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不想養老族該怎麼養

不想養老族該怎麼養

發布時間:2022-08-24 23:13:23

① 老人80多歲了,不願去養老院養老,只願意自己的兒子伺候怎麼辦

過去老人想讓兒女伺候是人之常情,現在許多人都覺得伺候不起。是這輩人沒良心了,還是真的難以實現?是不願意伺候找客觀,還是確實有心無力?

有“葉落歸根”的想法。

有兒有女的他們不願意去養老院。他們心目中養老就是要居家,有兒女在身邊,他們要在自己的家生老病死,就只願意自己的兒女伺候,是受葉落歸根傳統觀念的影響。

老人要住自己習慣了的地方,作兒女的盡可能滿足。因父母養大自己有養育之恩,父母年老了多關心多陪伴多照顧,不讓自己受良心責備,內心也會少些遺憾。


老人就想待在兒女身邊有個照應。

人近暮年最怕孤獨,和陌生人一起說不上話。兒女陪伴身邊不留遺憾,盡量讓老人過幾年舒坦日子,都盡心盡力了,以後不後悔。

老人只是害怕孤獨,怕去養院,就感覺被攆出門去,被兒女遺棄了。還怕多花錢,住在家裡自己兒女照顧就不花冤枉錢。

照顧老人,也是給下一代樹立榜樣。

根據自家情況合理安排,讓老人有個快樂的晚年,最後的人生不留遺憾。

如果兒女願意照顧"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橋頭自然直",總是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楊降說:“一個人,最高的素養,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同;一個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容易;一個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別人的付出。理解別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多留點耐心給自己和老人,讓他們沒有遺憾地安度晚年,讓自己盡一片孝心,就不會讓自己後悔,也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2.相互協調,盡力而為

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了,目前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具體體現在各家照顧老人的情況上,幸好現在的老人都不只一個孩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在老人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就想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該照顧自己。

兒女各家條件有所不同,但對老人的想法還是統一的,雖然說老了就小了,對老人會很無奈,打不得、罵不得、管不得。只有哄了,老人高興了,全家都開心。

有的老人只願意讓兒女照顧,雇保姆就把人家罵走。

有一位老太太兒子太累了想睡會兒也不讓,她讓兒子給按摩腿,說腿累得慌,最後兒子一頭栽到地上,腦溢血沒搶救過來走了。

後來兄弟姐妹們覺得看實在不行,堅決雇保姆,她哭鬧一陣也就認了,現在過得挺好。孝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要孝順,不能愚孝。在實際情況面前,說服老人也能接受。

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盡量動員去養老院。

遇上不去不行,去了家裡確實有點放不下,而且有些老人還理所當然地要求24小時的伺候,作為身體已經走下坡路的兒女確實有些受不了。

兄弟姐弟之間相互商量,由能脫得開身的在父母家負責照顧老人,照顧不了的出錢給照顧費,這樣大家都放心。

還可以商量老人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錢,每月給照顧的家庭。以其走了留給後人,不如他活著時用於自身。

讓他活得更有遵嚴,輪到那家都不是負擔,而是香餑餑。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家,也就不用為出不去賺錢著急上火。


3.僱用保姆,盡心照顧

經濟有限的父母,兒女又抽不開身的,可以商量掏錢僱用保姆,但是該給的溫暖不能少,一定得問寒問暖。

與保姆一起照顧老人一段時間,等老人適應,有安全感和依戀感了,定期看望老人,這樣兩邊都能兼顧。

看到兒女確實很累,老人也會體諒孩子。等與雇的保姆相處熟悉了,老人就不會排斥了。

心底無私天地寬,笑對生活每一天,知足常樂身體好,人生活到六七十,還有雙方父母親可照看這是福氣,同時愛護好兒女的下一代。

雖然上有老,下有下,但是人生最美的幸福感也是在為家人付出中獲得的,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只要有健康,知足常樂吧。

孩子們要給孤獨的老人以安慰,就像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是一樣的道理。有安全感的孩子不焦慮,情緒穩定的孩子不怕孤獨。有安全感的老人又何嘗不是!

所以兒女們要多點時間經常陪伴老人,讓他們感覺是有依靠的,是有兒女關心的,他們就不會總是逼著孩子去陪伴了。

有書君覺得現在六七十歲的人,體會過照顧老人的辛苦,基本不會再要求兒女照顧自己了。

社會進步了,養老的方式也多了,而且更多人都是接受過教育的,不再有過去的養老觀念,轉變了觀念的人都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來養老。

② 不婚族和丁克族越來越多,他們以後如何養老

現在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養兒防老已經不再是以後唯一的養老模式,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結婚後都不想要孩子,因為他們覺得照顧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財力、時間,責任太重,與其花費這些來養孩子還不如自己自由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事業中。還有一部分年輕人甚至都不願意結婚了,也就是現在的不婚族,對於以後的養老,他們也是毫不擔心。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觀念改變,以房養老、養兒防老已經不再是以後養老的主流形式,對於不婚族和丁克族在退休後選擇的養老方式也是更加多元化和豐富性,他們以後的生活也是很開心、幸福的。

③ 如何解決啃老族的問題

1、講道理

如果孩子老想著依靠父母甚至抱怨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自己馬上老了,已經沒有能力再向年輕人一樣了,他應該承擔起家中的重任,父母沒本事,如果他要過得好,就得靠自己努力。

也許孩子會對你的行為感到失望,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心軟,因為我們不能管他一輩子,他自己的生活得由他自己來造就。

2、社會的幫助減少啃老族

在當前就業壓力日增,獨生子女隊伍壯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擴大的跡象。要將「啃老族」轉變成「養老族」,需要依靠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和勞動保障等相關部門加強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出台優惠政策予以年輕人的創業進行扶持、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以讓他們有機會成為有能力養活父母的「養老族」。

除此之外,規范勞動力市場和企業用人等相關制度或相關法規,在最大限度上保障畢業生和合法勞動力得到肯定和實現其價值,使畢業生的合法權利得到法律的保護,只有畢業生在求職道路上順了,才能從根源上降低「啃老」現象產生的可能性。

3、父母需要先狠下心來切斷親子心理臍帶

其實為什麼很多人會成為啃老族,父母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無怨無悔地為子女傾盡畢生的財力、精力,但現在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一部分年輕人理所當然地啃著老,還一邊嫌棄著父母們。

所以這就需要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從根本上轉變親子觀念,要明白孩子成年之後就應該獨立出去,強行為他們斷奶, 不再成為孩子們的依靠。

4、運用法律武器

法律針對於「啃老」啃老問題,已經出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物質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老年人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聽之任之。

④ 那些不想進敬老院的農村五保戶,他們該如何養老呢

自《1956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開始實施五保政策以來,只要是鰥寡孤獨和有子女,而子女沒有撫養能力的人員,都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救助,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那個時候開始農村也沒有寡婦、孤人的叫法,改而叫五保戶了,現在只要說五保戶,大部分人都知道是鰥寡孤獨人員。



對於這種生來就好吃懶做的五保戶,是不是就該讓他們去養老院,而少浪費點國家對農村的扶貧資源呢。如果不願意去,直接取消五保資格,就不信他們不去,大家對於這種現象怎麼看?

⑤ 對於不結婚或者丁克的人,最穩妥的養老方式是什麼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結婚生子、傳宗接代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件。而古話也常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這些古話無一不在向我們傳達著一種觀念,即日後一定要生個孩子,最好是一兒一女,湊成一對「好」字。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加快,人們的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改變。受各國文化以及國家教育的深刻影響,重男輕女的觀念逐漸被人們唾棄,認為其侵犯了女性的主權,不符合男女平等的觀點。

同時,也隨著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快,還有極大一部分人甚至由於壓力大、怕麻煩等原因直接放棄結婚生子。選擇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地單過,這種思想也很快在大眾心中盛行了起來。
一、 不婚族和丁克族
不婚族,顧名思義就是不打算結婚的這類人。而丁克一詞的概念是從希望國家引進的,指的是在未來的計劃裡面沒有生孩子這一項。這兩類人群的誕生,也引起了我們社會的廣泛關注。
首先便是他們是如何興起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社會也越來越方便快捷,這也是科技興國的根本要求,但科技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壓力的積累。

首先便是就業壓力,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機器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了。不管是在餐廳看到的機器人取代人工服務員,還是我們在家中使用的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工等,這都是機器人替代人工的證明。

其中服務類人員深受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人的發明,再加上其性價比更高、差錯更小。所以更多的商家願意去使用機器人而非人工,造成了大量人員失業。

其次便是教育成本過高,隨這社會的發展迅速,社會的競爭關系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養一個孩子的費用更是不可預估的。許多家長秉持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瘋狂投資。這也就造成了社會上另外一部分佛系家長的恐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內卷」現象。

反觀我們以前社會,孩子只要餓不著、凍不著就能養活,而如今社會的激烈競爭,早就不允許家長繼續這樣佛系養娃了。更多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好,至少不能落後於同齡人中的大部分人。這就給工資本就不高的家長造成了一種教育壓力。從孩子出生後使用的奶粉、奶瓶、尿不濕開始,到後面上幼兒園是選擇普通還是雙語類,再到後面小學、初中的擇校費等等,無一不需要足夠的資金以及時間和精力的支持。
最後最為關鍵的便是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巨大的買房壓力。在當今社會,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買房的壓力已經變成了當代年輕人生活壓力最大的一部分。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以及城鎮差距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口都紛紛湧入城市發展,造成城市的人口過多。要組建一個家庭並結婚生子的話,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家,而房子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網路上更有笑稱「房價漲得比我血壓都高」、「要想在一線城市買套房,我們家就應該要從祖宗那輩人就開始攢錢」。由此可見,房價的漲速已經到達了一般人消費不起的程度。更像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奢侈品,並且一般人的能力都只能夠付首付,後半生幾乎就要成為「房奴」,更別說有其他資金用來養孩子了。
二、 養老問題
這便是不婚族和丁克族興起的原因。他們認為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精力不足以承擔起養一個孩子的費用,所以索性也就不生了。自己一個人生活或者跟愛人兩個人一起相伴終生也挺好的,沒什麼壓力。

但這便涉及他們後半生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便是養老。生孩子除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樂趣與幸福感外,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養兒防老。這也是我們傳統觀念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之一,養老問題也一直深受大家關注。畢竟隨這社會的發展,科技創新的速度遠遠超出了我們人民所能夠接受的速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老年一輩的人的的確確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不管是智能化交通還是智能化就醫,都給了使用老年機的老人們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孩子在其中就能夠起到很好地調和作用。但不婚族和丁克一族老了之後又該如何養老呢?其實這一代年輕人早就為自己找好的後路。首先便是自力更生,自己照顧自己。當代年輕人早就已經習慣了獨居生活,所以照顧自己早就是他們的生活必備技能。

但如果年紀到了已經需要人照顧的程度時,他們就會為自己找好養老院。在養老院里跟自己的好姐妹們一起下下棋、逗逗貓貓狗狗啥的。這也是當代年輕人的新穎想法。
再加上現在的養老院設備更加先進,服務更加良好,早就已經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虐待老人的那種地方。在養老院里,你可以遇到跟你年紀相仿的老頭老太太,你們甚至會有很多的相同的興趣愛好。這也更能夠充裕他們的養老生活。

⑥ 六十多歲的人,當子女不願意為自己養老應該怎麼做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步入晚年後,面臨著的重要的大事,就是養老的難題。


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給老人養老並非難事,為了公平起見,輪流養老,似乎成為了兒女們默認的順理成章的事情,每家各出一份力,誰也不吃虧。


然而,現實生活里,輪流養老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反而成為兒女推脫贍養責任的借口,老人在子女間艱難生活,60歲老人說出了大實話,讓人心酸。

六十多歲的人,當子女不願意為自己養老應該怎麼做?

兒女輪流養老並不是唯一的方式,養老要尊重老人的意見

1. 固定一家養老,其他子女提供物質幫助


如果老人跟其中一個子女比較親近,生活比較融洽,那麼可以讓老人固定在這一家居住,這樣可以避免老人頻繁換地方,造成的心理傷害。

畢竟婆媳相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習慣的差異,飲食文化的不同,都可能造成老人和年輕人的矛盾。其他子女可以每個月支付贍養費,讓老人不用為經濟發愁,過得舒適。

⑦ 現在怎樣做,才能保證以後不為養老發愁

作者耕叔

來源耕叔說錢

1

耕叔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養老金連漲14年,但36%的中國人65歲後仍繼續工作!我們這代的宿命可能是「人還在,錢沒了」》,文中提到,現在有36%的中國人65歲以後還在繼續工作。

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壽命的增加,中國將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據估計,到2050年,全世界每5個人中有一位老人,而中國每3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數量達4.87億,其中80歲以上老人高速增長,預計將達9700萬人。

可以想見,在今後的日子裡,養老將會成為擺在個人和國家面前的一大難題。

2

在中國,網上關於延遲退休的意見特別大,大家都希望能早點退休,但實際中很多到了退休年齡的人,還希望「再干幾年」,問單位「能不能被返聘回去」。

說起退休,一些人的感覺是自由、機會、悠閑、享樂、興奮,還有些人的感受是窮、無安全感、孤獨。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很大的差別在於財務狀況。

為什麼如此多的人在退休之後還在繼續工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錢不夠多,如果錢多,足夠安度晚年,誰還會在年逾花甲,年老體衰之後選擇繼續工作呢?躺在家裡享清福不是更好。

未來最大的悲哀不會是「人沒了,錢還在」,而更可能是「人還在,錢沒了」。

很多人會說,我們不是還有養老金嗎?

的確,我們還有養老金,但是養老金的數額,充其量也就能保證我們的基本生活,想保持生活生平,讓退休生活過得愜意一點,基本不可能,萬一不幸生個什麼病,那養老金就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了。

而且,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正值青壯年時期,離退休還有二三十年,等到幾十年以後,誰又知道政策會變成什麼樣呢?

活到老乾到老,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宿命。

但是我們是不是就應該接受這一宿命呢?

當然不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為了能過上一個愜意的晚年,我們必須盡早開始准備。

3

那麼,為了保證我們退休後的生活水平,現在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先假設一下我們希望過的退休生活,

首先,耕叔這里假定房貸是還清了,不然退休後想要過安穩生活基本沒戲。

按照目前的物價,夫婦二人一個月4000元可以保證基本的生活,小城市可以降為3000,大城市可以升為5000,這里就取4000元計算。

接下來是休閑旅遊,一年出去玩兩次,每次一周,一次按1萬元計算,這樣,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一年6.8萬可以生活的比較愜意,這里生病暫且不考慮,如果考慮的話,可以生病時將休閑旅遊的錢用作看病。

6.8萬元是按照目前的物價,等到退休後肯定不是這個數了,假設你目前30歲,60歲退休,那麼就是30年後。

現在的6.8萬元相當於30年後的多少錢呢?

耕叔來簡單估算一下,現在的通脹水平,低的時候有2%-3%,高的時候7%-8%,這里我們就取個平均數,按4%來計算,那麼30年後6.8萬相當於22萬元。

也就是說,為了保證退休後的生活水平,需要22萬一年。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該怎樣湊夠22萬一年呢?

現在的退休金為1500元左右,兩個人是3000元,同樣按照一年4%的漲幅,30年後退休金將變為11.7萬,缺口還有10.3萬元。

這十萬元的缺口就需要我們通過投資理財來補足。

一年10.3萬的收益,投資理財的年化收益按5%來計算,那麼我們需要206萬元。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應該怎樣投資才能在30年後積累206萬的本金呢?

這里我們假設從現在開始定投ETF指數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為7%,這個收益應該是比較容易達到的,按照這個收益,我們每年需要定投2.2萬。

每年定投2.2萬元,對現在的一個家庭來說,應該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是如果你是從40歲開始投資,收益不變,那麼每年的投資額就變成了5萬元,壓力瞬間增加了很多。如果變成50歲開始,那麼每年就變成了15萬元。

不難看出,開始准備的時間每晚幾年,那你需要投資的資金就會翻倍。

4

為了攢夠充足的養老錢,耕叔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增加投資時間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越早開始准備,我們的負擔就越小,開始得足夠早,這甚至都算不上是一個壓力,但如果開始得太晚,恐怕就會力不從心了。

2、增加本金

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增加本金無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但這個方法的前提是你要保證投資的收益,如果是虧損的投資,那麼投入越多,也只會虧得越慘。

3、提高收益

收益在投資中起到的是乘數效應,剛開始可能效果不明顯,但是時間越久,其差距就會越明顯,1元的本金,年化收益7%,10年後是1.97元,20年後是3.87,但是收益率如果變成10%,10年後就是2.59元,20年後就會是6.7元。

耕叔知道,每個人的消費水平都不一樣,可以用來理財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但是這個思路是可以借鑒的,我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計算自己要擁有一個愜意的退休生活,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錢。

⑧ 不想上班,不想在家養老!該做什麼

自己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想上班是你不願被管理,不想在家養老是你還不想就這么閑著。那就自己給自己做老闆,做打工,哈哈,悠哉,利潤風險都是自己擔著,也挺好

閱讀全文

與不想養老族該怎麼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我當先的文章 瀏覽:921
河南鄉村醫生退休金 瀏覽:103
連雲港工齡20年退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53
江蘇如何在網上替父母交農村醫保 瀏覽:662
深圳福田離崗體檢在哪裡 瀏覽:847
長壽花春天怎麼分盆 瀏覽:591
利好消息不斷養老金調整機制確立 瀏覽:588
中人退休金為什麼比老人少 瀏覽:75
怎麼樣崇拜父母 瀏覽:622
六十歲老人矮個子衣服怎麼穿 瀏覽:999
70歲老人骨骨折多久能好 瀏覽:44
多功能養生杯哪裡有賣 瀏覽:318
常州省保卡如何領退休工資 瀏覽:392
我是孝順的好孩子作文四百字 瀏覽:875
80歲膀胱癌保守治療 瀏覽:477
古今孝敬父母的詩文 瀏覽:191
財政沒給交養老保險怎麼調動工作 瀏覽:845
社區老年大學培訓班信息 瀏覽:796
長壽花花苞發黃怎麼回事 瀏覽:83
延遲退休年齡論壇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