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居養老主要有幾種方式
旅居養老來是一個略有爭議的自概念。有條件的老年人更會考慮這個問題。在具體實踐中,「旅居」應該是「旅+居」,就是要在旅遊目的地較長時間的停留和居住;旅居之「養老」,應是在旅居地過一種休閑的生活,未必是終老方式。
旅居養老主要有幾種方式:
一、自駕車旅遊(自駕愛好者)。就是開車出行(含房車),四海為家,走到哪兒住到哪兒,可能是入住旅館、宿營地,也可能就在房車上居住。選擇這種方式旅居的,大多是剛進入老齡階段的退休群體,在所到地的逗留時間一般為幾天,然後又到下一個目的地,旅居全程花費不大。
二、採取固定旅居(候鳥式度假)。一些老年人選擇氣候、生態、環境、景色俱優之地,或購房租房,或投親靠友,進行異地休閑生活,一般停留時間較長,少則一兩月、多則大半年。如一些東北人每年冬天到海南三亞取暖避寒;內陸地區的一些人每逢夏季到海濱城鎮休閑度假。
三、輪換異地生活(旅遊式休閑)。每年旅居生活不固定於某一地,而是根據自己的計劃和喜好進行變換,今年冬季去三亞,明年去西雙版納,後年去南寧,就像西方發達國家居民的分時度假,停留時間有短有長、長短不一。
2. 康養項目有哪些
康養項目是一種持續性、體系性的健康的日子行為活動,又可以是比如休閑、調理、康復、減脂等具有短暫性、針對性、單一性的健康和醫療行為。
而且康養項目策劃是在對康養市場調研後形成的,它是策劃人不斷地面對市場而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因此,它可以作為康養、開發企業的參謀,使企業及企業家決策更為准確,避免項目在運作中出現的偏差。
成都和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中心,旗下養老院品牌聖約瑟康復中心。
聖約瑟康復中心是一家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中心,面積三千餘平米, 120張床位。是一家設施高端先進、環境舒適、家庭氛圍濃厚、醫養結合、服務團隊專業、性價比極高的綜合性養老機構。
電梯直達屋頂600平米的生態花園,讓入住長者參與設計和管理,專職的園藝工協助打理,即使坐在輪椅里也可以親近鮮花綠植,收獲蔬菜瓜果,陶冶心情,盡享生態之美。
3. 康養規劃康養產業項目有哪些
1.森林植被康養類
依託優質的森林資源,將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學有機結合,並配合相應的養生休閑、醫療及康養服務設施、豐富森林遊憩體驗,打造成以改善身心健康、保健、衍生、養老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康養旅遊度假產品。比如海拔1300米左右,佔地面積約800畝,緊鄰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峨眉山景區和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距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僅2小時車程的峨眉半山七里坪國際旅遊度假區。
2.溫泉礦物康養類
溫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療養功能,是傳統康養旅遊中最重要的資源。現代溫泉康養已經從傳統的溫泉湯浴拓展到溫泉度假、溫泉養生。
溫泉養生產業在原有溫泉醫學和溫泉療養的基礎上,開始出現休閑化和綜合化的趨勢,以針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為主。
3.濱海湖泊康養類
人具有天然的親水性。近水具有遊憩休閑、清潔空氣、調節氣候等價值,一般來說都是以湖泊、濕地、海洋等水資源為依託,結合當地特色養生文化、城鎮村莊、農業資源產業等資源,在加上醫療資源,實現康養文化。這幾年,海南逐漸把健康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一翼,作為旅遊經濟的新亮點,搭建科技、產業支撐,眾多療養、康養旅遊項目落座海南。
4.鄉村田園康養類
還有一種是以鄉村、田園為生活空間,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頤養天年的康養度假方式。田園養生度假開發需要注重田園、自然和鄉村的結合,再加上現代的審美,而不是簡單的「農家樂」模式。此外,也還有依據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依託特色醫療資源而開拓出來,打造康復治療、康養保健、慢病療養、修養度假等多功能式的度假區。
健康養老作為新興消費領域,在我國老齡人口規模不斷擴張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政府通過推進政策創新、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市場主體等措施,有力推進了健康養老市場的提升和發展。
2010年,我國健康養老市場規模尚不足4200億元;到2018年,健康養老市場規模已超過2.3萬億元,達到23175億元,在大健康行業比重達到33.62%,僅次於醫葯市場。
4. 什麼是旅居養老旅居養老的模式有哪些
旅居養老是指老人們一邊旅遊,一邊養老。一般面向的人群是剛剛退休60歲左右的老人們,因為他們普遍來說身體很硬朗,比較適合這種旅遊式的養老。
旅居養老並不是說單純的旅遊,他們每去到一個地方,都會呆上半個月或一個月,會去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游覽當地的美景,品嘗地道的美食。所以說,旅居養老其實是一種養老的好辦法,也是一個新鮮的養老方式。
所以,我個人還是很建議老人們可以以這種方式去養老的,希望以後我的父母也可以採用這種養老方式,去享受他們的人生。
5. 旅遊旅居養老推薦
四川四川 首推四川 成都 青城山 峨眉山 西昌冬季康養太多地方了
6. 養老項目有哪些
養老項目有很多,大致上可以概括為養老院、老年人活動俱樂部、養老住房、「黃昏戀」相親會所等等等等。你如果要做的話,不用做得這么大,可以在這些項目裡面進行細分。當然,老年人產業其實做起來並不簡單,因為老年人在花錢方面並不如年輕人和小孩子大手大腳,需要花的都是最基礎的東西。怎麼發覺老年人深層的商機就要靠摸索了。
建議你可以深入到老人的生活里去(或者假定你自己是個老人)了解一個老人每天通常會做些什麼,有那些需求,每一項都列出來。然後以商業的眼光判斷哪些需求你可以用產品或者服務去解決,並且有機會做成成功的商業模式。然後了解市場,競爭對手,做市場分析判斷,選出最佳策略。
7. 文旅康養項目是什麼
文旅康養項目是「養老+地產」的模式。
康養文旅項目的三種類型:居家生活型康養社區、旅居度假型康養地產、專業醫療型康療地產。
第一,居家生活型康養社區。開發模式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並加入康養主題概念;提供基本康養服務和社區配套服務,面向中高收入的活躍長者,採取住宅直接銷售的經營方式。
第二,旅居度假型康養地產。開發模式將養生養老與度假旅遊結合,針對健康活力、有支付能力的中老年群體,在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城市或風景優美的旅遊度假區開發養老產品。
第三,專業醫療型康療地產。開發模式即「專業醫療機構+酒店+地產」,或者「社區醫院+地產」,以能夠嫁接專業醫療資源為噱頭,強調針對某一疾病領域提供專業化的健康醫療與管理服務,主要面向對廣大中高端、中老年群體。
綠城·烏鎮雅園:
作為國內早先布局康養產業的房企之一,2011年,綠城就組建學院式養老運營平台「綠城頤樂教育公司」,運營管理頤樂學院。
真正讓綠城的養老事業發揚光大的是始建於2012年的烏鎮雅園項目,雅園是綠城學院式養老的一個進階,開創了中國「學院式養老先河」。
集「頤樂學院、雅達國際康復醫院、國際養老中心、養生居住區、特色商業區和養生度假酒店」六大功能於一體,打造「健康醫療+養生養老+休閑度假」的全新養老地產模式。
8. 養老產業有哪些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投資模式
1、全資自籌模式。
全資自籌模式主要指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通過自身現有資金或通過其他途徑融資擴大自有資金後進行養老地產投資開發。
2、合作投資模式。
合作模式指投資商與其他機構合作共同開發養老地產項目,如壽險公司、房地產公司、醫療護理機構等。
3、REITs模式。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也稱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者將資金匯集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處並得到其發行的收益憑證作為證明,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利用專業投資技能進行經營,投資方向集中於帶來穩定租金收入的房地產項目、房地產貸款、購買抵押貸款或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所得收益將按投資比例分配。
9. 養老產業有哪些項目
養老產業有: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8、保潔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打掃清潔衛生。
9、購買食材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購買食材。
10、烹調服務。為居家老人一日三餐之烹調做食物。
11、陪聊服務。陪居家老人一起聊天,排解寂寞。
12、陪游服務。陪老人旅遊觀光。
老年人最需要的有:
一、需要身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老人要幸福地生活,一切的前提的健康的身體的心情的愉悅。
二、需要子女的陪伴和關愛,老年人需要子女們的陪伴和關愛。
三、需要老伴的相守,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了有個老伴在身邊才是幸福。
四、需要子女成家,老年人了,那些子女們未成家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病。
10. 國內的養老模式都有哪些
隨著經濟的長足發展,現在社會上主要的養老模式還是分為三大類:
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養老。
1、機構養老
敬老院,主要收養對象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也會接受享受退休金的自費長者。
養老院,則分為一般性養老院和「醫養結合」養老院。一般性養老院大多是提供基礎的生活照料、生活護理、文化娛樂等服務。「醫養結合」養老院,主要接收失能、半失能、失智、慢病康復、安寧療護長者,除了滿足長者日常飲食、護理、娛樂社交活動外,還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可以保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並依託醫院優良的醫療條件,提供慢病管理、急診診治、康復理療、健康管理等多項服務,提高長者的生活質量,
老年公寓,是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徵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
機構養老的優勢:很多長者選擇機構養老,是考慮到機構能夠提供更專業的護理,尤其是醫養結合的護理院,養老帶醫護,生活養病兩不誤,還可以減輕孩子的壓力。
不足:入住養老機構的老者,有部分會感到自己被孩子拋棄,也會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感到孤獨。
2、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以家庭為中心,靠子女親屬養老。
《長沙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已經審批通過,且將於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對於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有明確的定義: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村)為依託,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專業化服務、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志願者公益服務共同組成的,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庭護理、精神慰藉等內容的社會服務。
《條例》還明確了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范圍:
居家養老服務應當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孤寡、失能、重度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重點優撫對象等人員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這就意味著一般的家庭老者養老,如果條件達不到享受政府居家養老服務條件的,還是要靠子女子女親屬來照料。
居家養老的優勢: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狀態,並與家人有更多親密和互動的時間。
不足:照顧老人是一項消耗體力和精力的任務,特別是對於需要長期護理的老年人,這對家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如果老年人獨自一人居住,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突發疾病或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3、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模式,則是以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以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的養老服務。
該種模式借鑒的是俄羅斯、美國、日本流行的「托老所」模式,即早上家屬把長者送到中心,晚上再把老人接回家裡。
國內通俗的叫法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長者在社區照料中心會被安排豐富活動,諸如玩牌、打麻將、卡拉OK、下棋、猜謎、折紙、畫畫以及學習智能手機的使用等等。這些娛樂休閑活動不僅能讓老人們放鬆身心,也有機會和更多人進行交流互動,對延緩腦力衰退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社區養老模式優勢:這種模式既為長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又滿足了長者的心理需求,使長者有穩定的生活,同時又減輕了子女的日常照顧負擔。
不足:現在的國情是,大多數身體好的長者其實不太願意去照料中心,而身體不好的老人雖然想去,可能又不會被照料中心接受,所以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局面。
當然,社會上掀起了其它的養老方式,諸如旅遊養老、抱團養老、田園養老等。
像旅遊養老,也叫候鳥式養老,在身體和金錢都允許的情況下,實現了年輕時努力賺錢,退休後到各地旅遊度假的夢想。
不管哪種養老,只有找到適合自己及家庭的養老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