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保開始單位交了三年,後來一直自己交,交滿十五年後,50歲可以拿退休工資嗎
社保費用個人全部繳納,幾年回本???
養老金性價比排名
-如果個人繳納養老保險(靈活就業),多少年回本)這是一個中國目前1-2線城市養老金性價比(能算出幾年可以回本)
這幾個因素決定了你退休時的養老金多少?
1. 退休年齡(勞動檔案)
2. 參保地社會平均工資
3. 養老金累計年限
4. 養老金基數
5. 個人養老金賬戶
6. 視同工齡年限
每年領取養老金排名
這是2016年,按照最低社保基數,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每年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
養老金計算公式-算算幾年回本?
(簡單版本)-工齡版
每月退休金= 養老金年限*1.3%*當年社會平均工資
注意:(養老金年限=社保繳納年限+視同工齡年限)
養老金全國每年平均漲幅5.5%,發達城市7-8%,社會平均工資直接影響養老金
(專業版)
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時每月的養老金是由3部分組成的
退休時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92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
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96年以前工齡)×1.3%。
(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4,女工人195)
養老金科普(退休地+退休年齡)
注意:不同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會導致您的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不一樣
退休年齡(勞動檔案)
男性/女性職工社保退休年齡:
男性:城鎮職工男性(60歲)城鎮職工特殊工種(55歲)
女性:城鎮職工女性幹部(55歲)城鎮職工女性工人(50歲)
城鎮職工特殊工種(45歲)
備註:全國有些地區退休年齡特殊化一般在(45-60歲之間)
養老金繳納年限(注意)
不是繳納滿足15年就能領取養老金的,根據目前的養老金政策,需要在退休地,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養老保險)超過10年,累積繳納15年。
742評論
偏愛搞笑娛樂07-04 22:01
2455贊
踩
相關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也就是說只要累計繳費達到了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嗎?享受基本養老金,還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另外,養老金的數額與繳費年限有什麼關系?是不是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數額越多?
有的朋友想著只要我社保交滿了15年,退休後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領取養老金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存在一些情況,還是領取不了的。
大家都知道,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是任何時候任何機構都拿不走的。只要繳費年限達到15年,每月都會有養老金領。換句話說,養老金這個東西,也是看誰活的時間長,即便個人賬戶領完了,還是繼續可以接著領。
只要繳費滿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嗎?
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年齡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二是繳費累計年限滿15年。如果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只是繳費累計年限滿15年的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但仍可繼續按期繳納養老保險費,直至達到退休年齡為止。養老保險以公平與效益兼顧,權利與義務對等為原則,鼓勵多繳費、長繳費。對於繳費累計滿15年辦理退休的,其基礎養老金計發比例為15%,在此基礎上每多繳滿一年增發1個百分點,多繳多領,上不封頂。
很多人都在繳納社保,並且通過各種途徑獲悉交滿15年社保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大家知道嗎?並不是只要交滿15年社保就可以領取養老金的,以下兩種情況就領取不到。
一、沒有及時參加養老金領取資格驗證,對於這一類人群,相關部門會暫時停止發放養老金。只有等進行了資格驗證後,社保機構會發放之前沒有發的養老金以及繼續發放每月應得的養老金。所以,大家還是按時去進行領取資格驗證,以免延誤你的養老金發放時間。
二、退休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勞動教養的暫時停止發放養老金。當然了,等釋放或者期滿後可繼續領取養老金。
所以呢,以上兩種情況大家還是要避免的,畢竟這個和自身的利益有著直接的關系。另外在這里給大家要說的是,如果參保人不幸去世,且沒有領完個人賬戶的養老金,這一部分會去哪裡?這點還是不用擔心的,這部分金額是可以繼承的,由法定繼承人來一次性支取這部分金額。
退休後怎麼領取養老金?
國家規定,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職工從事生產崗位工作年滿50周歲、從事管理或技術崗位工作年滿55周歲可辦理退休手續。
從業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基本的下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從業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2年12月31日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金的下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並可以在辦理退休手續時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至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增加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數額;
(二)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1月1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15年的,可以按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至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金的下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三)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以及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和費率向後續繳,如向後續繳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未滿15年的,可以按照續繳滿5年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一次性補繳至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金的下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籌養老金月標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從社會統籌基金賬戶中支付。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從本人個人賬戶中支付;不足支付時,從社會統籌基金賬戶中繼續支付。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最後要說的是,養老金的多少和當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資以及繳費年限有關系,所以,每個人領取到的養老金是不一樣的。
已繳納了幾年的養老保險費,現在因家庭經濟困難已無力繳費,能停繳嗎?如果以後有能力再想繳可以嗎?期間中斷的能補上嗎?原來繳過的養老保險費還能算嗎?
參保人員在參保繳費期間,確實無力繳費的,本人自願暫停繳費,應向社保機構提交書面申請,辦理暫停繳費。國家推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一項政府的福利事業,是從業人員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也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由於繳費年限是累計有效,那麼只要繳費累計滿15年,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都可以領取到一份基本養老金。所以暫停繳費的人員,可啥時有錢啥時繳,能繳一月是一月,但期間中斷的部分不予補繳,不計算繳費年限,中斷前後的繳費累計有效,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參保人員在參保繳費期間死亡的,所繳的養老保險費能退還嗎?已經退休並領取了養老金後死亡的,所繳的養老保險費沒領完的就白繳了嗎?
參保人員在參保繳費期間死亡的,其個人全部繳費累計額(含利息)按規定退付給其法定的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但原以單位繳納的20%部分不能退付,因為這部分繳費為企業在稅前列支,並由企業全部承擔,屬國家財政資金。
對於已退休並領取了養老金後死亡的,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中的余額部分(含利息),可將余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退付給其法定的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同樣原為企業職工期間,個人賬戶中由單位劃入部分(含利息)不能退付。
已繳納了養老保險費,現在不願繼續參保繳費,能辦理退保嗎?
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除在職死亡、出國定居、重復參保可憑有關材料辦理退付,其它參保後是不能退付的。當本人不願再參保繳費時,可以辦理暫停繳費,中斷繳費後直至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如果繳費累計年限確實不滿15年,本人也不願再後延繳費的,可辦理一次退費,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按參保時的年齡計算,在達到退休年齡時繳費不滿15年,現在能向前補繳幾年湊夠15年,或在到齡時將剩餘的幾年一次性繳清嗎?
按規定,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累計不滿15年的,將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一次性退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若本人自願提出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年限可以後延,延長期間按規定繳費,直至繳費累計滿15年,從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參保人員按時、足額繳費是履行義務的具體體現。所以,不得以事後向前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也不得在到齡時,一次性繳費補足15年。
118評論
白羽落紅塵-色即是空05-22 07:56
4013贊
踩
提問者應該是女性。我是女性,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已經交了10年。最低基數兩險,現在一年一萬多。每年增長。交15年是最低期限。到55歲退休時領: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X系數,還有個人賬戶的存款X系數。聽起來復雜吧?說個簡單的,大約一千左右。再打消提問者的顧慮。其實我覺得社保是應該交的。首先老有所養,再好的兒女不可能月月給錢!更何況你也不忍心問孩子要。重點醫療保障!人老多病,有病可以醫保保障大部分,自己承擔小部分。兒女沒有壓力。有人說不合算?其實這不是合不合算的問題。活得久活得健康怎麼都合算
把錢存入銀行,你能保證每年都強制自己存多少?現在利率很低!而且你存不到十萬二十萬就零碎花了!不要和自己的自製力較勁!這關繫到自己的晚年生活的品質。我爸爸是普通的農民,但是有超前的意識,當時可以補辦社保時第一批申請辦理的。現在已經退休五六年了,每年工資都在增長,今年拿到2000左右。媽媽當時超齡了,只能辦的農保,每月固定375,加上政府補貼的一個月也有500左右。加上我們孝敬的,現在生活很幸福。我和我對象都在交社保,只為老了不能掙錢的時候也能自由地花錢。而且社保越早交越好,現在零碎存起,總比到退休年齡一下子拿出15-20萬補交劃算。再一心疼再一沒錢?後半輩子就耽誤了。也奉勸那些不懂裝懂各種阻撓不讓別人交社保的朋友,不要破壞別人幸福生活的權利!老了你養嗎?病了你管嗎?我五姨就是個現實例子,當初和我爸爸一起辦補交錢少退休錢多,可是周圍有人各種阻撓,結果沒辦,現在後悔極了也沒辦法。只能拖著病弱的身體四處打工賺錢,累死累活!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有錢就交社保,沒錢擠一擠也要交社保!這是我的觀點!希望能給提問者啟示!
409評論
重慶中公教育11-04 17:44
12贊
踩
社保費用全部由自己繳納,實際上也就是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加社會保險;繳費15年,55歲退休後能拿多少錢,是由多個因素綜合決定的。哪些因素能影響靈活就業人員領取養老金的額度呢?
1. 個人月收入水平;
2. 全省市城鎮經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3. 個人繳費基數;
4. 繳費年限;
5. 退休年齡;
什麼是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如個體工商戶、手工業從業者、作者、模特、街頭小販、農村承包種養業人員等從業者,如果想參保社會保險,都可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保。
(社會保險包含了養老保險,題主又提到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所以這里只分析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購買養老保險?
申請社會保靈活就業人員,本人要持證明靈活就業狀態相關憑證到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進行靈活就業認定,填寫《靈活就業情況登記表》,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認定後予以就業登記,並在《就失業證》中記錄從事靈活就業有關情況。
社會保險費的申報核定時間為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實際核定年度),而不是當年的元月1日至12月31日(自然年度)。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分九個檔次,參保人員可按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300%等檔次中,根據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其中任意一個檔次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費。
在繳納的20%的養老保險費用中,8%進入了個人賬戶,12%進入當地統籌賬戶,也就是說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要比企業職工多繳納12%的養老保險費(實際上是不劃算的)!
前面提到影響養老金額度的因素一般有5個,在我們不能改變收入、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的前提下,能拿到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直接相關!
靈活就業人員按60%和100%的繳費基數繳費,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舉個例子,2015年沈陽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152.25 元,按照不同檔次,沈陽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如下表。
以沈陽為例,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125.25元。按照60%的繳費比例計算,月繳費基數為3091.35元,再按照20%的比例,需要繳納618元保險費。
按照100%的繳費比例計算,月繳費基數為5152.25元,再按照20%的比例,需要繳納1030.45元保險費。後者要比前者多繳納412.18元。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同其他類型參保人一樣,實行「多繳多得」的原則。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本金+利息)/計發月數。
按60%繳費的月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5152.25×1.6÷2×15×1%=618.2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152.25×60%×8%×12×15+247.308×3.25%×120)÷170=267.53元
月養老金:618.27+267.86=885.8元
按100%繳費的月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5152.25×(1+1)÷2×15×1%=772.837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152.25×100%×8%×12×15+412.18×3.25%×120)÷170=445.88元
月養老金:772.8375+445.88=1218.72元
總結:
靈活就業人員是否需要繳納養老保險,以及繳納養老保險是否劃算,關鍵在於個人的工作能力和經濟收入。總的來說,高收入並且預期未來收入還會增加的,就不用交,低收入的還是老實交吧,個體抗風險能力肯定比社保更低。越是高收入人士抗風險能力強,就可以不依賴社保,越是收入少越需要社保。
1評論
藍5659126303-31 11:43
5297贊
踩
交不交社保其實挺糾結的,婆婆十年前一次補交十五年38000,當時每月五百五,現在漲到近二千,以前交是非常劃算的。而姐姐二十年工齡,三年前退休,交的總額比婆婆多,每月八百五,三年後的今天一千零點,如果哪天我失業了,社保就不交了,二十年的工齡以後有多少算多少。自己交醫保和社保一年一萬多,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真是負擔不起。
386評論
大A9593381605-22 06:31
668贊
踩
一毛錢都領不到?!
對於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交社保就是坑爹的節奏,除了公務員以及大型企業以外,有多少是沒有社保醫保養老的?
我大致算了一下,從四十歲左右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繳滿15年,到55歲,每月就算繳納500元那麼500*12*15=90000元 社會早就有消息稱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到男性65周歲開始,首先確保第一件事,活到65歲,然後每月基數是最低的也就是800左右,那麼好了,各位自己算算90000塊錢的養老保險,活多久才能賺回來?90000800/12=9.375年!如果說每年遞增漲工資,也得7年左右吧!65歲開始領,72歲才能把屬於自己的的錢一點點領回來,中間還不能嗝屁了,要不然沒佔到便宜不說,反而虧了一大筆...
我就是大致算了一下,有不同觀點的歡迎留言
53評論
淵深海闊ty05-22 10:10
193贊
踩
現在頭腦不夠用的人還真要吃大虧的,我看許多人都不懂在頭條還亂說,那是要害人的,社保繳費雖然現在不斷加碼,但我們頭腦一定要清醒,交社保不是投資,不能算盈虧的,那是老了的一種最基本的保障,對全部要自己繳費的人必須要認真對待的,有二種人必須得交,一。有實力有能力,二。繳費剩餘年數不多了,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跨越15年了,有二種人可以不交,一。有很高自己投資理財能力,二。經濟困難交不起的,以上看法是基於最基本的一點,過去實例,從以前經驗來看,交的總比拿的少,因為從遠期來看人民幣貶值是無法預料的,今天4000元/月養老金再過20年就會2萬元養老金,這是大概率事件,因為印鈔機滾燙,在職的法定必須交的,這部分人不用考慮,這個議題和你沒關系。
4評論
暖心人社09-13 12:13
128贊
踩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國家一般會對其進行照顧,他們的繳費比例一般偏低,一般繳費比例是養老20%,醫療11%,合計31%,比企業五險低9個百分點。
但是他們的退休後養老金計算公式是一樣的。
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怎麼計算呢?
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是三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比例))〕÷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是國務院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等因素,做了統一規定。例:50歲195個月、60歲139個月。)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施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指數(青島建賬時間是1994年10月)
如果你社平工資是4910,一直用最低基數繳費,目前繳滿15年,基本養老金只有800塊,算上各種補貼,可能拿到手有850元。
100%基數繳納,15年也就1200元。
但是如果是北京7086的社平工資,最低基數到手能有1100多元左右。
13評論
秀雨青山05-31 14:33
123贊
踩
我媽媽和爸爸以前是單位上的臨時工,95年過後後來因為年齡大了就沒有做了,跟著弟弟生活,他們一直沒有經濟收入,每個月我給他們寄三百元錢,妹妹也經常給他們寄點錢。兩個老人很節約,總怕給子女添累。後來國家政策、以前有過單位的人,只要原單位可以給你出具證明,就可以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我爸爸當時大概交了兩萬左右,媽媽交了三萬多,我們子女一家湊了一些。當月就開始拿錢了,媽媽六百左右,爸爸八百左右,還一次性把當年已經發過的月份的錢一次性打在了卡里。他們特別高興。我特別支持他們買養老保險。以前他們沒有收入,靠子女給的錢用,還特別怕給我們添累。現在他們兩個人一個月差不多三千元的養老金,過的可自在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還經常給我們寄東西。所以我覺得當人老了以後一定要老有所養。不能全靠兒女。
評論
老杭州佬05-22 08:49
107贊
踩
有人說中石油員工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很豐厚,而且一些中小微企業員工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很微薄,這是為什麼?工作時,工資差不多,工齡差不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差別怎麼這么大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原工作單位,而不是國家政策。為了簡單來分析說明,現舉例如下:張三在某大中型國企工作,李四在某中小微企業工作,每人每月工資都是1萬,張三的單位如實按1萬申報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那單位的社保繳費率是26%,公積金的交費率是12%,單位要為員工繳費4800元/月,單位為張三實際支付了工資+社保+公積金=14800元/月;而員工個人自己要繳的社保費率是10.5%,公積金交費率是12%,因此每月分別扣繳社保和扣交公積金後10000-1050-1200=7750元/月,7750元減去個稅起征點3500元,那還有4250元要扣繳個調稅320元,每月到手工資是7430元。特別要強調的是單位和個人每月上交的住房公積金合計2400元全歸屬張三個人所有,以後買房、修房或退休,可提取,所以張三每月真正的收入是9830元。而李四在私企單位工作,老闆心黑,只按最低的社保標准給員工申報繳費,比方按3000元只繳社保不交公積金,單位社保繳費率是26%,繳費金額是760元,老闆實際支出是10760元/月,比國企的張三少支出了14800-10760=4040元,而李四員工個人繳費率10.5%,繳費金額是315元,10000-315=9685元,再扣繳個稅682元,實際到手也是真實的收入僅是9003元。表面上看,私企李四每月9003元比國企張三的7750元少很多,其實不然,別忘張三每月還2400元在住房公積金的個人賬戶上,而李四沒有,所以真實的收張三比李四每月還高出377元。這還是當下,退休後,差別就更大了。工作時,張三3倍於李四在繳社保費,所以退休後領取養老金遠遠高於李四,不足為怪。相信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一定高於私企單位的退休人員。前者是夯實繳費的,後者是被少報漏繳費的。所以給私企的員工一句衷告:不要聽老闆的花言巧語,一定要求單位如實申報繳納「五險一金」,眼前和將來,都不吃虧。有關勞動監察部門也要主動出擊,對那些少報不報「五險一金」的單位依法嚴查嚴懲,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貳』 每個月交646元的社保還有三年滿60歲,60歲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每個地方的政策是不一樣的,我給出公式,你可以自行計算,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其中:計發月數為50歲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一、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繳費基數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原本與計算養老金使用的社會工資相同。改變繳費基數規模會產生一系列影響。原來,全國很多地方都採用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上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當時的就業主體主要是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非民營企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營經濟規模越來越大,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稅收。然而,民營企業的一般薪酬水平相對較低。民營企業平均工資納入繳費基數核算後,整個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下降。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每年利息都會按照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今年的記賬利率還沒有公布,但根據往年的數據,已經上調了6%~8%甚至更多。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低,增加的金額就會少。有的老人50歲退休,個人賬戶余額3萬元,每月只能領取150元以上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即使增加6%也只是增加了9元。但部分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達20萬元,60歲退休人員個人賬戶養老金可達1439元左右,增加6%可使86元增加6%左右。
養老金是社會養老保險最重要的工資,即在國家相關文件要求職工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養老保險資格和退休條件,社會有必要按月或以貨幣形式一次性支付的用於保險的工資,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求很重要。養老金按照國家、組織和個人積累的標准積累和運行。當人們年輕有為時,創造的價值有一部分由項目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年人的安全感。
『叄』 我交了三年養老保險,現在不交了,怎麼退錢,能退多少
交了三年養老保險是可以退的。
如果是農村戶口,離職的時候可以選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清算,將個人賬戶累計所得金額(連本帶息)一次性退還完畢。
如果是城鎮戶口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清算出來的。只有如下三種特殊情況可以清算:
一,達法定退休年齡,未達到累計繳費15年,可申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額一次性清算退還本人。
二,若不幸在退休前去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此部分可繼承,即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三,若退休去世,其個人賬戶金額未領取完畢,余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3)交3年養老金能提取多少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肆』 我交了三年養老保險,現在不交了,怎麼退錢,能退多少
交了3年職工養老保險現在不交了,不可以退款,但可以一次性支取。
未達到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
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能提前支取,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辦理一次性支付:
1、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2、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伍』 養老保險交了三年不想交了能取出來嗎
可以取出來,但只能取一小部分,單位幫你繳的取不了,自己繳的可以取。勸你繼續買十二年到時老了還有生活保障
『陸』 交了三年養老金能退多少
法律分析:如果是農村戶口,離職的時候可以選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清算,將個人賬戶累計所得金額(連本帶息)一次性退還完畢。
如果是城鎮戶口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清算出來的。只有如下三種特殊情況可以清算:
1、達法定退休年齡,未達到累計繳費15年,可申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額一次性清算退還本人。
2、若不幸在退休前去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此部分可繼承,即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3、若退休去世,其個人賬戶金額未領取完畢,余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柒』 買養老保險每年交3萬交3年60歲後每月領多少
目前政策,來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源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