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伤心歌

孝顺伤心歌

发布时间:2025-09-20 16:32:50

『壹』 有没有谴责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歌曲

不要谴责,要侧面教育。跪羊图这首歌很好听。
跪羊图 歌词唱:古圣先贤孝为宗万版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权亲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义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念: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唱: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体膝落地姿态如敬礼小羊儿天性有道理念:尽心竭力孝父母孝亲亲责莫回言诸事不顺固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唱: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念:福禄皆由孝字得,孝顺父母如敬天。处世为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和天。积德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唱: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尽孝无愧意儿女心无论在何地给双亲一声感恩您给双亲一声感恩您

『贰』 孝歌50首歌词大全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1]
中文名
孝歌
来源
孝道文化
流行地区
我国南部地区
体现
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快速
导航
陕南孝歌忆父赋
简介
转香期间要找会唱孝歌的人唱一通夜,内容不限,有为老人歌功颂德的内容,到了夜深时,唱歌的一对男女就故意唱打情骂俏的歌,以吸引那些帮忙的和一些送礼的客人不睡觉,不至于冷场(农村习俗老人去世葬礼越热闹就越孝敬)有的为了更热闹更吸引人干脆就请两批唱孝歌的人,让其对骂谁骂赢了主人另行有赏。虽然谈不上不文明但也相当有趣。具体曲调为当地的山歌,主要在陕南等地方。[2]
陕南孝歌
陕南孝歌,是陕南民间丧礼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俗称“丧歌”,古称“挽歌”。它主要是陪伴灵柩过夜中演唱的长篇叙事性民歌。主要流行于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以及沿秦岭北麓关中某些地区,随地域不同其风格、内容也各异。
孝歌起源于何时,民间有多种说法。庄子文集《庄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王吊之。庄子则箕踞鼓盆而歌。”《西乡县志·歌谣》载:“丧家伴灵时宾朋之歌也。词调稍雅、凄婉动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石泉县志·风俗》称:“石泉土著寥寥,四方商族聚而成俗。其间冠婚丧祭之仪,有随土著而变者,亦有沿客习而效尤者各相揶揄。”所以孝歌是泛指地区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的混合体。

『叁』 琵琶记第二十出孝顺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纪念故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后人,后人为大。

《孝顺歌》

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

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

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子本是骨肉情,

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

望子成龙白费心!

『肆』 农村丧事孝歌歌词

《哀叹词》

痛尔父(母),哭尔亲,养育儿曹恩义深。

朝提袍挈劳苦辛,三年怀抱始离身。

儿长大,亲不存,牙床空对泪淋淋。

要相见,隔幽冥,有负亲恩似海深。

难效目莲把孝行,十八地狱去寻亲。

叹人生,总是空,生死从来万古同。

高年彭祖今何在?不免南柯一梦中。

哀尔父(母),念尔生,粉身碎骨报难全。

思笑语,忆容颜,尺素难申罔报恩。

肝肠断,泪涟涟,悠悠愁恨销眉尖。

思辗转,难报恩,惟愿英灵早上天。

生前有酒几时醉,滴酒何曾到九泉。

叹人生,实堪怜,光阴荏苒几多年。

陟屺(岵)空瞻徒泣血,辟诵哀号枉呼天。

叹尔父(母),今已亡,千秋永别实堪伤。

柔情儿女心头肉,严(慈)亲恩泽胜穹苍。

黄泉地,路迷茫,教人何处觅椿(萱)堂。

徒垂泪,枉思量,望断云山抱痛长。

诵经惟有苍穹听,愿祈尔父(母)往西方。

叹人生,若蜉蝣,大限来时万事休。

富贵功名都是幻,荒草蓬蒿土一丘。

忆尔父(母),德弥彰,殷勤创业振纲常。

和邻里,睦乡邦,教诲儿曹有义方。

宜永寿,乐高堂,如何一旦返仙乡。

情难舍,德难忘,哀思不尽地天长。

绕棺相看无由会,惟叩灵魂一炬香。

叹人生,世事烦,奔波劳碌几时闲。

堆金积玉今何用,过隙驹光指顾间。

思尔父(母),痛凄怆,越思越想越难当。

始受室,重义方,儿孙此日赖恩光。

心欲裂,倍凄凉,海枯石烂怨洪荒。

生死地,竟难忘,三魂杳杳不回乡。

俯棺泣奠亲知否?惟愿神灵永显杨。

叹人生,空自忧,光阴迅速实难留。

万古江山依旧在,不知人换几多俦。

念尔父(母),育尔身,朝朝暮暮战兢兢。

盼儿长,望儿成,儿生作息俱留心。

乳哺满,已全形,高堂一别没踪寻。

视不见,听无闻,徒伤儿女哭空庭。

今宵往返陪灵柩,哭断肝肠刺破心。

叹人生,奈此何,光阴似箭月如梭。

惟存德泽留芳远,万古名传 百世歌。

资料拓展: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伍』 孝顺父母十首歌

孝顺父母的十首歌推荐:《烛光里的妈妈》、《时间都去哪儿了》、《妈妈的吻》、《听妈妈的话》、《常回家看看》、《万爱千恩》、《父亲》、《孝敬父母》、《世上只有妈妈好》、《天亮了》。

1、《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电影《眼镜里的海》作的电影插曲。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

『陆』 二十四孝孝歌书

1、《孝感天地》颂虞舜,以德报怨真圣人,尧帝选贤将位让,嫁配蛾皇与女英。 舜居帝位尚耕田,侍亲尽孝起五更,感动上苍象代耕,乌鸦啄草地鞣耘。

2、《亲尝汤药》汉文帝,父皇过早鹤仙西,母后悲伤病在床,文帝忧愁寝食废。 昼夜侍奉将母医,亲自煎药先尝味,重德治国兴礼仪,天佑文景盛世起。

3、《齿指痛心》歌曾参,孝顺母亲最诚慎;山中砍柴忽心痛,惊知娘亲急召身。 飞步赶回跪安宁,母咬手指连儿心,唤儿归家奉客宾,后世儒家尊“宗圣”。

4《芦衣顺母》闵子骞,父娶继母生俩男,继母心偏芦充棉,闵损受虐无怨言。 鞭抽衣破芦花现父怒休妻闵子拦,母去必将孤三子,留她只我一身寒。

5《百里负米》子路君,果敢性直最孝顺,早年家贫菜充饥,游历四方念双亲。携米万盅走百里,回家奉养父母亲,双膝跪地表歉意,天下称孝扬美名。

6《鹿乳奉亲 》是剡子父母年高患眼疾,需吃鹿乳来疗医,他披鹿皮进山去。 装扮鹿仔入群内,取得鹿乳尽孝义;感动猎人称之奇,倾奉鹿乳护送归。

7《戏彩娱亲》菜子老,年过古稀亦尽孝,为求双亲愉悦乐,常着彩衣扮童少。 戏耍手摇拨浪鼓,堂上送食滑一跤;恐老伤心顺撒娇,引逗父母哈哈笑。

8《卖身葬父》是董永,家境贫寒孝道深,卖身送终行孝尽,槐荫树下遇仙人。 感其孝顺人忠厚,仙女与他配为婚,月织三百匹缎锦,赎得董永自由身。

9《刻木事亲》是丁兰,纪念父母恩如山,雕刻木像来供奉,早晚焚香奉茶饭; 进出请教常问安,犹如父母活跟前。妻烦针戳指流血,丁兰休妻怒冲天。

10《行佣供母》孝江莘,伺奉寡母甘为佣,帮人为仆受饥寒,保得老母衣食丰。 战乱背母去避难,几经杀祸因孝遁;贤良方正封“孝廉”,“五官中郎将” 赐身。

11《怀橘遗亲》唱陆绩,六岁随父舅家去,袖中藏橘遗落地,引得一阵哄笑起。 母亲爱好吃橘子,带回两枚尝尝味,年幼奉母孝出奇,《太玄》《易经》他注齐。

12《埋儿奉母》名郭巨,父逝独孝养母亲,家贫如洗穷潦困,生下婴儿分身心。 母死不能再复活,子可再有还能生,夫妇商挖埋儿坑,不料掘出天赐金。

13《扇枕温衾》道黄香,年方九岁没了娘,伺奉父亲孝心强,江夏黄童世无双。 夏日摇扇枕席凉冬天先睡温暖床,贤孝无比又博学,后为太守美名扬。

14《拾葚异器》表蔡顺,采摘桑葚现孝心,色红味酸自己食,皮乌味甜奉娘亲; 路遇义军问由因,细说衷情众钦敬,赠给一头大黄牛,又送白米三十升。

15《涌泉跃鲤》姜诗妻,庞氏孝心感天地,为了适从婆口味,担长江水烹鲤鱼。 一个来回十多里,哪管日晒与风吹,一日归迟丈夫怒,疑为怠慢逐驱去。 庞氏委屈不失孝,姜母命诗接妻回;庞氏进门院涌泉,每日泉中出鲤鱼。

16《闻雷泣墓》是王裒,父死非命不面西;母亲死后更伤悲,搭棚守墓尽孝仪。 娘亲生前畏响雷,每逢雷雨坟前跪,口呼“裒儿在这里,娘亲且莫心惊虑”。

17《乳姑不怠》唐氏贤,太姑年老牙脱完,五谷饭菜嚼不烂,唐氏喂奶当婆饭。 婆终交代子孙言,要学她孝我一般,孝顺与她不怠慢,孙儿南山居高官。

18《卧冰求鲤》颂王祥,虔诚尽孝美名扬,继母生病思鲜鲤,水面结冰冻河床。王祥解带卧冰上,感动神仙来帮忙,冰溶洞窟鲤跳筐,后居太尉官运昌。

19《恣蚊饱血》小吴猛,八岁就知孝双亲,家道贫穷无帐营,蚊叮父身难安宁。吴猛见情心不忍,每晚赤身父旁困,引得蚊子叮自身,蚊饱不再扰父亲。

20《扼虎救父》是杨香,一日随父收稻忙,忽然老虎下山岗,叼走父亲很危亡。杨香年方十四岁,赤手空拳无寸钢,急起双手扼虎喉,虎放父身自逃亡。

21《哭竹生笋》是孟宗,少时亡父母拉成,老母病重须鲜笋,奈何此时正寒冬。 竹林求笋无踪影,抱住竹子哭苍穹;哭的地裂冬生笋,虔诚孝母垂英名。

2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县令,一日心惊汗漓淋,知是家父身染病,辞官回家审父病,尝粪味甘是绝症,忧心哭天愿替身,父丧守灵三年整。

23《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生母逼离乡,五十年来无音信,刺指流血写“金刚”。身在朝中心思娘,得音辞官回故乡,陕西觅见母与弟,母子欢聚孝高堂。

24《涤亲溺器》黄庭坚,身贵权重居高官,伺奉母亲不怠慢,朝辞晚归问平安。早起为母倒粪便,晚净溺器送床前,春夏秋冬不间断,虔诚孝心千古传。

(6)孝顺伤心歌扩展阅读: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

“二十四孝”讲了二十四个做人尽孝的故事,不同版本的区别,仅在于个别人物和故事选取的不同。在最常见的版本里,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其中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子女为保证父母的身心安悦和自己的内心宁静而做出的力所能及的孝行,这些当然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也有部分故事里的极端做法所显示出的超越常理、违背常识,读来令人不安。

现代人对于“二十四孝”的评价,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恐怕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二十四孝图》。鲁迅说他小时,读了郭巨埋儿这幅图后,“怕看见我那白发的祖母,便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见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参考资料:网络-二十四孝

阅读全文

与孝顺伤心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什么时间登高最佳 浏览:962
孝敬父母感人小品 浏览:96
四年级复杂做贺卡重阳节快乐 浏览:340
韩城征地养老保险 浏览:817
老人中风鼻饲能活多久 浏览:820
嫁女要给父母多少红包 浏览:896
去敬老院看60岁的大爷 浏览:362
体检色弱尿酸高是怎么回事 浏览:749
退伍军人的优待养老金 浏览:803
孝顺伤心歌 浏览:717
90岁老人看病不要钱 浏览:664
宁波市2016年退休工资 浏览:312
退休工人享受100工资 浏览:916
长寿风景700字 浏览:890
海拉尔老年大学学费 浏览:429
养老金1元可以投吗 浏览:917
女处级干部退休年龄执行没有 浏览:153
医院去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 浏览:923
办退休要不要社保 浏览:656
敬老院办公室干什么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