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现在大概有多少缺口
从目前公布的数字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应该是没有缺口的。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体上是没有缺口的。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根据《2019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19亿元,基金支出49228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4623亿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收入大于支出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结余。结余数(5.46万亿元)足够一年的保险基金支出。
综合以上情况,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应该是没有缺口的,对支付养老金是有足够的保证的。如果要说有缺口的话,可能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有一定的缺口,因为该养老保险制度刚建立不久,以前都没有缴费,有一定的缺口还是正常的。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没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养老金也是财政资金保障的,有缺口也是有财政资金保障的,从有财政资金保障这一点来看,基金支付也是没有压力的。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其基金支出是有保障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㈡ 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越来越紧张,出现缺口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出现缺口,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劳动力越来越少,而需要领退休金的老人却越来越多,供给跟不上需求,所以导致缺口不断的加大。
所以在老龄化越发严重,劳动力越来越少,以及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养老金缺口也随着这些问题逐渐变大,未来养老金可能会成为国家严重的负担。
㈢ 蚂蚁社保:养老保险金缺口扩大!我们未来靠什么养老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80后恐怕是没有养老金领了! ”,难道交了这么多年的养老保险,说没就没了?我们交出去的钱最后都给别人做“嫁衣”了吗?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发布的《2019-2050年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中, 基于近几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降至16%与推迟退休的假设,对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养老金状况进行了预测。
预测的部分结果显示: 在2019年,是由接近2个缴纳者来赡养1个离退休者,然而到2050年,几乎为1个缴纳者来赡养1个离退休者 。这意味着,年轻人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预测:在“大口径”下,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亿元,然后开始迅速下降, 到2035年会耗尽累计结余。
到2035年,最早的80后才55岁、最早的90后也才45岁 。所以,没有被国家分配过工作的他们,在经历“996福报”、按时足月地缴纳社保之后,养老金竟然一分钱都得不到?之前投进去的钱都打水漂了?
其实, 这一切都是我们杞人忧天而已 。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95年才开始实施,当时的工资都为几十元、几百元,收取的养老保险金额自然不多。经过多年的通货膨胀,当时虽然只缴纳了几十元社保,现在却能够领取到上千元的养老金。同时,随着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年轻劳动力占比减少、退休人员占比增加,所以 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亏空是不可避免的 。
那现在缴纳社保,以后还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在《2019-2050年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发布后不久,人社部回应了“2035年中国养老金将要用光”的预测,称“ 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
举个例子,早在2016年,黑龙江全年收到的社保养老金为890亿元,而支出养老金为1210亿元,有很大的资金缺口。但是过去了快5年,黑龙江的养老金依旧照常发放。
养老是当前 社会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养老保险关乎国计民生,即便是有所亏空,国家也会想尽办法来解决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可以稍稍放心了呢?
为了解决未来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国家已经有了应对措施 。
1、双轨制并行
双轨制并行,就是把机关事业单位和普通企业的待遇拉平。把公务员的养老补贴转移到普通职工身上,以降低养老金支付压力。
2、延迟退休
从2022年起,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先每3年提高1岁,等从目前的50岁逐步提高到55岁后,男性和女性职工再开始按照每3年1岁的政策同步提高退休年龄,最终过渡到男性65岁、女性60岁退休 。
延迟退休是一个效果比较显著的方法,也是国际上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普遍方法。只不过要辛苦打工人了,要多打几年工才能好好养老呢。
3、社保基金
推行社保基金能够有效地应对货币通货膨胀,并且还能增加资金,也能够缓解养老金给付的压力。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朋友问了: 都说挣钱的人变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多了,提高挣钱的人数不也能缓解吗?
这话说得也在理,但我们也需要看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了,但是几年下来,出生率又提高了多少呢? 现在的养孩成本早已不是十年前能够相比的了,多养育一个孩子,对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 想要提升年轻人的生孩意愿,赶在养老金亏空前出现更多“挣钱的人”,道阻且长!
虽然政策上已经有了解决方法, 但是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缴足养老金,提前做好准备!只要按要求缴足了养老保险,国家就可以为你的老年生活兜底哦 !
㈣ 养老保险缺口这么大,今后我们如何打算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论坛上坦陈养老金确有缺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社保的话题成为热点。到底养老金缺口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缺口又该如何填补呢?这代社保养上代人虽然现在都在说养老金缺口问题,但是,这个概念太宏观了,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养老金缺口到底是什么呢?今年61岁的杨女士2006年退休,目前她的退休金在同龄人中算是中等偏上,"在还没退休的时候,单位的人力部门就私下给我算过一笔账,我退休之后的十几年里拿的退休金都是自己缴纳的保险,而十几年之后我的保险用光之后就要动用儿女那一辈人的保险了。"根据杨女士所说,她的父辈是从来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之前退休金完全由工厂负担,但是随着养老保险的推行,父辈的退休金转由社会养老部门负责。由于没有那么多的财政补贴,因此杨女士个人养老账户里的钱就被用来支付父辈的退休金,而当杨女士退休之后她个人账户里的钱只剩下能支付10年左右的退休金了。这样,她就要动用其他在职人员的个人养老账户。"我的社保在养活上一代人,而我不久以后可能也要由下一代人的社保来养活,可是我的女儿是独生子女,按照比较笨的计算方法,她的社保要能养活父母和她自己才算是平衡,这样她的负担多重啊。"杨女士对未来的养老忧心重重。这是普通的退休人员的担心,而从宏观上来说,杨女士的担心也正是养老金缺口的困扰。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将直接改变中国养老金缴费群体和负担群体的规模和比例,进而对养老金收支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模式显示,目前在城镇养老金体系内,大约是3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将变为约1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由于赡养率的大幅提高,而替代率又难以下降,就会导致很大的养老金缺口。根据测算,在未来38年内,人口因素带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57%,人口因素带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14%。很显然,如果不改革,养老金体系将不可持续。延迟退休因小失大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戴相龙明确表示,可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达到收支平衡,他指出:"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但是,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决不能依靠延迟退休年龄来解决,起码相当时期内不能。面对13亿人口的养老问题,凭延长退休年龄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弊远大于利。有专家计算称,我国每年离退休人员最少在600万人左右。若延迟退休,每年将吃掉600万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加之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从10%左右下降到7%以下。而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口。以此计算,每年将减少就业300万人左右。两项因素每年就吃掉900万人口的就业岗位。更严峻的现实是,每年我国有1400万人找不到工作。促就业是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在我国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情况下,为了所谓的养老金缺口就贸然延迟退休年龄是得不偿失的,以牺牲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为代价甚至不顾社会稳定,完全是取小失大之策。社保基金也应开源节流在博鳌论坛上,戴相龙建议,国家应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虽然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教授反对利用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养老金缺口,他认为动用国有资产和发放国债实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资产少了,一个是债务多了,两种做法的后果都是国有净资产减少,是“坐吃山空”。但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政府应当增加国有企业分红补充社保缺口。“目前国有企业分红主要还是在国资系统里面来运行,大部分还是用来作为投资,如果这一部分分红能够拿出一部分来补充社保基金,那么社保的负担也就会相应的减少。”白重恩表示国有企业向政府分红是国际上一种普遍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利润总额大,增速快,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比例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国有企业投资规模,有利于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另外,林双林教授还提出其他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尽快改革,保证社会公平和可持续。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替代率高达90%以上,与职工养老替代率相差悬殊。我国除收入分配差距大外,养老金的差距也很大。目前,老百姓在养老问题上主要是“患不均”。因此,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行政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该尽快纳入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普通退休工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叫喊多年的“双轨制”改革迟滞不前,延迟退休年龄又是欲语还休,养老制度如何改革这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应有个长足的考虑,不能总是拉警报、闯红灯。如何打消公众对公平的担忧?如何让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解决养老金是直接、最根本、最实际的体现。若百姓老而有忧,则一切皆为空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㈤ 养老金的缺口如何补
怎么补?
中国目前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将由政府补齐。
“国家已成立一个养老基金,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国家拿出钱来作为战略储备,以备将来到老龄化人口高峰的时候,如果资金不能平衡,就拿这部分钱作为战略补充。”
现在每年筹集的三千多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能保证现有的近4100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养老保险金部分积累很困难,因此养老金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
㈥ 养老金缺口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领退休工资的人多了,每年缴纳社保的人少了。也就是说现在全国缴纳的社保金不够支付现在还在的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了。
㈦ 养老金缺口18.3万亿,社保养老还够吗
[财经动态]研究发现,在中国养老金缺口问题上,可以说存在较大的数据性偏差,财经机构研究数据与国家人社部数据的巨大反差显示,中国养老金问题的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加上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共同撰写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结余1.9万亿元,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一个是18万亿的资金缺口,一个是不存在养老金缺口,作为居民应该相信谁?中国养老金缺口莫须有还是无底洞呢[财经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养老金不存在缺口,为什么近期人社部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笔者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中国养老金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笔者认为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式与数据具有可信度。比如报告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是利用推测法和估算法,基于国家统计局往年已发表的数据作为存量基础,加上每年的流量变化,逐年累计而成。以此方法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可以说存在一定和科学性与可靠性,那么人社部数据是否可靠呢?这个我们研究认为,其静态标准与数据透明度不足无法给以充分解释。总体来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国家的养老保险支出越来越庞大。近期上海财经大学与清华大学研究报告均指出中国财政透明度不及格者为众,因此社保数据的透明度也很难令笔者完全相信。研究认为,中国不仅存在养老金缺口,未来或可能陆续加大,缺口不断增加,否则有什么必要提出延迟退休时间呢?财经研究机构与人社保数据巨大差异存在,至少说明这个问题相当严重,莫须有还是无底洞我们拭目以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㈧ 养老保险有缺口的省市
◎辽宁和黑龙江的缺口均超过100亿元;
◎天津、新疆兵团和吉林缺口均在50亿-100亿元;
◎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和重庆的缺口均在10亿-50亿元;
◎河北的缺口达1.62亿元。
>>收大于支省份
◎广东高达519亿元
㈨ 养老基金缺口很大,为什么养老金还在上升呢
我国处于快速老龄化社会,人口顶峰即将在七八年内到来,老年人养老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35年前后将耗尽累计结余,2050年当期结余可能会达到负的11.28万亿元,压力非常大。2018~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增加了512万人,离退休人员总数量达到了12310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到了4.9228万亿元。今年我国为了应对疫情,推动了减免企业承担的养老保险费部分的优惠政策,预计今年养老保险基金铁定收不抵支了。可是,2020年国家仍然要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5%,很多老人的养老金达到了三四千元,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为什么国家会在压力巨大的时候不断的推动养老金增长呢?
第四,国家有庞大的国有资产股权。2017年开始,国家要求将国有企业10%的股权划归社保基金,目前划转金额已经超过了10,000亿元。我国有几十万亿的国有企业股权,也足以应对各种风险危机。
第五,参保人群还可以不断扩大。很多人忽视了我们2019年全国就业人员是77471万人,实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只有31177万人,参保率只有40%多一点。只要不断加强有关参保好处的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养老保险,分摊相应的老龄化压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相信刨除新冠疫情影响后,这个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养老支撑能力,因此我国的养老制度近年来还是有非常强大的支撑能力,不会产生危机,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没有急着推动延迟退休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