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智慧社區養老平台有幾個
中國智慧社區養老平台有1000多個。
在全省各級書記抓養老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社區養老設施數量大幅提升,全省下達8.7億元補助資金,推動新建1000個社區(街道)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
❷ 禾康智慧養老怎麼收費的
按月收費。每個月兩千元左右,要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來具體收費。禾康已躋身智慧養老產業中落地運營城市規模及數量的企業前列,成為知名的城市養老運營商。先後已在全國二百餘區縣成功搭建分子公司落地運營並於當地建立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平台用戶已超過180萬人,年上門服務超過500萬次,年總服務超過2100萬工時,養老床位3000餘張。
❸ 北京順義有哪些養老院
北京順義區的養老院推薦一:北京遠洋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
北京遠洋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項目位於順義新城牛欄山板塊,屬於潮白河畔生態涵養區,周邊別墅,高端住宅生活區林立,國際化生活氛圍濃厚,自然環境優越,宜居宜養。 健康智慧,快樂生活 引入國際化健康建築標准,精細化健康管理,融合專業便捷的科技智能化配置,致力於打造全新健康生活示範社區。 活力共享,多彩社交 以共享共建的核心理念,搭建新型社交組織平台,讓長者充分發揮自我價值,開啟豐富多元的退休新生活。
image.png
北京順義區的養老院推薦二:北京太平樂享家—當代時光里養老社區
北京當代時光里養老社區,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首都機場核心區李橋鎮,為臨空經濟核心區的一部分。距離首都國際機場醫院5分鍾車程;順義醫院、順義中醫院約15分鍾;從社區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約30分鍾車程,並且未來諸多全國一流的三甲醫院如安貞醫院,北大人民、友誼醫院核心科室都將坐落於此。
image.png
北京順義區的養老院推薦三:北京華夏紅陽養老服務中心
北京華夏紅陽養老服務中心位於順義區楊鎮,空氣清新,霧霾少,是理想的居家養老環境所在。全院占約35畝,建築面積約兩萬平方米。緊鄰順義區第二醫院,並與該院建立了綠色通道,保障老人的就醫方便。交通位置便利,緊鄰順平路,順55路公交車直達。現設有雙人間,四人間兩種床位形式的居住房源。健身、娛樂、超市、醫療室設備齊全,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為一體的多方位服務高端養老會所。
❹ 養老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現在做的比較好的養老院代表有哪些
養老院行業主要公司:目前國內養老院行業的公司主要有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凱健華展養老院有限公司、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數據:養老機構及養老機構床位數、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養老機構入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養老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養老院是指專為接待自理老人或綜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廣義的養老院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是附屬於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本文所指的養老院指廣義的養老院,即養老機構。
養老院可以依據性質、功能和價格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上遊行業較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養老院產業鏈的形成。
從產業鏈條來看,養老院行業是基於醫療行業和政府公共服務建立起來的。在產業鏈上游主要有金融、房地產、養老保健品、養老設備、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環節。養老院的中游是養老院運營,下游則是養老需求人群。
養老院行業上游的金融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房地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萬科地產、華潤置地、保利地產等;養老保健品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湯臣倍健、善存、東阿阿膠等;養老設備環節代表性企業有魚躍醫療、三諾生物、睿餐智能等。中游養老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之家、親和源、凱健華展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的養老院行業自新中國成立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在孕育發展階段(1949-1977年),基於計劃經濟的背景我國改造建立了最早一批城市養老機構,後更名為養老院。在探索發展階段(1978-1999年),基於市場經濟的背景,在完善政府為主的福利性服務的同時,探索解決社會養老問題,與養老服務相關聯的老齡工作機構、老年法規、養老機構和管理規章首次出現。老年人福利服務和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開始了新發展。
在體系化發展階段(2000-2011年),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的措施。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提出了要「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這是我國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個包含家庭、社區、社會在內的養老機制。
2012年以來是養老院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此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科學及時應對人口老齡化、老齡事業與老年產業成為關鍵詞。政策紅利與市場潛力激發社會資本紛紛入局養老產業,民辦養老院數量激增。中國養老院行業經歷了公辦為主、公辦民辦共存,及公辦民營等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為養老院行業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的相關政策,為我國養老院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11年以來,國務院、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和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的政策,內容涉及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加強規劃和用地保障等內容。
「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出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十三五」期間,規劃明確了政府運營的床位比例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2019年提出到2022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50%,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十四五」時期,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要提高到55%。
行業發展背景:中國社會老齡化快速爬坡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中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持續上升,老齡化發展速度逐漸加快。
2020年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有1.77億,佔全國人口的12.64%,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國家7%的標准。
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9073」的養老服務規劃,我國有90%的老人在家中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院的市場規模在養老行業市場規模中佔比較小。
1、養老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民辦養老機構更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數量整體呈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3.8萬個,較2019年增長10.4%,較2015年底增長37.2%。
我國養老院運營方式主要包括公辦和民辦。據人民日報文章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民辦養老機構佔比達54.7%,床位數佔比達57.6%,提前完成「十三五」民辦養老機構佔比不低於50%的發展目標。2020年10月,在民政部舉行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在790多萬張養老服務床位中,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和數量均已突破50%。
2、養老機構床位數穩步增長
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逐年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床位483.1萬張,較2019年增長12.6%。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2020年我國每千人擁有養老床位33.0張。
註:養老床位包括養老機構床位和社區養老床位。
3、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根據2015年全國老齡辦發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的比例為15.3%,較2010年抽樣調查的13.7%上升了1.6%,較2000年抽樣調查的6.6%上升了9.1%。
面對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養老院入住率卻不高。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已建養老機構床位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卻只有214.6萬人,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4、市場規模有所下滑
近年來,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據中關村科技旗下養老產業服務平台養老60加發布的《北京養老機構市場研究報告2020》得到2019年北京市養老院平均價格為3615.5元/月。前瞻根據2015-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計算出2015-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收費。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月收費約為1781.8元/月,年收費約為2.1萬元。
結合民政部公布2015-2020年養老機構入住人數計算,2020年,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58.8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
由於經濟較發達地區人口流量較大,對養老需求也較大,目前我國養老院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民政部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養老機構數和養老床位數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地區,達11998家,佔全國養老機構數的31%;華東地區共擁有188.11萬張養老床位,佔全國養老床位的39%。
2、企業競爭:參與者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
目前,我國養老院行業企業多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部分融合了養老社區、保險產品等業務。
從床位數來看,燕達國際健康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養老床位數量較多;從區域布局來看,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布局較廣。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養老院養醫結合發展趨勢將更加緊密
未來,養醫結合服務將成為養老院發展的主要方向。養醫結合之所以成為養老院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是養醫結合服務符合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特點。二是緩解醫療衛生服務的護理壓力。我國現在大多數養老機構僅能提供基礎生活照顧服務,難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恰恰是整個養老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此外,養醫結合服務也有利於老年人防範和化解健康風險能力的提高。
2、養老院與智慧養老結合
近年來,我國智慧養老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慧養老產業白皮書》,2014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0.17萬億元,2017年則達到了2.2萬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68.24%。從智慧養老產業規模發展來看,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估算突破3萬億元。
未來養老院將積極應用智慧養老平台,一方面,政府能更有效地細化優化養老服務資源,引導養老服務產業的專業化建設,使得各種養老資源能更有效率的分配;另一方面,智慧養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服務手段,不僅能有效延伸人工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能將服務的人為風險降至最低。此外,智慧養老的互聯,既可以突破城鄉界限,也能實現大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信息共享、相互協作,更有效率地為老年人口提供醫療和服務。
3、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未來,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規模的增長,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前瞻根據年均復合增長率預測2021-2026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及空置率測算得到養老機構入住人數,並根據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數據,以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復合增長率6.18%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約為3.0萬元/年。前瞻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市場規模有望達1114億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❺ 智慧養老化平台有哪些
傑佳通智慧養老平台、創星智慧養老平台。
創星智慧養老平台利用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打造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生活照料與康復關懷相融合。
傳統的社會養老機構,如養老院、福利院等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餐飲起居、生活照料和休閑服務等,缺少涉及康復保健和疾病診療等專業服務。
❻ 什麼養老產業比較好
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能養老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華智能(002178)、萬達信息(300168)、易華錄(300212)、康泰醫學(300869)、九安醫療(002432)、愛儂養老(870925)、冠新軟體(83437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數量、中國智能養老企業區域分布、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投融資、中國智能養老風險分布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上述數據均來源於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存在一定的統計誤差。2)搜索相關關鍵詞為「智能養老;3)企業篩選邏輯為:企業的名稱、產品服務和經營范圍中包含了「智能養老」的企業,行業歸類從屬於國民經濟分類的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4)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6月17日。5)由於中國企業資料庫與全球企業資料庫不同,存在一定的統計誤差;6)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中國智能養老企業在2021年注冊火爆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行業的主要企業共有7921家,其中以2021年為主要注冊熱潮,2021年注冊企業數量為2098家,而截至2022年6月,2022年注冊企業數量為1145家。
──智能養老企業注銷企業佔比約10%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行業的存續企業5491家,占總企業數的69%;在業企業數佔比為20%;注銷企業數量占總企業數的10%。
──智能養老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51%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的注冊資本主要分布在1000萬-5000萬之間,相關企業數量為1968家;其次為100萬-200萬的企業,相關企業數量為1287家。從整體來看,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51%,在10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36%。
註:已將以美元和港元的注冊資本轉換為人民幣。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注冊在廣東和江蘇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特別以廣東和江蘇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廣東共有相關智能養老企業數1128家,江蘇則有829家。
──陝西的智能養老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更高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區域分布中,陝西相關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最高為30830萬元,除此外,遼寧、福建、北京的智能養老企業平均注冊規模均在1億以上,規模相對較大。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為有限責任企業和獨資企業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目前共有6484家,其次為獨資企業的1890家。
註:1)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為有限責任公司和獨資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融資主要在戰略融資和A輪融資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其中共有60家企業有融資信息,而其中以戰略融資和A輪融資為主。截至2022年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中,有18家企業為A輪融資,19家企業為戰略融資,其次為種子輪/天使輪的16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在新三板和新四板上市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其中7035家未上市,總來來看,智能養老企業的上市率為1%。在上市的企業中,以新四板和新三板的企業為主,新四板企業有45家,新三板企業有13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較多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智能養老企業共7103家,其中共有244家企業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稱號,48家企業為專精特新企業,30家企業為獲得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註:1)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中有軟體著作權的為主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智能養老企業共7103家,其中920家企業有軟體著作權,595家企業有專利信息。在專利信息中,智能養老企業以實用新型為主,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企業有458家,發明公布的企業有430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多種專利信息和軟體著作權。
──智能養老企業中風險以裁判文書和經營異常為主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756家,其中539家企業有裁判文書,394家企業存在經營異常,104家企業有行政處罰。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裁判文書和行政處罰。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什麼是智慧養老智慧養老包含哪些內容
智慧養老是指利用先進的IT技術手段,開發面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的系統平台,提供實時、快捷、高效、物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並將醫療服務、運營商、服務商、個人、家庭連接起來,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的問題,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智慧養老系統會在養老機構中植入感測器裝置,讓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和實時的監控狀態,讓老人在飲食起居、醫療醫護、消防安保、休閑娛樂、報警呼救等得到全面的保護,讓養老生活更加智能與便利。
智慧養老系統通過老人身上智能腕錶GPS定位老人位置,老人走出設置的電子圍欄,系統會進行報警,子女無須擔心老人外出走失。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老人進行一鍵呼救,系統可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
智慧養老系統也會進行健康管理,系統配備有心電監測器、血壓監測儀、智能床墊等健康設備,能及時檢查老人血壓、體重、血脂等狀況,當老人進入亞健康狀態時,系統會發出警報。平時系統也會提醒老人吃葯,注意生活中健康事項。如今,優秀的智慧養老系統會為老人、親屬、護工、醫生等配備app,子女可以遠程查看讓老人的健康狀況、日常生活。
(社村通智慧養老攜帶型健康檢測一體機)
智慧養老系統對於養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讓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得到智能的照護,擁有美好的晚年。
❽ 當下健康智慧醫療是否值得人們的重視,且環境市場如何
何為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是指通過使用新一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為大眾提供更智能化的健康服務,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健康保險服務以及葯品、醫療器械等支撐服務,以達到提高健康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健康成本,促進大眾身心健康的目標。其服務體系具有泛在化、智慧化和個性化的特點。
智慧健康發展環境:智慧健康為幫助居民提高身體水平的重要輔助手段
——居民發展素質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成人中已經有過半人群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達34.3%、肥胖率達16.4%;19%的6-17歲兒童和青少年和10.4%的6歲以下兒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絕對的人口數來計算,全國超重和肥胖人口約達6億,在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數位列第一位。而超重和肥胖與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早死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❾ 國內哪一家智慧養老平台做得比較好
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正在加快,根據數據,2018年我國65歲以上老林人口超過1.5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1%。預計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超過2.4億,佔中國人口總量的17.1%,佔全球老齡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醫療服務需求加速釋放
個體是接受醫療服務的單位,人口總數的增加是推動醫療服務需求上漲的第一要素,而行業需求的增長推動整個醫療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景觀受過往計劃生育政策等因素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總人口數易燃持續上升,各類醫療機構就診人數相應增長。
二、醫療服務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很多醫院、養老院都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對其改造、使醫療設備,醫療環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還是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醫護人員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式,醫院科室多、分布散,人為監管無法覆蓋到各個區域;人員較多時,更不能對每個人員進行行為監管。
2、當患者/老人獨自在病房時,一旦出現突發病情,如果不能及時求救,後果無法想像。
3、當特殊患者(精神病患、老年患者、抑鬱症患者、腦退化患者等)擅自外出時,醫護人員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其動向。
4、對新生嬰兒沒有進行有效地管理,若出現抱錯、丟失嬰兒的事件,無法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理。
5、對醫療設備沒有進行統一地管理監控,若出現醫療儀器離開特定區域的情況,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發現儀器位置的異常。
三、解決方案
針對醫院/養老院管理中存在的監管難、呼吸難、找科室難的問題,「智慧醫院/養老院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利用基於物聯網+藍牙定位的技術,通過在醫院內部部署藍牙信標和定位基站,為醫護人員、病患、新生嬰兒、醫療設備綁定定位終端,對人、設備進行全方位地可視化管理,隨時掌握各類人員的分布狀況和運動軌跡,及時發現、預警不規范行為,以便於管理人員進行更加合理地調度管理,實現將人員/物資管理由「被動」變為「主動」,有效提升醫院/養老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系統方案簡介
1、根據客戶的精度需求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部署藍牙信標;
2、通過部署定位基站來建立信息傳輸物聯網路;
3、由被定位人員佩戴定位胸卡/手環來實現對人的定位。
在管理平台上可實時查看定位人員的位置及運動軌跡,必要情況下還可聯動視頻監控設備對現場進行查看。
五、系統功能
1、實時定位、歷史軌跡
管理員可通過管理平台可視化查看各類型人員位置(醫生、護士、老人、訪客等),並且輸入指定人員的證件號,可查看其在某一時間段內的活動軌跡,追溯詳細過程,為事件處理提供決策依據。
2、電子圍欄、報警處理
通過對無人值守區域(機房)或一些重點監控區域設置電子圍欄,來預警醫護人員/病患的不規范行為。
越界報警:當醫護人員/病患進入自己規定范圍以外的區域時,系統自動報警。
滯留報警:當人員在某個區域滯留時間過長時,系統自動報警。
靜止報警:當人員處於靜止狀態超過一定時間,系統自動報警。
超員/缺員報警:管理員可對某些重要區域設置允許進入的人數,超過或少於指定人數時系統自動報警。
3、一鍵呼救、視頻聯動
當老人出現頭暈等意外情況時,可使用隨身佩戴的定位手環進行按鍵求救,管理平台能立即收到求救報警信息,並觸發附近攝像頭,彈出現場視頻畫面,方便醫護人員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
4、電子巡更
在指定的時間,安保人員必須在指定區域按照指定路線進行巡查,如安保人員在規定時間內未出現在指定區域,或巡查路線與管理部門安排路線不同,則系統會提醒管理部門,及時聯繫到在崗安保人員。
5、電子考勤
當醫護人員進入醫院范圍內,系統自動定位考勤,無需手動打卡,同時會記錄醫護人員進入/離開病房時間,並統計醫護人員在病房停留的次數和時間,作為績效考核依據。
6、定位導航
本系統所用到的藍牙信標,除了可以對各類定位終端進行實時定位,同時也可以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探望的家屬提供導航服務。
7、健康監測
定位手環可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健康指標,監控患者每天的運動數據等,管理平台上隨時掌握患者每一個細微的波動,同時具備按鍵求救功能。
8、數據統計
在數據大屏上可查看醫護人員上下班考勤情況、各個區域人數、報警數等數據信息,並且可在地圖上查看人員的分布情況。
❿ 智慧養老發展處於什麼階段
隨著老年化的加重和「銀發經濟」的興起,國家大力支持養老行業的背景下,智能養老行業迎來發展的良好時期。目前我國養老主要我國的養老行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三種模式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未來智慧養老將在智能硬體和智能平台的協助下,由「助老」向「用老」和「孝老」迸發。
智慧養老現仍停留在「助老」階段
一般認為,「智慧養老」最早由英國生命信託基金提出,也被稱為「全智能老年系統」,即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概念的內涵不斷擴大。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定義,智慧健康養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感測網系統與信息平台,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其具體涵義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
根據目前的技術和經濟狀況判斷,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歸納為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培育期。在此期間,適應養老服務產業的法規、政策、標准和創新體系及可信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眾多智慧養老服務企業將不斷推陳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將是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成長期。2020年以後,基於網路的無形市場規模會逐漸接近傳統的有形市場規模,預計智慧養老服務產業在此時進入行業爆發期,同時智慧養老也將從簡單的「助老」向「用老」和「孝老」方向迸發。
智慧養老市場格局基本建立
(1)從政策端看,2019年是智慧養老的政策元年。據前瞻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共計頒布相關智慧養老政策超過70條,而2018年僅為50條左右。
(2)從需求端看,2019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約2.54億人,佔全國人口比重達18.1%,根據《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總報告》相關數據,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呈現絕對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顯著、發展不均衡、波動幅度大等特點。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養老服務需求呈現總量和質量雙提升的發展態勢,這將為我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帶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3)從競爭端看,市場仍處於增量廝殺階段。根據前瞻對三批智慧養老示範企業的統計,示範企業中包括50家信息技術公司,佔比43%,其次是養老服務公司24家和醫療科技公司20家。根據億歐2019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養老產業。通過整理前瞻統計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建設,絕大多數商家是通過與政府部門(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切入智能養老服務行業。
(4)從技術端看,通用技術包括簡單的定位、人機交互等,而功能性定位則包括生命體征監測、老人異常行為監測、血糖監測等技術;智能硬體技術包括可穿戴設備、攜帶型監測設備、自助式檢測設備、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服務系統平台則以大數據、雲計算、5G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為主。
(5)從模式端看:從運作模式分析,我國實行的「9073」主要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為輔。從服務模式分析,主要以醫養模式為主,文化旅遊模式為輔。
(6)從體系端看:政策體系和投資體系已經完成「暖場」工作。技術體系中的產品創新正在建立,中國老齡協會於2019年4月發布《需求側視角下老年人消費及需求意願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萬多種,而日本就有4萬多種,佔2/3多,我國自助開發的產品僅有2000多種。
我國養老模式以居家社區為主流
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社會福利失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全國推進了社會福利社會化政策,原有的養老服務模式在不斷變革中求生存,同時,各種新的養老服務形式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養老服務可分為三大類,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以及社區養老。
截至2019年底,全國60周歲老年人口數量為25388萬人,按照「9073」養老服務格局,則當前我國社區養老護理人數應在1777萬人左右,按照「9064」養老服務格局也有約1523萬人。
根據《智能養老研究動態》,「智能養老」按照空間地點可分為智慧居家、智慧社區和智慧機構三種模式。智能養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三網融合」支撐智能養老服務的實施,以「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應用來完成服務需求,利用技術支撐實現多窗口多領域服務資源的有效對接。目前,全國各地已經積極展開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探索。
根據我國「9073」的養老服務規劃,應有90%的老人在家中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智能養老重點也主要集中在社區居家養老上。
智能設備和養老平台是智能養老的核心創新
智能養老產業鏈長,涉及行業多,其順利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社區、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來,政府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如購買服務、場地支持等加大對相關技術企業以及智能養老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服務外包等多種方式與服務中介機構、大數據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相關社會組織、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種養老供給主體的專業優勢,進行協同創新。
根據前瞻分析,智能養老的服務鏈上游有智能設備、養老平台、護工培訓、養老金融、家政服務、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設備和養老平台是最大區別於傳統養老的部分。
我國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核心問題是運營成本和服務質量難以權衡,社區和機構都涉及到前期巨大的建設成本,而後期運營價格和服務不成正比將影響老人的體驗感。我國以居家養老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也為了減少養老前期涉及的建設成本,但居家老人在家存在監測不完善的問題。
居家養老的監測問題、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成本問題,智能設備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2019年6月,浙江椿熙堂「互聯網+」智慧養老項目落地,利用智能終端+智慧養老平台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政府通過養老服務補貼、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等形式,為符合條件的低保、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免費發放智能設備,智慧養老專家愛牽掛與椿熙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項目提供智能終端設備——愛牽掛小鯨智護手環,S3智能手錶,愛牽掛遠程智護醫療血壓計,以智能終端設備為服務的入口,搭配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構築統一開放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對平台服務資源的有效運營,全力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智能硬體以個性化和多樣化為發展方向
2017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發布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要豐富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供給。針對家庭、社區、機構等不同應用環境,發展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攜帶型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養老需求。智能硬體產業可以重點發展國家扶持的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
智慧養老平台圍繞健康生活、快樂生活和安心生活
如今智慧養老平台已成養老流行趨勢,智慧養老平台運用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呼叫、雲技術、GPS定位技術等信息技術,創建
「系統+服務+老人+終端」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大幅度幫助養老機構提升管理效率,並且涵蓋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等多種養老形式,讓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專業、智能的服務。未來的智慧養老平台為老人提供優越的養老服務,對老人的身體狀態、安全情況和日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全方位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
智慧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
近年來受國內信息技術產業與健康養老產業深度融合的刺激,根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的據統計測算,2019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近3.2萬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