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兄弟姐妹三人,儿子继承父母全部家产,女儿赡养老人的义务怎么算
这个在农村真的很普遍。
这个有法律和道德两个约束,但是不管怎么说,子女赡养老人都是自己的义务。
我也是农村的,我们这里也是这样,而且这个不是少数,儿子继承家产,女的嫁出去,女的老公继承他的家产,这个在很多地方都是数千年的风俗习惯。
关于女儿怎么养老人,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父母,尽量的照顾,但是花钱方面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儿子出大头,当然,有些儿子不富裕的,女儿富裕的,也会多拿点。
㈡ 老人去世后留下12万,3兄弟如何分,个人认为多劳多得
老人去世后留下12万3兄弟如何分个人认为多劳多得说的没错多劳多得但是老人生前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正常三一,三一分免得兄弟之间伤感情如果三兄弟讲义气那就谁孝心多谢就多分点
㈢ 兄弟三人赡养老人就有一人是二级重度残疾人没有生活来源三兄弟怎么分担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这两个兄弟来分担赡养老人的问题了,这个兄弟是二级残疾,他没有生活来源,你让他用什么来赡养老人,说句难听的,他自己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只能靠低保或者残疾金来维持生活,作为亲兄弟,要明白血浓于水这个道理,在这里就不要争辩什么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兄弟不用你们再帮助就烧高香了,别指望他在赡养老人了,确实没那么能力。只有这两个兄弟辛苦点,多出钱多出力了。
你好,不用细说了,只有你们劳累,赡养和照顾老人了,别的没有好办法。这里可以说,辛苦你们了,你们替这个残疾兄弟出钱出力吧。
最后祝你们天天开心快乐,家庭和睦幸福。
㈣ 兄弟姐妹三人,在扣除赡养老人支出时,如何对费用进行分摊个税证书有啥用
由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均采取税基扣除的方式,而且赋予了纳税人较多的选择权,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收入较高的一方享受扣除
张斌 | 文
2019年1月开始,新《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如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2019年1月3日,一些上海市民在静安嘉里中心的个税采集点内,办理信息采集和扫码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图/ 中新)
税务机关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就专项附加扣除的操作办法和流程做了比较详尽的解读和说明,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App填写相关资料或填写EXCEL格式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交给单位财务是最便捷的方式。除了按规定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外,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时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十大事项。
第一,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所得项目,不仅包括工资、薪金所得,还包括纳入综合所得范围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如果纳税人可以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不完,而同一纳税年度还有其他综合所得项目,在汇算清缴阶段可以继续扣除。此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有经营所得但没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也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但没有上述四项综合所得,也没有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如只有房租收入(财产租赁所得)、利息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纳税人是无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
第二,纳税人有两种方式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一是有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可以由单位在支付工资时直接扣除;二是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信息进行扣除。唯一的例外是大病医疗,纳税人只能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如果纳税人比较关注自己的隐私,不想让单位知道自己的家庭、子女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部或部分项目在汇算清缴时自己直接去税务机关办理。但是,这样相当于每个月多交了税款,在下一年度汇算清缴时才能补回。还需要注意的是,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
第三,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不仅本人可以享受,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考虑到生病期间纳税人的收入可能会有明显下降,因此纳税人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可以由本人扣除,也可以选择由配偶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分别计算扣除额。
需要注意的是,大病医疗允许扣除的是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疗费用支出,是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大病医疗是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中唯一采取限额据实扣除方式的项目,即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80000元限额内按照实际发生额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
第四,由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均采取税基扣除的方式,赋予了纳税人较多选择权,最大限度获得专项附加扣除减税优惠的基本原则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收入较高的一方享受扣除。以子女教育为例,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假设母亲的收入较高,年度综合所得适用35%的税率,父亲的收入较低,年度综合所得适用10%的税率,选择由母亲扣除一年可享受4200元的减税;而选择由父亲扣除则只能享受1200元减税。
第五,子女教育与继续教育两个项目之间也有选择的空间。如果纳税人本人正在接受本科及以下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和父母的收入情况,与父母协商选择减税幅度最大的扣除方式。
第六,如果纳税人既符合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的条件,也符合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可以扣除住房租金的条件,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同时在家乡所在城市使用首套住房贷款购买了住房,如果选择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如果选择住房租金扣除,则每月可以扣除1500元。但如果在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工作,住房租金每月只能扣除800元。此外,住房贷款利息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其中一方扣除;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购买方按100%的标准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有上述两种情况的纳税人可以按照尽可能由收入较高一方扣除的原则约定具体扣除方式。
第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赡养一位老人和一位以上老人的扣除额相同,都是每月2000元;二是被赡养人不仅包括年满60岁的父母,也包括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三是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有三种,均摊、约定分摊和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其中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两种方式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而且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如果兄弟姐妹四人,均摊是指每人每月分摊500元,不需要签订书面协议;也可以由父母指定或兄弟姐妹约定分摊额度,如让老大分摊800元,其他三人各分摊400元。但是,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也就是说,不能指定或约定老大分摊1100元,其他三人各分摊300元。
第八,考虑到收入等情况的变化,扣除方式应适时变更。多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规定具体扣除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但在每个纳税年度开始时,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变更扣除方式以获得最大的减税优惠。可以在纳税年度开始时变更的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父母双方约定的扣除方式;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两个项目的选择;住房贷款利息夫妻双方约定的扣除方式;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的分摊方式等。
第九,纳税人要根据规定留存相关资料五年。为了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现行的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并不要求纳税人在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时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但明确规定了部分项目纳税人要留存相关证明材料备查,留存期限为五年。需要留存的资料包括: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大病医疗应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以约定或指定分摊方式赡养老人的,还要注意签署书面分摊协议。
第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有法律责任,一定要如实、准确地提交相关信息,不要因为不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就心存侥幸,弄虚作假。建立在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会自动交叉比对纳税人提交的信息,同时税务机关也有对纳税人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抽查的权力。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会依法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税收研究室主任,编辑:王延春)
㈤ 老公有三兄弟,十四岁老公被分家,家公家婆所有开支大小合理我们出吗
呃,你这句话我没有看清楚,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老公,兄弟三个人小时候呢就分家了,那么老公14岁的时候是谁养大它的呢,难道他是自己去挣钱养大的吗?现在你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家公家婆所有的开支呢,要你们三兄弟来共同评分,你就问你们应不应该出?
首先从法律上来讲吧,父母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呢,也有赡养父母的这个义务,但你现在说的是你的老公14岁就已经被分家出去了,那应该就是说父母只想他到14岁这种时候呢叫你们呃,平分父母的各种开销,你们就觉得心里面不平衡。.的确要换做谁都不舒服啊,14岁还是未成年人,父母就不养了,那这种情况之下,心里面肯定很不高兴,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但是换一句话来说,父母毕竟生你养,你把你养到14岁再怎么样,生养的恩情还是有的。
是说呢你和老公可以商量一下看,既然父母只养你们到14岁,那对于其他两个兄弟的照顾会更多一点,那这种情况之下和父母商量,看你们给的钱能不能够少过其他的两个兄弟。毕竟嘛,如果说父母疼爱你的老公,你的老公出钱也是心甘情愿的,可是你的老公从小就像是被捡回来的一样,现在反过来要养父母心,里面多少是不乐意的。但是不乐意又能怎么办呢?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呀,肯定是要赡养父母的,哪怕告到法院你们也得给钱。
毕竟父母也老啦,能够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少了,哪怕心里有再多的怨恨,毕竟也是父母养大了你的老公,该孝顺他们的时候就孝顺他们吧。实在是心里面有气,那就多给点钱,少去看望他们也可以呀。
㈥ 赡养问题,三兄弟应该怎样分配
如果人现在那能自理,自己自理,然后定期去家里看望,如果不能这里了,那就轮流赡养,如果没有时间,那就到你的时候,你就花钱雇人。
㈦ 老公有三兄弟,十四岁被分家婆婆家公生活费全部我们出的义务吗
老公有三兄弟,十四岁被婆婆分家,那么公公婆婆的生活费应该由三兄弟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每个兄弟都应该出一部分钱来赡养老人。
因为作为子女来说,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无论在情理还是法律上说都是应该这样做的。
㈧ 农村三个儿子怎么分摊父母赡养费,一个月每人出多少钱
正常来抄说,不管父母怎么偏心而你之间男的抚养费应该是一样的?或者也可以看看,嗯,父母亲给儿女多少?有的政务老人的地啊,或者是其他的那么赡养费是应该多拿或者是直接接管老人这都是兄弟之间可以互相谈的条件。多少当然也是你们够父母生活的费用?然后再去金滩个人的理解和意见。
㈨ 兄弟几人家属条件不同,赡养老人应该怎么分配
子女都有赡养义务,法律未规定按照能力分担责任。子女之间可以协商。作为赡养父母的子女,大家一起协商,最好能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是做父母最欣慰的结果。
所有的子女均有义务赡养老人,只不过赡养方式可以灵活掌握,可以付赡养费用,也可以劳务方式来赡养。对赡养方式或赡养标准存在争议,可诉讼解决。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9)三兄弟分家抚养老人钱怎么给扩展阅读: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包括两种情况: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晚辈对长辈的赡养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即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上述规定是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措施。
㈩ 赡养老人三兄弟大哥瘫痪儿子该怎么给奶奶赡养费
老奶奶虽说有三个儿子,按理都应该赡养老人,给赡养费。这作为儿子是办法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大儿子瘫痪了,他自己都要靠儿女养活,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赡养老人不用说就靠其他两个儿子了。但是作为孙子也应该替自己的父亲分担一下,能给奶奶多少给点赡养费。这是人之常情,不能说你爸瘫痪了,你就没有赡养奶奶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