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职工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能同时交吗
职工养老保险和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不可以同时交。企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是有记录的,再去劳动局缴纳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是可以被查到的,即使能缴纳,也只能领一份。
职工养老保险是企业为在职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其中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有些地方缴纳补充医疗)五险,在企业根据当年确定的平均工资及员工上年工资确定缴纳基数,单位与个人按比例缴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个人可以上职工养老保险吗
可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以单位或个人(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形式参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个人能交职工养老保险扩展阅读:
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
(1)缴费基数与比例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其中,缴费工资,也称为缴费工资基数,一般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以及计划生育费用等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2)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计算
月储存额=本人月缴费工资*8%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的,按照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按照当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C. 自己可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吗
自己可以交养老保险的,你只要把单位从哪个月给断的,你自己续上就可内以了,只要你交够了15年以上就可以容了。医疗保险你不交的话就不能享受医疗补贴呗。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二者没有连带关系。现在女的到50岁退休,男的要够60岁退休。详细的你可以查《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
拓展资料
关于职工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是用于记录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计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它是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及跨统筹范围转移、退休前退保、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终结基本养老关系时,领取个人账户有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资料来源:网络,职工保险)
D. 自由职业者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
王某以前是一家外企的正式员工,养老保险一直是由单位和他自己共同缴纳。最近,因为与公司领导在是否涨工资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他决定辞职,利用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积攒的人脉和专业知识,自己去做些项目,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了解甚少,他很疑惑,如果自己成为了自由职业者还能否参加养老保险呢?
依法享受社会保障制度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的时候能享有一份安定可靠的生活,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符合条件的被保险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我们生活中常提到的养老保险,大多是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但是不是只有企业员工才可以缴纳养老保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并非只是企业员工的权利,其他形式的劳动者如果想在年老后享受养老保险,只要自己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就可以。其他形式的劳动者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所以,本案中王某即便是离开了现在的公司,自己创业,同样也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金,并在达到规定条件之时按月领取养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第二款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只有履行义务和责任,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公民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才可以在年老后享受应有的保障。
E. 个人交纳职工养老保险好不好
个人一般不能交纳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只能有单位交纳,单位以职工工资的版28%交纳,权其中单位承担20%,职工个人承担8%。个人只能交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然也可以委托单位交纳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交费比较高,将来养老金也会高一些,是挺好的。
F. 自己可以交养老保险吗
个人保险怎么交的一些处理对于非本地户口,只能按单位方式参保社回保的。答是这样的,社保办理和续交有两种方式:(—)个人名义交纳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转移关系即可,其参保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比如A地社平工资为20000元,那么养老保险交纳额为20000*20%=4000左右/年,医疗为20000*10%=2000左右/年。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一般以最低档居多。另外,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二)或者以单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购买或续交社保。而是外地户口,只能通过单位方式购买社保。另外,如果说办理社保,最好通过第二种单位交纳方式比较好一点,因为单位会为我们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进而减轻自己的交费压力。
G. 职工养老保险个人交的
跟你的缴费基数和年限都有关系,
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你退休时的年龄确定,比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6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01。
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长,平均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少,这也意味着,你退休的早,能领取养老金的年限长,但每个月领取的金额就会少点。
先来算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不仅与自己历年的工资有关,还与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有关,但这两个工资都是变动的,不好测算,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假设这两个工资水平不变。
假设在15年中,全省在职职工与你的工资平均都是5000元/月,注意这里指的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而不是你的真实工资。如果你的工资是1万元/月,但是社保按照2000元交的,那么要按照2000元来算。
基础账户养老金=(5000+5000)÷2×15×1%=750元。
再来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假设你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按照每个月5000元的缴费基础、8%的缴费比例来算,每个月个人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为400元,15年间共交了72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养老账户中的钱是每年都计息的,之前很低,年利率只有2%-3%,2016年统一大幅调整至8.31%,并且以后要按照人均工资涨幅去调整。
8%的年利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碾压银行理财、余额宝等产品。
但是融360小编认为有两点很坑:一是现在养老金账户都是空账,计息没什么意义,二是养老金要全国统筹,也就是有钱的去补贴没钱的,像是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发达地区养老金账户比较充足,但要去补贴东北这种严重亏空的地区,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比较吃亏。
这一点融360小编先不考虑了。我们先按照无息的情况来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72000÷139=518元。
养老保险交15年,退休后,你每个月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为750+518=1268元。
这个水平只够基本的生活费用,想要出去旅游、过上高端的生活是不可能了,有重大疾病也管不了。
H. 养老保险可以个人续交吗
必须原公司办理了社保缴费终止手续,才可以个人继续缴纳社保费。
注意,公司应在员工辞职30日内,到社保中心办理终止该员工缴费的相关手续,否则公司有继续缴纳保费的义务。
原单位终止缴费手续后,户口在当地的,到户口所在街道办理(挂人才中心的,到其职介所办理),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个人独立缴费。或者到新单位后,由新单位继续缴费即是了。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8)个人能交职工养老保险扩展阅读:
步入2015年,全国已有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执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各地普遍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社保缴费基数,工资平均数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过上限的按照上限计算。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社会平均工资存在虚高成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社会群体平均收入的真实情况”。
因此,社保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联动机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缴费基数上浮势必加大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缴费负担,如何平衡好参保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还需要统筹考量,拿出相应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