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四种人不能领养老金
一种是隐瞒老人去世的消息,利用老人的身份领取养老金。现在只要退休老人在世,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前提是老人还活着,由于交满了15年养老金会按月发放,不会无缘无故的中断。如果老人去世的话,第二个月养老金就会停止发放,现在很多子女会隐瞒父母去世的消息,利用父母的银行卡领取养老金,其实是一种保险欺诈行为,被社保机构发现的话,冒领的养老金将被迫追回,情节严重的还将承担法律责任。第二是利用虚假的身份信息,骗取养老金的,这种情况也是不能领取的,就算领取也要退。现在男的基本是60岁退休,女的是55岁退休,虽然已经在讲延迟退休了,但是具体的细节没有落地。如果利用虚假身份信息,这等于是保险欺诈,属于违法行为。第三种是利用社保制度漏洞,重复投保,领取多重养老金。现在不少人在城市里有社保,回到老家又购买社保,利用信息不互相沟通或者统计信息遗漏而拿到两份养老金,这种情况被发现的话,可能会被社保机构退保,自己也只能领取一份养老金,自己还可能被罚款。第四种是退休老人欠债,遭债权人向法院投诉。老人辛苦一辈子,交社保也几十年,退休了养老金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退休老人因债务向法院投诉,法院有权要求社保机构或者银行将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扣除给债权人,往往会保留退休老人的基本生活费用,直到所有债务全部清偿完毕
Ⅱ 哪类人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哪类人是不能参加的你懂吗
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退休养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及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这些公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养”,解除公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缓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参保
参保人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及其复印件两张,三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由村协办员组织,集体办理参保手续。
四、建立个人账户
政府为每位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目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按年度定期公布计息标准,由县农保经办机构统一计息。
五、享受养老保险条件和标准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省级养老金补助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人员和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保养老金。
Ⅲ 哪些人不能领过渡性养老金
【法律分析】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中人”来建立的,指的是那些在“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在此之后退休的人员。我国从1992年开始缴纳养老金,但是有不少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了,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因此有了“过渡性养老金”。
但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的,一般只针对统账结合之前的缴费年限,一般情况是1992之前参加工作的员工。
或者是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是辞职离职后到企业工作的人员,在201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均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Ⅳ 社保缴费满15年,这几类人也无法领取养老金,你知道是哪些人吗
养老金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在缴纳社保方面国家给予了很大的补贴力度,然而有些人在缴费满15年后,依旧无法领取养老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四,未能及时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人
为了杜绝他人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各地都已经展开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大部分地区可以直接用手机APP进行刷脸认证,每年一次。然而一些老人没有手机,未及时进行生存认证就会暂时停发养老金,等到资格认证后才能继续领取养老金。
第五,正在服刑的人
一些退休人员被判刑或是被判劳动教养或者拘役期间,是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期满后,才能在第二个月按照之前的养老金待遇正常领取养老金,享受每年养老金调整的福利。
Ⅳ 哪五类人不能领取养老金
为了有效保障我国公民在退休后,甚至是丧失劳动能力后仍然能够正常地生活,我国很早就推出了养老金制度。当公民满足条件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相应金额的养老金维持生活。Ⅵ 哪四种人不能领养老金
第一,未达到缴费年限最低门槛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的。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补救办法,参保人后期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逐月累计缴费至满15年,或者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至满15年,也是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正常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的。
第二,没有按时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只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养老金领取条件,那么退休人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领取养老金直至去世为止,对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非常利好的事情。然而这一福利多少会让一些人产生投机取巧的心思,想要不劳而获,比如家里退休老人去世,家属却故意瞒报消息,继续冒领他的养老金。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损失,非常不可取。因此国家为保障养老金可以切实发放到退休人员本人手中,每年都会要求按时进行生存认证,要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月起养老金待遇就会停发。
第三,被判刑或者被判劳动教养
法律是做人的底线,没有谁能在触犯了法律之后而不受到严惩,所以如果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那么这一期间会停发基本养老金。不过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领取养老金待遇,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第四,没按时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记备案
根据《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可知,不按规定提供本人居住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停发或暂停发养老金。很多人退休后,会跟着儿女去国外定居,如果没有按时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记备案,也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的。
Ⅶ 哪五类人不能领退休养老金
法律分析:谎称人员去世,冒领养老金的,修改年龄来领取养老金的,重复领取的,伪造身份证明的,伪造劳动关系的。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