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后养老金不够用怎么办省钱又审心的方案来了!
在2021年5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超过10%,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20%-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
随着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加,养老几乎成为每个家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❷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顾不过来,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怎么办
我退休七年了,一年一步走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这个问题也是我近年思考最多的问题。
离婚十五年,身边没人陪伴照顾,女儿也长大工作离家。每每想到晚年生活不能自理,无多的积蓄,心就无比的没着落恐慌。退休工资二千多,前几年为了多攒下钱在外东家西店打钟点工,也是为以后的不恙之需做准备。我们这把年纪,没什么资历学历一技之长,做的都是挣钱少的苦累活。奔波了几年,钱没攒下多少,人倒累得要死。就想啊,图什么咧,以后的事谁能够预料,过好当下呗。还不如在身体能动能吃能享受的时候,做一切自己梦想做的事,真到哪一天躺着了病倒了痴呆了,儿女没时间不照顾,自己没能力进养老院,心里也会很欣慰。对自己说:值了!够了!看过了,吃过了,享受过了,没遗憾了!该走时高高兴兴地上路,找办法了决自己残生。当然,最希望的是国家通过实施安乐死。
这个问题对于有钱人家庭就不是问题了,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个大问题。
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家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祖孙三代在一起过,而是子女大了结婚后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家庭,平时与父母各过各的,每天上班下班还要照顾孩子,只有周末才能看一下父母,等到父母生病动不了麻烦也就来了。自已又要上班又要弄孩子还要照顾父母,请护工又请不起,上养老院又去不起,这可如何是好?
所以,这是我国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应该有两个:首先要完善养老机构,降低进入门槛。其次就是让安乐死合法化。
这个问题看似不人道,实际上是最人道的一种做法。设想一个人老了病了不能自理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让自己生不如死还要拖累家人。这种情况我认为如果老人本人有意愿不想再这么痛苦的活下去,让自己有尊严的死去,活着的人应该满足他的这个愿望,这才是对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国家应考虑设立安乐死,让安乐死合法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尊严的活,有尊严的死。
不要焦虑,不要着急,我们50后60后的人正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进入或将要进入老年,面临养老的问题。指望独生子女养老不可能。子女们要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要教育他们的子女,忙的他们分身无术,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父母。指望自己的那点养老金根本去不了养老院,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养老靠谁?只能靠政府,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养老问题。政府可以从几个途径入手解养老问题。一、给退休金达不到一定水平的独生子女的父母增加退休金以达到进养老院的标准。
二、给独生子女发放养老补贴。
三、75岁以上老人 社会 免费养老。
四、大力扶持(补贴)民办养老院。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啊。独生子女成家了,父母老了退休金还比较少,去不成养老院,自己又照顾不过来,确实比较麻烦。
但是,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有点错误。大家算算,计划生育政策大概是70年代末期提出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如今也不过40多岁,父母70岁左右,养老问题还不是很严重,除非大病缠身,不过这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你提出这个问题大概在今后几年才能逐步出现,你目前是提前焦虑了,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患了提前焦虑症,害怕的是以后的状况。目前有的家庭已经出现了忙不过来的情况,可惜大部分都有兄弟姐妹,这个问题不在我们回答之列,回家好好想想怎么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帮忙照顾老人吧。
大家不要骂我,我说的前提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的问题,七十年代之前每家都有大堆孩子,4,5个的很常见,回答问题的吃瓜群众大部分都在五十岁以上,兄弟姐妹众多,即使家里老人照顾不过来也没有资格回答问题,所以过去几个孩子家庭不算。
独生子女家庭今后怎么办?八零后确实很挠头。
第一个前提,父母在城里有没有房子?如果有房,卖了问题迎刃而解,八零后父母没有房子的太少了。特殊情况是以下两种,一个是农村的父母,房子不值钱,没有养老金,农村有钱人大把,我们不考虑他们,只谈困难的这些。儿女有钱有能力,你们有福了。如果没有能力,那就比较悲惨。只好帮儿女多分担家务,戒掉抽烟喝酒不良嗜好,减少消费,保养身体,争取少得病,不吵不闹听儿女话,不要给儿女带来额外精神负担,其他只能听天由命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第二种可能是城里人卖掉房子帮儿子买房结婚,实话实说,这些人应该是城里比较困难的居民,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者无业居民,为了儿女也是拼了,值得钦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过去还是努力不够,如今年纪大了没有财产后果很严重。同理,大家必须保养身体,提高自觉性,少给儿女添麻烦,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能挣钱至少不能给家庭添麻烦吧?
送给如今45岁以下的独生子女一句话,你的孩子应该18岁了,你的父母大概70左右,现在应该忙得过来,伺候父母问题不大。无论有钱没钱,都善待他们,朋友可以有,孩子可以有,可是父母只有一个,没了就应了那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早作准备,给最亲爱的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说这话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就照顾三个老后,我老爸81岁,可以行动,有点自理行为,但洗澡穿衣要人管,我老妈73岁全身瘫痪,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屎尿在身,吃喝穿都要人待侯!我岳母75岁,不要人侍候,身体 健康 ,我辞退工作,一人全身打理,煮饭洗衣晒被全部自己一个人来,老婆上班不在本地,小孩也一样都在外打工,读书,为了不拖累一家人,只有自己一个人扛起这,还好老人有工资,我妈不到2千,我岳母在工资2千3,但不在我这,我父工资2千8,也可以说她们三老工资最高一个,我母亲刚好够她吃每天的药费,只有我爸工资用来全部生活开支,自从辞工在家啃老,断了社保,我也没有收入来源,无钱交,但我在家这样啃老,无怨无悔,只愿能好好把老人照顾好,让他们安心过好晚年,不后悔生活每一天!虽然对我自己以后生活有影响,但我只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我也一生不后悔!而且古也说:他们带我来这世界,从小照顾我到长大,那他们老了,动不了!我应该照顾他们老,照顾他们老死,这也是应该的!
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孩的一代人开始迈入了老年行列,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凸显出来。
对于有退休金的人来说,还算应付一下,可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很大的难题。
一对年轻夫妻,双方如果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接下来他们面对的可能是4个老人,再如果下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面对的最多可能就是8个老人,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的物价上涨太快,退休金低,尤其是企业员工退休金太低,虽然国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金,但是基数太大,上涨的那部分有时候不如物价上涨的厉害,几乎是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如何解决现实情况下的养老问题,我认为可以做出以下调整:
大力提高退休金,同时给农村超过一定岁数的老人发放退休工资,相应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养老院降低进入门槛。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进来,可以设立等级,钱多钱少的有分别,只要能不落下每个人就行,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确实减轻有压力的家庭负担,在买房、买车、大病补助等方面向困难家庭、养老家庭倾斜。
安乐死可以提上议程,虽然看似不道德,但是确实是人道的。让一些没有生活质量的人,有尊严的离去,也是对本人的救赎,也是减轻负担的逼不得已。
在特殊情况下的确照顾不来,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手术住院,子女陪可能吗?他晚上陪第二天要上班,如要陪几天身体就不行了。请护工每天二百元,经济上也难承受。如果二个老人同时住院,清问这样解决?特别老人癌症晚期,医院己开病危通知单了,结果拖了一个月多,情况不说也可知困难程度。我很赞同快些立法安乐死,让老人安静死去,小辈不受拖累。
我公公在养老院住了5年,先后调换过4个养老院,60后7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个退休近10年的工薪阶层,我来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公办养老院与民办养老院有哪些区别当初送我公公去养老院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是一个内陆的四线城市,各种养老机构的名称差点把人搞糊涂了,有的叫”XXXX养老院“、”XX疗养院“,有的叫”XX医养中心“都不知道把老人送到哪个机构才好,所以大家送自己的老人或轮到自己入住养老院之前,一定要把这么多机构是公办或是民办的性质要搞清楚。
1、公办养老院是由国家投入的福利机构
公办养老院是由国家投入的福利机构,优先收纳的群体一般是三无老人,五保户和残疾老人等等,需要凭当地户口登记办理入住手续,是非盈利机构,管理和护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入住后只需负担极低的管理费用和生活费,比较适合退休金低又进不起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院的老人,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老年化程度加快,床位比较稀缺,有些城市需要提前预约排队,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尽量要在当地提前预约。
2、公办养老机构一般看名称就能判定姓公还是姓私
国家投入的公办养老机构名称是有讲究的,名称格式为【XX省XX市XX区XX街道或乡镇+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其中行政区域越少的级别越高。
3、地方上还有一种民办非盈利性质的养老机构
名称格式为【地方名称+字号+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这种养老机构是由国调拨工地和少量配套设施搭建的,例如【地方名称+XX医院或XX社团+字号+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他们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奖励投资者,与公立相比入住这类养老院的条件要宽松一些,也比较适合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
4、营利性养老机构
这种养老院机构一般是以企业或公司搭建投资的,名称格式为【地方名称+养老院、康养中心、老年公寓等以有限公司为后缀】的企业。这类的养老院机构以服务等级优质,各方面硬件软件完善来吸引顾客,当然收费额度也要高出许多。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朋友可以选择这一类的养老机构。
疗养院、休干所、护理院、敬老院、养老院、养护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的区别我们对公立非营利养老机构和营利性养老机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还发现各种养老机构的名称还不一样,下面我就这些名称所不同的差别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疗养院、休干所
疗养院、休干所一般是由政府或部队,为一定职务的退休或离休人员、特殊工作人员设立的机构,比方说XX市XX部队休干所,XX潜水员疗养院等等。
2、护理院、医养院、养护院
这种机构一般会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和护助人员,可以长期为卧床老年人、残疾人、绝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心理咨询、临终关怀和其他老年病医疗护理服务。例如XXXX爱心护理院,这种养老机构适合退休后有中等收入的老人入住。
3、敬老院、 社会 福利院
敬老院是政府出资为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提供集体供养的场所, 社会 福利院是县市、乡镇为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提供免费住所和生活费用的地方。
4、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面向有自理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开放的,既然是公寓,其配套服务设施,文化 娱乐 、医疗保健服务体系都相当完善。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顾不过来,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咋办?现在咱们回到最初的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提高,国家会越来越重视未来的养老产业, 那么在养老机构的细分领域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相信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现阶段60后70后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但平辈的兄弟姐妹都多,所以我们如果在以上各个养老机构进不了的情况下,趁现在年龄并不是太大,可以以自家亲戚或朋友自发组团的形式抱团养老,把这一阶段看作是前期养老的初级阶段,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在搞好自身 健康 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子女,相信政府,国家绝对会让我们这一代60后70后,在响应了祖国号召”只生一个好“的退休老年群体,晚年有所依,养老有所靠。
一句话!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终老绝没有好下场!老了有退休金有住房看似风光实际凄凉。老了有钱花不了渴望的是亲情和照顾,有几个独生子女能做到?二个孩子照顾四个老人,今天这个病了那个叫买菜买粮,另一个想念了叫来家坐坐,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我和老婆都是弟兄姐妹5个,这几天老婆照顾住医院岳父,我照顾瘫痪在床三年的母亲,兄妹们多轮着来,但也有需请假的。给母亲洗身擦身一个人根本不行,最少2个人。自己想一旦老了卧床了,谁给我洗洗身?想着都堵心。
老人们别自信太高,有钱嘛雇保姆进养老院,你要清楚!你身体行能自理脑子清楚,这行!没人敢欺负你,否则保姆也会嫌弃你欺负你,这事太多了。终老结局凄惨是看到的,瞎活吧!如果国家有安乐死规定,第一个申请,绝不给孩子找麻烦。
我是60后,今年57岁,只有一个女儿,如果我老了,该如何度过余生,想到这个问题,确实很揪心。
我和老婆的退休工资加在一起,估计有一万多块钱,有一套140平米的自住房,如果不患大病怪病,日子应该过得去。但如果生大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费、医药治疗和保姆护理等肯定难以应付。
女儿女婿有工作,要挣钱养家糊口,靠他们照顾我们生活,不现实也不可能,他们最多抽空过来陪我们说说话、聊聊天,有钱的力所能及出点钱,没钱的自身难保。不是不孝顺,而是自身难保,心有余而力不足。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趁现在还能吃能睡,能走能看,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摆正心态,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活好余下的每一天,不留遗憾,否则死不瞑目。
我和老婆准备把剩下的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能在养老院呆几年算几年,如果积蓄花光了,不能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就回老家养老,听天由命。
当然,从现在开始,我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心情愉悦,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尽量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不求长命百岁,只求在生的时候,生活质量好一点。
其实,随着 社会 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的养老问题应该不会存在大问题。所以不要胡思乱想,杞人忧天,活好自己,活好当下才是王道。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❸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养老该怎么办
1、就医难,看病贵
早前医保交够15或20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
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中国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70岁。
也就是说,大致有8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
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
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
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
此时老人家又没皮闹什么收入,简昌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2、养老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
从以前的三代同堂的421家庭,到未来四代同堂的8422甚至8421家庭,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
“养儿防老”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
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拦握扒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
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
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未来15年,将有3亿多人迈入60岁
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退休潮)
人怕老来贫,树怕老来焦。
这一部分人,该如何养老?是个难题。
单靠社保养老,很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这一波退休潮。
提早给自己补充好退休金才是上上策。
❹ 养老金可以让老年人活得舒心,这5个方法,教你如何提升养老金
钱这个东西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而退休人员如果没有养老金的话,大多数就没有了收入来源,而自己的积蓄又用来给子女结婚买房了,到了老年就没有钱使用了,向孩子要又张不开嘴,孩子给又不好意思拿。有养老金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老年人完全可以放心的花钱,不用再因为没有钱而掣肘,自然也就活得舒心,养老金多了还可以补贴孩子。这5个方法,教你如何提升养老金。❺ 很多60后和70后面临退休,但很多人没有养老金,养老该怎么办
60岁以后继续工作继续劳作。能够让自己存下一部分的存款,补交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费用。没有退休金依然需要出来工作
❻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哈喽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有交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希望我以下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和建议。嗯
如果老人在农村都已经70岁,那么没有养老保险,实际上就没有参保的必要了。
因为国家规定60岁以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既然这十年时间,都没有享受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如果现在再去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在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实际上已经是非常不合算的了。
应当芹山备来讲,首先参保这个基本养老保险唯神,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但是国家规定,60岁以上不论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可以正常享受养老金待遇的。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要参保,这个基本养老保险一定要在60岁之前。咱们的这个职工养老保险在60岁办理退休是不可以直接办理退休的,也就是说在这个60岁之前是不能够一次性直接补交15年的费用,所以说一定要在60岁之前的15年就开始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账户,然后开始逐年交费,累计缴费超过15周年才能去办理,才能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
因为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咱们国家男女退休的年龄是不一致的,所以说女性的退休年龄,相比于男性要早十年,那么也就是说女性的这个参保时间,也要相比于男性,要早参保十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这样的话才能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正常的去办理退休!
举个例子,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那么如果要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的话,就应当是在自己35周岁之前去建立这个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因为只有在35周岁之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才能在交费15年以后到达法定的退休年龄,享受养老金的。那么男性的退休年龄60岁,就应当在自己45岁之前去建立这个基本养老保险账户。
当然如果要参保,这个居民养老保险,目前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居民养老保险,可以在退休之前一次性直接补交15年。因为居民养老保险不论男女,他的退休年龄都是统一六十周岁,所以说如果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那么又想在自己退休之前,直接领到养老金待遇的话,实际上去参保这个居民养老保险是比较合适的。
综上所述,过了60周岁以后,那么就真的没有必要再去参保养老保险了,因为自身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没有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如果再去购买实际上不合算了。
题目中所讲到的,自己父母已经70岁了,那么实际上70岁,也可以享受一笔费用,那么就是国家的一个高龄补贴政策,目前我们国家高龄补贴政策,7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每人每月是100元。所以说依然可以领取一笔自己的收入来源。而且这个高龄补贴政策,是不需要个人交什么费用直接可以领取的。所以说70岁以上的老人,就没有必要再去参保什么养老保险了。
本身老人岁数比较大,那么实际上吃穿住行是花不了多少钱。所以嫌毁一定要购买一份居民医疗保险,也就是咱们的新农合医疗保险。这个医疗保险每人每年2018年的缴费是220元!它保障的是2019年全年的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因为人年龄大了,以后看病就医的频率就比较高,所以说买一份医疗保险,来说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农村。没有像城市。公务员,上班族。一样的退休金。这是很不公平的。有些人认为,他们自己交了养老保险。然后你单位或者工厂。给自己交了养老保险,所以才领了养了钱。那么我想问的是农村种的地挣的钱最少出的力最大。而且生活在最底层他们。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是 社会 遗留问题,因为从一开始国家比较贫穷。对农民的照顾有限。而且他们还要需要交公粮。虽然现在国家发展的还不错,但是,对于。农民养老保险这一块儿也有了一部分的投入。60岁以上的人。领了100来块钱,但是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来说,100块钱基本上是不能满足现在的消费水平的。农民是?国家的一大负担。因为农民太多。如果都能领上和公务员一样的养老保险。那样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实行的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变强,贫富差距在缩小,分配利益在均衡。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也希望。那些领着退休金自以为是是应得的,你们错了。
可以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加发基础养老金的照顾,80岁以上还能领取高龄津贴。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有赶上缴纳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可以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2014年正式建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高龄老人有特别的政策安排。
按照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明确——
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农民来说,如果你在当地新农保制度实施的时候已经满了60岁,那么是不用缴费,就能领取基础养老金的。
新农保也就是新型农村 社会 养老保险,是从2009年开始建立的,所以70岁的老人应该在新农保制度实施都年满60岁了,多数人是满足领取基础养老金资格的。
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国最低标准是88元,各地标准不同,平均是125元,最高的是上海每月基础养老金1010元。
65岁以上城乡居民可以加发基础养老金
2018年,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
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宣布对65岁以上城乡居民加发基础养老金。
比如,西藏明确,对于年满65岁到69岁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满70岁以上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宿迁规定,65至80岁(不含80周岁)每人每月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加5元;80周岁以上增加10元。
还能领取高龄津贴
另外,目前全国31省份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一般对于年满80岁的居民给予高龄津贴。有的地方年龄门槛比较低,70岁以上就能领取。
高龄津贴没有全国统一标准,各地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有高有低。
比如广州津贴标准为:70-79周岁,30元/月/人;80-89周岁,100元/月/人;90-99周岁,200元/月/人;100周岁及以上,300元/月/人。
问: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农村的养老保险是从二零一一年开始的,二零一一年未满六十周岁的人,要每年自己交一百或二百的保险金,交到满六十岁为止,开始领养老金。二零一一年满六十周岁的人就不用交保险金,直接领养老保险。那时领的养老保险是每月九十块钱,每交一百块钱的每月可多领九毛钱。
其实,那时未满六十岁的农民交了养老保险,到领养老保险时,比没交的也多领不了多少,今年交了十年满六十的人,每年交一百,十年一千,每月也只多领九块钱。
十年后的今天,领养老金涨了,从每月九十涨到每月一百五十三,交了十年的今年领,每月也只比一百五十三多九块钱,是一百六十二块钱。
七十岁以上没交养老保险的农民领钱少并不是因为你没赶上,赶上的比你也强不了多少呀。
那是因为农民没有工作单位,你的工作单位人民公社没有了,你从人民公社没有的那天起就是在给自己工作了,所以没有单位和你共同给自己交养老保险,你要交只有自己交,那个替你担负一部分的单位没有了,所以,真到二零一一年,非农民已经交了好多年了,才开启了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因为农民的收入低,也只每年交一二百块钱,而满六十周岁的农民也不能交了,直接让你每月领九十就行了。
说到养老金少,七十以上的农民生活怎么办,中国几千年的老年人生活怎么办,农民就怎么办,七十岁以上农民的父辈祖辈们没有这每月一百五十三,不也都活过来了吗?我们有了这一百五十三,就活不过去了吗?
这一百五十三,每天五块,卖馒头十个,卖面自己蒸就是二十个,一天吃的完吗?我们的父辈祖辈可不是吃馒头而是吃窝头,有时甚至是糠窝头的,我们要比他们强多少倍呀。
人都是习惯性的横着看,不爱纵的看,横着看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如果纵着看自己是不是比过去过得好?
说没赶上交养老保险,就该怪自己一命不好,生来是个农民。二不会钻营,当初若千方百计的,哪怕是送礼走后门儿搞不正之风,离开人民公社,去找一份非农民的工作,也不致于没有单位替你共同交你那份养老保险,现在也是身价几千的人了,还会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吗?
我有这一百五十三就知足了。
农村70是以上的老人。没能赶上交养老保险的机会, 那是 社会 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
我国的养老体系还不健全。那时候的农村, 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主体,那时候生产工具落后,农作物的种子都是老旧产品。化肥农药几乎没有。他们种地所需的肥料,都是以土杂肥为主。所以那时候,农作物的产量非常低。
新中国刚刚成立。工业也是百业待兴,工人师傅们要是填不饱肚子,也很难发展先进工业,所以国家才号召,必须要一农员工。那时候的工人,也没有养老退休的待遇。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工人有了退休养老的保障。而且是所在的工厂代交养老保险费。但是农民却没有,因为那时候生产队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每一个劳动工日。每天折合人民币才几毛钱。根本就给农民交不了保险。所以才导致了,70以上农民没有入保险的情况。但是这部分人现在年龄大了,也错过了交养老保险的机会。这一部分老人。也是跟着中国的发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现在他们都已经七十多岁,还是靠一百多块钱的养老补助金过日子。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光靠子女来养老也成了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全 社会 都不应该忘了这些老人。他们也是新中国的创造者。他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和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想办法让这些老人。
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能快快乐乐的度过他们的晚年。
基本上都有一些补贴,还有自己的土地,而且70多岁的那个年龄段的子女也多,生活应该都不成问题
国家从2O11年在农村开始实施新农保,巳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开始领取基础养老金。这也体现出了闰家对农村老人的关心知照顾。
现在十年快过去了,领取基础养老金的这枇老人已经七十岁了。当初开始时每月是55元,现在涨了不少,应该是100元左右吧。虽然每月只有百十来元钱,他们生活在农村,自己还有些土地,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多少还是有些收。并且,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般都养育了几个子女,在农村养儿防老也是传统,这些孑女瞻养老人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美德。
现在农村人都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住院都有报销。所以说呢,农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百十元的基础养老金,子女再给点,再加上自己原来还是有些 积蓄,还是能度过晚年的。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有的 健康 、儿孙满堂,是幸福一族;有的佝偻或病床,有的在喃言自语掐着指头算终。具体大致以下情况: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子女孝顺的会给老人零花钱,另外,身体好的伴还在,还会一块下地种菜,生活不愁。他们喜欢闲庭信步、田园生活、看大地苍翠、望蓝天白云。如我二哥二嫂,我挺羡慕了。
苦就苦在身体不好不便,老伴走了,子女也靠不住的老人。这种老人没钱吃约看病,生活得不到温馨,就希望孤独早点去天堂!如我四叔就是。
没子女的老人还好,无论是光棍或配偶,可一起进养老院有政府关照。我村有三位,年轻时,一对是没生育,一个是懒汉,一个是坏脑,生活上现在由政府兜底。
政府对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在生活费补贴方面应逐步提高,一百多元钱少了些,他们是吃过苦的,国家、地方政府应多给予温暖、关照。特别是解决好吃饭、看病的问题,让这批老人能真正体会到小康生活的幸福。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有赶上交养老保险的机会,日子怎么过的?在我们这边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儿女成家单过的,儿女每个月给一定的粮食和钱。如果不够自己还适当的种一点地,这样的老人日子过的还顺利。
第二种情况是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单过的,他们要么自己有点钱,要么自己吃低保的,自己都不做事的。没事喝喝茶,打打牌,每天东逛逛西看看的,这样的老人日子过的最好,心情也舒畅!
第三种情况就是跟着儿女过的,在儿女家过日子,要么帮忙做家务,要么帮忙带小孩,平时还要看儿女的眼色小小翼翼过日子。这样的老人过得不开心,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有病向儿女要钱是最难的,我们村里就有一个老人就总是被儿子嫌弃不能干活,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还老是生病!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有多厉害啦?
第四种情况,不依靠儿女,自己坚持种地自给自足,种出的粮食,蔬菜,瓜果,鸡鸭,蛋禽出了吃,就是卖了攒钱。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365天都是在劳作,比较辛苦,相对日子过得紧张,这样劳作到动弹不了为止。
农村70岁没有赶上交养老保险的老人,生活都是不易的,他们一身都在劳作,是我们农村老人的典型写照。
楼主您好,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有赶上缴纳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其实对于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确实是没有赶上参加养老保险的机会,因为这个养老保险大约是从2009年的时候才推出的,那个时候实际上作为70岁今天老人来看,他们已经过了60岁的退休年龄,所以说他们不具备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
但实际上这个农村养老金推出以后,实际上对于所有的农村老人那么都会给予发放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当然如果说你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那么你就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但是对于你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当地都是会给予发放的,只不过就是单一的去领取,基础养老金会比较少,有些地区可能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有些地区可能是100多块钱,最多的也不会超过200块钱。
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你仅仅只有100多块钱到200块钱,确实是不能够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所以说这就是农村老人所面临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在2009年没有推出农村养老保险之前,实际上农民千百年以来他没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个时候也是没有稳定的收入的,所以说也是这么过来了,那么我们就只能够用平淡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事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❼ 退休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交的钱不够领怎么办
离休人口愈来愈多,老龄化人口也是越来越多,那样未来的确会有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自然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有部分群体较为担忧,就是自己未来假如说交纳的养老保险的钱不够,自身领取养老金该怎么办?其实这个担忧尽管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完全是多余,没有任何难题。
❽ 养老保险缴费越涨越多,交不起怎么办
第一,养老保险缴费负担越来越重。我们的养老保险缴款与平均社会工资挂钩。这个平均社会工资是非私人雇员在工作中的平均社会工资,远远高于所有人实际支付的工资。这个工资逐年增加,每年增长10%以上。即增长十年来,我们去年的平均工资是第一年的2.6倍。如果缴费比例没有变化,就意味着缴费数量增加了1.6倍,很多人买不起。
第二,缴费越来越高,退休待遇却不高,吸引力降低。人们对养老保险寄予厚望。他们认为,缴纳15年的保险费,每个月应当领取1000元的年养老金,月薪超过1500元是理想的水平。在实际情况下,退休金只能达到14%至16%的社会平均工资,而许多地方不到1000元。
第三,延迟退休的谣言引起的恐慌。过去几年,我们有一个假的退休时间表,说会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许多人认为,到65岁时,他们几年都不能领取退休金。如果他们不支付,情况会更好。
事实上,根据中国2035年健康计划,我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到2035年将达到79岁。目前,我们的退休年龄并没有推迟退休的计划。未来,我们也可以灵活选择退休年龄,如果你担心退休时的政策真的变化,有些人会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也没有关系啊,因为许多人从事手工工作或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这些人的预期寿命很长。
总的来讲,我们每年支付七八千的养老保险,退休年限可以返还,死后还有丧葬费,退休金和其他治疗费用。比如山东基本退休后,只要活3到5年,都不会亏钱,我们的退休福利也一年比一年增加,所以我们应该支持大部分的社保,现在真正不想买养老保险的人往往是年轻人,因为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计划,而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中年和40岁以上的人群是需要社会保障要求的群体。当下员工养老保险不能任意支付,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支付社保的负担很重。这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但建议年轻人尽快缴纳社会保障,至少要支付15年,以保证未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❾ 养老保险费越来越高交不起怎么办
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越多,劳动者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就会越多。除了缴纳标准外,缴携哗纳的时间越久领取的退休金也越多。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物咐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辩蚂行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❿ 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以养老,该怎么办他们到底靠什么养老
处理农民养老难题更为合理的路径是发展经济,在其中发展壮大乡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应当把乡村人口老龄化列入关键的审议日程。要将农村养老难题纳入新农村规划的重大课题中。一是增加财政局的资金投入。二是引入商业险。三是开办养老公寓。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中,养老公寓基本建设的用处和实际意义,远远大于幼儿园规划(在乡村儿童会越来越低,更何况好多人会使儿女到大城市或城镇的周边受教育,而老年人却会愈来愈多)。所以说有许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呢?
在自身以身作则彻底可以一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没有的情况。绝大部分农民是依靠自己养老服务。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有些农户先富带动后富,有一些农户创业致富,依靠自己养老服务一点难题也没有。乡村也是有极少数困难户,彻底依靠自己养老服务有艰难,靠精准脱贫、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也可以很切实解决如何养老。现在农村也推行了养老保险政策,彻底能合理处理农户的如何养老,是农民养老的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