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唐诗九九重阳节

唐诗九九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0-12-26 01:32:57

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白话文释义: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

(1)唐诗九九重阳节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2,赏析:“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㈡ 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指的是什么节日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指的是九九重阳节

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15岁开始作诗,0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17岁时作的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中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也就是说有《诗经•魏风•陟岵》的意味。《诗经•魏风•陟岵》末章写道:“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王维这首小诗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地吟诵这两句诗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一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这来自一个传说:晋朝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那里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听了他的话,果然避免了灾祸。以后就有了重阳登高的习俗。

阅读全文

与唐诗九九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寿里胶原球 浏览:627
太平吉祥人生养老保险怎么买 浏览:542
老人没胃口吃东西还拉黑便怎么办 浏览:428
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怎么说 浏览:689
潮汕妹夫父母叫什么 浏览:514
九十岁老人心梗放支架多少钱 浏览:444
我怎么才知道养老院打人 浏览:950
2017年退休金还长吗 浏览:159
养老金借方科目 浏览:516
城镇职工的退休年龄 浏览:475
父母医保如何添加子女 浏览:110
重阳节还能叫什么节 浏览:998
如何与父母交流300字 浏览:486
孝顺之诗 浏览:634
生物电细胞养生治疗多少钱一台 浏览:372
淮南女工22年工龄退休金 浏览:125
教老人如何使用拼多多浇树 浏览:59
社区迎重阳节乒乓球活动方案 浏览:915
球员喜欢去哪个联赛养老 浏览:973
越来越多老年人得肿瘤的原因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