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浒传中最孝顺的是谁,值得我们学习
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对于自己的父母,都有一份特殊的敬重之情。虽然在封建社会里,那时候男女尊卑的观念特别严重,但子女对母亲的孝顺,却并不受其影响。
所以说,四大名着里,唯有李逵这个小人物,是最孝顺母亲的。四大名着里,《水浒传》一向不被人看好,也是最少人追捧的一本。难道说,现代的我们,真的对“孝敬父母”不怎么在意了吗?要知道,百善孝为先,什么原因,让我们逐渐淡忘那份最原始的感恩之情?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祝天下母亲,身体健康!《水浒传》里好汉不少,其中孝子自然也不少。只不过作为一部讲述忠义的着作,作者施耐庵在这一方面没有做过多的描写。而其中四人,作为梁山好汉的代表人物,施耐庵也代表性的叙述了这四人的孝道。
结论
梁山的英雄好汉大多是忠义之人,孝顺之人自然不少。这四人的的作为只是梁山的部分代表。这里也只是以偏概全的做个分享。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本分。
② 名著中谁虽鲁莽耿直,头脑简单,但孝敬父母
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背着老母上了梁山,后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四位步军头领。[1]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2]
③ 救人孝母也杀人放火的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读水浒,很多人会痛斥李逵。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李逵杀过四岁小衙内,杀过百姓。
朱仝私放雷横之后,刺配沧州。沧州知府很喜欢朱仝的为人,知府四岁的儿子也喜欢朱仝,于是知府就让朱仝每天带着他的儿子玩。官员的孩子,一般称之为衙内,所以这个孩子也叫小衙内。
事实上,很多名人也肯定了李逵善的一面。李卓吾说李逵是梁山第一尊活佛;连黑宋江的金圣叹,都说李逵是天真烂漫。
不管怎么说,李逵有恶的一面,有善的一面,我们批判李逵恶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李逵的善。须知,人无完人,都有善恶两面。
④ 请问水浒传里哪个故事体现了李逵的孝心
再去梁山泊的路上,母亲说他渴了,她便去找水喝,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他一怒之下,把老虎四口都杀了,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是多么鲁莽,但有是多么孝敬
⑤ 概括李逵关于孝敬的故事
李逵从小在乡里凶顽不灵,杀人后逃亡,离家十几年再也没有同家里联络过,把抚养老母的重任一股脑地推给哥哥李达。这样的人恐怕无论如何都谈不上孝。李逵在接老娘回梁山途的中去取水,不料老娘被老虎吃了。照理说母亲这样的死法,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应该是悲愤,而看看我们的铁牛哥哥是如何反应的:“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李逵心中并没有多少悲恸,只是觉得自己白跑了一趟而不值,“心头火起”这四个字妙,活脱脱地写出了老娘在李逵心中的地位。李逵没有多少悲哀,埋葬母亲遗骨的时候倒是哭过一场,但是很快李逵就开始吹嘘自己杀四虎的神勇了,把失去老娘的痛苦忘得一干二净。“只见门前鼓响笛鸣,都将酒来,与李逵把盏作庆,一杯冷,一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