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

发布时间:2020-12-27 12:18:00

1. 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多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压力不断加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为例,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即抚养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达到2.75:1。其中,有9个省份的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跌破了2:1。

对此,游钧指出,由于我国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比如职工养老还是省级统筹,职工医保还是市级统筹,所以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问题还依然存在,所以个别地区收支出现当期缺口。但从全国范围看,基金的运行是总体平稳的,确保了各项保险待遇按时支付。

游钧进一步介绍,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万亿元,支出是2.86万亿元,当期结余是4187亿元,累计结余是4.12万亿元,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确实对我们整个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

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是什么意思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指截止报告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累计余额。

年度或一定时期内,累计数计算出来的余额数,结存也就是余额。

本年累计结存=上年结存数+本年累计收入数-本年累计支出数

简而言之,就是指某一年去除养老保险给付的数额之外还剩下的结余。

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为例,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即抚养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达到2.75:1。其中,有9个省份的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跌破了2:1。

(2)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扩展阅读: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3. 美国基本养老保险结余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指截止报告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累计余额。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账务处理,主要是在期末将所有收入类和支出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涉及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将所有收入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的贷方,即借记“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贷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
二是将所有支出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的借方,即借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贷记“基本养老金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科目。
经过上述结转后,所有收入、支出类科目都无余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赤字。

4. 2019年关于养老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建议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部分由单位负担缴费,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前者“现收现付”,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后者实行的是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的“完全积累”制,原则上不能调剂借用。
而根据改革思路,“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那么,“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如若“做实”,必将产生体量不小的一个“资金池”。
不过,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尚不健全。结余基金绝大多数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比较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3年虽然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资产总额已达4.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高达8.3%。但由于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投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绝大部分基金作为财政专户存款“躺”在银行里“睡大觉”,购买国债和委托投资合计仅为711亿元,还不到资产总额的零头。
投资收益率方面,不但低于企业年金基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几何平均值8.35%),还低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收益率(年均收益率9.02%),更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20年来城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14.85%)。
从各地来看,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投资运营的资产较少,且仅在两地实现。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曾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1000亿元养老金。有消息称,山东省也将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
“养老金要想实现保值增值,可以效仿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增加委托运营资金,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一位社会保障研究学者建议。
针对这一问题,马凯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增强基金支付能力。

5. 如何分析养老保险收支运行情况

沈阳市企业养老保险运行情况分析沈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沉重,养老保险基金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隐性债务巨大,而且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国家对养老金水平连续大幅调整,收支缺口骤增且已演变成体制性硬缺口,养老金支出形势十分严峻。
2010年,市人社局全力以赴地加强征收及扩面工作,力求达到应参尽参、应缴尽缴。今年1—6月份保费收入创历史新高,达47.8亿元,同比增加8.4亿元,增长21.2%。现将今年1—6月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参保在职情况
1.参保人员构成情况。截止6月末,参保人数为183.6万人。其中,男性为108.3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59%;女性为75.3万人,占41%。男性多于女性33万人、高于女性18个百分点。从下图可以看出,男性年龄高峰段在46-50岁之间,人数高达19.3万人,其次在51-55岁之间,为16.5万人;女性年龄高峰段在46-50岁之间,人数为15.7万人,其次在41-45岁之间,为13.8万人。


从上图看出,男性、女性峰值均为47岁。二、三年后,48岁—46岁的11.4万女性将步入退休行列,退休人数猛增。
2.同比增长情况。截止6月末,参保人数为183.6万人,同比增长5.2%。其中,企业为131万人,增长6.9%;个体为52.6万人,同比增长1%。
3.缴费情况。截止6月末,缴费人数为131.4万人,同比增长4.4%。其中,企业为87.7万人,同比增长6.7%;个体为43.7万人,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离退休人员情况
1.离退休人员构成情况
截止6月末,离退休人数为87.4万人。其中,男性为27.1万人,占离退休总人数的31%;女性为60.3万人,占69%。由于女性退休早于男性10年(女干部除外)以及女性预期寿命高的原因,使女性退休人数多于男性33.2万人、高于男性38个百分点。因此,女性是我市退休人群的主流,由于女性预期寿命高,未来我市基金支付会越来越重。从下图可以看出,女性年龄高峰段在50-59岁之间,人数高达29.7万人,占女性总数的49%,比男性离退休总人数高出2.6万人;其次在60-69岁之间,为12.5万人;男性年龄高峰段在60-69岁之间,退休人数为10.8万人,其次在70-79岁之间,为8.1万人。


从下图看出,女性年龄峰值在52岁、男性峰值在61岁。
参保在职与离退休人数合计为271万人。其中男性为135.4万人,女性为135.6万人,女性多于男性0.2万人。


2.离退休人数、死亡率、负担系数及抚养比
(1)离退休人数及新增情况
离退休人数为87.4万人,同比净增4.1万人,增长4.9%。今年1—6月新增退休人数为3.1万人。其中,正常退休为2.5万人,占新增退休总人数的80.6%;病退0.1万人,占3.2%;特殊工种为0.5万人,占16.2%。可见,病退与特殊工种占新增退休人数的一定比重,为19.4%。


2010年6月与2009年6月新增退休人数对比情况表
单位:人
项目合计正常退休病退特殊工种
2010.063.12.50.10.5
2009.062.92.20.10.6
差额0.20.30.0-0.1
增长%6.913.60.0-16.7
(2)离退休人员死亡率
离退休人员死亡率1.1%,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
(3)负担系数
按参保人数计算的负担系数为0.48,按缴费人数计算的负担系数为0.67。
(4)抚养比情况
按参保人数计算抚养比为2.10:1,按缴费人数计算抚养比为1.50:1。
(三)人均缴费基数、退休金、离休金水平
1.人均缴费基数
人均缴费基数为2,368元,同比增加362元,增长18.0 %。其中,企业为2,385元,同比增加357元,增长17.6%;个体为2,334元,同比增加370元,增长18.8%。
2.人均退休金及离休金水平
人均退休金水平为1,192元,同比增加149元(其中,调待人均122元),增长14.3%;人均离休金水平为4,674元,同比增加530元,增长12.8%。
(四)基金收支及结余
1.保费收入完成情况
截止6月末,保费收入为47.8亿元,同比增加8.4亿元,增长21.2%。扣除“4050、4555”及公益性岗位补贴2.9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增长22.7%。
(1)按统筹与个账划分。统筹保费收入为32.8亿元,同比增加5.8亿元,增长21.1%;个人账户保费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长21.5%。
(2)按企业和个体划分。企业保费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加6.5亿元,增长23.5%;个体保费收入为13.7亿元,同比增加1.9亿元,增长16.1%。
(3)按征收渠道划分。地税征收33.2亿元,扣除公益性岗位补贴0.2亿元后,同比增加6.3亿元,增长23.6%;区县政府征收的个体保费收入13.7亿元,扣除“4050、4555”补贴2.7亿元后,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19.6%;其他(劳动稽查等)0.9亿元,同比增加0.2亿元,增长34.5%。

(4)按当期与补缴划分。当期收入(缴当年)为42.7亿元,同比增加7.4亿元,增长21.0%;补缴收入(缴以前年度)为5.1亿元,同比增加1.0亿元,增长23.4%。
无论是按统筹与个账、企业与个体、当期与补缴划分,今年不同口径下的保费收入均高于去年,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企业收入增幅最高,为23.5%。
2.基金支出情况
基金支出为65.6亿元,同比增支10.9亿元,增长19.9%。
(1)按统筹与个人账户划分。统筹基金支出为64.4亿元,同比增支10.6亿元,增长19.7%;个人账户实账支出为1.2亿元,同比增支0.3亿元,增长31.6%。
(2)按支出项目划分。基本养老金支出为63.1亿元,同比增支10.2亿元,增长19.1%;丧葬费支出为1亿元,同比增支0.3亿元,增长37.8%;其他支出为0.2亿元,同比增支0.1亿元,增长515.9%。个人账户实账支出为1.2亿元,同比增支0.3亿元,增长31.6%。
(3)增支因素分析。一是春节前为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增支6.1亿元;二是去年7月至今年6月共新增6.1万人退休人员,增支4.7亿元;三是丧葬费增支0.3亿元;四是转移等其他支出增支0.2亿元;五是个人账户实账增支0.3亿元;六是死亡等减人减支0.7亿元。
3.结余情况
(1)当年收支结余情况。当年收支逆差为17.2亿元。其中,统筹逆差31.4亿元,同比逆差加大4.9亿元,增长18.4%;个人账户基金结余为14.2亿元,同比结余增加2.6亿元,增长22.5%。
退休人数的增多及养老金待遇调整是统筹基金逆差加大的主要原因。弥补缺口资金来源是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个人账户借款。
(2)滚存结余情况。滚存结余为126.4亿元,同比结余加大13.3亿元,增长11.7%。其中,统筹为-11.3亿元,同比结余减少17.1亿元,下降296.9%;个人账户为137.7亿元,同比结余加大30.4亿元,增长28.3%。

二、问题及建议
(一)养老基金收支缺口巨大
截止2010年6月末,沈阳市离退休人数达到87.4万人,离退休人数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参保在职与离退休人员抚养比为2.10:1,抚养比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低。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近几年出台了滞纳金政策,实施了“百日行动”和“专项行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扩面征缴措施。全市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142.9万人增至现在的183.6万人,保费收入连创新高,由2005年45.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5亿元。但由于退休人数太多原因,调资带来的巨额缺口仍难以通过扩面征收消化。统筹基金收支缺口已由2005年的14.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0.8亿元,预计今年收支缺口将高达63.7亿元。


经分析,造成这种巨额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直接原因
一是沈阳市历史隐性债务巨大。仅1986年实行养老统筹时,就已有33万离退休和在职职工105万人。到2009年末,全市累计支付由于隐性债务形成的养老金高达536.2亿元。因此可以说,隐性债务是造成沈阳市收支矛盾突出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隐性债务,截止去年末,将会有527亿元的统筹基金滚存结余(536.2亿元-9.2亿元);二是做实个人账户补助政策未延续。2001年7月—2009年末,沈阳市共收缴并上解个人账户保费113.5亿元,按75%(上解额÷8%×5%×75%)的补助政策计算,国家应补助53.2亿元,而实际补助21.3亿元,少补31.9亿元;三是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加快。目前,沈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1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 %;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万,占人口总数的2%,占60岁以上老人的11.8%,标志着沈阳市已进入高龄化社会。年净增加退休人数也由2005年的不足2.8万人提高到2009年的4万人,预计2010年增人增支额将达到8.4亿元,占总支出的6.3 %。
2.间接原因
一是企业和个体养老保险政策不平衡。国家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个体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18%上调至20%,即统筹缴费比例由10%上升到12%。企业承载社会统筹缴费义务与自由职业者仅差8个百分点,显然自由职业者负担过重。另外,自由职业者缴费基数由原来社平工资调整为在岗社平工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双提高加重了个体人员缴费负担。这种制度设计无形中挫伤了自由职业者参保和缴费的积极性,没有考虑个体人员实际收入情况;二是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设计上还有两项关键问题没有本质性突破。主要表现在最低缴费年限设定为15年太短、退休年龄还应该延长,尤其是女性退休年龄明显偏低;三是制度设计本身没有明确政府刚性责任。一般而言,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点是抚养比为3:1,理论上讲,只要抚养比低于此比例,那么就存在缺口。因养老金支出是刚性的,以支定收应该是筹资原则,解决缺口途径无非是提高缴费比例和加大财政补贴额度。养老基金按照收支平衡点的要求留足积累后,加大财政投入。但实际上养老保险政策制定上并没有明确这一点;四是养老金调整机制混淆于养老制度之中。养老基金平衡点是在保证正常养老金支出的情况下计算出来,它是制度本身内在要求。而养老金水平调整与养老制度本身不存在内在联系,它所需要的资金与养老基金不发生任何关系,而是应该按照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从各级财政中单独列支。由于目前养老金调整机制混淆于养老制度之中,这就势必造成了用养老基金结余支付调待资金的局面。
(二)解决巨额缺口的途径
1.争取国家对隐性债务给予适当补助。目前沈阳市隐性债务支出占当年总支出的比重接近50%,是造成沈阳市巨额缺口的直接原因。建议国家对沈阳市已支付和还需支付的隐性债务按适当比例予以补助。
2.建议适当提高对老工业基地调整待遇的补贴比例。
3.调整做实个人账户政策。一是建议适当降低做实比例。从2001年7月份做实个人账户以后,沈阳市可用于发放的资金出现了“断层”,收支缺口骤然加大。近几年来养老金待遇连续调整及老龄化进程加快,更加剧了这种负担。建议适当降低做实比例。即个人缴费比例8%不变,可按5%比例将收缴的保费上解省国库,余款由地方政府留用;二是建议延续做实个人账户补助政策。为缓解地方政府因做实基金全部上解而带来的收支缺口骤然加大问题,国家曾经制定75%的补助政策(上解额÷8%×5%×75%)。这项补助政策不但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压力,而且对100%账户做实起到推动作用。但该项政策却没能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75%的补助政策变成了定额补助政策。每年对沈阳市的定额补助为2.5亿元;三是建议按适当比例上解做实基金。即将收缴的个人账户保费按适当比例上解,剩余部分作为统筹基金地方政府留用。
4.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一是适当降低个体从业人员的缴费比例或缴费基数;二是养老金计发办法实现质的突破,延长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女性退休职工的年龄;三是明确政府刚性责任;四是养老金调整机制与养老金的内在机制分离。

6. 如果既要达到目标代替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你认为有什么措施

必须承认,部分抄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袭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利用基金自身的投资收益来减轻收支不平衡的压力;更进一步,从理论上看,当基金结余的投资回报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在预定周期内保证基金收支平衡。因此,把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放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看,养老基金走向资本市场势所必行。

结合现阶段的特定背景来看,由于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实际上仍局限于地市级水平,管理极其分散,因此,从统筹主体的角度看,基金的积累量还无法作较高风险水平上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投资。而且,资本市场从总体上也远未发育到自由和成熟的程度,证券市场的高度不稳定和强烈的投机性还需要继续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以抑制。因此,笔者以为,在近期,还不宜全面放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约束,但是,对少数基金结余量较大的地区似可考虑在拓展资金投资渠道方面进行试点研究。

7. 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多少万亿元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平稳,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基金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6年,全国各地继续大力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实现精确管理、精准扩面,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8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44亿人(含人社部门负责管理的城乡统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19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81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85亿人。

日前,人社部向社会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截至2016年底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管理运行及经办服务情况。

在基金收支方面,《报告》显示,基金收支总体运行平稳。2016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5.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总支出4.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基金累计结余为6.6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报告》认为,基金收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降费率等政策影响,部分险种基金收入增速放缓或同比下降;部分险种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

相关部门除了拟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强化征收和支出管理,密切跟踪研判基金运行态势,及时预警和积极化解地方可能出现的基金运行风险外,还将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作为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进一步夯实社保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结余已逾万亿,为何还会出现养老保险空账情况,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项目之间不往来的

社保基金空账运行抄主要是1995年以前的个人账户,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前个人不缴费,视同已经缴费完整。这是一个部分
还有就是,我国养老保险账户没有按照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开管理,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中很多地方统筹基金已经不足支取,是从其他人的个人账户中暂支。
你所说的保险基金万亿,包括个人和统筹的全部。实际上如果做实个人账户就不止一万亿,更何况必须保证一定的统筹基金正常运行。
初步估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超过5万亿

9. 什么是养老保险基金费用负担率

养老基金的全称为养老保险基金.它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版分,也称养老保险制度权.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来看,它是在劳动者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体系.如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了.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筹集并管理.企业上缴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劳动者按自己上年的工资总额的8%上缴,所谓国家负担这一部分,没有具体额度,只是体现在税收上,既上缴28%部分不用纳税了.

10. 养老保险基金还能撑多久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日前介绍的情况,2017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3.27万亿,支出2.86万亿,累计结余4.12万亿,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确保发放没有问题。实际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近年来不断凸显,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增一降的两条曲线,反映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巡视员符金陵曾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可持续性,近几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基金支出增幅。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或将更加突出。

各省份的养老金情况报告也印证了收支矛盾愈发突出的窘境。报告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省份近年来快速增加。

养老金问题并不是个别国家面临的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刘培林指出,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将要面临的困难。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企干部的退休金 浏览:278
养老保险个人编号能查什么 浏览:227
九九重阳节慰问 浏览:374
学生如何与父母保持良好关系 浏览:206
北京市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 浏览:733
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腊八中秋节排顺序 浏览:729
养老金2017年涨不涨 浏览:142
老人家不睡 浏览:538
独生子女父母可以申请哪些条件 浏览:124
贵州省老年大学合唱团 浏览:474
为什么明朝那么多老人 浏览:515
2019年广东社保个人退休网上年审 浏览:955
老年人嘴苦需要做什么检查 浏览:358
老龄重阳节 浏览:427
失孤为什么跟养父母 浏览:593
关于老年大学演讲稿 浏览:233
女性副高级教师延迟退休年龄 浏览:496
退休工龄22年能有多少工资 浏览:766
辽宁省考体检完多久政审 浏览:553
儿歌歌词老人家 浏览: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