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多90後想住進敬老院,真實的敬老院生活是什麼樣
真實中的敬老院比較安靜,很多老人孤獨的躺在床上,期待著家人的到來,飯菜並不可口,有些護工的行為比較粗暴。很多90後都想像著自己進入敬老院後的生活,期盼著可以提前退休,但實際上的敬老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我們看到真相之後,也許就會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最後,養老院的飯菜其實十分一般,可能很多人都感覺不合口味。畢竟是大鍋菜,不可能像家裡、飯店一樣做的精緻可口,所以很多老人都是在將就著吃。即便不喜歡用的如何呢,他們根本就沒有第2個選擇。無法生活自理的老人需要請專門照顧的護工,因為每天的工作量巨大,所以一部分護工也很不耐煩,尤其是那些長時間沒有家人看望的老人,很容易成為出氣筒,即便再委屈也無人可以訴說。
『貳』 養老院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老人在養老院分三種情況,一種是有子女且混得好的,一種是有子女混得一般般的,一種是沒有子女的,待遇和精神面貌明顯不一樣。
有的老人脾氣比較溫和容易相處,脾氣差的不好相處的呢?一天兩天還受得了,時間長了很難受的了。你會慢慢的失去耐心,想想你現在的脾氣一言不合就出手,等老了呢脾氣會變成什麼樣。
在養老院最幸福的老人是有兒有女的老人,可能你會有疑問了,把父母都送到養老院了這明顯是不孝啊怎麼會幸福呢?
這不是不孝,老人是最害怕孤獨的一個群體,老人整日整日在家裡一個人呆著是很孤獨的,畢竟作為子女要為這個家的生計忙碌著,有些心動不太方面的老人更加的麻煩,需要有人能及時看著,這個時候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有人陪著24小時有護工。
想像一下周圍有兒有女的老人,經常有人探望偶爾帶出去逛逛,逢年過節接回去一起過節。而你沒有孩子這個時候只能獨自一個人默默地走開,看著別人闔家歡樂心裡真的會好受嗎?
這就是養老院的現狀,有兒有女的養老院才是最好的,有期待,有人牽掛,又避免了空巢老人的孤獨。與之相對的無兒無女的老人每人牽掛,沒人探望真的很可憐,這樣的的老人都不太好相處,習性格比較怪。
『叄』 談談真實的養老院
每一個人都會面臨養老的問題,而絕大多數人都打算把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託付給養老院。
所謂養兒防老,已經成了一個被人嘲笑的土氣詞彙。
不靠兒子,不靠女兒,自己攢夠錢,老了就去養老院,多瀟灑。
這么想沒問題, 但你首先要了解一下真實的養老院是個什麼樣子。
在很多人的眼裡,養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你吃飯,伺候你穿衣,伺候你洗澡,然後你和一群老人們每天散步打牌吹牛的好地方。
以上是對養老院最基本的要求(幻想),還有些人甚至覺得養老院應該安排護工提供給老人聊天甚至按摩服務。
這些服務,在古代可都是王爺級別的服務啊,你年輕力壯的時候都沒享受到,憑啥覺得自己老了就能享受到。
真正的養老院應該提供什麼服務?
養老絕不止是給生活費,讓一個老人有飯吃有衣穿,以今天中國的國力,這並不算什麼。
只要你還有力氣拿外賣,並能自己把飯吃下去,且能用洗衣機,你都不需要養老。
你首先要明白, 只有失去照顧自己能力的人,才真正需要養老服務。
我現在看到很多什麼所謂的老人結伴養老,姐妹結拜養老,都很想笑,因為真的太可笑了。
找個伴聊天還行,指望其他老人給你養老那就真的算了。
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需要養老的,有些老人一輩子身體 健康 ,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澡,某一天突發疾病去世了。
這叫喜葬,因為這位老人沒受罪。
只有失能的老人,才會涉及到真正的養老問題,在此之前最多隻是抱怨沒人陪伴而已。
什麼叫失能?
當一個老人無法完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室內走動、上下床中的至少一項時,叫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上述一項以上,叫重度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以上全部項目,叫完全失能。
根據CCTV的數據,中國老人在80~89歲階段,重度失能的概率為12.7%。
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養老的人。
子女對老人的養老,並不只是給生活費,也不是每年回家看老人幾次。
這些是義務,具備最低良知的子女都會這么做,但這並不是真正的養老。
生活費老人可以自己攢,養兒防老早就是過去式了,現在國家也會發養老金。
而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只是會讓老人更開心而已,並不會實際解決什麼問題。
但是當老人失能之後,真正的養老問題就來了。
一旦老人失能,就需要一個人全職照顧,寸步不能離身。
這個時候,你才開始需要真正的養老。
和你結伴養老的老人,不可能服侍你吃飯穿衣,和你結拜養老的姐妹,也不可能幫你端屎端尿。
能真正提供這些服務的,只有養老院里的年輕護工。
很多人覺得,只要我年輕的時候攢了足夠的錢,就可以找到好的養老院安度晚年,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定會有人盡心盡力地把自己伺候舒服的。
超級富人也許可以,但工薪族就別想了,你指望自己存的那幾十萬塊錢就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做夢。
沒去過養老院的人,首先應該了解到一個常識。
在法律上, 幼童和失能老人都是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
幼童必須要有一個法律上的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父母。
失能老人也需要有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子女。
如果有失能老人想入住養老院,必須要有自己的監護人簽字,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簽了這個監護人的字,以後老人在養老院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突發重病的搶救費用,都由這位簽字的子女負責。
沒有子女,養老院一般是不收的,因為不敢收。
萬一中間突發重病,萬一醫療花費極其巨大,怎麼辦?
養老院不治,會被指責為冷血屠夫,治了但沒人願意承擔這個費用,養老院會破產。
這就是失能老人入住必須子女簽字的原因。
沒有子女就不能住么?
也行,但老人要先交押金,很多很多押金,然後你有任何支出,養老院都可以在這筆錢里代扣代繳。
無子女,失去部分甚至全部行動能力和反抗能力,自己有一大筆錢在養老院賬戶里可以被任意扣除,自己沒有能力監管也找不到人幫自己監管。
這種老人,約等於唐僧肉。
請大家注意一個基本常識。
幼兒園的服務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幼兒。
養老院的服務對象是子女,而不是老人。
因為只有家長才有能力投訴幼兒園,只有家長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幼童不能。
而在養老領域,只有子女才有能力投訴養老院,只有子女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失能老人不能。
養老院的費用挺貴的,最便宜也得兩三千一個月,貴的要好幾萬。
你知道養老院的護工多少工資嗎?
不到三千塊一個月。
一線城市那種每月收1萬塊費用的高端豪華養老院,給護工開的工資能到四五千,但絕大多數普通養老院的護工,就兩三千左右。
即便給護工的工資這么低,養老院也是一個出名的低盈利行業,僅有5~6%的利潤,支出成本和收入幾乎都是明帳,其盈利對應於龐大的基礎投入而言少的可憐。
利潤少,導致養老院的床位一直不足,2019年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不足30張。
所以護工的工資,提不上去。
這么點工資能招到高素質人才么? 你覺得這么多工資應該能招到什麼層次的人才?
但這些護工的工作強度卻特別大,給老人穿衣,喂老人吃飯,給老人洗澡,服侍老人換尿不濕,端屎端尿。
而且,是一個護工對接多個老人。
護工也是人,你覺得護工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你上班可以不開心,可以摸魚,護工也會。
對比一下,你花三五千一個月送孩子去的幼兒園,給幼師的工資雖然只有三四千,但已經比護工高了。
你把自己的孩子視若珍寶,每天接送,孩子情緒稍微不好一點你都感知得到。
就算這樣,幼兒園又出了多少虐童事件?
而養老院,有幾個子女能做到每天去探望老人一次?
一個月能去一次的就是好孩子了。
照顧失能老人,比照顧孩子難多了,子女探望的又少,監督的力量很弱。
你覺得養老院里會發生什麼?
當然,現在養老院的管理很嚴格了,直接對老人施加暴力這種事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但你要是要求護工給老人提供一個開心的情緒,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養老院對護工的考核,主要是老人的身體是否干凈,是否有異味,有沒有按時吃飯和吃葯。
老人是否開心,這個沒辦法考核,也不可能去考核。
所以護工的一切勞動,都主要圍繞著清潔來進行,及時給老人換尿布,及時給老人房間掃地拖地等。
很多老人,就像一個有聲物品一樣,每天被護工定期擦拭一番,只要把老人喂飽了,不讓老人磕著碰著,這一天就算功德圓滿。
最後,很多老人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呆滯。
什麼樣的老人能在養老院里過得好,能讓護工多費點心照顧?
有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有位養老院的院長說,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沒一個好惹的。
一旦被這些子女發現了問題,要麼大鬧養老院,要麼會敲養老院一筆錢或者減免養老費,總之都是巨大的麻煩。
對於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護工都會盡量多給點照顧,因為怕自己惹上麻煩。
如果你是護工,你也會這么選擇。
而如果子女來看望老人時,每次順便給護工帶點東西或者給一點小費。
那這位老人的待遇會和其他老人截然不同,差距非常大,他會真正的享受到什麼是情緒照顧。
優先照顧誰,每天對誰笑一笑,對誰的語氣軟一點,這都是護工自己說了算。
一個經常來看望,且出手大方的子女,明顯極其重視老人。
一旦出了啥事,那可是天大的麻煩。
而且還有小費,那麼護工自然會做得盡善盡美。
這樣的老人,是養老院的老人圈裡最頂層的存在,簡直可以橫著走,其他老人只有羨慕的份,也不敢多說什麼。
養老院的鄙視鏈: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可以電話迅速喊來子女的老人 子女在外地很難喊來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在養老院里真的是小心翼翼地活著,誰都不敢惹,連隔壁床的老人都不敢惹,因為別人可以喊來孩子撐腰。
至於護工,那更不敢惹,因為自己連下床走路的力氣都沒了,絕不可能靠自己維權。
錢,此時是沒有用的。
失能且無子女的老人,如果還很有錢,那猶如 三歲小兒持金過市。
如果一個孩子突然失去父母,無任何監護人,爸媽所有的財產被交給幼兒園代管,根據幼兒園的需要代扣代繳。
你猜這個孩子會遭遇什麼?
別說幼兒園代管財產,就算很多親叔叔親姑姑代管財產都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老人失能後,其體力和智力都開始飛速地退化,失能老人在 社會 上的生存能力,和三歲孩子幾乎沒有區別。
這個時候沒有監護人是萬萬不行的。
此時子女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支付生活費,還是一種對養老院潛在的威懾和制約力量。
就像核武器,你也許一輩子都不用,但不能沒有。
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最終是由人來掌管錢的。
在你決定自己的人生決策之前,建議可以先去當地的養老院調查調查,和裡面的老人聊一聊,或者在裡面閑逛幾個小時。
也許,你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作者:遠方青木(YFqingmu)
『肆』 康養中心和養老院的區別是什麼
分類區別:
康養中心有單獨成立的康養中心,也有作為社區配套一部分的康養中心。
養老院主要分為公辦和民辦的。
主要服務功能不一樣:
康養中心主要的服務功能包括了醫療康復和養老。
養老院主要的服務功能是護理和養老。
規模不一樣:
整體而言康養中心規模大一些,養老院有一定規模。
康養中心和養老院的功能區別:
康養中心,與普通的養老院和護理院不同的是,康養中心具備醫療和康復療養的功能,接收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全方位調理老人的飲食,進行健康維護,也設有文化娛樂等設施。
『伍』 養老院一般有哪些房型房間內有什麼設施
一般有單人間和雙人間,每個養老院具體都不一樣。拿共享之家來說,他們有雙人間和單人間的起居室,裡面配置了電動護理床,電視牆,衣櫃、床頭櫃等等,布置得很溫馨。
『陸』 綠地頤尚居的社區型養老和普通養老院有什麼不同特別之處在哪兒呢
綠地國際康養城是由綠地康養企業集團依託母公司世界500強雄厚的資源,投資29.35億築造的集康養酒店,頤養公寓,鄰里中心和公共配套於一體的國際化綜合性全齡康養社區。
項目共分三期開發,其中一期頤尚居涵蓋約70~108平方米的頤養公寓和配套商業,以六大服務體系為長著打造一個溫暖、和諧、充滿親情的家。
項目二期規劃打造包含康養居酒店,頤養公寓和配套商業,是一期的延伸和拓展,為長者提供常駐以及旅居形式的頤養服務。在綠地國際康養城頤尚居,為讓長者能多多參與社會活動,永葆健康活力,在「六頤」服務中精心設置了豐富的文娛項目。從舞蹈室、練歌房的歌舞曲藝到書畫室、聲樂室、棋牌室的琴棋書畫,從撞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的活力四射到禪修室、影音廳的優哉游哉,「靜以養神,動以煉形,能動能靜皆能養生」。豐富的娛樂社交活動讓會員們童心相聚、煥新人生,更有節日慶典、生日祝福、義工活動等,會員們可以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保持身心健康。除此之外,頤尚居還會開展形式豐富的特色課程,諸如民族舞蹈、工藝編制、藝術插花、攝影、繪畫、書法等,讓會員快樂學習,重煥青春。更會不定期舉辦各種知識講座,移動課堂,弘揚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項目三期規劃建設長租式公寓,計劃引進幼兒園等教育配套,結合一、二期產品共同打造全齡化社區,解決第一居所,子女教育與長者贍養的三重問題。
『柒』 養老院分到底有哪些類型
國內各種養老機構一般由民政局、街道、國有企業或社會資金籌辦運營;
機構版類型可分為傳統敬老院權、福利院、自費養老院、新型老年公寓和護理養老型醫院;
由於老年人獨特的生理特徵和身體狀況,各種養老機構的費用一般都分為: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三個檔次;
硬體方面,由於房間的朝向、面積、房型、床位以及設備等不同因素也會有不同的檔次。
『捌』 很多老人去了養老院才知道: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看
我姐姐的婆婆,80多歲高齡,因為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去世的早,姐姐和姐夫又都上班,無人照顧,就和姐夫商量把婆婆送養老院去。
最後在咨詢了多家養老院後,選擇了一家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價格是每個月5300多元,這在我們當地屬於比較高檔的養老院,目的就是讓婆婆在這里生活的比較好。
總結下來:
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請一個住家保姆比較合適,從許多個例來看,請保姆要比送養老院對老人來說要好許多,一對一的服務好過養老院那種亂哄哄的找不到人的服務。
當然請保姆,最好身邊有人陪伴,這樣也不怕保姆虐待老人,如果身邊無法有人,那就至少悄悄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控她,因為現在無良保姆也很多。
『玖』 醫養結合和普通的醫養養老院有什麼不同
普通養老來院指負責老人的自護理以及日常活動組織,以一個社區或者公寓的形式存在。
而醫養結合模式就是說養老院的醫療設施是以醫院為依託,老人在養老院里得到的不僅是生活上的照顧,而且能夠得到定期的醫療檢查,而且生病了也可以得到及時的醫治,並有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照顧,使老人康復。老人身體健康後也可入住養老院,與其它老人共度快樂的晚年生活。
『拾』 養老院到底能不能養老,真正的養老院什麼樣兒
真正的養老院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很多養老院並不負責任,對但老人也不是那麼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