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有義務幫她養老嗎你怎麼看
如今的年輕人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有著承上啟下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父母漸漸老去,子女有贍養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可是作為外來人的「兒媳」有這個責任嗎?
上面三位婆婆的心裡話,值得我們反思!很多理性的問題,我們一定不能理智看待,雖說婆婆沒有責任帶孫子,可兒女壓力大,父母身體還算硬朗,為何不能替兒女分擔分擔呢?別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希望諸多的中老年婆婆能夠多為兒女想想。
但作為兒媳婦也要明白一點,婆婆帶孫子不是理所當然,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而一個晚輩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婆媳情感的好壞,很大程度影響了夫妻之間的關系。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留下寶貴的意見,並點贊,謝謝!
❷ 一位妻子的煩惱:婆婆寧可打麻將,也不帶孫子,我該給她養老嗎
婆婆帶孫子這個話題,其實一直都是夫妻婚姻中的一個小插曲吧,最近,我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
小夫妻二人是從事菜販生意,每天早上4點起床,晚上十點回家,這不今年5月份妻子有了孩子,本打算是自己先帶一段時間,等過了百天然後就交給婆婆帶,小兩口的壓力也不小,結婚後買了房子一直沒有裝修,就是缺錢,一家5口人的開銷全部指望夫妻兩口子。
這位妻子前幾天提出把孩子給婆婆帶,誰知道婆婆一口拒絕,寧可打麻將也不帶孫子,無奈之下,她每天抱著孩子到菜市場,一邊帶娃一邊看生意,實在讓人感到心酸。
對於這件事,很多人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下面來聽聽3位朋友的看法。
宋小妹有話說:
這件事,從一開始的邏輯關系就不對,婆婆是否帶孫子,不能左右兒媳作為晚輩的孝順,這是一個女人的基本素養。站在兒媳的角度,我十分能夠理解年輕夫妻面對婚後生活,感到的無助和無奈,特別是一個女人還要帶著孩子賣菜,想想都心酸。
在這里,值得批評的是這位婆婆,享受生活這沒錯,可是作為父母,是不是應該體諒一下兒子和兒媳的不易?所以,作為中老年女人,面對晚輩,能幫一點是一點,盡心盡力就行,任何事情都應該換位思考,再說,兒子婚姻不幸福,難道做父母的就不擔憂嗎?
不知道各位讀者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並點贊分享,謝謝!
❸ 為什麼老人可以不給年輕人看孩子,還要年輕人為他們養老
看到這個題目心情很復雜,但此題根本不用糾結。
答案很簡單:給老人養老。伺候老人是孩子應當應份的事。即使小孩心裡有萬般委屈,但誰讓這是咱自己個的呢?老人對也罷,錯也罷,孩子是沒有選擇權利的。
說說我自己的事,十幾年過去了,我也不確定我是否完全走出了當年的心裡陰影。娘家婆家我家一個城市住著,當年我自己媽連月子都不伺候,在婆婆家做了一個月月子後到娘家,當晚孩子我媽一點都不管,任憑孩子怎麼哭鬧,我媽都緊閉房門裝作沒聽見,第二天,眼睛哭腫的我讓老公把我們娘倆接回了自己家......我不認為我曾經做過什麼讓老人傷心丟臉的事兒。所以這讓我在我老公家人面前總覺得很沒面子,我家寶兒在婆家人這里簡直是全家人手心裡的寶兒,在我娘家人眼裡卻不是,孩子十幾歲了,孩子從來沒在姥姥姥爺家呆過一天,基本上算是不聞不問了。哎......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花了好大力氣克服掉自己的心裡障礙,我又重新這么做了。娘家的房子地勢不平有個大坡,怕下雪天道不好走我們倆就把我們的婚房騰出來住到老房子里,讓他倆來養老,同時還把一樓(地上)近30平的車庫精裝修,怕他們不愛爬樓也有個一樓房間好歇歇腳,但是他倆卻堅決不來......
我現在的問題是老人不看孩子,我不介意,但是給他們養老,他們還不願意?!何況我是個女兒,而且我還有三個姐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看開些吧。家裡的事都是無解的,來日方長,總之是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咱們格局大一些,心胸大一些,不論他人怎樣,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了。總有一天,大格局的你一定會有大成就,那時,你的父母會很自豪有你做他們的女兒(兒子)。
❹ 婚後婆婆沒有幫我們帶孩子,我應該養她老嗎
你們給她養老,應當是你們的一種義務,而不是說她沒有給你們帶孩子,你們就可以不用給她養老。如果不是你的婆婆,你又怎麼可以和現在的丈夫結婚?你的婆婆養了你的丈夫那麼多年,到現在你的婆婆需要一個人來養老了,你的丈夫應該是有這個權利並且到現在你的婆婆需要一個人來養老了,你的丈夫應該是有這個責任,並且沒有辦法推卸這個責任的。我不知道你說這句話到底是你的丈夫覺得她沒有給你門小兩口帶孩子,所以就不想給他養老,還是你的想法。如果是你丈夫的想法的話。我只能說你的丈夫真的是一個特別沒有責任心的人。我勸你還是小心謹慎一點為好。這種男人真的靠不住。如果是你的想法,我想說你就更沒有資格有這種想法了,你嫁過去之後,你怎麼知道曾經你的婆婆養大你丈夫的時候花費了多少心血呢?要是讓你丈夫知道你有這種想法,她該多麼心寒啊!
❺ 如果婆婆不幫你帶孩子,你有會給她養老嗎
婆婆幫助帶孩子不是她的責任、義務!
你沒有權利不養婆婆的老!
會的,因為她對自己的子女盡了義務。作為子女為她養老是必須的。
她現在年紀大了,帶孫輩不是她的義務,要根據她的 健康 條件和意願,由她選擇
會的,法律沒有規定婆婆要幫你帶小孩的,但贍養老人我們晚輩是有責任和義務的。
我兩個姐姐的婆婆都是寧波人,據說寧波人生孩子,都到娘家去,由娘家人伺候。
所以兩個姐姐生孩子婆婆沒管,生完孩子,孩子又都是她們自己帶的。也沒說不養老的事,該做的事都做了。
我愛人生孩子,到孩子滿月,婆婆、媽媽各來家看過一次。
以後除了我們周末去看她們,就再沒來過我家,當然也沒幫過一天,她們也要上班,憑什麼要她們養了兒女,又養孫女?
至於她們的養老,我們當然義不容辭。說白了:父母幫子女看養孩子,是幫助、是關愛,不是責任。而子女孝敬父母,為他們養老,是責任、義務、做人的基本。
想想農村的父母,更不容易,從小艱苦的養大孩子,供他讀書,為他籌備成家娶妻的一切。養了一代,還要養下一代,而且這么理直氣壯,不然一個"不養老"足以嚇唬住,多少無養老金的農村老人,合理嗎?合法嗎?
老人不給我們花錢,我們就不孝順老人!
老人不幫我們帶孩子,我們就不孝順老人!
老人不給我買房子,我以後就不孝順老人!
什麼時候孝順老人給老人養老都成了一種用來交換的物品了?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條件才能給老人養老?你小的時候父母把你含辛茹苦拉扯大有沒有跟你講條件?有沒有因為你考試成績不好就不養你?有沒有因為你太費錢就把你扔掉?有沒有因為你不聽話就放棄你?
我們孝順老人,孝順的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且吧我們養大成人,有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能力,這是我們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父母給我們創造了這個機會,我們才能學知識,結婚生子,找工作等等!
我是個男的,拿我自己舉例子,我對我的母親要孝順,對我的岳父岳母同樣需要孝順,這種孝順沒有任何人任何借口去加什麼條件!那簡直就是荒謬!荒天下之大謬!我孝順的是我岳父岳母把我妻子養大成人,給了我幸福的家庭,而不是說他們必須給我做什麼事我才能去孝順他,如果在孝順老人這種事情上都要加條件的話,那等你年老體衰之時,等待你的只能是繼承了你「優良傳統」的你的孩子們對你的嫌棄和白眼!
那個時候不要去怪你的孩子,他們一點錯都沒有,只是學了你而已!如果非要說孩子有錯的話,那就錯在成為了你的孩子,繼承了你的不孝家風!
老人把我們這一代人養大成人,他們的義務已經結束了,他們也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而不是給我們做免費保姆的年紀,想讓老人給帶孩子無非就是兩個目的唄,一是圖省錢,二是圖省力!
你想省力那就雇育嬰師,好,你又說沒錢,沒錢怪的誰了?自己沒賺到錢雇不起保姆那你還想省力?就非得讓老人臨死之前砸骨賣血為你奉獻最後一絲精力,為你的幸福人生鋪平道路?這才行嗎?這恐怕也不用你給養老了,直接就得累死在你們的腳下!
又沒錢又不想挨累,好,別要孩子唄,要完你也不想帶,有什麼資格帶孩子,不經歷孩子小時候的辛苦撫養,直接享受孩子長大以後對你的孝順?可能嗎?異想天開!
老人如果有精力並且願意幫著照顧孩子,那我們加倍感激加倍盡孝,如果老人身體不允許或者不願意照顧孩子了,那也無可厚非,照顧孩子的直接義烏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把什麼責任都推給那個為你忙碌操勞了一生卻無怨無悔的老人身上!他是你的恩人,不是你的奴隸!
百善孝為先,善養老人是義務也是本分。也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美得。
會啊!
婆婆幫咱帶孩子,是情理。不幫咱帶孩子,也是應該。畢竟自古以來這婆媳矛盾,形式各種各樣都是在共同生活的罅隙摩擦出來的。
婆婆不幫咱帶孩子,也可能是年輕的時候吃過這方面的虧。為了避免影響婆媳關系,所以堅決不幫帶孩子。
再說了,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生活,也不能因為說要帶孫子,就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利益。
我家老大老二都是婆婆幫忙帶的。老大今年已經10歲了,老二也8歲了,老公從來沒有參與過孩子的童年。在老三生病的時候,老公還懟我,你是怎麼看孩子的?就連帶孩子去醫院看個病,還總是冷眉豎眼,你自己帶不了嗎?
等去了醫院才知道小孩子生病很正常的,給孩子看病是很困難的,給孩子書亦是難上加難的。還有孩子們在家破壞力也是超強的,衛生是超難搞的。
孩子咱們自己既然能生,就一定能養。養孩子本來就是小兩口的事兒。如果你專門讓老人來養,老公會退出這個圈子。而日後你們也會與孩子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
再說了,咱們也年輕,與其那樣得不償失,還不如咱們自己辛苦一些。既促進了咱們小家庭的和睦,也讓孩子們只避免了隔代教育的寵溺,看到父母的辛苦。
你覺得呢?
這是兩碼事。如果你跟婆婆只是利益關系的話,容易混淆成一碼事。而實際是兩碼事。用利益去衡量這個思維其實是挺可怕的,因為如果你將來不給你的孩子帶孫子,你就會擔心你的孩子不給你養老了。如果你不做點什麼,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這會讓自己很累。贍養老人是對自己對家庭,對老人,對子女後代都有好很大好處的事情。
這個問題是很現實的,婆婆是否給帶孩子不能與養老相提並論。
帶孩子是傳統的觀念或者說是習俗而至。
養老是文化美德的傳承意務。
中國上下幾千年,尊老,愛老,養老這個問題己成為當今的 社會 問題,並且早已提到法律的意識日程,形成准則了。
這是國民應該尊守,維護,守護,牢記的。
婆婆不幫帶孩子是她的兒女心腸不夠重, 情感 主義思想心態失衡。
不幫帶孩子與養老成反比,不能成正比。
❻ 結婚買房買車帶孩子什麼都不管不幫的公婆,現在讓我們簽給他們養老的協議。為什麼他們這么做
因為撫養孩子成年是他們父母的法定義務,子女成年以後結婚,買房買車,帶孩子不是他們的法定義務。
贍養自己的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這個法定贍養義務,應該不包括兒媳和女婿,但是,夫妻在一起生活,應該協助自己的配偶贍養他們的老人。老人要求簽養老協議也是讓他們的子女簽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