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是否全國聯網
養老保險全國聯網,《社會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❷ 什麼時候社保卡才能全國隨便通用
什麼時候社保卡才能全國隨便通用?哈哈,這是全國人民的期盼,按照現在的網路技術,要實現全國聯網,全國通用,在技術上應該不是什麼難題,關鍵還是地方保護主義和地方利益之間的不平衡,要實現社保卡全國通用的前提,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全國統籌。
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在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發展規劃建議中,已經提到,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目前全國大多數地方養老保險基本上實現了省級統籌。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主要還是繳費基數和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統一,養老保險基金由省級統籌調劑,但是在統籌區內,養老保險關系還是在參保地,異地之間還是需要轉接養老保險關系,今後的養老金還是只能在參保地或是退休地領取。
對於醫療保險的全國統籌問題,好像我還沒有看到這方面的消息,只是看到了在2021年底,實現醫療保險門診費用的異地結算。目前我國保險除了四個直轄市以外,大多數地方還是地市級城市統籌,要實現全國統籌的前提條件,就是先實行省級統籌,但由於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目前養老保險基金可以實行全國調劑,但是醫療保險目前還是各參保地根據自己預算,本著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核定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和標准,由於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低,地方利益難以平衡,所以統籌的難度也比較大。
目前社保卡全國隨便通用,主要還是指社保卡在全國定點葯店、門診的使用問題。對於住院費用這一塊,目前都是通過辦理異地就醫備案來解決的,對於醫療保險的門診費用或是葯店買葯能否通過異地就醫備案來解決,也是一個難題。最近我因為從重慶退休的關系,要到成都去居住,所以就到重慶相關區縣的醫保局去辦理異地居住的就醫備案,辦理手續的過程也非常簡單,幾分鍾就可以辦妥。但是效果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理想和方便。比如三甲醫院只能選擇一所,而且四川還存在省級本級和市級本級,如果選擇四川的省級本級,就無法到成都市所屬的醫院看病,如果選擇成都市本級,又不能到四川省所屬的三甲醫院看病。
除了住院這一塊以外,最不方便的還是門診費用,因為畢竟住院是有次數的,誰也不願意動不動就去住院,但是門診結算這一塊,很多地方是無法進行異地結算的。比如我在重慶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以後,我的社保卡既不能在重慶的定點葯房或是醫院刷卡買葯,也不能在四川或是成都市的葯房或是門診刷卡使用,這不但沒有方便自己,還增加了自己使用社保卡的難度,或是社保卡里錢根本無法使用。雖然西南五省區簽訂了跨地區門診費用結算的協議,但也僅僅是協議而已,其實並沒有真正落地,而且我看有十多家葯店可以異地使用社保卡買葯,但是這些葯店都是遠離市區的郊區區縣,比如成都的都是在溫江、新都區等,但這都只是媒體公布的名單,當地醫保局都不知道具體名單,我也沒有親自去試試究竟能不能用。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來說,社保卡實現全國隨便通用,雖然時間還比較漫長,但也是一種趨勢,如果按照國家醫保局的安排,能在2021年底實現門診費用的異地結算,那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還是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天早點來臨吧。
社保卡現在可以報銷,但是還不能完全的直接全國通用。
樓主你好,什麼時候社保卡,才能夠全國通用呢?目前來講不論是第2代社保卡還是第3代社保卡,它都是擁有兩個賬戶。其中一個賬戶是我們的金融賬戶,另外一個賬戶是醫保賬戶。我們先來說一下金融賬戶,其實這個金融賬戶是不存在全國通用的問題,因為金融賬戶就是一張普通的銀行卡並且具備銀聯標識的。
所以這個金融賬戶在全國任意地區任意城市和任意ATM機都是能夠通存通兌,只不過跨地區存取款需要收取相應的手續費,但是完全可以達到通存通兌這樣的狀態,所以說從根本上來講已經實現了全國通用,這個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那麼主要指的是我們醫保賬戶能不能夠全國正常的使用?當然這個醫保賬戶也是分為兩方面的用途,一方面是醫保個人賬戶的余額,去葯店買葯或者是門診結算的使用,另外一方面就是醫保的實時報銷,結算的使用。
這兩方面的使用其實都可以歸類成為是一種因為跨地區就醫實時結算,它不但是可以享受到醫保報銷的事實結算,同時還可以享受到個人醫保余額的直接使用,所以說實現全國醫保賬戶的使用,這兩方面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現在是在本地備案,然後在指定的城市和指定的醫院進行就醫,可以達到實時結算的標准和要求,除此之外那麼只能夠通過自費來進行墊付,然後回到自己參保所在地,通過手工報銷的方式來完成相應的醫保報銷,所以說實現醫保全國通用,那麼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只不過目前來說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有的人說,我們參加了醫療保險。目前只能在參保地用,一些地方也就是地級市,而有的地方甚至是縣級行政區。為什麼不能夠全國通用呢?
醫保卡全國通用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住院報銷全國通用,二是門診診療全國同通用。
(一)住院報銷全國通用,是國家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
最初的時候,醫療保險要想在全國的其他非統籌區域報銷,一般是通過這樣幾種方式:
第一,異地急診 。如果是在異地出現了危及生命的急診,在當地就診並住院,也是可以享受的報銷待遇。不過,一般報銷比例比較低。
第二,異地轉診 。如果是在當地醫療水平條件不夠,也可以轉到北京等全國醫療技術更高的醫院。當然,轉診是需要當地指定的醫院專家會診後,簽字允許轉診,不是說自己想轉就轉。
第三,異地安置 。主要指的是長期在異地生活退休老人或者單位派出職工,為了方便他們的診療問題,可以選擇當地的幾家定點醫療機構,在當地就診報銷。
過去的時候都是通過個人事先墊付醫療費用,治療完畢以後,拿著有關病例、醫療費單據、入院出院記錄,到當地的醫保部門審核報銷。
這種報銷流程非常麻煩,個人經濟壓力大,資料不符合要求或者當地醫保部門的疑問。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可能需要來回跑補全資料。尤其是異地安置人員,本身就不在當地生活,相對報銷更為麻煩。
為了解決異地就醫結算問題,國家首先推動的是省內就醫異地結算,2015年開始國家建立了全國異地就醫結算平台。當地需要異地結算就醫的人員,向參保地的社保部門申請以後,可以在國家指定的定點醫院直接就醫結算,少去了墊付費用和往返提供單據報銷這樣的麻煩。
根據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職工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結算人次4,372萬,居民醫保異地就醫結算人次5,418萬,異地就醫費用分別達到了1339億元和3022億元。國家的這一政策為參保居民提供了更好的醫療服務。
(二)除了住院以外,門診也可以實行異地報銷。門診費用結算,主要指的是就醫地經辦機構按協議或有關規定向定點醫葯機構支付費用的行為。門診費用的支付范圍,一般按照就醫的規定;但是起付標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等報銷政策執行參保地規定。
(三)對於職工醫保的參保人群,還有一項重要的待遇就是醫保個人賬戶。目前絕大多數地區是住院可以跨地區報銷,醫保個人賬戶不能跨地區使用。
四川省2019年開始就在省內數百家定點醫療機構試點醫保卡個人賬戶聯通聯用。
同時國家還在擴大醫保卡個人賬戶的使用范圍,比如說嘗試家庭成員聯用、為家庭成員承擔居民醫保個人負擔部分,有些地區還可以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
未來,我們社保卡的使用會越來越方便。按照國務院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2021年我們家實現申請人在異地門診就醫時可憑 社會 保障卡、身份證或醫保電子憑證直接結算醫療費用。
相信未來生活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好的。
什麼時候社保卡可能全國隨便通用,其實這個問題是所有交了社保的人都想知道的問題。但現實是在社保基金不夠用,還立法延遲退休年紀的條件下,社保卡全國通用還是遙遙無期。
現在的社保卡用起來限制還是很多的,同一個鎮都不能隨便通用,需要社區醫生開的轉診單,沒有轉診單,你去社區上一級的醫院就不會給你報銷。要這樣一級一級的開轉診單,到了大醫院看病才能給你用社保卡報銷,是非常的耗時又耗力的一件事情。比如我用社保卡看病,首先第一次看病一定只能去工作地點的社區醫院。當社區醫生認可你的病需要轉到上級醫院的時候才會給你開,醫生說他們也是有限制和指標的,不能亂開轉診單。
因為社區醫院的條件有限,幾乎只能看個頭疼腦熱的小病。其他疾病要去大醫院用設備做檢查,你要轉過去恐怕得耽誤好幾天的時間,本來生病就難受,我想沒人願意拖著病痛等著那張轉診單,很多人就自費去三甲醫院看病。這種事情是經常有的,我自己也是這樣,沒辦法。在三甲醫檢查一下,再開三五天的葯就差不多病好了,但你要等那轉診單的話,病情說不定就變得更嚴重了。生病有多難受,我想每個人都有親身體會過的。
所以我也想知道,什麼時候社保卡能在全市通用,不敢說全國,只要全市通用我都心滿意足了。真不敢生病,去一次各種檢查費都是一二千,而且還不是檢查一次,等你吃上幾天葯後還要再來一遍。一個月的工資就夠去二次醫院就沒了。所以非常能體會他們說的年輕的拚命省錢,老了全送醫院了。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 社會 保障卡在全國實現通用,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那是行不通的,至少在一二十年之內是不太可能的。
社會 保障卡1999年首發於上海,現在有的城市還在使用第一代 社會 保障卡,有的城市正在使用第二代 社會 保障卡,有的城市已開始使用第三代 社會 保障卡。
社會 保障卡的功能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甚至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
但是, 社會 保障卡有一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一直無法在全國通用,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地方卡。
這里指的 社會 保障卡不能全國通用,指的不是它的金融功能,而是它的醫保結算功能 。
從金融功能的角度來講,帶有銀聯標志金融功能的 社會 保障卡它就是一張銀行卡,在全國各地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都可以隨意取款,跨行跨地區取款會有額外的手續費而已。
社會 保障卡的另一個最為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醫保結算功能,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社會 保障卡在同一個統籌地區使用,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都可以進行實時結算,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費用壓力。
因為在沒有實時結算之前,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費用都要由患者先行墊付,然後拿到單位或者社區進行登記報銷,醫葯費報銷的周期非常長。
社會 保障卡要不是在一個統籌地區使用,那可就麻煩了,必須事先要辦理異地就醫的備案手續,否則就無法在異地住院就醫的時候實現實時報銷,所有就醫的費用都要由患者先行墊付,然後拿著相關單據回到自己的單位或者社區登記報銷,什麼時候能報銷,在時間上可就不好說了 。
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11月1日印發了《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國辦發〔2020〕43號),要求 2021年6月底前制定全國統一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12月底前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
現在的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備案,實際上指的是異地住院就醫備案,並不包括異地門診就醫備案,也就是說,能實現實時報銷的僅僅是住院就醫的費用,而異地門診就醫的費用是不能實時報銷的 。
目前能實現異地門診就醫費用報銷的地方非常之少,主要集中於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少數城市, 在醫院的選擇上有著特別的規定,患者的自由度受到較大程度的限制 。
目前養老保險還沒有完全實現省級統籌,在計算退休人員養老金使用的 社會 平均工資這個數據上都是以地方數據為准,並不是使用省級統一的標准,這就在不小的程度上影響了落後地區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社保卡全國通用,目前來說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跨地區就醫結算還是可以的。
社保卡不能全國通用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各地統籌不同
因為各地的社平工資、經濟水平、社保基數等不同,所以城市與城市之間都是獨立核算社保待遇的,也就造就了各地的社保統籌不同。
2.可社保轉移
在本地區的城市直接可以直接使用社保卡,前提是需要社保轉移才能,只需把社保轉移到所在地,就可以以之前的社保卡的余額,不需要再從新制卡。
3.未全國聯網
目前社保卡沒有實現全國聯網,再加上各地規定有出入,沒有統籌聯網,導致未實現全國聯網。
4.先實行全省通用再全國通用
對社保卡全國通用,其實國家是有規劃的,但是實現需要一定的時間。要想實現社保卡全國通用,第一步就是實現全省通用,再到全國通用。
社保卡不能全國通用,異地看病怎麼辦?雖說社保卡還沒實現全國通用,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實現異地看病問題,那就是關注微信公眾號【國家異地就醫備案】,根據提示登記異地就醫備案即可。
❸ 養老保險全國聯網了嗎
法律分析:2021年起養老保險全國聯網,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讓鍵,繳納社會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坦帆巧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轎皮幫助和補償。
❹ 社保全國聯網什麼時候能實現
社保全國聯網2022年能實現。
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人社部官網發布《關於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實現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和數據互聯互通。主要內容如下:
1、建立用人單位、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統一平台辦理社會保險業務的信用記錄,將嚴重失信人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2、普遍實現跨地區持卡應用,並與政府其他公共服務實現「一卡通用」。
3、完善地方社保系統,縱向實現上下級信息系統對接和互聯互通,橫向實現與本級政府政務服務平台對接。
4、全國聯網:
2020年底前,整合經辦機構,各地區信息平台與國家社保平台應接盡接;
2022年底前,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全面建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第六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並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❺ 2022年年底社保會全國聯網嗎
2022年年底社保應該會全國聯網。因為社保聯網是迫在眉睫,現在很多稍微偏僻一點的區域已經購買了社保,但是還沒有上傳到網路系統,所以年底應該會全國聯網。
本來社保全國聯網就是一個國民需求量比較高的一個事情,很多一些區域的社保還沒有聯網,所以要查詢,還只能夠去當地就近的一些縣城或者市區才能夠查詢相應的信息。
一、社保聯網是需求
社保聯網的本身就是一個需求呀,國內很多知名的企業和商戶都在開展社保聯網的相關的活動,和順應著相應政策來開展相應的模式,所以社保聯網呢,本身就是一個光明需求量比較大的一個事情,包括很多村民社區的工作人員對社保聯網也是一個積極需求量高,配合度高的人群。
二、2022社保聯網覆蓋率
2022社保聯網的覆蓋率,目前還是有一個很高的標準的,雖然說想要達到100%覆蓋了可能有些困難,畢竟有一些高齡地區,特別是過於偏遠的地區可能人員比較稀少,還沒有購買社保,那這些地區還暫時覆蓋不了,但大部分的一些區域只要有社保涉及到的人群購買,那都是要覆蓋社保聯網的。
三、社保全國聯網效果
社保全國聯網的效果那肯定是很好的,只要聯網以後呢,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網上咨詢查詢自己的社保系統,而且可以在異地找到社保或者說異地享受社保相應的福利和待遇,這就是全國聯網的一個好處,當然都是每個公民想要享受的一些權利吧。
對於社保全國聯網這種情況,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支持的,而且本來有些地區就應該通往,然後享受相應的社保福利待遇,所以相信今年年底能夠達到全國聯網社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