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
理想中的老年生活是:睡到自然醒,吃到自然飽,玩到自然歇,輕松暢快,無憂無慮,無病無災,健康快樂。家庭和諧,幸福美滿。兒女孝順,子孫滿堂。
然而,現實中有多少老年人能夠活成理想的樣子呢?
還沒有辦完退休手續,孩子們就准備辭退保姆了,帶孫子是絕大多數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普遍模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必然結果,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子走過來的,無可厚非。再說,帶孫子確實也能夠享受很多天倫之樂,讓老年生活更加充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瑣事,反復要去做的事,確實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對老年人來說也是適合的,沒天做飯帶孩子,接送孩子上學,雖然累點,不能做自己理想中輕松一點的事情,但也能夠享受家庭的溫暖,子孫滿堂的快樂。
老年人在家裡帶孩子,做家務累點還是能夠接受的,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很多家庭都會有婆媳關系不和諧的問題,媳婦回家第一件事就把孩子拉回房間,問這問那,吃飽了沒有,哪裡摔著了沒有?一副對父母不放心的樣子。心累才是最大的累。
老年人的老年生活現狀不容樂觀,已經引起社會關注,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刻不容緩。尤其是農村老年人,他們不像城鎮那樣享有各種社會保障,農村養老主要通過家庭贍養自行解決,而農村家庭養老受到子女本身經濟實力和是否具有孝心兩個方面的影響,老年人贍養糾紛和因贍養引起的家庭問題時有發生。
農村老年人口普遍缺乏養老、醫療、照料服務等基本社會保障,因此出現老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最後看不起病的問題。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建立。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壽命的延長,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顯著增加,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急需解決好老年人社會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