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上調方案哪個省份具體都出來了
法律分析:養老金上調方案一下省份具體都出來了:四川,浙江,山東,青海,重慶,廣東,雲南,貴州,廣西,海南,黑龍江,西藏,山西,湖北,福建,吉林,湖南,江西 ,北京,天津,甘肅,安徽,內蒙古,新疆,江蘇,河南,遼寧,河北,寧夏,陝西,上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Ⅱ 31省份上漲的養老金到底多漲了多少,有具體數據嗎
2020年養老金上漲已經結束,截至目前,全國31省份均已上調2020年養老金。 很多退休人員因此擔心,受到疫情的影響,養老金能否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Ⅲ 31省份養老金全部上調 你漲了多少錢
除了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今年一些省份也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
記者:李金磊
隨著四川公布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目前31個省份的養老金已全部上調。你到手的養老金漲了多少錢?
養老金資料圖。來源:圖蟲創意
31個省份上漲養老金
4月16日,人社部和財政部發布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拉開了養老金上漲的序幕。
按照通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這是養老金「17連漲」。此後,上海第一個在5月12日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各地也陸續公布養老金方案,到6月28日四川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31個省份的養老金上漲全部落地。
一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到賬簡訊截圖。
你的養老金漲了多少錢?
「我是2020年退休,今年第一次參與養老金的上漲,上漲之前的養老金每月是3631元,6月份養老金到賬金額4353元,一共補發了822元,也就是每月養老金提高了137元,漲幅約3.8%。」一位湖南的退休人員給記者分享了自己養老金上漲的情況。
人社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2900元左右。有一些省份公布了今年養老金的人均上漲金額。青海公布的數據顯示,調整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196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4.5%是全部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的總體人均水平。多地人社廳解釋稱,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實際增加的養老金絕對額是不同的,對應到占個人養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按 「三結合」方式漲養老金
目前,多數省份已經將上漲的養老金補發到賬了,最後一個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四川,從6月28日19時起,調整增加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將陸續上賬,確保在7月1日前將調整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退休人員在收到上漲的養老金後,核對上漲金額時要注意,養老金上漲不是簡單在自己養老金基數上增加4.5%,而是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三結合」辦法。
其中,定額調整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統一增加相同額度的養老金,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指增加的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雙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以四川省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六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李某,71歲,繳費年限35年,2020年12月基本養老金為5600元,其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為:
定額調整:42元;繳費年限掛鉤調整:15年×0.7元/年 20年×1.8元/年=46.5元;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5600元×1.3%=72.8元;高齡傾斜調整:35元;艱苦邊遠地區傾斜調整:80元;合計:42 46.5 72.8 35 80=276.3元。
這些地方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也漲了
除了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今年一些省份也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
湖北人社廳28日發布消息稱,從2021年1月1日起,湖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從每人每月10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5元,即在原標准基礎上提高7元。
此外,上海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200元。此標准為全國最高。
北京也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2021年1月1日起新增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850元。
編輯:范豐輝
責編:程春雨
授勛儀式,他們三人永遠無法到場……
這雙貼滿膏葯的手,看哭了無數人…
致敬!他們榮獲「七一勛章」
Ⅳ 30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出爐
7月30日,隨著四川《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發布,全國31個省區市中,除浙江之外,已經有30個省份出台養老金調整方案。
根據此前人社部、財政部印發的《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2020年總體調整水平為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這已經是我國養老金「十六連漲」。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養老金上調在我國是常態。按照國際慣例,養老金的調整重點看兩方面,首先是經濟增長速度,另一個是物價漲幅。總體來說,養老金增幅不能超過GDP的增長速度,但不應該低於物價的漲幅,這也是為何養老金在近年來保持5%左右的漲幅。
但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各省份在養老金調整上採取不同的掛鉤調整比例、不同的固定金額,傾斜調整的情況也各不相同。
在這輪養老金調整中,哪些人將獲得最大收益?
各地掛鉤調整比例相差大
7月30日,四川養老金調整方案發布,總體調整水平為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這一調整水平與全國水平一致。董登新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物價漲幅則大體穩定在2%-3%,未來我國養老金每年增長速度基本上穩定在3%-5%之間,不會再有像此前一樣超過10%的增幅。
這一方面是養老金目前每個月的基數已經不小,另一方面是經濟增長速度和物價水平下行,還有一個因素則是社保的降費。這三個因素決定了我國養老金的調整速度,未來會保持低位運行。
此次調整,四川繼續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具體看,全省所有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6元。今年掛鉤調整辦法為,企業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人員,在按2019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2%的基礎上,再與繳費年限掛鉤調整。
此前已經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其他省份,也全部採取定額調整與掛鉤調整結合的辦法,這是為了體現多繳多得與相對公平原則。掛鉤調整意味著,一位退休人員的原本養老金越高,按照同一個掛鉤調整比例,他所獲得的養老金上調金額越大。與此同時,為了體現公平,會有一個固定調整的金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各個省份的數據後發現,定額調整的金額各個省份並不一致,最高的西藏和上海,分別固定調整80元、75元。定額調整較低的江蘇和江西,分別調整34元和36元。
有的省份比如遼寧,將定額調整分成5個檔次,固定調整金額從25元到70元。而天津將定額調整劃分為企業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兩個檔次,並提出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3元。
除去固定調整的部分,各個省份還有掛鉤調整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調整主要根據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各地掛鉤調整比例來確定。
盡管從固定調整金額來看,各省的差距並不算太大,但是掛鉤調整比例則相距甚遠,從最低的河北、貴州分別為0.4%、0.5%,到最高的福建、上海和廣東均超過2%。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樹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各省份選擇不同的掛鉤調整幅度,與各個省份養老金的情況、經濟、財政狀況相關。一些地區的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之間,養老金的差距比較大。這就意味著,掛鉤調整的幅度越大,想彌補這個差距就更難一些,因此一些省份選擇較低的掛鉤調整幅度。一些省份相對來說平均退休養老金更高,也更平均一些,因此可以選擇更高比例調整掛鉤幅度。
「不過,未來除非進行大的制度性改革,否則單純依靠養老金的差異化調整,來拉平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之間養老金差距,還是比較困難的,未來是這個趨勢逐漸縮小的過程。」崔樹義說。
董登新指出,各個省份選擇不同的固定調整金額和掛鉤調整幅度,是出於不同考慮。一些省份認為自身養老金的基數太低,要抓緊調高基數,就會選擇更多調整固定金額。還有一些省份認為,省內養老金最高和最低的差距太大,也會抓緊調整固定金額,相對來說掛鉤的調整的比例就可以更低。
三類人群可獲傾斜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開調整方案的30個省份中,只有27個省份的方案涉及掛鉤調整幅度,有3個調整方案中並沒有提出,這3個地區包括重慶、北京和寧夏。
其中,寧夏提出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以本人2019年12月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月基本養老金2000元以下的按30元調整,2000元以上的,在30元的基礎上,養老金每增加100元,企業再調整2元、機關事業單位再調整1元。
北京的方案是,按照退休人員2019年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19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646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5646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5646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5元。通過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
重慶的方案是,企業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基礎上,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本人繳費年限低於15年的,統一按15年進行調整。
「重慶選擇養老金調整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交的時間越長,就按照相應的來增加,這個也是公平的。」董登新說,北京的做法屬於養老金二次分配。
而在養老金調整之外,一些退休人員還將獲得傾斜調整的額外養老金「加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各省份的方案後發現,主要有三類人群能夠獲得養老金的傾斜調整,即高齡老人、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軍轉幹部。
河北提出,對艱苦邊遠地區退休退職人員,一類艱苦邊遠地區增加20元,二類地區增加25元,三類地區增加30元。山西提出,一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二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
對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多地則提出養老金調整後其達不到當地當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平均養老金水平。
福建提出,對2019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軍轉幹部,其2019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不含軍轉補貼等各類代發項目)低於省公布的平均養老金2644元的,補齊至2644元後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調整。
相比艱苦邊遠地區退休退職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各地對於高齡老人傾斜調整的差距頗大。
多數省份對高齡人員的退休金增加額度在每月數十元。比如,江西提出,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河南表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止,年滿65歲、70歲、75歲、80歲、85歲、90歲的,分別按20元、25元、30元、40元、50元和60元的標准額外增加養老金。
但也有一些省份大手筆,提出上百元甚至數百元的每月津貼。
安徽提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和85周歲及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高齡傾斜標准分別為140元、180元、280元、390元,在以前年度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已經享受過高齡傾斜的人員,達不到上述標準的補齊到上述標准。
廣東則針對90歲以上每月增加350元,100歲以上每月增加600元,也即每年增加4200元、7200元退休金。
董登新指出,這種高齡津貼一般不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發放的,往往是財政出錢,高齡津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於各個省份的財政實力。
Ⅳ 31省份養老金全部上漲,哪幾個省份掛鉤調整幅度較高
31省份養老金全部上漲,福建、上海、廣東這三個省份掛鉤調整幅度較高。
福建養老金掛內鉤增加容2.35%,上海養老金掛鉤增加2.3%,廣東養老金掛鉤增加2.2%,這三地也是養老金掛鉤調整比例超過2%的地區。
掛鉤調整主要是跟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
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有一些人可以多漲錢。觀察31省份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等群體予以照顧。他們的養老金可以多漲一些。
(5)全國多少個省份公布了養老金上漲方案擴展閱讀
31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確定
今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今年養老金上漲5%,拉開了養老金上漲的序幕。
今年是養老金連續第16年上漲,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5年同步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截至目前,全國31省份已經確定了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多數省份在7月底前已經補發到賬了上漲的養老金。
Ⅵ 31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是什麼
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除港澳台外)已全部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已公布調整方案的地區普遍採取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此外,按照人社部下發文件的要求,各地養老金調整要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31個省份在發布的方案中均明確提出,適當提高高齡退休人員養老金;廣西、四川等幾個省份提出,對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Ⅶ 31省份養老金已全部上漲,此消息是否屬實
新聞報道:今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今年養老金上漲5%,拉開了養老金上漲的序幕。今年是養老金連續第16年上漲,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5年同步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截至目前,全國31省份已經確定了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多數省份在7月底前已經補發到賬了上漲的養老金。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透露,截至6月底,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77萬億元,預計到年底還能保持3.8萬億元以上的結余,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在制度建設上,長期確保發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
Ⅷ 公布養老金上調方案的省份
法律分析:上海是第一個公布調整方案的城市,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整體增加100元/月。除了上海,還有湖南、河南、北京、天津、江蘇、遼寧、吉林、內蒙古、新疆、寧夏、湖北、安徽、江西、陝西、河北、甘肅、福建、西藏、山西、海南等21個省市公布了調整方案。根據人社部、財政部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將按照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Ⅸ 全國有幾省市出台了一七年養老金上調方案
沒有哪個省已經出台2017年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
2017年4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財政部發出《關屬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從2017年1月1日起,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要求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當前,各個省份的具體方案還在制定中,如何調整還不明確,請耐心等待。
Ⅹ 上漲養老金的省份都有哪些
全國31省份均已上調2020年養老金。
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減免社保費的力度和規模空前,全年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預計減費1.6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減收就佔1.5萬億元。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養老金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在制度建設上,長期確保發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 聶明雋說,目前,全國已經有26個省份實現了規范的省級統籌,剩下的省份也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規范的省級統籌,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老金發放,還為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養老金的上漲,體現了國家對民眾的關心。今年我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國家仍然能夠保障民眾的福利,為我們的國家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