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老人認為養兒才防老,是女兒不孝順嗎
養兒防老這個思想還是在少數封建農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大多數農村人都認為生男孩子才能為自己養養老送終,而女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嫁到男方家中,嫁出去的就如潑出去的水,女兒無法孝敬自己。
這時候就會想到女兒了,可是女兒也有自己的家庭,畢竟嫁出去了,家就是女兒的娘家了,一直住在娘家也是不太好的,所以老人贍養問題一直都是個難題。
至於說兒子不如女兒孝順的話,這個也是分情況的,兒子顧不了那麼多也是可能的,還有就是男的一般都沒有女的細心,在照顧老人方面可能真的是女兒比較在行了。
❷ 出嫁女兒該不該給父母養老
無論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父母培養你到成年,培養你為你付出,那麼贍養父母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推卸掉這樣的責任,和你結婚與否沒有關聯,結婚與否都應該給父母養老,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和責任。
出嫁女兒,也是父母的子女,不會因為你的婚姻你就不是子女。自然也不能因為你的婚姻就不給父母養老,你新成立的家庭,其實按理說應該是你和你丈夫一起贍養家裡的老人,你的父母和你丈夫的父母都應該一起贍養,畢竟你成立的新家庭和他們都有交集。
子女贍養父母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父母年輕的時候他們關愛子女,無論是金錢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予子女支持,那麼等父母老了難道子女還不願意贍養父母嗎,這就是子女應該做的,不應該推卸的責任。
目前其實也開放了二胎三胎,以後贍養父母的壓力其實比獨生子女贍養父母的壓力相對也會低一些,其實父母退休後也有退休金,子女應該給予父母關愛和支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給予父母養老的好環境和生活。
父母總有老去的時候,他們那時候可能退休了,可能在退休生活中休閑,也可能在為你帶你的孩子,也可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子女應該給予父母更多的關愛,給父母更輕松自在的退休生活。
❸ 為什麼大多數老人認為養兒才能防老呢女兒就不行嗎
有句老話講,“養兒防老”,還有一句,與之對應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很多人聽到這兩句話,都認為這是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這兩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並不是重男輕女,而且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只有女兒的中年夫妻的焦慮小金媽跟女兒小金一起遛狗,正好遇到買菜回來的小開媽。小開是個兒子,上初中一年級放學的娃基本上都回家了,還不見小開的影子,寒暄幾句,小開媽言語中對小金媽很是羨慕:“我有個女兒多好,這大小子,不知道哪兒瘋去了。這小棉襖,不用成天操心,老了就等著享福了。”
小金媽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小開媽說:“如果兒子都指望不上,那女兒就更指望不上了。”小開媽一愣:“小棉襖指望不上,還能指望我家那大瘋小子?現在女兒多好,多孝順!”
原創插畫,轉載請授權
養女兒防老,需要婆家的支持與理解
沒有女婿的支持,女兒即便再孝順,做父母的也不會心安,生怕女兒因為自己鬧家庭矛盾。但是一個懂事的女婿,是很難得的,即便是得到了對方的支持,也是遠遠不夠的,對方全家不支持,女兒在婆家還是會是非不斷。
女兒嫁作人婦,在各方面也要做到位。首先自己要孝順公婆,才能換來老公對娘家的禮讓和理解,而和睦的婆媳關系又有幾家能做到呢。
怎麼打破這種局面或是擔憂從各個方面好好教育女兒,讓女兒的格局不再是一個男人,讓女兒的安全感不單單的來自婆家,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兒將來也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女性即經濟獨立,又有和睦的家庭,這跟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女兒經濟獨立,有良好的修養,不愁不受婆家的待見,說話也自然會有底氣,而且,不依靠才是女兒最安全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