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交滿15年,人死了怎麼辦
如果出現了社保交滿15年後參保人死亡的情況,那參保人裡面的錢由其家屬或法定繼承人領取。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參保人個人賬戶內的余額是可以全部退還的,但是統籌賬戶的余額是繼承人沒有關系的,我們平時繳納的這個基本養老保險,有一部分是在自己的個人賬戶上面,還有一部分是劃分到了統籌賬戶中,統籌賬戶佔到你繳費總額的65%,個人賬戶只佔有35%,所以說大部分的金額都在統籌賬戶中,如果參保人去世,這個統籌賬戶是繼承人繼承不了的。舉個例子,如果這么多年來,我們的養老保險一共交了10萬塊,那麼有3.5萬是在自己的賬戶中,還有6.5萬是在統籌賬戶中,參保人去世,繼承人就只能繼承參保人個人賬戶中的3.5萬。統籌賬戶的作用最主要是給已經辦理完退休手續的這部分退休人員,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發放養老金的一個主體賬戶。所以說繼承人只能繼承個人余額部分,除了個人余額繼承部分外,還有一部分補貼是喪葬撫恤金,大概是參保人基本退休工資的十個月工資,每個地區政策不同,有的地方可能只有3到6個月,最長不超過10個月,如果你們本地的退休平均工資是3500的話,那麼可以發放10個月的工資作為喪葬撫恤金,就是35000,這兩者都是可以繼承的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2. 交了五年養老保險 人出意外死了 該怎麼賠償
有養老保險的,會發放喪葬費和撫恤金。因工死亡的,如果且繳納的有工傷保險,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喪葬補助費。喪葬補助費的沒有統一的標准,各省市待遇差別非常大,跟工傷保險的喪葬補助費標准全國統一不一樣。例如山東省只有1000元,黑龍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有5000元,上海、天津是兩個月的社平工資1萬多元,遼寧和寧夏是三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是可繼承的,是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8%每月劃入的,萬一職工去世沒有領取完,可以有繼承人繼承。
一次性救濟金或者撫恤金,這只針對因病非因工意外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各地的標准並不一樣,山東省是10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北京市是20個月的最低工資,寧夏自治區是20個月的平均工資,各地差異真的很大,國家沒有統一標准。不過,如果沒有退休還有工作的話,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承擔這些待遇的。
遺屬到亡故人員生前社保關系所在單位或社區,持亡故人員死亡醫學證明或戶籍注銷證明、《XX市參加社會保險人員減少表、《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或《職工退休養老證及社會保障市民卡,亡故人員為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還須填寫《蘇州市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亡故待遇申領表,於其死亡當月底前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人員減少及亡故待遇申領手續,並清算養老、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社保經辦機構審核後,確定喪葬撫恤費等亡故待遇標准,發放金額於次月25日前撥付至單位或社區,由單位或社區發放給亡故人員家屬。
3. 如果交養老金但是人中途死亡怎麼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4
4. 社保交完了未到退休年齡人死了怎麼辦
社保繳費人未到退休年齡死亡,繼承人可以申請一次性提取社保繳費個人賬戶余額。
5. 養老金交了10年,突然死亡怎麼辦
法律分析: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6. 社保交完了 拿了兩年錢 人死了怎麼處理的
現行的全民養老保險領2年就離世了,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能夠繼承。
根據社會保險法限定,個人賬戶養老金具有強制儲蓄性質,隸屬個人所有,個人喪命的(包括退休前和退休後),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能夠繼承。因病或非因工喪命的,其遺屬能夠領取喪葬補貼金和遺屬撫恤金。喪葬補貼金和遺屬撫恤金也是工人參保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一部分。
(
1)喪葬補貼金,是工人喪命後安葬和處置後事的補貼花費,目前全國無統一準則。從某些地方限定來看,喪葬補貼金通常按照工人喪命時當地工人月平均薪水的肯定月數計發,如大連,喪葬補貼費為本市上2年度3個月的社會平均薪水。
(
2)遺屬撫恤金,是工人喪命後予以其親屬的經濟賠償和精神安慰。遺屬撫恤金各地限定不相同,有的無限定撫恤金,只限定按月發給遺屬救濟費有的限定了一次性撫恤金,還限定按月發給遺屬生活補貼費,如大連,除了按照本市上2年度10個月的社會平均薪水的准則發給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費外,供養直系親屬還能夠按當地生活困難補貼准則以及物價補貼之和領取親屬救濟費。
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的社保待遇:
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紀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本領的,能夠領取病殘津貼。病殘津貼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對前述特殊參保人員予以的經濟賠償。病殘津貼隸屬新規則,目前還無相應的津貼准則,需要出台相應的配套限定。
7. 社保交夠了15年 領了幾年的養老金人去世了 怎麼辦
社保交夠復了15年,領取養老金制的老人去世後,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以被繼承,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7)養老金交了死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8. 每年繳納養老保險,不到60歲去世,已交的錢怎麼辦
1、投保農民在投保期間死亡,死亡時不滿60歲
對於這種情況的農民,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投保人在繳費期間的所有保險費用均可以繼承給法定繼承人或者是指定的受益人。比如,張先生在其55歲的時候去世了,那麼,在其投保期間繳納的保費將可以由其兒子或者女兒繼承。
2、在領取養老金的期間去世,去世時不滿70歲
剛剛也提到了,養老金的領取周期是10年,也就是說,在70歲之前,無論投保人是否健在,其養老金均是可以領取的。舉個例子,比如李先生在65歲的時候去世了,那麼除去其養老金已經領取的部分,剩餘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上的錢可以一次性的退還給他的繼承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交夠了養老金,但沒領到錢就去世了怎麼辦
當然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沒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限就已經死亡,當然個人賬戶部分是可以進行法定繼承的,個人一定不會吃虧,這一點完全可以放心。
2019年的時候我們單位就有位男同事因病離世了,他當時56歲,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他去世後,我就先把他的五險停了,辦理了減少。然後通知他的家屬准備資料辦理社保退保、領取喪葬費和遺屬撫恤金。
另外每交一年的養老保險,還可以領取一個月的遺屬撫恤金,同事交了13年10個月的養老保險,最後他領了14個月的遺屬撫恤金,領取標准也是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2019年14個月的喪葬費大概是37000元。
河北省規定企業員工因病非因工死亡,遺屬撫恤金最多可以領取20個月,也就是說如果你交了25年的養老保險,最多也只能領取20個月的遺屬撫恤金。
這就是交社保沒領到錢就離世的全部待遇,這些待遇都是針對的因病死亡的情況,如果的因工單位應該還會有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