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退休养老金充公

退休养老金充公

发布时间:2023-05-13 05:32:32

1. 职工死后社保怎么发

按现行法规,参保职工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死亡,其个人账凯蔽户资金哪岁都并不存在还没有领完就充公的问题。若是退休前死亡,个人账户资金当然全部可继承,而若是退休后死亡,余额同样可依法继承。

领不完的养老金真的要“充公”是盯缓州一种误解,个人缴纳的部分如果没有领完是要返还的。据介绍,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或者退休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可以依法由继承人按下列规定继承情况:职工死亡的,其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及利息可以全额继承。

2. 交了35年养老金这次被判刑请问养老金会充公吗

不充公,但是
退休人员被判徒刑后,服刑期间不能领取养老金,刑版满释放后养老金仍按服刑前的权标准发放。被判徒刑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基本养老金不作调整。

根据原河北省劳动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冀劳[1998]47号)规定,

离、退休人员被判有期徒刑或劳教期间停发养老金,刑满释放并恢复政治权利或劳教期满后,可继续发给养老金。

离、退休人员被判有期徒刑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判刑、缓刑或劳教期间不列入养老金正常调整范围。

3. 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档是不是充公了

1,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档是不
会“充公”的。
2,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区别于单位交纳的社保,那是五险。而且,单位交纳的大部分进了统筹账户,这是发放退休养老金的来源。
而个人交纳时,没有单位承担费用,这部分需个人承担。因为退休要领取养老金的。
3,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有了档次选择,减轻个人的交费压力。无论最高档,还是最低档,都有部分费用进入统筹账户,都没有充公。
供参考

4. 养老金可继承,不充公依据何法、何条如何继承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如果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分割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第六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其中,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保留个人账户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人死后所交的养老保险金怎么处理一次返还还是充公

是这样的,
如果
投保人
在缴纳养老保险期间死亡的,将一次性退还其所缴纳的社保费中“
个人内账户
”里的钱容(缴交养老保险分个人账户和单位账户,个人账户关系到以后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单位账户部分进国库)
如果是已经退休,在领取养老金了,期间死亡的,社保局将发放
丧葬费
,抚恤金等等,具体种类和多少钱每个地方经济水平不同,可咨询当地社保局。

6. 28年工龄退休后能拿多少工资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退休工资的计算是有一定的公式和标准的,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要严格按照公式来进行的。那么,28年工龄退休后能拿多少工资呢?如果参保人在没有领完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就死亡怎么办呢?下面,我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一、28年工龄退休后能拿多少工资
领取退休金跟工龄没有多大关系,退休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乘20%+个人帐户乘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3个因素决定你是否能拿到更多的养老金:
坦租1)退休时上一年度所在省区平均工资。各省平均工资每年都在增长,养老金也会随之增加。换句话说,退休时间越晚,拿的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国家规定是15年,但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大,养老金也就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下面,带大家算一下如何计算养老金。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
企业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扣税前工资的8%)+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乘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乘缴费年限乘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让唯兆工资除当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看过了计算公式,下面,以税前工资5000元、1万、1.5万、2万,24岁上班和60岁退休,退休前一年职工月均工资为5000元为基础来算一下每个人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税前工资5000元(平均缴费指数为1)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12*36)=172800元÷139个月≈1243元
基础养老金=(5000+5000)÷2乘36乘1%=1800元
能领取的养老金共计3143元
税前工资为1万元(平均缴费指数为2)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8%*12*36)=345600元÷139个月≈2486元
基础养老金=(5000+10000)÷2乘36乘1%=2700元
能领取的养老金共计5186元
税前工资为1.5万元(平均缴费指数为3)
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乘8%乘12乘36)=518400元÷139个月≈3729元
基础养老金=(5000+15000)÷2乘36乘1%=3600元
能领取的养老金共计7329元
税前工资为2万元(平均缴费指数为3)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8%乘12乘36)=600480元÷139个月=4320元
基础养老金=(5000+15000)÷2乘36乘1%=3600元
能领取的养老金共计7920元
上述计算方法并未考虑到利息,通货膨胀等因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单位按员工工资的20%缴纳的养老保险已经进入统筹账户,这部分资金归属于统筹区的所有参保人员。
二、如果参保人在没有领完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就死亡怎么办
按照规定,如果个人账户储存额足够支付参保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则其不山消会和统筹账户中的资金产生关系。如果参保人寿命较长,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足以支付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转由统筹基金列支,以便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能够继续发放。
如果参保人在没有领完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就死亡,未领取的余额会不会充公呢?答案是不会。据人社部的官方说法,参保人员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不存在所谓去世后养老金充公的现象。也就是说,参保职工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都不存在“人没了,养老金也没了”的被充公的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28年工龄退休后能拿多少工资,其实,退休后工资的多少是和工龄的关系不是特别大的,退休金领取主要是和社包以及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另外,如果参保人在没有领完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就死亡,那么,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7. 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几部分

养老金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基础养老金,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不管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领取,国家都给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又称为社会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兆毁组成部分。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新计发办法规定,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具体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100%档次缴纳社保,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如果60%档次缴纳,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考虑到工资上涨因素,退休时的社平工资应该比缴费时的社会平均工资高,如果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是每月6000元,100%档次缴纳,那么基础养老金就是:6000*(1+1)/2*15*1%=9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正常情况下,虽然说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自己也没有支配权,而是在退休时按照一定的标准逐月发放,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一次性支取。比如,参保人员死亡、外国参保人在没有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回国、加入外籍、本人申请退保等。灵活就业人员所交的社保,并不是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只有40%缴费金额计入,另外60%计入社会统筹账户,相当于“充公”了。缴费15年,每年1万元,15年就是15万元,其中的40%,也就是6万元计入个人账户,另外9万元计入社会统筹账户。为简化计算,账户利息等因素不予考虑。因此,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6万元,另外根据规定,60岁退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也就是说,这6万元在139个月的时间内平均分配。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金额为:60000元/139月=432元/月。

退休工资和以下因素有关:
1、缴费比例,企业缴费是按照60%到30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是三个档次60%、80%、100%。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
2、缴费年限一般是缴费年限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3、退休地的社平工资水平,退休地社平工资越高,退休金就越高越高;
4、退休的增发养老金因素,国家发明奖得主、独生子女父母、劳动模范等等都影响退休金加成。例如: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父母,国家为了减轻你孩子的压力,同时保障你的生活水平,会有养老补贴,这些养老补贴会加在养老金里;
5、养老金计算公式,虽说全国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一样,但各地也许有细微差别;
6、过渡性养老金因素,90年代中期前参加工作,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会每年额外多计算1。3%左右的过渡性养老金。这相当于,按照社评基数的1。6倍,缴纳养老保险一年。建立社保个人账户的时间基本是统一的1994到1996年前后。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喊悔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郑猜正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8. 参保60%和100%档次,退休时养老金相差多少看完本文就知道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原来越高,工资水平连年上涨。而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也不甘寂寞,自2005年开始,开启了长达17年的连涨模式。
10多年前几百元的退休金,如今已经涨到人均3300元的水平,并有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涨,退休金已经成了国家给予退休人员最大的福利了。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不是企业在职人员的专利,灵活就业身份也可以参保。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成果,部分省市最早在2002年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据统计,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4.5亿人中,有8000万人属于灵活就业身份。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用全部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按照当地在职员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20%,在60%到300%的规定档次内进行选择,个人缴费的40%计入个人养老金稿哗账户,60%计入统筹账户“充公”。
比如,某地2020年在职员工月平均工资5000元敏蠢,该地桥敬陪灵活就业人员选择60%的缴费档次后,每月需要缴费600元,1年就是7200元。
对于缴费模式,参保人员可以选择按月缴费,也可以选择按照季、半年或者年缴费,每个省市都有具体规定。
2021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规定,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省内参加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凡是年满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自愿原则,可以个人身份参加(接续)企业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达到退休条件时,按照各地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并参与养老金调整。
同时,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按规定申领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遗属待遇计发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参保的好处不仅仅于此。与几年前不同,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单独选择参加养老保险,不再被要求捆绑购买职工医疗保险,这无疑是降低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费用和参保门槛。
什么意思呢?就是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单独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医保可以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比如2021年的居民医保费用是320元。当然了,也可以不购买任何医保。
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的种种待遇,预示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成了所有参保人员眼中的“香饽饽”。
但现实往往又与人开了不大也不小的玩笑。虽然富人很多,但收入有限的人也不少。对于收入不稳定,或者收入比较低的灵活就业者来说,每年上万元的参保费用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虽然我国实行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金计发原则,但囊中羞涩的他们,不得不在参保档次的选择上“精挑细选”,找出性价比最高的参保方式,即达到参保的目的,又要退休时的养老金不会太低。
在所有参保档次中,60%和100%的缴费档次成了灵活就业人员眼中的“最爱”,不仅参保费用低,而且退休后预估的养老金也能超过1000元。
那么,参保60%和100%档次,在同样参保15年、60岁退休的情况下,退休时养老金会相差500元吗?看完本文就知道了。
如果当地缴费基数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忽略工资上涨因素,在参保60%档次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为6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需要知道两个参数:计发月数和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
15年的时间内,个人总共缴费10.8万元,计入个人账户4.32万元,剩下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账户利息了。
2016年起,国家统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记账利率,每年6月公布,要求记账利率不能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并且复利计算利息,这就预示着个人账户利息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按照2016年到2020年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加权记账利率7.5%来算,产生的利息大约是3.2万元(计算过程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金额等于本金加利息,共7.52万元。
退休时,可以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7.52万元/139=541元。
在退休的次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600+541=1141元。
如果选择100%的参保档次,退休时养老金又能达到多少呢?按照同样的道理,基础养老金计算结果为750元。
个人年缴费1.2万元,15年缴费18万元,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7.2万元。按照文章前述的同样原理,计算个人账户利息为5.3万元,累计金额为12.5万元。
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12.5万元/139=899元。
因此,在参保100%的档次下,退休时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为1649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参保60%档次,在退休第一年,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1141元,参保100%档次,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1649元,二者相差508元。这就证明了标题中所说的参保情形,相差500元确实是可能的。
灵活就业人员该如何在60%和100%的档次中进行选择呢?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尚可,就不要太在意缴费多少的问题, 建议你选择100%的档次,如果你的经济条件确实有限,60%的档次,就成了你最佳选择。

9. 国家公务员去世后的养老金的账户余额的钱怎么个分配法

您好,一般情况余额将由他的合法继承人所继承。在职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余额按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归继承人所有。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并非全部都可以继承,而应视具体情形确定。
(1)职工在职期间死亡的,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2)离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按如下公式计算:继承额=离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离退休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占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
这是因为,按照2006年以前的制度,单位缴费的一部分会计入个人账户中。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归国家所有,因此在继承发生时,这笔资金应予冻结,继承结束后再记入社会统筹基金中。
个人账户中可继承资金应一次性支付给继承人。个人账户继承完毕后,会被封存,不再允许缴费和支出。参保人死亡后,应按继承法规定的继承顺序来确定继承人。确实无法确定继承人和指定受益人的,个人账户余额将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退休职工因病非因公去世了,他的亲属还可以享受到如下死亡抚恤待遇:
一、个人账户返还
职工退休后死亡,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没被领完,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都可以依法继承,“充公”的说法是不存在的。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被全额继承。
二、丧葬补助费
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按所在省辖市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
三、一次性抚恤金
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发给。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10.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的,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三个参数,那就是社平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以及缴费年限。个人养老金领取等于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基础养老金月领取加过渡性养老金月领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一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实在无法计算的话,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的。

个人建议: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一点,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一定要携带相关的资料到当地的相关部门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到这件事。

(10)退休养老金充公扩展阅读: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决定》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如果参保人员死亡的,无论是在职时去世还是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去世,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的余额,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可以依法继承的。就是说,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既遵循了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体现统筹互济,由国家承担长寿风险,又对个人账户的余额作了继承的规定,所以并不存在所谓去世后养老金充公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退休养老金充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职工养老保险没有缴满十五年 浏览:529
老人抽烟后吃什么好 浏览:653
老人手脚抖如何治疗 浏览:404
父母吵架闹离婚孩子该怎么办管吗 浏览:575
中老年人漏尿异味怎么办 浏览:411
什么食物会导致老年痴呆 浏览:761
老年人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健身 浏览:152
18年高级政工师退休年龄 浏览:843
莆田退休工资多少 浏览:238
养老院有什么缺点 浏览:105
60岁生台词日主持 浏览:127
如何用养生壶煮西米 浏览:536
关于养老保险病退 浏览:880
劳动合法规定女员工退休年龄 浏览:288
湖南2019年退休金调整 浏览:7
疫情期间家里老人376怎么办 浏览:168
养老保险减少表 浏览:742
养老保险辅助号怎么获得 浏览:449
铁塘养老院 浏览:2
中国领退休金年龄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