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位沒交養老保險,自己的扣了養老保險該怎麼辦
如果單位沒有給你交養老保險,就扣了你個人的養老保險。也沒有關系。單位會想法兒把他應該交的那部分交上的。你單單是交個人那部分也沒法辦理社保。
Ⅱ 個人和單位都交了養老保險退休手續怎麼辦理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性規定。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主要險種,按照法律規定,有用人單位的,一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由單位與職工按照法律規定的標准分別繳納,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職工本人工資低於所在省或者直轄市、自治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60%或高於300%的,按所在省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和300%為基數繳納,當前繳費比例為單位20%,個人8%,其中個人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所在省或者直轄市、自治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不低於60%和不高於300%的標准自行確定繳費工資,按20%的比例繳納,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影響勞動者退休待遇的是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無論是個人辦理,還是單位辦理退休,在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相同情形下,養老保險待遇沒有不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了,但是經查詢後發現單位沒給繳納,那應該怎麼辦呢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了,但經過個人查詢後發現單位沒給繳納,那麼單位如果存在的話,就應該通過人力資源,政府的有關部門去追究,或者是置業的及到單位要求立即給補繳上,如果單位不存在,那麼只能個人拿錢補交這份養老保險了,
Ⅳ 個人身份繳的養老保險現在找到工作了,個人繳的該怎麼辦
個人身份繳的養老保險現在找到工作了,個人交的該怎麼辦?
個人身份繳的養老保險,現在找到工作了,公司是必須給員工購買社保的,那麼個人之前買的社保其實可以停交了,因為重復參保是沒有效的,而且是一種浪費。
Ⅳ 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個人部分等怎麼賬務處理
單位為職工支付社保費並從職工工資中代扣社保,用應付職工薪酬-社保歸集核算。
一、社保即社會保險費,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現行社保主要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保費分為個人繳納和企業統籌兩部分
二、應付職工薪酬是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社保賬務處理會計分錄:
1、計提單位負擔部分
借:成本費用相關科目(按受益人員所在部門確定)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從工資中代扣個人負擔部分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3、繳納社保(含單位負擔的及個人負擔的)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貸:銀行存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個人身份繳的養老保險現在找到工作了,那我個人繳的該怎麼辦
本來單位參加保險的有兩種人。一類是養老金改革前工作的中層,一類是養老金改革後工作的新人。前者大部分是企業改制中的下崗人員,後者也有企業改制中下崗的新人,也有私營企業的新人辭職後轉為靈活員工。無論哪種情況,養老金的計算都分為兩種情況:中國人和新人。這里主要講養老金支付方式和養老金計算方式。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我們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關系,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轉移到我們自己的企業單位,鞏固累計繳費年限。即使之前只有一年,也可以鞏固積累,從而擴大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如果以後換了工作單位或者換成靈活就業的情況,也可以將該企業就業期間的社保關系轉移到繼續參加保險,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Ⅶ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未到期意外死亡,繳半截的養老金如何處理
一般來說我們交的社寶養老金是這樣的,單位交20%.個人8%.退的時候退個人交的那部分.一般來說無論是退休還是死亡,這部分都應該退的.然後按月領取養老金(退休金)對了,要退給你的是你個人帳戶里的全部,包括單位劃轉的和個人交費的。就是5073.35.因為是社會養老保險,所以不包含意外部分.但是你退休後領的由社保發放的養老金是隨著社會消費水平而逐步調整的,所以大家都選擇上社會保險,因為這樣,你退休後,不會因為社會的不斷提高消費水平而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有太大的下降.所以還是鼓勵你上社會養老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