌相似、生活條件一樣,但他們終究是不同的個體,人生際遇和休閑興趣也各有差異,所以我們何必強求自己事事實與別人相同呢?不要一味的模仿別人,怕自己落伍了,就趕緊有樣學樣和大家一起流行。尤其是我們台灣人,日本流行什麼,很快地就有一窩蜂的人跟著他們的腳步,例如:電子寵物、皮卡丘、滑板車…等,也逐漸形成「哈日風潮」和「哈日族」的情形。人之所以可貴,在於能自我主宰,愛自己就是能深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的個性,做自己的主人,認清自己,肯定自己,腳踏實地的活出自我,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教養孩子,對父母來說是項考驗,尤其是現在的社會,子女人數不多,因此有些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做錯事捨不得責備,任他膽大妄為,最後想管也管不了,萬一孩子真的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其實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為何會有那麼多惹事生非的不良少年,父母管教不當是主因。現在要靠棍子來教養孩子是沒有什麼成效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孩子做錯事時,機會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管教孩子就看父母的智慧了。「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鬥逞勇…。」這是「你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這篇文章中的內容,因此我們知道孩子的生長環境是很重要的,這可能會影響他未來的人格、品行…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孟母三遷的最主要原因了。環境固然重要,但父母也要做好榜樣,凡事以身作則才對。 人的一生都應學習,尤其現在是知識爆發的時代,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科技日漸發達進步,各種事物的變遷,唯有學習各種不同的事物,才能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生存。知識就是力量,能使自己有良好的判斷力,是非分明,可以有更好的處理能力。國父生前雖在巔沛流離之中,經濟拮據之時,仍不忘讀書,可見國父身處在困苦的環境中,還是不斷地學習。「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勸人要及時努力,不要辜負大好時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要學思並重,在學習之餘也要多思考,而思考的方向不應該是一直線的,要多角度的思考,才能在這其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和經驗。學生就是不懂才要學,應該要效法孔子的精神,遇到自己不會的問題就應不恥下問,孔子本身已經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了,但他仍虛心求教以更充實自己,這種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也唯有秉持這種信念,才可以使自己學得更多、更長久,「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也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
② 心靈雞湯誰都會,就是輪到自己的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③ 從什麼年紀開始就再也不信心靈雞湯了
從什麼年紀開始就再也不信心靈雞湯了?看到這個問題再細細思量,突然發現自己現在已經逐漸變得現實化。
無可否認,心靈雞湯的確是美好而充滿正能量的,但面對於現實,這些正能量就只是暫時的安慰,它們並不能幫你渡過難關。能幫你渡過難關的只有你的專業和你的知識,無關其他。因此當我們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也從犯過很多的錯誤中成長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不能接受心靈雞湯,因為我們後來所具備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會逐漸促使我們本能的排斥這些蒼白且淺薄的文字。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是壓抑的,所有在別人眼中的成功都是不得已的各種犧牲,是為房貸車貸和家庭付出許多個通宵達旦的努力。什麼是心靈雞湯?是閑時用來打發時間的讀物,是能讓自己莞爾一笑的趣味;只有自己經過的心路歷程才是讓自己積極向上的心靈雞湯。
④ 為什麼有那麼多以佛祖名義傳播的心靈雞湯
南無阿彌陀佛
學佛要看佛經原文和祖師大德的講解原文,選定一個法門後跟著一個老師一門深入,從基礎學起,依教奉行。
千萬不要亂看網上的心靈雞湯,和沒有出處的講經說法。壞了自己法身慧命或到頭來不能成就。
======================================
第二、這個修學。古時候的規矩比我們現在好,這是第一天跟諸位講的「師承」,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中國古代的師承,應用在傳統的文化,應用在佛法的修學是決定正確的,決定能夠達到教學的目標,我們佛門講「修行證果」,它確實能夠達到。可是師承在現代已經沒有了。我算是非常幸運,還沾到了一點的邊緣,大概從我以後就斷掉了、就沒有了。我還沾到一點邊緣,非常的幸運!
什麼叫師承?跟一個老師學。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哲學,遇到方東美先生,我對他非常尊敬,我想跟他學。那個時候我在工作,只希望在工作多餘的時間裡面去旁聽他的課。他在台灣大學教哲學,我想到學校聽他的課,寫了一封信請求他,我還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他回了我的信,要我到他家裡去見面、面談;談了以後,他不讓我到學校去。他告訴我,四十年前的學校跟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學校跟四十年前比,那就變化太大了,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來聽課,你會大失所望。他講這一句話,就是涼水澆頭,沒指望!我聽了心裡很難過。到最後他老人家很慈悲,他說這樣好了,你每一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所以我的哲學是在他家小客廳、小圓桌,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樣傳授的。當時我不明了,學了佛以後,才知道這叫師承。
他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去旁聽?他要防止污染,現在講環保。我到學校去,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一定會認識很多同學,一接觸常常交談的時候,心裡就被污染了。所以他要單獨教,只聽他一個人的;換句話說,他一個人之外的,任何一個人我沒機會接觸。看的書,只有他一個人指導的,這是他對學生的愛護,真正得利益!聽兩個老師,你就會打妄想,他們兩個人講的不一樣,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麻煩就來了。三個老師講的,三叉路口;四個老師,十字街頭,無所適從,到最後決定一無所成。一個老師走一條路,這真正是慈悲。所以我對他非常非常感謝,學生對老師要百分之百的依從。
我從方先生那個地方知道佛法的好處,認識佛法了、相信佛法了。當我研究佛經的時候,算是運氣很好,看佛經一個月,就有一個朋友給我介紹認識了章嘉大師,這是密宗的大德,真正有學問、有道德。這個老人,那個時候大概六十一、二歲的樣子,我那時候二十六歲。章嘉大師也是跟方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他知道我讀經,每一個星期見一次面,提出問題他給我解答。他教給我一些修學的要領,我的佛學根基是章嘉大師奠定的。我跟他三年,一個老師。
三年之後章嘉大師圓寂了。我沒有法子,再去找一個老師,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到台中,找李炳南老居士,我跟李老師十年。第一次跟李老師見面,他就問我:「你以前跟哪些人學?學了一些什麼東西?」我很單純只跟一個,而李老師對章嘉大師非常佩服。雖然跟他一個人,也不行!李老師提出條件,你要想跟我學,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除我講經說法之外,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一律不準聽。第二個,你看書,無論看什麼書,不經過我的同意不準看。第三個條件就更苛刻,你以前跟章嘉大師學的,我不承認、否定,要在這個地方從頭學起。
我想像這個老師非常苛刻,很厲害,最後想一想還是接受他的條件,做他的學生。這樣他就告訴我,他說:「我這個三條有期限的,只有五年。」要我遵守五年。而且很客氣的告訴我,他說:「我的能力可以教你五年。」這是師承,現在到哪裡去找這個老師?什麼學生肯接受這些條件?我沾到這個邊緣,我接受了。他提出來,我就接受了。接受之後大概到半年,真的得利益、得好處,所以才覺悟到,從前方老師、章嘉大師對待我都非常真誠慈悲,愛護備至,防止邪知邪見,讓我走一條正路。這個在李老師那個地方得到結果。
在李老師的會下,我深深感受到這個教學的好處、利益。他老人家要求我遵守五年,我延長了五年,我遵守十年,十年絕對不違背他的規矩。十年之後,的確比較成熟了,特別在講台上能夠表現得出來,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早年講經要准備,很充分的准備。十年之後,從來沒有預備了,從來沒有講稿了。所以現在要有人請我去講演,叫我寫講稿,我絕對不去,我沒有這個習慣,我沒有講稿,而且還習慣臨時出題目、臨時限時間。出個題目叫我講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一定一分鍾、一秒鍾不會差,到時候我的東西講完了。講經也是的,從來也沒有準備,十年以後沒有了,這是得力於師承的邊緣。這種古老的教學方法,比現代科學的教學法高明多了!
我勸大家「一門深入」,一部《無量壽經》先念三千遍,用意何在?三千遍念下來,你的心定了。念經就是持戒,念到心清凈,心清凈自然開智慧,那個時候你聽經,一聽就開悟,就懂!如果你的心不清凈,妄想、雜念很多,諸佛菩薩來講經,你也不會開悟。道理在此地。
⑤ 心靈雞湯為什麼那麼討厭
什麼東西過量都不好
心靈雞湯是一種看似有營養的存在,實則空洞無味,多飲無益處
可卻又不是毫無用處,也可給低谷中的人以希望與動力
了解事物的本身並妥善利用,什麼都可以變為有用的資源
無需過度理會別人的評價
⑥ 聽說台灣有個心靈大師叫謝坤山,誰有他的資料啊
謝坤山(1958年—),台灣台東縣人,知名的口足畫家,曾出版自傳《我是謝坤山版》並在慈濟大愛電權視台演出大愛劇場「謝坤山的故事」。謝坤山雖然殘疾,但並非一出生就缺手缺腳,他出生於台東的貧窮家庭,母親為張桂花,父親為謝鼠。從童年時就常常必須幫忙父母做生意、打工貼補家用。因此謝坤山國小畢業之後,沒有繼續就學,而是到工廠去打工。
⑦ 心靈雞湯大師是什麼啊
能有效撫慰受傷心靈的人
⑧ 王尼瑪講過心靈雞湯都是成功人士喝剩下的什麼的求那段的原話
心靈雞湯都是成功人士吃完的雞腿剩下的雞汁,再兌水讓其看起來像雞湯給你喝的
⑨ 國外說反心靈雞湯很有名那個叫什麼
人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