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国范围来看退休金能够达到4500元养老金以上的人占比是多少
全国退休工资达到4500元的人数占比是多少?
能够达到4500元退休金的人,工资水平已经是中等偏上水平。根据目前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平均养老金水平在2900元左右,还不到3000元。而能领4500元多数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多数还是在4500元以下,多数人甚至还在2000-3000元。要说具体占比是多数,这个不好说,保守估计在30%左右。
而且养老金年年上涨,仍然保持在5%的上涨幅度,相信现在养老金少的,会通过年年的上调而提高。那么以后能达到4500元的养老金人群也会越来越多。
感谢阅读,评论。欢迎关注
② 全国平均退休金一览表
法律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使用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大致整理出中国31个省和自治区的养老金金额。全国退休金排名最高城市2020是西藏,人均每月4865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4500元的省份。所以以4500为线,做了一些梳理,发现从实际情况来看,全国真正能领取4500养老金的人不多,机关单位占40%。一、全国平均养老金。目前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城镇退休员工12310万人,养老保险支出49228亿元。总额除以人数简单计算外,每个城镇员工的平均养老金约为3300元。我们探索的4500元比平均水平高35%。根据以上比例,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全国养老金超过4500元的人不会超过20%。二、全国各地平均养老金。我国各省、自治区在养老金支付方面仍然相互独立,不是国家统一规定的金额,因此不同省份的退休工资差异很大。从下表可以看出,西藏已经超过北上广,成为养老金第一的省份。全国只有四个省的养老金超过4000元,而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养老金也在3000元左右。目前,我国真正能领取4500元以上养老金的人数保守估计为200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至少900万人,相当于40%左右。事业单位占参保人员总数的12.8%,但4500人以上养老金人数可占40%。这个数据太羡慕了。前三十年看嘴,后三十年看编。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③ 国内退休人员超过1万元的人,占比有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个占比是非常低的,甚至来讲是不足10%这样的一种占比。即便自己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或者说从公务员单位退休初审以上达到1万元的养老金,可以说这样的人群是寥寥无几。
三、哪些人能够超过1万元呢。
只有少部分从公务员的这种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人员,或者说从部队退休的一些干部军官,他们的养老金水平能够突破1万元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大型国有企业单位退休下来的高级管理干部,也许能够突破1万元之外,几乎是不存在的。绝大部分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出示养老金2000块钱到3000块钱左右是比较常见的,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或者说从公务员单位退休,大部分人群,是在6000块钱到8000块钱左右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说距离1万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④ 退休金最高每个月可以有多少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我们退休之后,要想有一份退休金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拿到的退休金应当是退休前收入的70—80%。因为退休前我们上班的话,要考虑到上班个人费用的消耗,比如交通费、午餐费、交际费、服装费等等。因此,退休后收入降低20—30%还是相对合理的。
随着国家对养老金的16连涨,做好有倾斜的调整,调低防高,达到一个均衡的水平。也让退休人员能够更好地生活,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都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好心态,健健康康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不要考虑太多,保持良好的心态,人才能长寿,幸福的生活。
⑤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 最高年缴1.2万
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月2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制度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
有望“养老 发展”双赢
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一直是业界热议的话题。通常来说,基本养老保险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支柱”,而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则是“第二支柱”,此次提及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在有了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背景下,为什么还需要建设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一第三支柱?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主要依靠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不过从目前情况看,第一支柱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有所下降,在老龄化形势下,其充足性受到了考验。
房连泉向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灵活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形态和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养老保险之间不太适应,这就需要一种更加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基于上述原因,建设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第三支柱就有必要。
光大证券分析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政府支出难以覆盖快速增长的养老金缺口。个人养老金发展再提速,有望实现“养老 发展”双赢格局。《意见》为个人养老金提供了主体发展规划,指明了基本的发展方向,有望改变当前我国养老体系第一支柱“一家独大”的局面,改善三支柱资金结构,促进个人养老金供需平衡的实现。同时潜在养老金规模可观,有望为资本市场发展输送长期稳定资金。大力发展个人养老金将加快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通过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向资本市场输送更多长期资金,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缴费上限设定体现普惠性
未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如何操作?对此,《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对于在个人养老金领域推行账户制的意义和作用,房连泉向记者分析,通过推进账户制,可以把不同的养老产品统筹整合,过去购买多种养老保险或者养老基金,可能需要开立多个账户。现在实行账户制,规定每个人只有唯一账户,购买各种养老产品都将放在一个账户中,对于个人衔接、转移接续和获得税收优惠都更为方便,这也是和一些国家的成熟做法相接轨。
而在缴费水平方面,《意见》指出,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房连泉向记者表示,12000元的上限规定,与之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衔接,也体现了普惠性。
在个人养老金领取方面,《意见》指出,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领取时,应将个人养老金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转入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
《意见》还指出,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对此房连泉分析,这里指的“部分城市”,应该指的是人口规模比较大、老龄化需求大的城市,此外,金融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也可能会被纳入试行范围。
⑥ 全国16省份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具体上调了多少
全国16省份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每个月最高上涨100元。
养老金是老百姓养老的最基本的保障。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对居民养老倍加重视,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为老人们的老年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倍增,让众多的老人安享晚年,作为国人感到特别幸福。
全国16省份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
根据相关部门报道,我国有16个省份上调了城乡居民养老金,这16个省份包括上海,北京,西藏,浙江,江苏,广西,内蒙古,宁夏等等。当然,也包括我们山东。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自然是老百姓欢欣鼓舞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又增加了一块儿,让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更好了一点。
⑦ 全国养老金每年大概开支多少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稳定发放奠定了坚实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040.4亿元,较上年增加16068.6亿元,同比增长36.54%。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包括个人储蓄、保险在内的民间资产更多投入到养老储备中来,我国也将有更强信心和更大能力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仍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500.3亿元,较上年增加5311.3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797万人,较上年增加554万人,同比增长1.02%。
⑧ 中国每年发放养老金多少钱
月平均养老金大概在3500元左右。
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大概在3500元左右。不过这里的退休人员是指城镇居民,其中包括的是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并不包括城乡居民的退休人员。
2005年,我国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714元,当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4元;2011年,我国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1531元,当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98元;2018年,我国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3153元,当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0元;2019年,我国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3330元,当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30元。
⑨ 全国各省份养老金排名一览表
全国各省份养老金排名一览表可以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的年度报表显示。其中关于2016年各省企业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情况中,广东省以累计结余7258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其后依次有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山海、山西等城市。在30多个省份中,黑龙江数值最低,为-232亿元,资产成为负数。
养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费,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养老金定义为: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