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慢性疾病買養老統籌有什麼政策

慢性疾病買養老統籌有什麼政策

發布時間:2023-08-14 09:22:28

⑴ 慢性的病報銷政策是什麼

慢性疾病補助政策:
一、慢性疾病補助對象。
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各類人員都可以享受慢性病補助。
二、慢性病補助起付標准。
1、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慢性病起付標准為200元;
2、一級醫院慢性病起付標准為200元;
3、二級醫院慢性病起付標准為400元;
4、患有2種或2種以上慢性病沒人每年起付限額增加200元。
三、慢性病補助報銷比例。
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50%。
四、慢性病補助辦理流程。
消費者可寫到住院病歷的復印件(住院首頁等)、門診病歷、搶救病歷的復印件及診斷證明書復印件前往當地經辦機構辦理。
五、慢性病補助辦理材料。
1、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票據(報銷聯)原件、處方和檢查化驗報告單(復印件);
2、定點零售葯店票據(報銷聯)原件和費用明細小票;
3、《補助費用個人結算表》拷盤時領取,此表需單位經辦人如實填寫並加蓋單位公章,且經職工本人簽字確認,僅上報第一聯;
4、將拷取的度門診慢性病補助人員名單,按要求如實填寫,並報送電子版和紙質表格一份,紙質表格需加蓋單位公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 二、主要措施 (三)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
建立完善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在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等群眾負擔較重的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統稱門診慢特病)醫療保障工作的基礎上,逐步將多發病、常見病的普通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普通門診統籌覆蓋職工醫保全體參保人員,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從50%起步,隨著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增強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針對門診醫療服務特點,科學測算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並做好與住院費用支付政策的銜接。同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根據醫保基金承受能力,逐步擴大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將部分治療周期長、對健康損害大、費用負擔重的疾病門診費用納入共濟保障,對部分適合在門診開展、比住院更經濟方便的特殊治療,可參照住院待遇進行管理。不斷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由病種保障向費用保障過渡。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葯店提供的用葯保障服務納入門診保障范圍,支持外配處方在定點零售葯店結算和配葯,充分發揮定點零售葯店便民、可及的作用。探索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保障范圍。

⑵ 國家慢性疾病補貼政策是什麼

門診慢性病最新政策

1. 慢性病起付標准:300元;

2. 慢性病報銷比例:按低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報銷比例為50%;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報銷比例為60%。

3. 惡性腫瘤放化療、尿毒症透析治療、組織器官移植術後服抗排異葯門診治療費用報銷不設起付線,按低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報銷比例為70%,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報銷比例為80%。

4. 尿毒症透析治療、組織器官移植術後服抗排異葯年度費用報銷限額標准:按低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限額為6萬元。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檔標准繳費的成年居民限額為8萬元。

門診慢性病報銷申請流程規定

1. 門診慢性病每年集中審定一次,具體申報時間及審定程序由醫保經辦機構確定。

2. 申報材料包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特殊治療)申請表、市(縣)級醫院診斷書、市(縣)級醫院住院病歷復印件(首頁、出院小結、與診斷相關檢查報告單、手術記錄)、身份證復印件。

3. 70周歲以上或嚴重行動障礙的申報人員,可不參加現場體檢,由醫療專家根據申報材料認定。

4. 患有**搭橋術後、血管支架術後、**起搏器置入術後、風濕性**病換瓣術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精神類疾病、癲癇、系統性紅斑狼瘡、**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的參保人員,可不參加現場體檢,由醫療專家根據申報材料認定。

5. 惡性腫瘤、尿毒症及組織器官移植術後的參保患者,可以隨時申報。

6. 申報人員對認定結果有疑義的,在接到認定通知一周內,可向市、縣醫保經辦機構提出書面復查申請,市、縣醫保經辦機構分別組織復查。

慢性病門診報銷政策:

各地慢性病醫保政策不同。如浙江:

關於進一步完善慢性病門診醫保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

一、 建立健全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管理制度 http://m.baoxianzx.com

(一)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范圍。結合我省慢性病疾病譜情況,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暫定為高血壓、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腹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12種。

各地可根據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在上述省定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基礎上,自行增補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

(二)報銷比例。對納入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范圍的病種,應當適當提高門診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有條件的統籌區按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政策執行。

(三)適用對象。我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均可享受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有關政策。

二、建立健全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處方管理制度

(一)醫療機構。已納入浙江省醫保定點范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有條件的統籌區可以擴大到醫保定點三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醫生為家庭簽約責任醫生。三級醫院根據專科建設實際需要,自行確定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醫生資格。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醫生名單報同級醫保經辦機構備案。

(二)處方時限。納入慢性病特殊(規定)病種范圍的病種,一次處方醫保用葯量可根據病情需要放寬至12周。

(三)風險控制。醫生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要謹慎評估疾病風險,嚴格把握適應指征,明確告知申請患者慢性病連續處方適用范圍和注意事項。對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在其就診時由本人提出申請,並要求本人在處方申請欄上簽字同意;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在其就診時應由直系親屬或相關監護人提出申請,並在處方申請欄上簽字同意。

(四)處方調劑。患者可根據本人意願向定點醫療機構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醫生提出在其參保地(或長期居住地)統籌區內指定醫保定點零售葯店調劑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醫生應提供紙質慢性病連續處方(外配處方),並向參保地(或長期居住地)統籌區醫保經辦機構報送相關處方明細。指定醫保定點零售葯店葯師受理慢性病連續處方(外配處方)調劑申請時,應核對患者相關就醫憑證。

患者應在前次同種慢性病處方剩餘用葯量不超過7日(含)內提出再次配葯申請。患者在用葯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的,醫保定點醫葯機構應要求其停止用葯,及時到開具處方醫生處復查就診。

(五)處方收費。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每次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時,只收取一次門診診查費(或一般診療費)。

三、探索建立慢性病葯品第三方配送機制

患者在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具慢性病連續處方時,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沒有相應葯品,可由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通過慢性病連續處方(外配處方)調劑方式,由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將葯品直接配送到患者指定地址。醫保相關葯品費用與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約定的醫保定點零售葯店直接結算。承擔葯品直接配送的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應具備以下3個條件:

1.具有比較穩定的約定醫保定點零售葯店服務網路;

2.具有較好的醫葯儲備資質和管理服務能力;

3.具有醫葯物流服務平台,能按醫保政策和監管要求開放醫葯物流服務數據,接受醫保全程監管。

開展醫保葯品直接配送服務的相關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和約定醫保定點零售葯店,報同級醫保經辦機構備案。

鼓勵有條件的設區市按照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葯取葯的要求,結合當地醫療資源布局和醫葯物流網路特點,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慢性病葯品第三方配送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門診慢性病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部門要密切溝通,協同推進。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醫保智能監管平台,提升醫保服務保障能力;加快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政策,規范完善各類人群轉診備案和異地就醫備案制度,為不斷完善跨省和省內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夯實基礎。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要加強慢性病連續處方及相關外配處方的規范管理,強化慢性病醫療質量監管,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葯品供給保障。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加強葯品質量安全監管。

(二)各級醫保定點醫葯機構及其醫生應加強慢性病門診用葯管理,按照因病施治、合理用葯原則,按病情控制患者用葯量,盡量減少慢性病葯品浪費。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按照公平公正原則,通過談判等方式,合理確定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切實加強管理,按照相關處方管理辦法、醫保定點協議和第三方配送約定要求,履行慢性病連續處方(外配處方)責任,督促第三方醫葯物流服務商嚴格按要求開展葯品配送服務,確保葯品質量安全。

(三)各級醫保經辦機構要建立慢性病連續處方及相關外配處方備案制度,依託醫保智能監管平台,按照「到患者、到葯品、到醫生」的數據管理要求,加快完善慢性病醫保管理模塊,實現慢性病醫保管理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要加強對主要慢性病葯品費用支出的監管,定期對統籌區內醫保基金支出和用葯量排名前十位的門診慢性病葯品(精準到商品名)進行排序,科學分析,杜絕醫保葯品濫用和醫保基金浪費。要將慢性病連續處方管理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范圍,年底要對相關定點醫葯機構慢性病管理情況開展協議評價,評價結果納入醫保定點醫葯機構考核體系,引導醫保定點醫葯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質優價廉的慢性病醫療服務。

閱讀全文

與慢性疾病買養老統籌有什麼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