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養老產業發展有什麼有利條件或優勢嗎
一、 政策
❷ 為什麼在中國贍養父母的義務那麼重要呢
1.文化思想。歷史一直都有很多的文化傳承了下來 例如"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孩子都從小收到了贍養穗唯父母孝順父母的思想教育,所以大部分父母都知道孩子將來回來孝順自己。
2.福利機制。由於中國的福利機制不如國外 ,父母老年時,可能需要孩子的贍養才能繼續生活像國外一些出生率低的國家都是因為國家福利補貼太高了,導致晚年有足夠的錢養老,不需要孩子贍養。而中國不同,中國沒那麼高的福利待遇所以晚年生活需鍵手要孩子。
3.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國的高考制度是現在性價比最高的成功方法。三年的努力就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做到一輩子無憂。由於父母有點高考不滿意,有的甚至沒參加高考,現在的工作狀況不是稿族嫌很好。而自己的孩子還未參加高考,因此孩子有希望考上很好的大學,一但考上了好的大學那生活絕對是呈緯度式上升,父母也會因此共享到好處。
❸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們該如何看待現代人的養老問題呢
引言: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的社會的老年人口非常的多,而如今在現代人的眼裡養老問題是非常嚴峻的,不僅從資金方面還有身心方面都非常的重要,我們應該理智的看待現代人的養老問題,因為養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總而言之,中國已經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但是有很多養老方式可供現代的人選擇,因此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養老的方式。
❹ 結合現實,談談為什麼我國需要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
社區居家養老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可作為傳統家庭養老的重要補充,而且能夠滿足老年人更高層次的養老需求:
1) 社區居家養老能夠解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的實際困難。例如,建立相關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使老年人能夠就近就醫或足不出戶享受醫療服務;
2) 社區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保健、衛生、心理援助等更加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從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幸福感;
3) 社區居家養老符合傳統家庭養老的觀念和習慣,保留了老年人固有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於尊老敬老文化的傳承,增進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同時也可以降低養老成本,減輕養老負擔。
4) 社區居家養老也避免了大規模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能夠節約社會成本,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荷蘭政策測算:機構養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費64000歐元,居家養老年均19000歐元,不到前者1/3。
社區居家養老不僅僅是中國主要的養老模式,也是全球的主要養老模式。從養老意願來看,據調查數據顯示, 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總數的比例為:英國 95%,美國 96.3%,瑞典 96.2%,日本98.6%,新加坡 94%,泰國 72.2%。 而機構養老比例較低,英國為 4.6%,美國為 3.7%,瑞典為 4.8%。
由此可見, 居家養老作為當前國際老年社會服務的輸送方式和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已經得到普遍的應用和重要的發展。丹麥目前全國有15.5萬老人在家享受居家養老,約占老年人口15%,只有4萬左右老人住在養老院,平均年齡82歲以上,居家養老模式不僅在丹麥,也在歐洲其他國家備受推崇,重要原因是居家養老成本比機構養老低很多,荷蘭政策測算:機構養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費64000歐元,居家養老年均19000歐元,不到前者1/3.
在中國,社區居家養老作為新興的養老模式,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一養老模式在廣東已經開始試點並卓有成效。但是社區居家養老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各方面還不完善,主要在於服務對象、服務人員、資金來源、評價標准、政策不完善這幾個方面。社區居家養老的實施要求建立健全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這對公共養老服務發展水平要求較高,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由於受經濟等因素限制,高質量的社區居家養老很難實現,但是仍然在不斷發展和摸索中。
❺ 為什麼說養老是國之大計
第一章講軍事重要,戰爭與和平時都需要仔細省察。
【原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譯文】孫子說:軍事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關繫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仔細研究省察的。
【詳解】大家對於這段的白話文翻譯基本上都這樣,還能解讀出更多的東西嗎?
我們可以求助我們萬能的通用方法論,在通用方法論中有溯因推理,而通過溯因推理可以聯想到另外兩大推理:歸納和演繹,從而得到2W1H分析法,我們可以使用2W1H來分析這一段,看看通用方法論的威力。
古代國家的大事有兩件:戰爭和祭祀,兩者都是關繫到種族的延續的,所以這兩件事在古代是尤為重要的,因為重要,所以就要認真對待。
❻ 為什麼居家養老會是中國社會的主流
接受度問題吧,我們這個社會傳統觀念其實就是在家養老為主,養老院這種東西起步其實比較晚,尤其是在鄉村,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東西。
然後就是很多人其實不願意去養老院,怕被別人說三道四,首先是做子女的怕被說,社會容易給他背個不孝的名聲,這誰背的起,其次就是老人自己有些也不願意去,覺得自己還能在家發揮余熱。
但覺得正在老的動不了那種,像需要幾兄弟輪流陪護的,還是去養老院的好,在一些養老院看過,萬科在北京光熙門的那個養老公寓其實做的很好了,入住率也不低。
再從近幾年國家大熱的養老話題來看,居家養老比例雖然仍舊很高,但是真等到身體不能自理的時候,無論是對提供老人的照顧,還是對減輕子女的實際負擔來說,住進養老院肯定還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