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保险属于什么科目
养老,辞典解释为奉养老人。这里是每个人在年老时能够从家庭、社回会、国家取得一定的收答入或物质帮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一般意义的保险,是由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向保险机构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保险机构对集中起来的分散资金进行管理和运用,对遭受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造成损失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
养老保险定义为:政府为保证劳动者在老年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力队伍后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通过法律形式的制度安排,要求劳动者在其有收入来源(能力)的情况下向专门保险机关缴纳部分收入,由专门保险机关负责管理、统筹使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⑵ 计提养老金时,会计上计入什么科目
一、计提养老金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按职工服务的受益对象: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一一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解释
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计提养老金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其中,设定提存讨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3、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 科目。
三、向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
贷:银行存款
⑶ 养老保险金的会计分录
养老、医疗、失业一般统称这社保金,分为个人交纳部分和企业交纳部分,因此对于这两部分的处理是不同的。 个人部分,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企业部分则计入“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1、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个人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基金 2、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基金 贷:银行存款 3、从工人工资中收回个人部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如果是社会灵活就业人员,计入“应付福利费”,如果不是,一般不能报销,如果报销了,要计入他的工资总额,并按“劳务报酬”计交个人所得税。
⑷ 养老保险金会计处理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⑸ 缴纳养老金的会计分录
交养老保险可以按管理费用或者应付职工薪酬的费用做会计分录。
一、养老、医疗、失业一般统称这社保金,分为个人交纳部分和企业交纳部分,因此对于这两部分的处理是不同的。 个人部分,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企业部分则计“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二、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个人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基金;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基金 贷:银行存款 ;从工人工资中收回个人部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如果是社会灵活就业人员,计入“应付福利费”,如果不是,一般不能报销,如果报销了,要计入他的工资总额,并按“劳务报酬”计交个人所得税。
⑹ 养老保险金的会计分录
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1)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2)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以前企业发放退休金,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现在都统筹了,企业缴纳的养老金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把企业缴纳的养老金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不合适,应该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养老保险过渡一下,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⑻ 养老保险记入什么科目
养老保险的账务处理如下:
一、付出时记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企业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二、发工资时记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个人部分)
三、摊销或结转记入: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
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养老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
1、企业计提养老保险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根据员工部门计入对应的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单位部分)
2、企业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部分)
银行存款
3、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企业支付养老保险,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或根据员工部门计入对应的科目,社保中属于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人部分的,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