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什么时候开设

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什么时候开设

发布时间:2022-07-12 11:40:27

① 智慧养老产业前景如何

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智能养老的核心创新

智能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

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智能设备、养老平台、护工培训、养老金融、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最大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② 智慧养老是什么

畅想未来——智慧养老

未富先老、空巢独居、劳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是当今养老服务面临的三座大山。

受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分工逐步社会化变革的影响,未来的养老一定是商业化、市场化的,需要老人付费来养老。

但是未富先老的现实状况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没有钱怎么养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大量投入财政资金,一方面投入到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养老补贴形式,培养老人的付费养老习惯,同时减轻一部分支付压力。

但政府补贴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财政收入下降,以及即将迎来的老年人口爆发,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也不符合养老服务市场化、商业化大方向。

面对这样的形势,智慧养老能做些什么呢?

笔者认为,基于现阶段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智慧养老,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起到一些作用:

引入“互联网+养老”概念,搭建覆盖广泛区域的养老服务云平台,将区域内有限的养老服务人力资源、设施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等高效复用,降低养老服务成本。

将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自动监测预警等产品和技术手段与线下救助团队相结合,构建“物联网+紧急救助服务”的无人值守与救助体系,为居家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提供“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服务”。

将可穿戴设备、自助健康体检设备等健康监测产品与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在个体上,实现老人个体的健康动态监测、分析、预警、预测,并配合积极的健康、医疗干预,令老人健康状况维持在较好水平,从而降低医护费用的支出;在群体上,实现对区域老人整体健康状况、趋势的监测、分析、预测、干预,从而实现在区域内医疗费用支出、常用药品集约化采购等,有效降低区域整体医疗成本支出。

上述这些,各地政府、企业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在做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从长远来看,目前市场上呈现出来的智慧养老方案、产品、平台、技术等应对当下的养老服务有余,但应对未来却存在很大的不足。

老龄化加剧,出生率低下,年轻人不愿从事收入低工作任务繁重的服务性工作,这是未来的大趋势,这个趋势在我国已经萌芽,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之中。

养老服务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行业。

传统服务业,如餐饮、快递、零售,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无人值守设备等减少人力成本投入。

但是养老服务业是对人的服务,贴身的服务,目前还只能由人来提供这些服务。

现在的智慧养老只能在人力资源复用方面,在健康监测方面一定程度上减少和替代人力投入,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独居老人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精神慰藉问题,这也是现在智慧养老无法解决的。

笔者认为,未来的智慧养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1、智能看护、机器照料,解决居家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问题。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机器人可以在未来的十年达到可用程度,在未来的二十年达到低成本使用程度。

到那时,我们现在做养老服务不敢想也无法做到的24小时贴身服务,就可以通过智能照护机器人来实现。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从事繁重的老年人服务工作,而且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普通收入老人很难获得称心如意的人员服务。

但智能照护机器人一旦成本达到了可以进入普通家庭的程度,养老服务业将不再面临这些问题。

智能照护机器人可以完美的实现对老人起床、穿衣、做饭、喂食、如厕、洗浴等一系列照护服务。

智能化、自动化的配送体系可以按照老人的需要,自动化实现物品、药品的采购、配送等工作。

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与智能照护机器人配合实现对居家老人的体检、诊断等,由智能照护机器人实现打针、点滴、按摩、更换胃管尿管等医护服务。

到那时,养老服务业不再是现在的提供服务人员,而是提供智能照护机器人的销售、租赁、维修等服务。

2、虚拟现实交互技术、脑机连接技术,解决居家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

精神慰藉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有温度的交流和互动问题。

现在我们解决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自理老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第二,派遣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与老人聊天互动。

那么在未来,完全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居家老人之间搭建虚拟现实交互场景,老人端坐家中,就可以实现与其他老人、子女、友人进行有温度的互动交流。

或者像电影《黑客帝国》那样,通过佩戴虚拟现实头盔,透过互联网,以脑机交互的方式,实现沉浸式的虚拟交互之中。

以上就是笔者心目中未来的老年人生活图景,真实的人不再需要从事具体的照料服务工作,而是成为工程师和管理者,服务的提供全部由自动化体系和机器人来完成。

自理的老人可以像现在这样与其他老人社交,丧失行动能力的老人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社交,满足心理需求。

有人可能会觉得,完全有机器人、虚拟现实替代的养老,会不会很冰冷,缺乏人情味。

但笔者认为,这不是把老人放入一个冰冷的环境,而是充分解放人力资源,让真正的人不再陷入具体的、繁重的劳动中,人可以去做附加值更高,更能发挥人类创造力的工作。

再想一想,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也是别人的儿女,当他们从为别人服务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不是能更好的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呢?

写完这篇文章,笔者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放纵自己的想象了,对养老的畅想似乎有些科幻色彩。

但人类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三十年前,我们谁又能想到笨重的大哥大能发展成现在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并深刻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呢?

一切皆有可能!

以上内容来源于养老信息网《畅想未来——智慧养老》,作者:赵智

③ 报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原因

科技的进步和老人需求的增长,智慧养老正逐渐成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正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对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的。在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下,智慧健康养老的产品客户群体十分庞大。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接近5万个,床位数仅仅占到老年人总数的1.03%,与西方发达国家4~6%的数目相差甚远。同时,老年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老年服务社会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务事业必然是生机盎然、大有可为的。

④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哈喽,大家好,其实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只不过我亲戚家的小堂妹学这个专业,相信大家对这个专业有点陌生,其实我也陌生,至于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那么让我的小堂妹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⑤ 智慧健康养老政策,你知道多少呢

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行业的国家级政策频发,地方级政府也陆续快速响应。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公布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合计374个,其中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

2019年是智慧养老政策频发的一年

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互联网+养老”和“智慧养老院”的核心方针。2019年12月,先后公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重要政策解读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该公文的最终目标是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核心手段是信息技术,具体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主要方向包括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大力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加强老人身份识别等。

(2)《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行业的规范性,未来智慧养老也将健康的发展。

(3)《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9〕292号)。

《意见》指出要发展功能性老年服饰服装、智能日用辅助产品、安全便利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

地方政策积极响应

截至2020年2月我国已经有27个省市地区就智能养老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措施,并陆续出台具体细化的地方性智能养老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智慧养老应用示范项目分布

截至2019年12月,民政部、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公布智慧养老示范基地52个,示范乡镇(街道)225个,示范企业117个。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⑥ 中国养老产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5年被称为中国养老元年,各种养老创业团队层出不穷。


从2013年国家明确开放养老市场到现在,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进军养老市场的团队不在少数。而另有数据报告称“到2020年,全国将有4.8亿人迈入老年阶段,占总人口的35%,而整个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GDP的三分之一”。看上去,这是一个蛋糕巨大、政策利好的大风口。

在2013国务院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开放了外来资本在养老市场的布局,自此由“国字号”开始进入自由竞争市场。

其中在科技与互联网方面的先行者不乏其众,比如2015年成立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从线上的交互系统到线下的照护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再如为家庭设计的一系列可穿戴预警设备,试图从硬件上优化老人的家庭照护条件。


但从市场上看,目前的“智慧养老产业”,主要是智能终端与云平台两者居其一,或两者相结合,以实现对老人的健康管理和预警。


这一服务,理所当然地遇到了老人市场培育的问题。


老人和子女,都需要市场培育


首先,老人对健康的需求还是比较明显,如果能长期采集数据,并对健康进行风险评估,让老人和子女甚至是服务机构都能能够清楚身体状况。


第二个方面在于老人的安全保障,一键呼救和自动报警是目前主要的功能需求。


再者其实在于老人的精神需求上,如果系统越能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老人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在推广上他们还缺少有效的手段,而居家养老的买单方主要还是老人的子女。通过智能手段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及时提供预警,是子女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养老平台模式。


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市场拓展离不开资本、营销及执行的力量。但这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正是受到上述资本、营销及执行力量的客观限制,目前‘小能伴’在直接to C市场方面的进展并不快。


而要说服有赡养父母需求的年轻子女,可能营销推广的方法和渠道不同,但难度并不比直接说服老人更小。


前文提及的麦麦养老和小和365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先寻找养老服务机构客户合作,将相应的设备和服务销售到机构内部,再由机构间接推广给普通消费者。


机构推广:成本阻力大


智慧养老产业并不是第一个采用先to B再to C策略的行业,但养老机构要接受智能终端的进驻、甚至全面采用云平台管理老人健康,还有成本方面的忧虑——虽然养老机构热切欢迎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技术。


此外,来自专业养老服务行业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鼓励老人在家中接受子女的赡养,把健康的老人送到养老院里,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这种观念客观上阻碍了养老机构本身的升级发展——养老机构推出的高端服务,在国内相对更难被高收入家庭认可。这也引致国内的养老机构没有动力和资金去优化智能化设备了。


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呼吁新的产品创新


推行智慧养老的从业者们都在摸索更好的商业模式,但能闯出一条道路的企业并不是很多。“目前阶段这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活,战线也长,包括整个产业链也非常庞杂,所以从业者一是要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再者也要有耐心。”


‘小能伴’老人平板,专注解决老人亲情陪伴,身体健康和娱乐悠闲的养老需求,致力于为每一位中老年人提供幸福晚年,希望能够和从业者一起努力,探索中国智慧养老事业为您解答。

⑦ 智慧养老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随着老年化的加重和“银发经济”的兴起,国家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背景下,智能养老行业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期。目前我国养老主要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未来智慧养老将在智能硬件和智能平台的协助下,由“助老”向“用老”和“孝老”迸发。

智慧养老现仍停留在“助老”阶段

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其具体涵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

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归纳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服务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成长期。2020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预计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在此时进入行业爆发期,同时智慧养老也将从简单的“助老”向“用老”和“孝老”方向迸发。

智慧养老市场格局基本建立

(1)从政策端看,2019年是智慧养老的政策元年。据前瞻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计颁布相关智慧养老政策超过70条,而2018年仅为50条左右。

(2)从需求端看,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约2.54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达18.1%,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相关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绝对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显著、发展不均衡、波动幅度大等特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这将为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3)从竞争端看,市场仍处于增量厮杀阶段。根据前瞻对三批智慧养老示范企业的统计,示范企业中包括50家信息技术公司,占比43%,其次是养老服务公司24家和医疗科技公司20家。根据亿欧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养老产业。通过整理前瞻统计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绝大多数商家是通过与政府部门(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切入智能养老服务行业。

(4)从技术端看,通用技术包括简单的定位、人机交互等,而功能性定位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老人异常行为监测、血糖监测等技术;智能硬件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自助式检测设备、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服务系统平台则以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主。

(5)从模式端看:从运作模式分析,我国实行的“9073”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从服务模式分析,主要以医养模式为主,文化旅游模式为辅。

(6)从体系端看:政策体系和投资体系已经完成“暖场”工作。技术体系中的产品创新正在建立,中国老龄协会于2019年4月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而日本就有4万多种,占2/3多,我国自助开发的产品仅有2000多种。

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社区为主流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

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老年人口数量为25388万人,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则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护理人数应在1777万人左右,按照“9064”养老服务格局也有约1523万人。

根据《智能养老研究动态》,“智能养老”按照空间地点可分为智慧居家、智慧社区和智慧机构三种模式。智能养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支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施,以“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应用来完成服务需求,利用技术支撑实现多窗口多领域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积极展开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

根据我国“9073”的养老服务规划,应有90%的老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智能养老重点也主要集中在社区居家养老上。

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智能养老的核心创新

智能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

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智能设备、养老平台、护工培训、养老金融、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等,其中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最大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

我国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核心问题是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难以权衡,社区和机构都涉及到前期巨大的建设成本,而后期运营价格和服务不成正比将影响老人的体验感。我国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也为了减少养老前期涉及的建设成本,但居家老人在家存在监测不完善的问题。

居家养老的监测问题、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成本问题,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2019年6月,浙江椿熙堂“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落地,利用智能终端+智慧养老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政府通过养老服务补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低保、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设备,智慧养老专家爱牵挂与椿熙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配合项目提供智能终端设备——爱牵挂小鲸智护手环,S3智能手表,爱牵挂远程智护医疗血压计,以智能终端设备为服务的入口,搭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筑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平台服务资源的有效运营,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智能硬件以个性化和多样化为发展方向

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智能硬件产业可以重点发展国家扶持的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

智慧养老平台围绕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和安心生活

如今智慧养老平台已成养老流行趋势,智慧养老平台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大幅度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智能的服务。未来的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提供优越的养老服务,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全方位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

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

近年来受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的刺激,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据统计测算,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⑧ 如何开办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开这种公司应该去民政局还是去工商局

⑨ 2019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这个专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工资如何 待遇好不

原标题: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需求加剧,智慧养老模式优势逐渐凸显

未来智慧养老是发展趋势

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反映出较为现实的养老问题。社会老龄化及养老供给端的不足,使“养老”一词的国民关注度较高。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规范和助理养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科技发展给老龄化的社会带来了希望,老年人对科技产品的辅助功能要求较高,医疗需求强烈,未来,智慧养老是发展趋势。

“养老”关注度高 供给端不足有待改善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为人们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艾媒大数据监测系统显示,以2019年3月网络关注度为例,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2019年3月5日达到最高峰,当日网络搜索量达到23146万次,随后保持在3500-5500的区间。同时在网络上关注养老话题度较高的地区大多集中于一线城市,也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老龄化程度与养老话题关注度呈正相关关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老龄化程度较高,关注养老话题的人群自然较多。

2019年3月“养老”一词网络关注度(网络搜索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⑩ 什么是智能养老 智能养老有哪些优势

智能养老能够提供传统养老服务中人力做不好、做不到和不愿意做的服务。人力做不内好的服务,如瘫痪老年人容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来解决;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如空巢老人的健康照护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来解决;人力不愿意做的事情,如一些脏、累、苦的工作,未来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如护理机器人来代替,全品源智能机器人就可以自动清洗瘫痪老年人大小便,解决护理员的工作量。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大降低,老年人随之将享受到品质优秀、价格合理、可及性高的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

阅读全文

与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什么时候开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父母总是伤害孩子内心 浏览:605
如何缓解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 浏览:244
老年人颈肩 浏览:465
昆山有没有50岁的工作 浏览:112
怎么父母离异的孩子 浏览:561
老人头痛看什么科室 浏览:669
老人吃什么长寿药 浏览:459
湖北企业退休涨工资 浏览:83
老人喊腰疼怎么回事 浏览:39
中老年人血糖正常范围 浏览:172
公司养老保险是退休金吗 浏览:974
2019年东莞老年大学报名时间 浏览:117
宽叶不死鸟什么季节嫁接长寿花 浏览:920
河北省最新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浏览:644
入职前去医院体检要多久 浏览:720
孝顺儿子难 浏览:247
老年人吃完饭喝茶叶茶对身体好吗 浏览:304
绍兴县残疾人养老保险 浏览:212
养老保险余额怎么无数据呢 浏览:3
养生书单美册是怎么做的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