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唐宋是怎么养老的

唐宋是怎么养老的

发布时间:2024-12-06 05:38:04

A. 我国的退休制度从哪个朝代就开始了其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致仕制度。到了汉代,致仕逐渐形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官吏年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
唐宋时期,退休官吏的经济待遇有了很大提高。唐制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岁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退休后,五品以上官吏(唐代官阶分9品)可得厚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亦可得全禄。京官品6品以下,外官5品以下致仕者,各有永业田可以养老。宋代致仕虽有明文规定,但官吏贪利不退者多,该退知退者少。
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即使3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逾70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86岁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
明清两代,封建社会进入末期,致仕制度亦有新的变化;
1.退休年龄由七十岁提前到六十岁。明孝宗弘治4年,进一步规定:自愿告退者,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2.致仕官俸给,明初规定内外文武官致仕者,3品以上原俸,4品以下各升1等,给诰赦。清初凡大小官致仕,有世职者照品给俸;无世职者,年六十致仕,仍给半俸;未至六十致仕,不给。
3.特殊优待。明初官员凡以礼致仕者,与现任官员待遇同。
近现代退休制度于19世纪中叶在英、美国家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的退休制度主要表现为实行由政府部分自营的各种年金制度。战后,由于政府退休金负担日增,各国相继改为由保险机构专营的社会保险制度。有些国家(如美国)的退休制度表现为兼有社会保险制度和年金制度。

B. 古代哪个朝代的退休待遇最好,古人退休后都做什么

要说古代的退休待遇哪个最好,就非宋朝莫属了。宋朝可以说是古代退休待遇最好的了,退休工资也高,生活也清闲。工资也不会因为退休了而受到影响。每个朝代退休后去做什么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元朝要求退休的官员去教书育人,清朝的回家养老,明朝的也大多是回家养老,朝廷还会承担回家的路费,不会像别的朝代退休官员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可见好的退休条件对国家的政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有幸去古代做官,一定要去像宋朝条件这么好的呀,老年生活一定不错。

C. 养老问题是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古代的老年人是如何养老的呢

在先秦和古代,老年人谁不能继续工作,在那个时候,老人呢?中国人一向尊重“孝道”这个词。不公正是不尊重。我们都应该听一句老话,叫做“养儿防老”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经有了养老的意识,下一代夏商也有了养老的方法,这在《君主礼记》中有记载。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供养老人的?他们解决了养老金问题吗?唐宋以后,国家有什么制度来保护官员寻找母亲的政策?唐宋是中国的一个问题,人们对它的讨论越来越多。宗教文化。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惩罚养老金结果的呢?国家有什么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古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唐代“正言政府”与“开元兴盛”。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D.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啥样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发布日期:2014-07-29 文章来源:安阳网-安阳日报 作者: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要求宽松,有的朝代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
古代退休年龄是多少
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要求宽松,有的朝代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
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在古代中国,退休年龄发生变化是在明朝出现的。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做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5年后,即洪武十八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的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此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记:“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200多年间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的古制。此后,有关退休年龄的制度被不断反复修改,但明代退休年龄基本上是60岁以上。
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于今天内退的规定,即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无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
古代推迟退休是什么原因
在古代中国,提前退休与推迟退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政务需要和具体人、具体岗位来决定的,并没有现代的养老金不足的因素,有时甚至不允许退休,特别是高级官员,很多都死在任内。有的人即便退休了,也会被返聘或改当顾问。
南北朝时期,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当皇帝后,委任已107岁的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罗结一直干到110岁时才退休,并且在退休后仍为朝廷出谋划策,直到120岁。
古代中国推迟退休,有些时候是由腐败引起的。如唐代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贪恋禄位,退休年龄成了橡皮筋,可大可小,只要官场里有人就能推迟退休。白居易对此十分愤慨,在其系列长诗《秦中吟》之《不致仕》中写道:“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至于提前退休,其在古代非正常退休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般不是身体原因就是因为犯错误而被勒令致仕。
古人退休后的待遇如何
在古代中国,包括低级官员在内的普通公务员退休后是没有工资可领的,只有部分高级官员和特殊人员才能领取部分退休工资,全俸则很少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如果退休前没有“腐败”,退休后吃饭都成问题。
在汉代,高级官员退休后才能领到原俸禄1/3的退休工资。《汉书·平帝纪》记载,刘衎(汉平帝)当皇帝的元始元年规定:“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自此,汉代退休工资有了固定标准。
从这条“退休令”来看,“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是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省级领导的高级官员,他们退休后也只能领到在职时1/3的退休工资,而相当于今厅、局、市、县领导的官员退休后则一分钱也没有。
即便到了隋朝,七品(相当于今县长)以上且有病的退休官员,才能酌情领取部分俸禄。
完善的退休制度在唐代形成,退休待遇也得到提高,但也有级别规定,相当于今副厅级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退休才能领到原来工资的一半,五品以下是否拿退休工资不见下文。诗圣杜甫从工部员外郎任上退下后便无退休金,靠严武等一班朋友照顾,在成都还盖了草堂。

E. 古代官员老了不做官后政府会不会发养老金

古代官员有致仕和乞骸骨这两种退休方式。致仕一般指的就是年满70岁或者身体确实不行了的官员,就有了退休的资格,一般都是旁人帮着提请退休。乞骸骨指的是官员们主动提出退休。这种情况也是在年纪达标和身体受不了的情况下,才会主动提出。
不管哪种方法退休,一般都是有退休金的。每个朝代退休金政策不同的。以唐宋为例:
唐朝对官员们的退休政策是比较严苛的,一般规定也是70岁退休,身体不好的可以提前申请退休。唐朝的官员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退休金的!唐朝的皇帝一般会以田产的方式补贴退休官员,也就是说不直接给你钱,而是给你一定数量的田产,每年靠收租或者收成养活自己。
宋朝没有十分严格的退休年龄限制,很多人都不愿意退休,因为在职的时候工资实在是太高了。同等级别的官员,宋朝的工资是汉朝的10倍,也是清朝的数倍。但是宋朝的退休金的确少得可怜。比如说辛弃疾吧,他在职的时候,月工资大概有50万左右,可是退休以后,每个月只能拿不到3万块钱。

阅读全文

与唐宋是怎么养老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过生日要带什么礼物好 浏览:348
父母亲起诉儿子不养老又不出钱怎么判 浏览:969
60岁老人开什么店较好 浏览:351
老年痴呆说家不是家 浏览:356
玉龙雪山60岁以上票价 浏览:693
50岁适合哪个牌子护肤 浏览:445
在婚礼现场女方父母怎么讲话 浏览:912
50岁人群三高发病率 浏览:972
干什么工作能养老婆 浏览:349
重阳节中央一节目 浏览:765
迁安教师证体检去哪个医院 浏览:538
老人小腿抽筋怎么恢复 浏览:306
重庆第5人民医院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672
管理员怎么养生 浏览:674
中国银行老年人 浏览:526
处暑时节如何合理养生 浏览:749
为什么说喝茶可以养生 浏览:184
父母的思想包括哪些 浏览:968
有多少人出柜父母同意 浏览:5
没退休养老保险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