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有些60后到老的那一天,不指望子女,把希望寄托在养老院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每个年代人的艰辛与幸福。
作为我们父母这一代人,他们子女很多,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晚年得到了众多子女的照顾。
而对于我们六零后来说,只生了一个孩子,生活比较轻松,但是晚年应该比较艰难。
从她的身上,60后人看到了自己将来的影子。我们都只养了一个孩子,他是无暇照顾我们的,请护工和进养老院没有区别。
其次,60后人年老体弱时,子女无暇照顾,养老院有人管。
退休的杨老师只有一个孩子,儿子远在西藏上班。儿媳带着孙女在省会城市上中学。杨老师是舌癌,她的丈夫有心脏病。
几年前,丈夫去世的时候,她要把儿子叫回来都没有办法。只能对着电话干着急,说不出话来。
儿子知道父母的病情,听着对面含糊不清的声音,知道情况不好。只有叫附近的同学去查看,才得知父亲已经去世。
他一时不能赶回来,孩子正面临高考备考,母子俩也不能及时赶回。他只得托人先为父亲穿老衣、送进殡仪馆。
杨老师最后进了养老院,她不愿意,自己死时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她知道儿子很孝顺,但是儿子一家也要生活,不能天天守在她的跟前。
看到过几例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死在自己家里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报道,不得不让60后们感叹:进养老院吧,最起码临终前还能看到个人。
最后,60后们大多夫妻两人在家,平时比较寂寞,进养老院会心情开朗。
现在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养老院就像学校一样,白天,大家在一起吃饭,一起娱乐,没有油盐酱醋茶的劳累;晚上,玩困了,回自己的寝室睡觉休息。有热闹,也有安静,比独自在家更开心更轻松。
很多60后表示:能自理时就好好照顾自己,感觉快不行时就自己离开。当然更希望那时安乐死合法化!没有生命质量的活着对我来说,毋宁死!
也有人说:五十岁就写好遗嘱了:过了七十五岁,重病不抢救,坚决不进ICU!
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三五人是常态。而且,大家多是以父母为圆心,分散在不远的地方,或工作,或经商,或务农。
到了这个年龄,工作也都压力不大,儿女已长大成人,金钱也小有积蓄。这时,父母生病住院,压力还不算太大,时间、精力、金钱,大家都可以平摊。
而60后的子女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还有自己的家庭,从精力,时间,金钱上是没有办法照顾父母的。
母亲住院期间,我时常与姐妹们庆幸:幸亏我们这会儿没有上班,幸亏我们的子女已经长大,并且还没成家,否则,我们怎么会有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到母亲的照顾中?
我们将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动不了的时候,进养老院是唯一的选择。
我给女儿说:我现在的钱不能给你花完,我要好好攒钱,到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不拖累你,卖了房存上积蓄,抱着手机进养老院。
『贰』 现在老人为何都不依靠子女们赡养,都选择在养老院度过
大家都发现,现在的老人们都喜欢选择在养老院度过余生,而不是再像以往一样只依靠子女们赡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最后,老人们住在养老院既安全也有保障,与儿女住一起并非都能得到全方面照顾,而且现在国家很多城市都有养老院,其中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同时还有细心周到的医护人员,一旦老年人出现突发急症,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治疗,因此在安全方面相当有保障。相对来说,如果与儿女住在一起,由于子女平时工作压力非常大,甚至还要加班加点,有时连孩子都没有时间照顾,更不用说照顾老人了。因此在不少老年人看来,与儿女住一起还没有住养老院更有安全保障。
所以现在有的老年人宁愿住在养老院,也不喜欢与自己的儿女长期住在一起。在这里也希望所有的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所有的子女都能够孝顺父母。
『叁』 不靠儿女养老,老了去养老院怎么样
儿女养老,姥姥去养老院怎么办?不靠儿女养老,自己有条件有能力的话,如果能自理的话,尽量不要去养院,可以找一些老年社团参加活动,这样活得很精彩
『肆』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不指望子女来养老了
我听到很多农村老人说:“农村本来艰苦,儿女压力大,过得艰难,自身难保,没有条件,我们不忍心让他们养。”
这就是农村老人,不指望儿女养老最主要的真相。朴实简单,让人泪目,让人心酸。
另外一个方面是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在逐步改善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的养老现状。
农村老人多数务农,或者打零时工。收入少,生活条件比起城镇老人差一些。所以国家给予农村老人的福利更多一点,年龄越大的老人,有机会获得更多补贴。
比如基础养老金:国家从2009年开始,在农村实施新农保。参保农民达到退休年龄以后,能领基础养老补贴,每月有几十块。
高龄补贴:主要是针对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年满60,可以领到相应的补贴,年龄越大,能领到补贴就越多。估计有不少老人都在享受这一福利吧。
养老补贴:这是地方性的。部分省份会发养老补贴,以减轻农村老人的养老压力。主要针对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人群,比如“五保户”。
当然,这对于农村老人养老,是不足够的。那是因为老人基数大,不可能每一个都照顾到,国家还在想办法。
更多的,还是要靠农村老人自己努力,或者靠儿女。
这一个方面就比较现实。农村孩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家底,长大后,养家糊口,买房建房,养育儿女。维持家庭生活所需,哪样都要钱,哪样都不轻松。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白手去挣。从无到有,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做普工的,工资就三千左右,还要扣除房租开支,儿女学费、生活费,更是不剩多少。很多时候是朝不保夕,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
他们自己过得焦头烂额,不知道要找谁来帮忙。作为父母,哪里忍心去让他们赡养。很多不是儿女不愿意赡养,是没有那个经济能力,老人不愿意让他们赡养。
读完大学的,家里要供出一个大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给孩子读书,倾尽所有,在所不惜。孩子能读书,难道你不让他读吗?
再苦再累,不能耽误孩子,怎么也得让他读完大学。欠的那一屁股债,到时候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能用这种阿Q精神安慰自己。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找了个儿媳妇,结婚后小夫妻开始供房,养孩子,孩子要养好一点吧,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小夫妻俩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为了养孩子,供楼房,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作为父母,怎么忍心再去问他们要钱,再去逼迫他们,不忍心呐。
很多农村父母不只是没有让儿女养老,七、八十岁还在撑着老迈的身体,拼命赚钱,帮扶儿女。一直到实在干不动了。还在忧心儿女过得不好。
很多这样的老人说:“儿女过得艰难,我们不帮,谁会帮!”
都说“猫生的猫疼,狗生的狗疼”,有哪个老人舍得看儿女压力山大,自己都顾不过来,还舍得去要钱,让他们养老呢。
现在国家政策在向农村倾斜,今后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伍』 养老不能靠子女,子女是靠不住的
养老不能靠子女,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说子女靠不住,也不一定,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子女养老主要是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因为孩子都是看着自己的父母长大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是嗯,在一个良好的家庭当中,你的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孝敬父母,有这种优良传统的话,那么孩子嗯,给你杨老师肯定不成问题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家庭嗯,为了不给子女添负担而去养老院生活,也是她们的一种选择,但是我觉得嗯,完全靠不住的子女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我们尽量能在有经济能力的条件下嗯,自己生活,不打扰到货,影响到子女的这种生活。应该是现在很多人的选择
『陆』 如何看待老人有儿女而去养老院养老这件事情
个人认为这算是新时代下对子女和老人都有益的一种养老方式,并非有些老旧观念里所认为的,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一种不孝顺、逃避赡养责任的行为。尤其是针对当下绝大多数人而言,老人晚年能够在养老院养老实际上利大于弊。首先,对老人而言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从客观上来讲,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养老院,大多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生活帮扶和医疗服务。尤其是针对失智、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在家中子女因为各种因素可能无法看管到位。而在养老院可以由专业的护工进行照顾,几乎可以做到24小时看护,相应的医护人员还能定期做体检,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不失为一种保护。
总得来说,养老院不是什么水深火热的地方,更不是阻隔亲情的地方。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必然,而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在未来也许会成为必然趋势。需要正确看到孝心与养老院之间的关系,送父母进养老院不代表没有孝心,在家无法提供足够的、有感情的陪伴也不叫作有孝心。
『柒』 只用钱养老,完全不依靠子女靠谱吗
人到晚年,作为我们的老人来讲,大家就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是幸福和美满,可是我们的老人,想要晚年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么多半就少不了金钱方面的支撑和子女的孝顺等。
可是我们很多老人就发现,现在我们有些子女,要不就是并不愿意赡养老人,要不就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容易爆发矛盾冲突,要不就是他们本身生活成本压力大等种种原因所限吧。
所以说,人到晚年,我们的老人想要真正的安排好自己的养老生活,除了手里面要有一定的钱财以外,也要和自己的子女搞好关系,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老人就只有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到最大化和极致,老人多半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捌』 为什么部分养老院不收无子女的老人
因为这些老人到了养老院之后,也没有亲手为他们办理手续,而且养老院觉得收留这些丁克老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很大。
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到居住社区或者是村委开具证明,并携带证件到当地的民政部门申请,批准以后就可以去当地的敬老院办理入院手续,并入住。
一般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先办理五保户证,到六十岁以后可以拿生活补助,可以自己在家生活,也可以选择去敬老院生活,一般老人都是行动不方便了才去。
养老院也是有“三六九等”
1、一等:子女频繁探望
其实养老院也是有分层的,护工毕竟只是一份工作,不可能每天都带着善心去工作,他们也有疏忽和疲惫的时候。有子女探望的老人,肯定会被优待,因为他们有后盾,有人会为他们撑腰。
说一句现实的话,老人在养老院有什么问题,子女可以合理进行维权,但是丁克老人可能就没办法保护自己了。
2、二等:子女没时间探望
有子女但是没什么时间探望的老人,在养老院也属于中等地位,有子女撑腰,虽然不常见但也比没有好。甩手掌柜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做法,也不是不孝顺,只是生活节奏太快,根本没时间顾上父母。
3、三等:没有子女
在养老院最让人心酸的大概就是没有子女的老人,他们有自己的养老金,交给养老院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老人最担心的就是得了老年痴呆,不知道会被其他人怎么对待。
『玖』 现在的老人养老,如果送到敬老院的话,必须得有子女吗
其实我国已经逐渐迈入老龄化时代,在这种现象下,有一个问题也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那就是养老问题。事实上,现如今有很多人都抱有这样一种观点:老了不要子女养老,存点钱就去养老院。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养老院规则制度完善的基础之上。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养老院的规章制度足够完善,大部分养老院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也是有些人在听到此类观点以后都会忍不住反驳“那你得看看养老院的隐藏规则”的原因。那么,养老院中究竟有怎样的隐藏规则呢?
事实上,如今有一种养老模式非常流行,甚至有不少赶时髦的老人已经开始尝试了。那就是有几个关系不错的老人联合起来,找一个宜居的城市租一间大房子共同居住,或者是干脆回到乡下。因为这些老人本身就是朋友关系,所以住在一起也不容易产生矛盾,而且彼此之间还能够互相照看,就算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能够及时的通知对方的子女。
另外,尽管如今的房价偏高,但如果只是租一间大房子,尤其是在乡下租房的话,价格也不会太高,更何况是这些老人共同承担,所以实际的居住成本说不定要比在养老院更低。也是因为如此,这种养老模式开始受到不少老年人的欢迎,甚至有不少年轻人都表示,希望自己老了以后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养老。
『拾』 养老靠儿女好还是靠自己存钱好
人生在世,能靠的只有自己,其他的人都是有无可变性的。
赡养老人,毫无疑内问这是作为孩容子的责任,但看看周围的例子,就会知道这是多么的可行。
附近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还每天在地里干农活,孩子们也不在乎。而不是忽视老人,更糟糕的是,老人的妻子在去世前,为老人攒了一笔钱,让她不用担心。但最后,被孩子瓜分了,老人什么也没有得到。
似乎有一个女儿,但家庭并不富裕,更不用说离家很远,没有办法照顾老人,生活真的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早点做好计划。
(10)为什么养老院不能靠儿女扩展阅读:
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很多情况下,父母已经到了需要照顾的年龄,但只能养活自己,没有积蓄。有很多人刚刚成家立业。这是需要支付账单的时候。孩子们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家庭很难被照顾好。
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两个年轻人,四个需要照顾的老人,还有孩子,这真的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即使他们真的孝顺,但精神是心甘情愿而力量却不是,困难不会把孩子逼到绝境的顶端。总之,如果想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仍然要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