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區公益性崗位養老保險交多少
1、首先要來明確一點,社保每月源需繳納多少錢,是根據你參保繳納的基數多少來確定的。繳費基數假設是3000元,單位承擔繳納養老保險20%(600元),個人承擔繳納養老保險8%(240元)。
2、各地的繳納基數一般有多種檔次,有一個下限和最高的上限,根據實際狀況選擇基數繳納。同樣,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都是按選擇的繳費基數然後按不同險種的比例扣繳,方法同上。
② 公益性崗位交養老保險
公益性崗位本身並不屬於所在單位用工,而是由當地就業部門統一使用的人員,有的地方這種用工是勞動用工,需要參加養老保險,也有的地方是勞務用工,而勞務用工不適用勞動法,所以不需要參加養老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公益性崗位退休後工資是多少
法律分析:公益性崗位就業人員可獲得勞動保障部門按月提供的崗位補貼,額度為最低工資標準的70%。多數人可獲得三年的補貼。現在退休金就等同於養老金。兩者已經實行並軌。基本政策: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④ 公益性崗位工資1600要交社保多少錢
職工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60%、最高繳費基數是300%。如果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是4000元的話,本年度職工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就是4000*60%=2400元,如果你去年月均收入就是1600的話,你今年的繳費基數就是2400而不是1600。
社保五險的個人繳費比例合計為10.5%,因此你的月繳費金額應為252左右
⑤ 公益性崗位個人每個月交366元養老金,那單位能每個月交多少呢
繳納社保按照政策規定個人繳費百分之二,單位繳費百分之八,所以單位要繳1464元。
⑥ 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怎麼交
公益性崗位的養老保險由政府財政給繳納的部分是不可以退的,自己繳納的部分才可以退。
公益性崗位是繳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負擔繳費基數的20%,個人負擔8%,按照現規定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即可享受企業職工退休養老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怎麼交
社保辦理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專身份證,近期免冠屬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⑧ 公益性崗位的養老保險咋算
參保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單位上年度工資總額的20%,全部記入統籌基金賬戶;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的8%,全部記入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不能低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不能高於30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