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定居香港可以住老人院嗎
香港人多房小,生存壓力大,但人均壽命世界排名第一,在香港六七十歲不叫老,不少人還在工作。香港人一向注重健康運動,每天早上七八十歲的老人會去晨運,游泳,行山,然後飲茶。晚年過著優閑的日子。此外香港的老人養老不靠子女,政府都為其安排的十分妥當,沒有後顧之憂。
九龍半島的深水埗一帶,是香港低收入人士普遍居住區。這里街道陳舊,充斥著各類小商販,走在老舊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拄拐杖、坐輪椅的老人,以及大大小小各類公立、私營安老院社招牌。
數據顯示,香港現有65歲及以上長者約120萬,占總人口的14%。2066年,長者人數預計將達到260萬,意味著屆時每三個香港人中就有一位長者。
深水埗
面對日漸嚴重的老齡化趨勢,長者安老服務在香港應運而生。對於體健長者,特區政府致力提供「積極樂頤年」和「老有所為」的環境;對於較體弱長者,則須按不同程度身體需要,提供所需的支援。
香港養老產業比較發達。全港共有700多家養老院舍,遍布港九新界離島,提供宿位7萬多個。設施齊全,環境整潔,為了居住的私密性,有限的空間被隔成每人一間的小房,牆上貼了親人的照片。
住的面積不大,但因有盡有,包括醫療床、電視、電話,有無線網路、24小時冷暖空調。養老院里兩位拄杖老人在大廳交流康復技巧,有護士正給一位輪椅上的老人鼻飼。老人有急病,職員也會帶去醫院。還有少吃多餐,每天5頓,多了下午茶和宵夜。
入住的長者大部分為獨居長者,也有的因為兒女工作較忙,委託養老院照顧。大多數長者因為獨居或年事已高,養老院成為他們人生的最後歸宿。
⑵ 香港養老院的現狀,私人經營的僱人工資,老人入住的前題條件,
在廣華醫院和來黃大仙療養源院做了20年後,林珊珊2006年成立了這家一共三層、佔地1700多平米的私營護養院。
在西環,大部分道路的兩邊都能看到不同養老院的招牌,而其中大部分是私營性質。據香港嶺南大學社會老年學教授、亞太老人學研究中心總監徐章明介紹,目前香港有570多所私營養老院,佔香港養老院舍總數的三分之二。
從事老人護理工作多年,林珊珊可以說見證了香港人養老觀念的變化。
「上一輩人會覺得送父母去養老院是非常不孝的,覺得是生離死別一樣,但是這十年香港人的養老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於觀念變化的原因,她也有自己的理解,「主要是因為養老院的透明度高了,開放式的探訪時間和管理可以讓家人更方便探訪,新一代的港人有更多的途徑了解養老院的狀況,院舍自身管理質素也提升了很多。」
⑶ 去香港養老院工作
網上看到的供提問人參考 http://tieba..com/f?kz=162176631騙子來的 首先看到是一個廣告:香港護理聘請(19-51歲)-護士赴香港:最快捷成國際護士途徑 裡面有不少虛假的成分.後面是一個人的回應: 香港不承認國內的護士資格,國內的護士去到只能做護理員,要參加香港的培訓,考英語,才能獲得助理護士資格。而香港養老院(他們叫安老院)護理員有私人的多,他們請本地人都不肯干,月工資比洗碗工還少,6694港幣,工作12小時,住宿舍,還要扣水電費,那可是好幾百千的,那水電貴。。。 休息的時候,不提供吃的,你吃個最便宜的快餐,都40元。。而且,香港說的是白話,官方說白話和英語,老人家很多都不懂普通話的,護理人員不懂白話,他是不會請的。 香港請護理,都在廣東廣西請的多,因為會說白話,基本不考慮其他地方, 你們要了解,就輸入香港安老院,查一下,往後一頁查,看多點就了解了。我不希望護士同胞被騙,騙子會要你給1萬到2萬,就算去成了,你也是白打工的。。。。因為除去開支,幾乎沒錢剩了,山長水遠,誰不想多幾個錢。也別奢望它會給機會你,剝削的很厲害,那會培訓你呢,就當你護工用
⑷ 請問,香港最好和較好的醫院有哪些
最好 養和醫院 香港富豪都 去的醫院 較好 伊利沙伯醫院 窮人都可以去的醫院
⑸ 養老院裡面的醫療機構好還是醫院裡面的養老機構好
各有各的特點,養老院自然是以養老為主,醫療為輔,各有特點,可結合自身情況而選擇。
⑹ 養老院和康復醫院的區別
首先來說,這兩者是有很大的不同點,養老院是以療養為主,主要職責是照顧老人,養老送終的地方。而康復醫院,是專門做康復的醫院,性質是醫院機構,職責是讓患者恢復健康,回歸工作和生活!
⑺ 香港養和醫院相比哪個更好
香港是屬於診療分離且實行預約制,對於醫療資源也有嚴格的規劃,一般的病症,只需通過全科醫生在診所會診即可,看完後若有進一步治療的需要,會轉介專科診所醫生,必要時轉入私家醫院治療。主要是要看看什麼病。
⑻ 醫養院區別於醫院和養老院嗎有什麼特色請詳細說明一下,謝謝。
養老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並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
護理院是指的由醫護人員組成的,在一定范圍內,護理院是為長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療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患者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的醫療機構。
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長,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種疾病,特別是中風、癱瘓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現並發症。而家庭護理則因達不到專業的護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對於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家人手足無措,等送入醫院,往往延誤第一搶救時間。
一般養老院都不具備完善的醫療設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屬送往醫院治療、照料。而護理院則充分體現醫療特色,每天早上護士為老人量體溫、測血壓,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護理。比如發現老人血糖高了,就會立即為老人調整飲食,專門制定菜譜等。讓家屬有一種放心感,讓老人有一種安全感,護理院一般都是集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和臨終關懷為一體的,主要針對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顧的老年人而設。它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養老機構,又與普通醫院有所區別。它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養生保健、康復治療、生活照顧、健身娛樂等養老服務,還可隨時提供醫療救助和臨終關懷。
護理院綜合了醫院和老年公寓的優點,彌補了醫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護理院不但能享受專業員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醫療服務,而且費用也不高。萬一有緊急情況醫院也能及時搶救。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各種檔次養老機構以發展速度之迅猛,養老機構在不斷的增加床位,以滿足銀色一族的需求,在不斷的摸索和呈現出更明了化的老年公寓,以房養老型,異地旅遊養老型,休閑養生型,大部分的老人退休後不是注重在物質生活上,很大一部分瞄準了精神生活,為自己人生最後一站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⑼ 在香港,你知道有哪些養老機構嗎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博愛醫院 ,鄰舍輔導會 ,救世軍 ,長者中心 等等,香港地區的養老服務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⑽ 養老院工作好,還是醫院為什麼呢,什麼區別
首先來說,這兩者是有很大的不同點,養老院是以療養為主,主要職責是照顧老人,養老送終的地方。而康復醫院,是專門做康復的醫院,性質是醫院機構,職責是讓患者恢復健康,回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