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保險基金有什麼壓力

養老保險基金有什麼壓力

發布時間:2023-07-11 15:03:04

① 為什麼社會養老保險的基金支出規模最大

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繳納的社保費不足以支持養老金的正常支出,這就導致養老基金池壓力越來越大
2021年中國的社會保障基金排名首次邁入前十,成為世兆首界上五家最大的亞洲養老基金之一。所以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基金是養老保答褲險基金。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清猜簡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② 中國養老金缺口的現狀是怎樣

法律分析: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縣級統籌起步,直到2020年底,終於實現了省級統收統支,解決了省內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約4.4萬億元,基金支出約4.1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但是,由於我國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年齡結構等存在差異,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結余比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重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比較大。在2018年—2021年,開始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由富裕省份向困難省份跨省調劑資金,以「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是全國統籌的先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③ 未來養老金支付壓力有多大

今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十三連漲」。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在經歷了11次10%的漲幅之後,去年執行的是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而今年的漲幅進一步下調至5.5%。

朱俊生認為,不管是跟哪項指標掛鉤,這些指標都是客觀的,可觀測的。建立養老金自動調整的機制,調整的幅度就可以有明確的計算公式,並將基金平衡的影響考慮進去,這種調整就避免了行政調整的不可預期性和隨機性。

④ 養老金2023年或繼續調整,每月1000元的老人能統一漲到3000元嗎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每年一漲,這已經成為「慣例」了。2022年是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第18次全國統一增加,也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七次全國統一調整,同時也是北京市第30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調整是有法律依據的。《社會保險法》第18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增長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雖然《社會保險法》沒有說每年調整一次,但是已經幾十年來每年調整一次養老金的制度,不會突兀的改森早變的。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2022年1~3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2%(10月份增長2.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增長5.1%。2021年末,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還有5.29萬億元累計結余,全國社保基金權益2.5萬億元。截止9月底,我國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基金總收入為5.25億元、支出為4.89億元,累計結餘7.24萬億元。所以,養老金繼續增長還是非常有底氣的。
不過有的網友建議,現在有的退休老人養老金實在也是太低了,每月1000元的養老金難以保障生活,建議把他們的養老金統一漲到3000元。能行嗎?說實話,這樣的想法很簡單,畢竟不是他自己拿錢,現實是難以實現的。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加大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我們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也是剛剛有所結余,2021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為60455億元,支出為56481億元。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數據,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只有每月2987元。如果把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統一調整到3000元,至少會有一大半退休老人提高,但是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因此也會大幅增加。這種情況下,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很快將會耗盡。
第二,加大養老此殲雀保險的征繳難度。養老金1000元改瞎,大部分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繳納養老保險十五六年的退休人員。如果把他們的養老金調整到3000元,相當於一下子增加2000元,甚至相當於其他人40年左右的繳費待遇。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考慮中斷繳費,進而會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大大減少。像企業繳費,大多數情況下是勞動者和政府共同形成的合力督促的,如果說勞動者站到了不繳費的那一邊,征繳難度將大大增加,會大大提高行政徵收成本。
第三,導致人們的不公平感覺。對於以前退休的老人來說,自己辛辛苦苦繳納社會保險幾十年,退休以後才領取三四千元的養老金待遇。而其他人繳費年限和繳費錢數少得多,卻突然也能漲到自己的養老金水平,這種情況下不公平感會大大增加。這些老人如果也提出增加養老金的要求,又該如何滿足?
第四,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起。1991年我國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明確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的基本原則是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我國推動漸進式延遲退休,提高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完善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制度,建立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都是從長遠的角度來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穩定運行。
所以說,養老保險的各項政策不會突兀的發生改變。2023年的養老金調整,大概率還是按照過去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養老金調整的總體幅度預計會在3%~4%左右,放心好了。

⑤ 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仍存在哪些問題

(一)普及率激握低,覆蓋范圍有限,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二)體制未理順,基金管理存在漏洞。(三)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大,投資渠道狹窄。(四)保障水平過低,保障權益無法兌現。我國農村社會的保障水平遠遠低於城市。《基本方案》規定,農民交納保險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個檔次繳費,大多數地區農民投保時都選擇了保費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檔次,預計交費後可每年領取120元左右,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的情況下,這點錢也仍然難以對農民起到養老保障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歷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明爛慶為公民身份號碼。

⑥ 養老金連續16年上漲,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呢

養老金已經16連漲,即將17連漲,但是我們並不能高枕無憂,還是要居安思危!因為養老金收支壓力還是蠻大的,不合理差距也是需要縮小的。

養老金收支壓力不容忽視

目前,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是足夠的,有超過4萬億元,這是人社部公布的數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期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是支出大於收入的。

人社部發布的2020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統計快報數據顯示,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3971.8億元,支出51189.0億元,也就是說,支出大於收入。

當然,這是受到了社保降費,給企業減免社保費的政策影響,但是如果這種收不抵支的狀況持續下去,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與日俱增,累計結余也是會慢慢減少,這是不容忽視的。

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預計到2036年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將會耗盡。

當然,累計結余耗盡並不意味著養老金無法按時足額發放,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是國家的要求和承諾,因為還有財政補助、社保戰略儲備基金、國資劃轉社保、養老金中央調劑、養老金投資運營等條件的支撐,所以,哪怕累計結余耗盡,也是要確保養老金發放的。

只不過,就會給財政造成壓力,所以,鑒於現在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了,領取養老金人數變多,時間變長,所以,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緩解這種收支壓力,國家已經明確會在十四五時期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延遲領取養老金領取時間。

另外,在這種支出壓力下,養老金的漲幅能否維持現在5%的漲幅,也是一個未知數,這些都提醒我們,不能高枕無憂,還是要居安思危。

養老金差距的問題也要重視

除了養老金運營的壓力外,還是重視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不合理的差距問題。

因為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水平不及事退人員,雖然從2014年10月1日起,養老金已經逐步並軌,但是不合理的待遇差問題還是存在。企業退休人員一直也是耿耿於懷,呼籲每年養老金調整時能縮小差距,因為養老金調整是基數高的、年限長的漲得多,事退人員同樣調整方案下受益更多,如果不採取措施,差距難以縮小。

好在,如今兩者養老金每年調整都是同步的,在一個框架之下了,而且難得的是,一些省份採取了讓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幅高於事退人員的養老金漲幅的做法,這對於縮小差距是有幫助的、有裨益的,也是值得推廣的。

2021年,養老金17連漲已經呼之欲出,雖然長遠來看,我們還是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但是也不用杞人憂天,國家是不會讓退休人員利益受損的,不管怎樣,都會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還有按照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上漲養老金的。

如果沒有錯,我們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2021年還將實現17連漲。雖然為退休老人感到高興, 但說實話,養老金上漲也應該擔憂

國家建立有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社會 保險法》中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要根據 社會 平均工資的增長和物價上漲情況,適時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2005年到現在,前11年平均增長幅度超過11%,後期逐漸降低。2018~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上調幅度只有5%。

隨著社平工資的提高和養老金的增長,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越來越龐大。2019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總支出為49228億元,而2018年這個數字才剛剛44645億元,增速超過10%。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情況,卻不是很樂觀。2019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為52919億元,2018年收入為51168億元,當期結餘明顯減少。其中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減輕企業負擔,2019年我國將企業負擔的養老保險費部分繳費比例 由最高20%統一降低至16% 。同時,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的口徑,統一為全口徑城鎮就業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

2020年又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推出了養老保險減免優惠政策。比如說2~12月份中小微企業負擔的養老保險部分全額減免,養老保險基金大概率是收不抵支的。

實際上,我們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並不是全部由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部分,已經包含了大量的國家補貼。2019年我國社保基金總收入為80,844億元,其中財政補貼高達19392億元。2020年我國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社保基金總收入為77287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52417億元,財政補貼收入21628億元。

按照我國老齡化趨勢以及退休人員增加的趨勢,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將會持續不斷的增長,2019年末5.46萬億元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撐不了多少年,因此國家才劃撥10%的國有企業股權充實社保基金,目前央企已經劃轉了1.21萬億元的股份。

我國的 社會 平均工資在不斷上漲,繳費基數下限也在不斷提高,參保負擔也越來越重。很多靈活就業的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15年以後,就選擇了停保等待退休,而且企業負擔也在不斷加重。全國2019年就業人員數量高達77471萬人,但是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卻只有30104萬人,參保率只有40%,這還不包括約20%的停止繳費人員。

未來我們國家將推動延遲退休,但是基本原則是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同時將鼓勵和吸引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但是,究竟有何效果還需要拭目以待。

所以說,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壓力還是非常重的,既不能過多的依靠財政撥款,也不能過多的徵收 社會 保險費對 社會 造成太大壓力,又要保證吸引足夠多的參保人群形成供養平衡。相信國家總是有大智慧,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

什麼叫高枕無憂?不同群體不同個人不同職責有不同回答。對於養老金本就很高,家庭經濟較好的人說來,原就高枕無憂。對於中等水平,家庭經濟一般,已有丨6連漲,也可說高枕無憂。對於原來只有千元左右的人說來,工齡較長加老年傾斜16連漲,每月3000多元就不錯了,加之年老體弱、疾病,如兒女再收入不高,老伴既無退休又沒參加養老保險,能無憂嗎?還有擔負養老金發放的各級機構和有關幹部、辦事人員,雖說省統籌、國家調濟,但各地經濟、財政收支有差距,有些地方還常為按時足額發放憂愁。國家目前養老金積余不少,但隨著老齡化程度加重,全民養老保險覆蓋以及面廣量大的低養老金人群的不滿,沒有遠慮也是不行的。16連漲是國家對老人的關心,對養老保障有積極的作用,總體養老水平在提高,這是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結果。沒有國家的發展,漲一次均難,何來連漲,何來全民養老。現在,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過去沒參保的老人,如農民,最近幾年(以前沒有)也連漲,但現在每月超200元的省很少,全民參保後,有可能的盡量多繳、長繳,到老時多拿,漲也多漲。

笑的我心中樂開了花!連漲16年至今三千多塊錢,連機關事業單位人的一半不到。是否高枕無憂?確實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想,最起碼的不會餓肚子甚至於餓不死。就是有一個問題讓我心酸,想進養老院度晚年,錢不夠。再等等。吧,等增加夠進養老院時再說吧。

養老金再上漲也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明名漲養老金其實質就是為了物價的上漲。

樓主你好,養老金連續16年上漲,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作為退休老人來說。我認為如果說你真的是已經在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確實不需要為自己養老金的問題所擔心,因為國家的相關部門已經明確表態,養老金的待遇會按時足額的發放。當然對於這部分人群可能來說能達到一個高枕無憂的狀態。

但是對於還沒有辦理退休的人群,也許他們就顯得不會高枕無憂了。因為首先將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延遲退休,那麼究竟自己能不能夠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來辦理退休,是很多人都是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雖然最終都可以辦理退休,但是相對於正常法定退休年齡能夠辦理退休的個人來講,他們的這個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且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加劇,隨著養老金收入的水平不斷減少,領取養老金的人數會越來越多,確實會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保基金的支付壓力,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未來的養老金能不能夠支撐我們長期穩定的繼續平穩的發展下去,其實也是很多人所擔心的一個問題,但是我認為既然要進行延遲退休,那麼就說明有決心,有力度要改革現行的社保體制,那麼還是依然能夠保證社保基金長期平穩的運行下去。

醫療免了,物價穩定了!養老院一個孩勉費了!工資不漲也無憂了!國家該出硬性規定和政策,確保公民百姓真正的福祉幸福!!

前兩天,我在醫院里跟兩個退休人員聊天,一個退休金每月9300多。一個9千不到,還覺得少,拿這點錢要貼兒子,孫子。因為兒子要買房,孫子上學,自己要看病,房價,上學,看病費用高,覺得壓力山大,沒幸福感,退休的拿九千多都沒幸福感?可憐我天天上班也只能拿他們的一半,那來幸福感呢?

養老金連漲其實不是好事,再漲也漲不過物價翻倍上漲。特別是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你們算過沒有?三年前的養老金是多少?物價又是多少?而現在呢?三千塊錢一月要交物業費、水電氣費,衛生費路燈費,等等。細分到每天到底有多少錢一天的生活費?還要菩薩保佑不生病,否則一月還要負債累累。

知足者常樂,我從不去和別人比,過平常日子,自已買菜自已做飯每月40O0元生活費足夠兩人吃喝了,別人養老金高是別人的事,去比它干什麼?眼紅又有什麼用?別人又不會給你一分錢,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何必自尋煩腦?心態好就能長命百歲。

⑦ 2023年養老金還能繼續上漲嗎

2023年的養老金會繼續增長。




每年養老金調整一次,已經是每年一次的例行事項了。《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建立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養老金水平,實際上主要跟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和物價增長情況進行調整。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我國各項數據繼續增長。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1~3季度增長了5.1%,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了2%。




由於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依然超過5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權益超過2.5萬億元,還有10%的國有企業股權。因此,2023年養老金繼續增長沒什麼問題。




養老金增長幅度會是多少?




我國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5年開始每年調整一次。2005~2007年,養老金調整的幅度是60%、100%和70%的上年度社平工資增長幅度。2008年至2015年養老金平均增長幅度,是上年度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0%。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從2016年開始實施統一調整,當年養老金調整幅度為6.5%。2017年出現了再次下降,達到了5.5%。2018年至2020年,養老金調整幅度均為5%。2021年為4.5%,2022年為4%。


實際上,由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較高,他們養老金的平均調整幅度一般會比國家養老金平均調整幅度低1個百分點左右。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調整幅度,一般會比國家養老金平均調整幅度高0.5個百分點左右。




由於養老金調整幅度一直處於下降趨勢,再加上今年的經濟形勢,考慮到老齡化趨勢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預計2023年的養老金增長幅度會繼續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可能會是3.5%。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基金有什麼壓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哪些醫院周末入職體檢 瀏覽:327
父母政審表格家庭經濟情況怎麼寫 瀏覽:445
如何讓老人學習得到知識 瀏覽:613
誇贊兒子孝順詞句 瀏覽:676
一對老人家情侶頭像 瀏覽:35
體檢的癌細胞偏高復查多久 瀏覽:278
內蒙古安心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125
廣西養老金補發2020 瀏覽:941
如何讓臨終前老人走佛道 瀏覽:502
老年人尿液尿到腳上怎麼辦 瀏覽:511
什麼是保基本養老院 瀏覽:582
特種工退休要工資表嗎 瀏覽:332
養老院競爭對手有哪些 瀏覽:444
農村養老保險交幾百元劃算 瀏覽:646
馬鞍山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917
長壽區衛生計生委 瀏覽:790
觀瀾養生會所哪裡 瀏覽:205
本溪市夕陽紅養老院 瀏覽:369
中國90歲醫生做手術 瀏覽:925
80歲老年人養老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