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曝光,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透露出來了我國對於下崗職工的重視,還有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也漲了不少,調整的整體幅度上升了4%,各個省份養老金調整不一樣,北京的養老金漲得最快。
② 專家預計2022養老金漲幅3%,但最終養老金漲幅到底如何呢
因為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消費水平早已保持穩定,大家可以參考銀行存款利息,央行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為1.5%,養老保險金會漲3%之上,早已遠高於銀行存款利息。另一方面,養老保險金通過17次連續上漲,平均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了,因為基數大,增漲比例不降低,也會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無法壓力,與此同時,現如今大部分領到職工養老金的老人是能夠維持基本上生活開支的。
將來5年或10年,那樣長遠來看,養老保險金暴漲或恢復到6%以上上漲幅度的可能性不大,根本原因是社會老齡化難題加重,離休高峰時段到來,給養老基金支付能力產生考驗,此外,養老保險金水準早已比較高,國家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也趨於平穩,高增長已不符合實際。事實上,退休職工可以每一年上漲養老金,已經非常幸福了,所以不要盲目跟風,養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③ 養老金為什麼一月份漲了二月份又降了
因為
2005年以來直至今年,我國的養老金已經迎來了第十七個連續上漲的年頭。在這17年裡,退休人員養老金逐年上漲是一件也成為了「雷打不動」的事情,尤其是對於2020年的疫情來講,在全球經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的同時,我國的養老金上漲沒有耽擱更是難能可貴。
養老金連漲的同時,很多人發現,養老金在這17年連漲過程中並不是按照相同比例進行漲幅,上漲的比例也在不斷地下降。
那麼,2005年——2021年,養老金上調比例都經歷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每年的上調比例都在下降?
首先,來看看2005年——2021年,養老金上調比例下降多少?
_
2005年整體調整714元,雖然沒有具體的比例,但相信2005年養老金上漲部分應該是最多的。2006年養老金上漲23.7%,這個比例在17年連漲中穩居第二。從2007年-2015年上漲比例都在10%左右,這個時間段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10年。
從2016年開始,養老金上漲比例逐年呈現下降的趨勢,直至2021年的17連漲,養老金漲幅比例跌至4.5%的歷史最低比例。從這17年來看,2021年上漲比例相比2006年的上漲比例下降了18%,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同時,養老金上漲的比例也在不斷降低。
_
其次,是什麼原因導致每年的上調比例都在下降?
對於養老金上漲比例下降,有著很多的說法,比較有代表性的無非也就是一下幾點:
1.養老金缺口大,高比例的養老金上漲,社保機構很難承擔養老金的支出。
新生兒出生率降低,市場勞動力減少,參保人數量下降,人均壽命增加,老齡化社會加劇,領錢的人越來越多,交錢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地區社保機構已經出現收不抵支的狀況。為了減小養老金支出壓力,只能從「截流」出發,控制養老金的漲幅。
2.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可以正常維持生活。
前些年養老金上漲比例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退休人員存在養老金偏低的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養老金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退休人員很難依靠養老金養老。經過前些年養老金不斷漲幅,養老金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既然大部分退休人員可以依靠養老金安度晚年,也就沒有大幅度上調的必要了。
_
3.與年輕人薪資「接軌」,控制物價上漲。
其實片面地說,養老金上漲,就等於變相確定了物價的上調,畢竟養老金的作用就是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養老金上漲,物價上調的同時,年輕人的薪資卻停留在原地,這也變相滋生了一些「被動啃老」的年輕人。養老金上漲的比例降低,也就意味著物價小幅度上漲,這樣一來也給年輕人留出了經濟獨立的生存空間。
4.我國近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整體的經濟發展趨於平穩,所以養老金的上調比例,隨著經濟發展速度降低。
④ 2022年養老金上調方案公布,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第一,養老金漲幅雖然下降,但補發時間預計不會晚。 第二,掛鉤調整雙掛鉤從“可”變為“應”,強化激勵。 第三,養老金調整省級政府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考核。2022年開始,養老保險正式開始進行全國統籌,也就是全國一盤棋,此次將養老金調整工作納入省級政府考核,意味著養老金調整越來越重要,因為隨著退休人員數量增長,養老金調整涉及人數會越來越多。因此這就更要求各地重視養老金調整工作,樹立全局觀念。因此,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會越來越有保障,按時足額發放也會更加有底氣。
⑤ 為什麼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降低了
1月,全國迎來職工社保重要調整!
這是您在祥順財稅俱樂閱讀的第16,001篇
根據國家部署,2022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統一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是全國統籌制度的重要內容。多地社保繳費規則發生了變化!趕緊學習下!
01
統一全國繳費標准
又漲了!
2021年多省陸續發文,明確將逐漸過渡統一全國養老繳費標准,單位部分社保費將增加,員工到手工資也將發生變化!
(1)逐步統一養老繳費比例
2022年1月起,全國各地將統一執行國家核準的參保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調整後,養老保險繳費統一為:單位繳費比例為16%,個人繳費比例8%。
養老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022年1月起,廣東、廈門、浙江、四川等地將調整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單位繳費比例低於16%的市,統一將調整為16%,對於單位而言,人均繳費金額上漲了!
2021年年底,浙江省發布關於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規定,明確從2022年1月1日起,統一按職工個人繳費工資之和核定單位繳費工資,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為16%,城鎮個體勞動者繳費比例調整為20%。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僱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其本人繳納;僱工的養老保險費,由僱工繳納8%、僱主繳納12%。
本次調整,只是把單位繳費比例由原先的14%,上調整為16%,個人部分保持不變。在繳費基數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社保繳納的單職工社保費用增加了79.74元。
(2)逐步統一養老繳費基數
按照國家部署,統一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依據核定參保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
2022年起,全國各省將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下限過渡至「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
2021年年底,四川省發布關於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規定,明確2022年1月起,以全省上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和300%分別作為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和上限。
調整後,四川省社保最低基數從3416元調整為3726元,漲了310元!
小編提醒:福建省、廣東省等仍可按照不低於最低工資進行繳費,後續也將過渡至國家標准。但HR需要特別注意關注政策變化,以便及時響應。
02
平均工資影響社保權益?
(1)什麼是平均工資?
社會平均工資,簡稱平均工資,通常指某一地區或國家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這一時期內職工人數後所得的平均工資。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2)平均工資如何影響你的社保權益?
03
調整社保年度為自然年度
目前全國各省對於社保繳費年度的設定暫未統一,存在兩種標 准:①每年7月到次年6月為一個「年度」;②每年1月到12月為一個「年度」。
2022年開始,統一「社保繳費年度」也是國家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一項重要措施。
全國多地也開始調整社保繳費年度,如廈門市從1月起,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度調整為自然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江蘇省也在2021年下半年11月的時候,公布了2022年1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的繳費基數。
(1)為什麼要關注「社保繳費年度」?
一個城市,同一個年度只有一個繳費上下限標准,每年當地人社局都會更新繳費上下限標准。
因此對於財務和HR來說,需要十分關注當地的「社保繳費年度」,關繫到年度內的員工社保繳費標准調整、補差。同時,個別地區社保跨年度補繳難度加大、產生滯納金,需要財務注意在年度節點,檢查清楚單位參保繳費情況,以免增加企業風險!
(2)忘記調基申報怎麼辦?
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之前進行申報或者忘了申報,那社保基數將上調,這是《社會保險法》中的規定,如果你沒有申報,就按照上一個月基數的110%作為新的申報基數。所以財務們一定關注基數變化。
04
五險一金合並申報
繼北京五險一金合並申報後,上海也於今年開始五險一金合並申報了。
一、 優化企業繳費工資申報流程,實現合並申報、數據互認,每年 4-6 月企業可登錄 上 海「一網通辦」, 點擊「稅費綜 合申報」 欄目,按規定進行社會保險費(包括養老、醫療、失業、 工 傷、生育)和住房公積金繳費工資申報,實現「五險一金」繳 費工資合並申報、數據互認。
二、完善企業繳費工資申報系統,最大化便利企業稅費申報 企業進行「五險一金」繳費工資申報,系統可自動獲取企業基本信息,智能預填申報表數據,逐步實現企業從「填表」到「補 表」、「補表」到「核表」的轉變。
三、各參保單位應在申報期限內按規定申報「五險一金」 繳費工資,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確保參保職 工的合法權益
五險一金合並申報,給企業提出一個什麼需求呢?
如果你要想合並申報,有三大條件要符合才能合並申報,第一個就是信用代碼、社保、公積金必須要一致;第二個就是社保人數一定要多於公積金人數,而且信息是一致的;第三個就是公積金已經完成了匯繳,而且是正常的繳費狀態,不是欠費狀態。只有這三個條件都符合才可以進行合並申報。
05
這些社保變化
這將給企業帶來什麼影響?
1、企業社保成本增加,企業將面臨多重壓力
(1)單位繳費減免「剛性回調」壓力
2020年,全國普遍性開展社保階段性減免,主要涉及到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中小企業免徵,醫療、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減征。
2021年,大部分穩崗減負政策仍在持續進行中,社保各項費用都有不同比例的減免,企業還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2022年,這些減免政策是否延續,仍是未知數。如果不延續,那麼單位繳費減免將面臨「剛性回調壓力」。
(2)政策制度差異「窪地拉齊」壓力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後,窪地地區將感受「窪地拉齊」的壓力。
2、社保合規必要性增加
2021年,國稅總局發了一個通知,提到了很多大數據的聯動:比如在2025年,要實現大數據和稅務的監控、監管的深度融合,2025年要進行全面的數據整合、數據共享,進行數據的風險評估來去看企業的數據。
如果企業全部按照下限來申報基數,那大數據就會算出來企業是有異常情況的,因為不可能企業所有人的員工的工資都是一樣的。所以企業要注意,未來通過數據去比對,通過數據看到異常是作為財務來說要特別關注的。如果五險一金合並申報全國普及,那麼部分企業不為員工交公積金的情況,也很難繼續。
社保基數跟工資是掛鉤的,現在社保費已經全面轉由稅務徵收。稅務部門是有工資數據、個稅數據的,如果再掌握社保數據,那比對起來是非常容易的,只是什麼時間點比對,所以合規從來不是方向的問題,只是時間和時機的問題。
3、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之後,可能讓以前可能存在的重復參保、交錯參保、缺漏險種參保等問題浮出水面,企業需要提前梳理和規范管理內部社保關系。
企業應當對社保擴面全覆蓋趨勢有正確預判,結合企業自身用工實際情況,從被動僥幸走向主動設計,擁抱趨勢,提前規劃用工社保合規管理,梯次消化合規成本,推進參保覆蓋和社保合規。
文章來源:注冊會計師、高頓中級會計職稱,內容僅供讀者學習、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
⑥ 養老金每年都在上漲,為何很多人卻高興不起來,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實,退休金上漲改為物價補貼更為適合,每年上漲的退休金除去物價上漲因素,所剩無幾,所以叫物價補助更適合!下面說說高興不起來的原因:
一:下崗、買斷、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按最低的檔次交費,有30%左右的人、因經濟困難養老保險曾經斷交、或者無力補交,道致養老金低於2000元、而且這些人員的絕大多數、是單職工的家庭;
二:中小企業、私立企業,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的年限短、交費的檔次與比例又低下;不少企業養老保險的交費,是從職工的工資中全額扣交的、單位根本沒有交錢,他們的養老金、大都在1500元左右;
以上,就是養老金年年上漲、大多數人高興不起來的根本原因。
⑦ 今年養老金雖然漲幅不多,但為什麼大家都很淡定呢
可以這么說在今年的盡管正常的即將迎來養老金的提高,但是今年養老金的增長比例,相較於以往絕對是歸屬於一個最低標准。在今年的養老金的總體增長比例僅有4%,而放到前些年養老金的增長比例,都是在5%之上甚至更多的水準。我國從2005年開始就正常提高養老保險金,一開始提高養老金的佔比,持續十年幾乎都是依照10%,這種中快速規范在開展升值。
我們都知道很多的人十分關心的是,自己究竟可以邁入多少錢的提高,就算在今年的提高的水準相較於上年有所降低。但我相信很多人他也是能夠接受的,因為畢竟自身到手的錢增強了,例如在今年的你養老保險金有可能是3200元錢,但是今年你可能只增加了150元錢。就變成了3350元,那樣3350塊的水準,盡管相比去年的提高,應該沒有180元錢這么高,但至少在今年的還在原先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升高,也就意味著自身今後的生活品質還會越變越好,我們都知道,對於廣大退休老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好消息,也沒有必要值得去擔心,哪些到手的錢提升對於他們來說就行了。
⑧ 陝西省率先公布2022年養老調整方案,對比去年都有哪些變化呢
意外驚喜是因為錢到賬了,大夥兒當然高興,而出現意外,則是因為,截至至目前,陝西並未在人社廳的官網上,發布今年養老金調整計劃方案,可是退休職工直接就接到補領的養老保險金了。而通過搜索,我們不難發現。
例如南方地區一些大城市,像上海市、廣東省等多地,因為每一年外界年青人許多,養老保險基金收益遠大於開支,養老保險基金池有可觀的存儲,那麼這些大城市地域的各種社保新政策都十分特惠,養老金的上漲幅度通常還是比較高的。
但是像東北地區等地,因為很多年青人口流出,老齡化嚴重,造成所在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池虧損比較嚴重,還不夠養老金的開支,每一年必須藉助中間調濟去滿足養老金的派發。而我國宣布的上漲幅度4.5%,是均值上漲幅度,因此,像陝西省那樣,養老保險金3000元,上漲幅度3.4%,可能就不難理解了!
⑨ 北京養老金調整方案發布,提低控高,哪類人群最受益呢
基數調整提低控高
在今年的北京以養老保險金6250元為邊界,針對2021年養老金待遇在6250元以下的,每人每月提升50元,但在6250元以上的,則提升20元,這就意味著,調節前養老保險金相對較低的群體可以享受到更高養老保險金增長額,真正實現提低控高。
更令人高興的是,北京在高齡補貼上還有一項特點現行政策,即對65周歲以上的退休老人,且繳費年限滿30年,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展現了針對離休早,工作年限長,繳費年限長的退休職工的歪斜關懷。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北京在預算定額調節里的總金額36元,較去年降低了14元,這主要也是由於在今年的整體養老金漲幅下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