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金核定錯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1、可以持社會保障失業管理中心出具的《養老金核定表》,去單位所在地的這個管理中心咨詢辦理。
2、可以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等相關資料去參保地的社保機構查詢,由社保機構給予更改。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基本養老保險金計發辦法
職工到達法定離退休年齡,凡個人繳費累計滿15年,或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連續工齡(包括繳費年限)滿10年的人員,均可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月領取養老金。
為確保職工離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又能體現本人在職期間的貢獻大小和個人繳費多少,實行基本養老保險金與個人繳費的年限和數額掛鉤。相應的計發辦法是,以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包括本金和利息),按離退休後的預期平均余命按月計發。
鑒於在職職工以前沒有實行個人繳費,有些職工實行個人繳費後不久即將離退休,因此分別不同對象,採用不同的計發辦法,以使新老養老保險制度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Ⅱ 新漲的的養老金計算錯了找什麼部門
國家規定養老金的發放部門是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你的養老金出現問題了,可以去找當地的社保局服中心或者社會保險局。
Ⅲ 20年漲退休金時弄錯了怎麼辦
漲退休金時弄錯了,可以向社保局提出申訴。20年漲退休金,現在只有上海漲了,其他城市還沒有上調。
Ⅳ 養老金交錯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書面向社保部門說明問題,要求糾正。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第二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徵收、繳納,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是指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Ⅳ 2021年養老金上漲4.5%,沒有養老金的人該咋養老
對於沒有退休金的個人來講,這個就沒有辦法了,因為你本身是沒有退休金,那麼更談不上養老金增長的問題,即便你看到自己身邊的一些同齡老人,他每個月都能夠按月領取養老金,不論是幾千塊錢也好,還是上萬塊錢也好,這是他應當所得的,而且養老金都是可以領取終身的,並且每年不斷增長的養老金也就意味著,它今後的收入待遇水平將會越來越高。我們自己本身沒有退休金,只能夠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去領這個退休金,你羨慕也好還是眼熱也好,這都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而且你現在如果說已經過了法定退休年齡,想要去參加社保已經是來不及了,因為60歲以上是不允許參加社保,你也無法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此時你才想到參加社保的重要性,實際上已經是為11萬。
所以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說明,作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非常不重視參加社保的問題,那麼你到了退休年齡這一天,或者說退休年齡以後,等看到別人能夠按月領取養老金,而你自己又拿不到任何一分養老金的收入,可想而知你此時的心情應該是非常的失落,所以說我們就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做起,能夠參加社保的時候一定要建立社保賬戶。法律規定: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由於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90年代才開始逐步建立,因此過渡性養老金作為一種過渡性安排,不是每個人都享有的。只有在《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前參加工作,《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才享有過渡性養老金,即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Ⅵ 我的養老金這次漲的有問題
如果有問題可以去當地社保處查詢。
Ⅶ 2020年養老金己補發,但補發後工資錯了怎麼辦
工資錯了可以找調工資的人重新調,但以前的是補發不了的。
Ⅷ 為什麼我的養老金按今年漲的計算不對
你只講不對,誰也不會知道你不對在哪兒,或者根本就沒錯。你得把你們哪個地區調整退休金的辦法說出來,再把你個人的屬於調整退休金範圍個人信息交代出來,他人才會給你計算看看,到底是對與錯。
Ⅸ 養老金發放金額不對怎麼辦
帶著身份證、社保卡、退休證,到當地社保局退休處(處級單位的處)質詢,他們會重新給你計算。
Ⅹ 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4.5%,沒有養老金的人該怎麼辦
養老保險金的調節的比例比上年有一定的減少,但這也是能夠了解的,終究從上年逐漸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導致一定的沖擊性,盡管我國經濟從去的二季度逐漸止跌回升,但整體升高的佔比也是往年最少的,但或是做到了比較好的預估,另外也是各種經濟大國中唯一完成正提高的我國。
有關農村老人的老齡化問題,很多年來一直備受關注,與一些有穩定工作的年輕人對比她們沒有好的工作,在農村種地,自主經營,盡管我國也頒布了一些對於農村老人的社會養老保險和補助,可是總產量上看或是不足的。一般的農村老人全是藉助兒女來撫養,可是伴隨著社會發展工作壓力的擴大,大部分兒女的經濟發展情況也並不開朗,因此 造成許多兒女壓力較為重。也有一些老年人靠自己的存款來養老服務,在農村消費能力相對性較低,藉助老年人長期的存款,也可以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