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九九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九九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27 05:38:44

A. 九九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回看,古人还将菊答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现在重阳节吃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取其吉祥之意。九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B. 九九重阳节日习俗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C. 九九重阳节建国后什么时候确定的是“老人节”,这天有何风俗和习惯

应该是老年节。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成为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风俗和习惯: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3)九九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扩展阅读

各地习俗

1、广东

广州过重阳节,民众登白云山,赏秋、健身。吴川地过重阳节,享宴高会,摆敬老宴。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阳江市过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纸鸢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2、港澳

在港澳人的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在港澳地区,古老的重阳节,今已演变为一个多元化的节日。

3、广西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清明是春祭,重阳作为秋祭,重阳拜山是岭南风俗之一,慎终追远、顾本思源的传统数千年来沿袭至今。

4、江苏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作“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市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D. 重阳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E. 99重阳节的习俗和来历有哪些

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F.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晒秋节等,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回初九。由答于“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6)九九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所以每当重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都会登高山、登高塔,杜甫写的《登高》便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2、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每到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赏菊、喝菊花酒,以求与陶渊明更加接近。

3、插茱萸和簪菊花

唐代的时候,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的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阅读全文

与九九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让老人学习得到知识 浏览:613
夸赞儿子孝顺词句 浏览:676
一对老人家情侣头像 浏览:35
体检的癌细胞偏高复查多久 浏览:278
内蒙古安心养老认证怎么弄 浏览:125
广西养老金补发2020 浏览:941
如何让临终前老人走佛道 浏览:502
老年人尿液尿到脚上怎么办 浏览:511
什么是保基本养老院 浏览:582
特种工退休要工资表吗 浏览:332
养老院竞争对手有哪些 浏览:444
农村养老保险交几百元划算 浏览:646
马鞍山退休最低工资标准 浏览:917
长寿区卫生计生委 浏览:790
观澜养生会所哪里 浏览:205
本溪市夕阳红养老院 浏览:369
中国90岁医生做手术 浏览:925
80岁老年人养老 浏览:562
父母离异的孩子结婚登记需要什么 浏览:504
私人可以创办养老院吗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