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用的文辞

孝顺用的文辞

发布时间:2025-09-12 20:56:30

1. 谈谈你对《蓼莪》情感内涵的理解

作为《诗经.小雅》里的名篇,“蓼莪”所流露的情感,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受世人所称道。诗中的情感内涵,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且孝顺不得的悲痛之情。

“蓼莪”不像后世的诗词那样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即使是对生我育我的父母,也并没有什么浮夸之词,基本都是直抒胸臆,文辞质朴,却又感人至深。

因此,“蓼莪”里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不加掩饰的真实情感,才能让后人每读一次总有新的进步。也提醒着后人,孝顺父母,应该是无时无刻的,不要待到阴阳相隔之后,在后悔也晚了。

2. 求翻译: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翻译:

曾子说:“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一、译文

曾子说:”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曾子的学生公明仪向曾子问道:“老师您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字吧?”曾子答道:“这是哪儿的话!君子的所谓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办的事办了,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已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字呢!”

二、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三、出处

节选自《礼记》

(2)孝顺用的文辞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

二、作品赏析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三、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西汉时人,据据《汉书·儒林传》《广平府志》《归德府志》《客家戴氏族谱》《新泰县志》等古文献均记载其为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23-26] 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

汉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3. 关于赞美父亲的古诗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4、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8、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1、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莎士比亚
1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4、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6、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7、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1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2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5、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贝多芬

4.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是什么意思

做人君的要止于仁爱,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做人子的要止于孝道,做人父的要止于慈祥,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

止于 停止的意思


宇宙万有,皆有其所“止”,有各自实存的位置。这些是就具体的身份来定义的“止”的内涵。儒家是君子之学,是成圣之学,朱熹认为大学就是“大人之学”,王阳明进一步解释,在其代表作《大学问》中,着力说明圣人之学是“大人之学”,圣人之道是“大人之道”。

《大学》开篇也已说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第一步是要明明德,把自己本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那么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至善”。

(4)孝顺用的文辞扩展阅读

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阅读全文

与孝顺用的文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金的补助 浏览:402
老年人摔着腿肿了骨头裂怎么办 浏览:230
北京哪个区可以体检 浏览:205
2016年南京养老金何时补发 浏览:311
大连沙河口区老年大学招生 浏览:901
养老金以后在哪个银行发 浏览:768
老年大学教师纸质论文 浏览:870
胃不好的老人家用什么止痛药 浏览:651
发多少退休金 浏览:899
涪陵和长寿哪里好玩 浏览:781
外地人社保在上海退休吗 浏览:897
2020永州市农村养老金多少钱一月 浏览:56
2017驾照新规降级50岁 浏览:666
关于重阳节的儿童歌曲 浏览:665
上亿人养老金要 浏览:686
孝顺用的文辞 浏览:437
如何带父母散心 浏览:369
海淀区养老院电话地址 浏览:426
日本老人过寿吃什么 浏览:910
好孝顺的儿子看到心里暧暧的赞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