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為什麼養老人需要善良和有愛人

為什麼養老人需要善良和有愛人

發布時間:2023-07-01 16:54:51

1. 我六十歲,退休在家,想找個善良,有同情心的女伴,為什麼很難

活到這個年紀的女人,已經活通透了。

自己一個人做鍾點工、保姆、送外賣……哪裡都能賺錢養活自己,自己賺得自己花,想買啥買啥,就算浪費,也是自個的事,沒人說閑話,攢夠了錢,還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假如找個老伴過日子,洗衣做飯沒人付工資不說,還盡是些挑三揀四說閑話的人;受一肚子氣不說,哪還能想買啥買啥,哪還能想去哪玩去哪玩(即使花的是自己賺的錢)……日子就像被生活綁架了一樣。搞不好雙方兒女有意見的,矛盾更多,把原本一個人幸福自在的日子,硬是活生生過成了怨毒悔恨的怨婦日子。

退休金不高,但我還能做些簡單的工作吧,我有房貸,可是我也有存款啊,這樣的男人找老伴,只想著別人能為他做什麼,而他最好可以不用付出一分錢。

那個徵婚網站,我後來就退了,除了一堆騙子,就是些不靠譜的徵婚對象。

只想獲得害怕付出,就是現在老人找伴侶的真實想法。

一個人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好,各位姐妹各自安好,人老了,就別追求愛情了。

2. 在農村,為什麼有許多老年人都變得很善良,很期望與人交流

因為現在的農村老年人多,房子又特別稀散,有許多老人特別善良又覺孤單好想找到說說話交流一下,老人也覺內心舒心一把,但是現在農村人確實是相當少!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在農村,許許多多老年人經歷了一輩子的艱辛與磨難,也積累了許許多多的人生經驗。

現在上了年紀,到了回頭望望的時候了,回顧自己一生的所做所為,有成功,也有失敗。

早已看破紅塵,把世事看開了,覺得爭多論少沒意思,沒有必要。

常覺得只要擁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比啥都重要!

一切的一切都順其自然,開心便好!

他們的心地逐漸地變得越來越良善。

盡管他們原本很善良,淳撲,也難免對自己過去曾做過的不理智的事而懊悔。他們現年齡大了,無所事事,整日反復思考,經常回憶過去的時光。

「經常回憶過去,就意味著我們已老去!」

老人們心裡都有桿稱,哪些做錯了,哪些做對了。心中自有評說。

故在農村,許多年齡較大的老人隨著時光的流逝,心地漸漸地變得愈來愈良善。比起他們青壯年時。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自謂吃過的鹽比年輕人吃的飯都多,走過的路比年輕人走的路都多!

在農村,我們常聽說某某人「老奸巨滑,」「老狐狸」等。

這實際上是他們處世經驗多,規避了許多風險與災難,避免了吃虧上當。

這實際上是人們對他們心中產生敬佩、令人仰慕的一種善意的稱謂!

社會 在發展,時代在前進,老人們又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看待事物即滯後又瞻前顧後。不像年輕人那麼敢說敢幹,天不怕地不怕。說風就是雨,雷厲風行。

初生牛犢不怕虎,敢說敢幹。

他們倒把老人的規勸當做對自己的束縛,漸漸覺得老人說話就有些啰哩啰嗦。

漸漸與年輕人說不到一起,無形之中久而久之便產生一種不可逾越的一種無形的鴻溝與可怕的隔膜。

這很大程度上已大大削減了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交流場合與機會。

加之現在農村許多年輕人為了生活,漂泊異鄉打工。

家裡只留下孤獨留守老人,他們心中有對事物的各種看法,有許多話需要向別人傾訴。

心理上熱切期望與別人交流,讓別人傾聽自己的意見。

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支持,與別人交流交流。暢開心扉,暢所欲言。

那種眼中逢人便露出喜悅的鋒芒,那種期待的心情與渴望難以述說。

了解這一點,作為兒女,平時無論再忙也要抽出點時間,節假日帶上愛人、帶上孩子、帶上禮品常回家看看!

聽聽父母的嘮叨與訴說,用實際行動去籍慰自己的父母,多給他們一些關懷與呵護。

實在抽不開身就常記得打個電話,報個平安,父母心中可安。安心入眠。

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安享晚年。

也是做為兒女們的最大心願!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這樣做,去籍慰孤獨老人那顆孤獨、悲涼的心和傷疼呢?

不是變得善良,而是生性善良。

很望與人交流的人與善良沒有必然關系。只能說。青壯年人在老家很少了,顯得孤單和空曠。所以,老年人期望與人說說話,嘮嘮嗑。

善良,不分老人、和青輕人,也不分農村和城市裡的人。善良是靠的是培養教育,靠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言傳身教,對孩子有影響很大。

許多農村老人,孩子們外出打工,一人在家無人陪伴,無人陪著說話,見到小孩、年輕人、同齡人都很親,願意和別人說說話,解解悶,多數老大都非常善良。

一個人喪心病狂的人,一個青輕胡作非為的人,到老他的惡習不改,出口傷人,動手打人,現在乘座交通車有部老人打罵司機,為了點小事打罵乘客,因為他的骨子裡是壞的,心裡是暗的。

因為農村人朴實善良對人很親!

簡單的說,善良,讓人會平安度餘生唄。

傳統的農村生活,傳統的鄉間文明,世相傳代,所以在農村的老人們喜歡交流,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深有體會。

人的善良是不分農村人和城市人的,大多的善良傳承於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社會 的大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有的,但孩子的本質是不會盡失的。

一個喪天良的壞心眼人,即便到了老年人也不會好到那兒去。因它的心是黑的。

農村人大多數都純享,善良。特別是到老年以後,與事無爭,所以他更能體現純,善的一面。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養老人需要善良和有愛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認定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707
50歲的男人喜歡什麼樣女人 瀏覽:539
酒廠體檢完了一般多久通知入職 瀏覽:941
養老金要繳幾年 瀏覽:266
長壽草一般怎麼做著吃好吃 瀏覽:260
金銀花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267
落馬官員有養老金嗎 瀏覽:679
聘用離退休人員怎麼交社保 瀏覽:558
老年人輸液進針方法 瀏覽:637
孝敬父母的理由是什麼 瀏覽:986
歌曲媽媽祝您長壽 瀏覽:426
傳統孝順歌曲 瀏覽:992
敬老院火災應急預案 瀏覽:346
入職體檢誤診懷孕怎麼辦 瀏覽:53
武漢養老機構床位 瀏覽:351
老人用什麼卡 瀏覽:404
婚前父母出錢買房婚後寫什麼 瀏覽:216
冬季養生目的有哪些 瀏覽:897
新生兒上戶口父母要帶什麼證件 瀏覽:308
家庭如何護理老年痴呆患者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