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世凯给溥仪400万大洋,现今值多少钱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袁世凯每年给他400万大洋,现今值多少钱呢?民国以前的大洋,搁到现在每块可以换成800元,民国之后的大洋,没有民国以前的大洋之值钱,折成人民币每块只值400元,如果用这种方法来算的话,袁世凯每年要给溥仪1.6亿,这笔钱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相当于一笔巨款。但是要算出400万大洋的真正价值,要结合当时民国的货币价值和通胀膨货等因素。
大家都知道溥仪是大清的末代皇帝,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年纪非常小,权力一直在摄政王的载沣手中,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全国各地纷纷起义,载沣想要派兵镇压,但是当时清朝的军权一直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为了维护大清江山,载沣想要调动袁世凯的军队,但是袁世凯这个人非常狡猾,不愿意出兵镇压。所以载沣只好将权力交给了袁世凯,逐渐袁世凯掌握了朝中的权力。袁世凯一直有个做皇帝的梦,而当时溥仪的母亲隆裕太后又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女人,她能当上皇后,只是因为她是慈禧的侄女。当时的大清的朝中大臣,有一部分人已经全部倒向袁世凯,再加上慈禧太后死后,没有慈禧的帮忙,隆裕根本没有能力去管理大清这个国家,于是只能跟袁世凯签订《清室优待条件》,承诺只要袁世凯给予清朝皇室各种优待,溥仪就就将皇帝这个位置退位给袁世凯。袁世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信守承诺好皇帝的名声,也为了获得拥护清朝大臣们的支持,他每年都会付给溥仪400万大洋。
2. 清朝在灭亡的时候,国库里面还有多少银子
在很多人 的认知能力中,古时候的国库是全天地最富有的地区,聚集天地金钱和宝贝,以向天地老百姓缴税的方法添充国库,它是皇上独有的权利,国库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组织 ,专业管理方法各种各样会计,例如官府赈济流民,修建国家工程项目,塑造部队,进行军事演习,这种全是国库的巨额开支,可从老百姓那边征缴来的税通常不能满足国家规定,从而,历代王朝总是会有比较严重的苛捐杂税,这征兆着国家离亡国没多久了。
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后,这时的清代就剩一个空架子了,宫廷内的宦官婢女肆无忌惮地从国库中盗窃宝贝和银子,直到国家结算珍贵文物之时,全部宫廷只剩余486件,以前创出鼎盛的清代居然这般凄凉,但针对后人,早已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了。可想起国库中仅存的十块银圆,或是令人免不了伤感清代的结果,也许历代王朝亡国之时,没有一个国家这般凄凉,明代当时亡国之时,清代执政者但是抢掠了巨额的钱财,到清帝退位之时,却只剩十块银圆,一个国家穷到这一程度,也是令人感慨。
3. 辛丑条约39年要赔9.8亿,大清仅还10年就亡了,剩下的钱咋处理的
中国近代是一部屈辱的历史,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软弱的清政府和列强们在1901年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要向各国支付4.5亿两白银,但是清朝自然不可能拿的这么多钱来,那只能够分年赔偿了,因此双方协定,年息4厘,共计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只不过清朝只还了10年,1912年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走向了灭亡,那么剩下的钱怎么处理的呢?
而奥匈帝国瓦解后,奥地利和匈牙利也先后在1919年和1920年放弃奥匈帝国赔款,荷兰在1926年将庚子赔款还给中国,但是指定65%必须用于水利事业,而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过后,中国停止了对日本的赔款。
根据总的统计,至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为止,37年当中,中国支付的庚子赔款总计为6.64亿海关银两,扣除各个国家退款,我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为5.7亿两,占规定数额的58%。
4. 溥仪退位后,清朝国库还剩多少银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溥仪退位,总计存在了296年,期间至少159年处于盛世,疆域面积初期时最大大到有1316万平方公里,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小农经济发展到顶峰,人口4亿,物产丰盈,综合实力强劲。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朝代,你觉得国库会有多少钱?
你问她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可以花?一是挪用的军费,修颐和园的钱本是用来向德国人买铁甲船的,结果被慈禧挪用所以没有买,德国人就将这船卖给了小日本,小日本转头就用在了甲午战争;二是借的,找当时的银行借,或者找外国人借,逃难的时候还不忘找富商借;三当然是压榨老百姓来的,那时候清政府就通过苛捐杂税来充盈国库,慈禧自己逃难途中也会压榨地方百姓。
而1912年当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并且许诺还会养着他们的时候,其实是抱着能够将清政府国库纳入自己怀中的想法的,所以觉得让溥仪他们住在紫禁城,自己发钱给他们也没关系,但是他没有想到慈禧的奢侈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当他打开国库的时候,架子上竟然也就剩几个银元宝了,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所以说,清朝贫穷的内在罪魁祸首其实是乾隆和慈禧,不过乾隆帝自己赚了再自己花了,好像没有太多的问题,而且他哪里想得到那么远的事情,于是这时候有些人心中又忍不住要骂几句慈禧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
5. 溥仪退位后,清国库的钱是怎么处置的溥仪退位后住哪
当时清政府和袁世凯签订了皇室优待条约,溥仪仍然保持皇帝称号;民国政府以对待国外君主之规格任其享受;清帝现暂居宫廷,稍后移居颐和园;民国政府每年提供清帝费用四百万两;原有“御林军(所谓禁卫军)”饷银照拨;王公爵位依然;皇族所有私人财产保留。但是后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也没有带走多少东西。纯手打,望采纳
6. 宣统帝退位后,宫里人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国民政府每年给几百万两白银给他,作为他退位的条件,是袁世凯谈判的,孙中山说谁能使清帝退位,这民国总统就给谁做,结果袁世凯谈判成了
7. 溥仪退位后,为何袁世凯承诺每年支付清皇室400万元
清室优待条件是当时南方革命党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清朝皇室进行妥协的产物,经过南北议和代表的磋商,南京临时政府方面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致送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次日公布,宣布清帝退位。
8. 溥仪退位后,清朝国库还剩多少钱
当时清朝国库里面只有10个大洋。可谓是非常的清贫啊,即使出现这样的原因也非常的容易理解,第一就是清朝皇宫里面的官员以及太监非常的贪婪,他们找到机会就会来把这些钱财据为己有,损耗了国库里面大量的钱财,长久下去国库里面的钱财也就所剩无多了。因此当袁世凯这些军阀进入到国库里面的时候,发现国库里面居然只有10个银元,让人大跌眼镜,没有想到堂堂的大清王朝居然只有这么一点钱,原来他们外在的形象都只是撑撑面子呀。
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国库已经变得名存实亡了,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了,连溥仪他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因此后来的溥仪他也被赶出了皇宫,而他的生活也从此由日本人来负责,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9. 溥仪退位后,岁用四百万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多少人民币
不是400万元 是400万两银子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是不稳定,一般认为是80—200元
我们按150元计算, 也就是溥仪皇室能拿到6亿,别惊讶,要大清逊位 6亿 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