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最好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最高檔次好。居民養老保險等級分為12檔: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僅限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員選擇。除100元檔次外,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個人年繳費額或集體補助均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對重度殘疾人,市、區政府按500元的標准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養老保險需要交多少年?
1、按照社會保險法,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最低要達到15年,然後滿足法定退休年齡後就可以按月領取一定的養老金,一般繳納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能領取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2、繳納滿15年只是剛好滿足領取養老金的條件,這種情況只能領取較低的養老金。如果大家想要領取的多一點的養老金,在繳納養老保險時可以選擇高一點的基數來繳納,也可以多繳納一些時間,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加輕松。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劃算?
一般來說,養老保險選擇60%的檔次來繳納是比較劃算的。如果大家是按照60%的檔次來繳納養老保險,每月可以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0.8%來領取基礎養老金,而如果大家是按照100%的檔次來繳納養老保險,每月只可以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1%來領取基礎養老金,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繳納60%是相對比較劃算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貳』 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哪個檔次最劃算
農村養老保險交最高檔次會比較劃算。農村養老保險一般可以分13個檔次進行繳費,不同地區的具體檔次金額有所差異,比如有的地方最高檔次為3000,有的地方最高檔次為6000,有的地方最高檔次為9000等。一般來說,農村養老保險秉承多交多得的原則,也就是說,繳費越多,在滿足累計繳費年限有15年的前提下,參保人年滿60周歲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而且即便參保人身故,也一般可以將農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政府補貼)裡面的錢都交給參保人的繼承人予以繼承,所以不存在會虧本的可能性。
舉個例子,因為農村養老保險在年滿60歲後可領取的月養老金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所以在不考慮政府補貼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若繳費年限累計為15年、基礎養老金為238,則選擇繳費檔次為年繳1000的話,那麼年滿60周歲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238+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000*15)/139=345;
若選擇繳費檔次為年繳3000的話,那麼年滿60周歲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238+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3000*15)/139=531。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叄』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養老保險交300%的檔次最劃算。
養老保險交的檔越高,退休時拿的退休金相應的越高。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越長,繳納的費用越多,養老金待遇自然越高,最好交到退休為止。就國家目前制度來看,我國的社會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參保人在繳滿15年後每多繳一年,計發基礎養老金待遇時也會相應提高1個百分點;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其個人賬戶,誰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多,按月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就高,即使儲存額發完了,只要參保人還健在,國家也保證繼續按該標准發放到其死亡時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肆』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擇最低檔最劃算。如果能一次性繳納滿15年,那麼是最好的。如果覺得最低檔的養老保險金有些低,建議選擇檔數最高的,比如1000元。因不同地區檔位有一定區別,具體可以根據個人選擇。同時,農村養老保險可以根據年度繳納,也可以一次性繳納。如果錢比較充足的話,建議一次性繳納是最劃算的。
從最快回本來看,一次性繳純輪納15年最低檔最劃算。如果是要領到的錢最多。建議選擇最高檔是最仿御實際的。不過,因為每個人生活條件不一樣,尤其是對於農村老人們一次性拿出超過萬元來購買養老保險他們還是拿不出的,建議這種情況他們選擇一次性繳納最低檔15年即可,這樣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夠基礎吃喝花銷。
『伍』 社會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個人社保繳費分為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大部分,交哪個檔次最劃算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養老保險
我國對於養老保險採用「多繳多得」原則,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交費檔次,交得越多,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1)60%檔次5932.8元/年;
2)80%檔次7910.4元/年;
3)100%檔次9888.12元/年;
4)110%檔次10876.92元/年;
5)120%檔次11865.72元/年。
2、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主要用於報銷醫療費用,交費多少與報銷比例沒關系,個人只能根據本地醫保政策交費。
1)一檔繳費:大部分地區醫療保險繳費是180元/年,部分發達地區醫療保險繳費是210元/年;
2)二繳費:每人每年450元。
『陸』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一般來說,養老保險交60%檔次是最劃算,往往只看基礎養老金的相對比較。
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一年,每月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100%檔次繳費,卻只能領取1%的社平工資。很多人就覺得繳納60%檔次更劃算。
實際上,最好還是跟自己比。相應的社會平均工資是不斷增長的,盡管40%的繳費檔次差距只相差0.2%的社平工資,但是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提高,回本時間是越來越短的。
『柒』 社會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社保交哪個檔次最劃算還是要看實際情況,整體來看,交社保應該按照個人的經濟能力來選擇繳費檔次是比較合理的。
從回本時間的快慢上來看,社保交最低檔次是最劃算,交最低檔次回本的時間最快,不過,領取的養老金是最少的,如果參保人工資比較低,選擇最低檔比較合適。
從領取養老金的多少來看,社保交高檔次的最劃算,檔次越高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如果參保人的經濟比較好,盡量選擇高檔次繳納費用。
『捌』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養老金待遇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 ,所以繳費檔次越高,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更好。 3.回報周期 回報周期≈總投資÷年領取數額; 最低檔300元繳費檔次,不到2年半的時間就能回本,剩下的便是享受養老保險政策帶來的實惠,而最高檔5000元繳費的,則需要9年多才能回本,回報周期更長; 養老保險的核心原則里不但有多繳多得,還有 「劫富濟貧」 的設定,這是 繳費越低性價比越高 的原因。 但是,我們同時要考慮一個問題,養老保險是為了保障老年後的生活,過低的繳費雖然能很快回本,卻並不能維持老年後的生活水平,100元翻三倍也才300元,而兩千塊一點五倍就3000元了,這就是 性價比不等於夠生活 。
所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交最高檔次好。 5、一次性補交政策紅利 如果臨近退休,能夠一次性補交居民養老保險,建議交最高檔次,非常劃算。 結合上面的計算方法,
『玖』 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一、居民養老保險常見檔次
居民養老保險常見檔次搜枝劃分是:
年交100元、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6000元
最低檔次:通常年交100、200元,只有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等貧困人員才可以投,一般居民最低投保檔次是年交300元以上,有的城市600元或1000元起投。
最高檔次:有的省封頂年繳3000元,有的省封頂年繳6000元。
二、居民養老保險最值得關注的三個檔次
第一個:最低檔次
對於年繳100元或200元的困難人群而言,羨漏納本身繳費能力比較低,最低檔次壓力比較小,而且有的省市針對特困人群乾脆免除保費,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拿養老金。
一年交兩三百,交15年,累計繳費金額1500或3000元,養老金每個月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一個月至少100-300多元,一年時間就領回所交兄沒的錢,往後都是躺贏。
第二個檔次:滿足基本生活檔次
這一點因人而異,假如生活在鄉下,生活成本比較低,每個月生活費至少600元,當地基礎養老金180元,意味著個人賬戶養老金至少要有420元才能滿足養老預期目標。
『拾』 農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是自身情況而定的,沒有具體方案,原則是多繳前者睜多得。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嫌答費檔次。無論是哪一個檔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都是一樣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待遇=(個人繳費總額+政府補貼+個人賬戶利息)除以139元每個月+基礎養老金。我們在選擇繳費檔次時,可以參考這三種繳費方法:
1、最低繳費,是回本最快的方法,但拿到的養老金是最少的;
2、最高繳費,將來拿到的錢是最多的;
3、政府補貼比例最高繳費,將來養老金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一般情況下,年齡大的選擇最高繳費檔次來繳納。年齡小的,可以採取前高後低的繳費方式。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農村養老保險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的發展社會養老保險,強制性與自願性相慧歲結合;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與其他保障制度的協調發展原則;
3、區別對待原則,對於進城務工的農民應該靈活對待,能夠納入到城鎮中參加養老保險的盡量納入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提前與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銜接;
4、循序漸進原則。逐漸擴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慢慢過渡到完全的以社會養老保險解決養老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