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房养老”政策落地 “以房养老”怎么养
以房养老,就是老人将拥有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处分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以房如何养老
由于各地房价差异巨大,通过以房养老领取的养老金不是按房屋的面积和地段估算,而是根据老人与保险公司共同选择的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的房产价值进行估算(养老金费率表已在保监会网站公布)。
具体如何操作
电话约访老人→面谈详解产品→确定老人投保意愿→签署投保意向书→对房产进行价值评估→有效保险价值确认→再次与老人沟通确认意愿→签署投保单、产品说明书、补充协议及相关附件→签署房屋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公证等。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7-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Ⅱ 以房养老,实际怎么操作
南京有以房养老倒按截的政策吗?
Ⅲ 以房养老怎么办理,在哪里办理需要什么手续
您好,首先要找一家大型可靠的保险公司,是否提供以房养老的保险,然后看清楚保险条款和发放的养老金的金额。
Ⅳ 养老保险以房养老是什么意思
以房养老保险的意思是,老人与保险公司约定,由老人抵押房屋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而保险公司可在老人死亡后获得抵押房屋的处置权,优先偿付养老保险费用后,剩余部分交给老人的继承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十二条
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Ⅳ 什么是以房养老以房养老到底可不可行
与家庭,每个人都没有奇怪,4年前,开始一级的一级城市的试点操作,据相关数据统计,只有近100个房主选择支持房子,可以看出家庭不接受由每个人和飞行员在测试点之后取得了“结果,中国银色中国银保险委员会必须全面扩大家庭和老式养老保险的试点地区。这真的可行吗?
Ⅵ 什么是"以房养老",国务院推出7种养老模式
无直接法定继承人的老人,可以把房产抵押给银行,由银行每月支付一定的钱做为养老金,这就是以房养老。属于商业贷款行为。
其实银行早就有这种政策,只不过现在改个名字罢了,
Ⅶ “以房养老”全国推广后,参与政策的老人可以领到多少钱
可以说现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保险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同时,对待保险来说,我们可以用两方面的视角来看,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我们未来遇到的风险,并且可以在我们遇到危难的时候救助我们,但是也有很多保险,它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样的话,就要求我们要看清楚每一种保险它的优劣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以房养老”这样的举措?那么,“以房养老”在全国推广之后,参与政策的老人可以多领了多少钱呢?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知道,“以房养老”是保险公司提出来的一种新型保障制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参加这样的保险,但是也要明白,这样的保险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Ⅷ 用房可以换养老金吗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
“以房养老”保险这笔账怎么算?
就在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后不久,浙江首单“以房养老”保险产品7日落地杭州,保险客户陆先生夫妇从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手中领到了第一笔养老保险金。
这种模式下,那些收入较低,但名下住房价值较高的老人每月都能获得一笔养老金,从而改善老年生活。
据提供该保险产品的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产品主要优先孤寡失独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龄老年群体投保。“老年人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时,双方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以抵押房产的评估值为基础,同时考虑房屋折旧、预期增值、预期的老年人平均生存年限等,金额一经确定,不能变更。”
这个看似“旱涝保收”的险种,究竟是否划算?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投保人房产的估值计算为100万元,那么60周岁的男性投保人每年需缴纳2544元保费,直至86周岁,每月到手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为2514元。
同样条件的女性投保人,两项金额相对较低,分别为年缴保费1622元和每月到手基本养老保险金额2082元。
投保人陆先生表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他和老伴每月合计可以拿到大约6000元。加上退休金,每月总共可以拿到一万元左右,生活质量肯定大不一样。
“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情况如何?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提出鼓励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和2016年分两批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从试点情况来看,业务开展并不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相关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续。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人难以接受‘以房养老’。”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说,很多老人也难以接受自己辛苦一辈子挣来的房子未来成为别人的。
“60岁以前按揭买房,60岁以后抵押房子养老,百年之后,什么都没留下”,成了不少人对于“以房养老”的直观感受。
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外,房子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也让不少意向人群体“望而却步”, 在房价不断攀升的经济环境下,老年人更愿意相信自己房子的价值会一直上涨,而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对老年人房产的评估价往往低于市场交易价,这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投保热情。
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个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财税、司法等多个领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策基础较为薄弱,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管控难度较大,难以盈利。
专家:多举措培育全新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华说,“它可以作为当下养老市场的一个补充方法。”
针对推广中所面临的问题,杨建华表示,激活“以房养老”保险市场,首先要将“以房养老”的服务模式标准化和精细化,提高其可信度;同时,做好信誉背书,有力保障老年人和保险机构的相关权益。
银保监会在此次通知中特别强调,保险机构要做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综合研判,加强“以房养老”保险的风险防范。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房养老”涉及保险、房产、信贷等多个金融环节,因此,在监管方面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通力管理。
来自新华网
Ⅸ “以房养老”保险这笔账怎么算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
这个看似“旱涝保收”的险种,究竟是否划算?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投保人房产的估值计算为100万元,那么60周岁的男性投保人每年需缴纳2544元保费,直至86周岁,每月到手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为2514元。
同样条件的女性投保人,两项金额相对较低,分别为年缴保费1622元和每月到手基本养老保险金额2082元。
投保人陆先生表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他和老伴每月合计可以拿到大约6000元。加上退休金,每月总共可以拿到一万元左右,生活质量肯定大不一样。
Ⅹ 什么叫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其实就是“倒按揭“的一种俗称,指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从国际范围内的先例来看,以房养老非常普遍。
益养老平台认为,以房养老就是用老年人的住房来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如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创新。
但是也存在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以房养老来骗取老人的信任,如果被不法分子将老人的房产抵押贷款的话,就会出现老人老无所依的状况,所以对于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老年人一定要保持警惕,千万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冲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