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体现孝顺的新闻事例

体现孝顺的新闻事例

发布时间:2025-09-07 19:02:53

⑴ 200字关于孝顺的新闻10篇

关于孝顺的新闻
供参考
从当初7个人到如今的100来人,从当初200平方米到现在2850平方米,当初的小李也变成60多岁的老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院长李银江那一颗敬老爱老的心。
老人们一辈子忙惯了,来到养老院,突然闲下来,斗嘴闹矛盾多。怎么办?李银江决定建个“农疗园”,让老人们忙起来。他在敬老院后面开出几块荒地,一处种粮,一处种菜,一处养鱼,老人愿意做的,采取工分制,劳动一小时计一分,每分3元。“农疗园”一推出,立马受到欢迎,多的一天能挣二三十元。不但解决了管理难题,老人们的身体也好多了。如今,敬老院里吃的蔬菜都是老人们自己种的。他经常提倡互帮互助,年纪较小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健康的要帮忙照顾身体不好的。
33年来,李银江始终坚持对老人尽孝、对困难群众尽责、对人民尽忠,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19年4月,李银江获得民政部最高奖项孺子牛奖,他也是江苏唯一的获奖者。获奖后,李银江也没有闲下来,他希望能够传承孺子牛精神,将自己的“劳动型”养老模式,传播到更多地方去,让天下的孤寡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
真孝!河南女大学生为85岁姥爷手绘智能手机操作图

每个图标都有注释,还用不同颜色区分女大学生手绘的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受访者供图2月26日晚,一组为老人手绘的智能手机操作图,在临颍人的朋友圈里热传。一边是为了能经常看看外孙女,学着使用智能手机的85岁老人,一边是为姥爷手绘智能手机操作图的女大学生.......

⑵ 孝顺父母的新闻事例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专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属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这故事的题目叫“卧冰求鲤”

⑶ “我们身边的新闻”关于孝心问题,要详细解答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凉风村53岁的张成国照料两位百来岁的姑婆十余年,在当地传为一时佳话。
张成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53岁的他虽有点驼背,但身体依然健朗,手指背上都是黄黄的茧,厚厚的指夹逢里留着黑黑的泥。邻里都说,张成国人非常老实,性格也好,待人特别友善,爱助人为乐,照顾两位姑婆尽善尽孝从没听他抱怨过。
“我从小看着爷爷、爸爸照顾两位老人,父亲在世时曾告诉我,两位姑婆的丈夫在解放前就去世了,膝下无儿无女,受旧社会的习俗影响的两位姑婆,为了守节,没有再嫁。现在她们老了,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依无靠,我们应该给她们更多的关心,让她们安享晚年。” 张成国介绍。
曾庆华(随夫姓)是张成国的大姑婆,今年已经是102岁高龄,解放前在地主家做裁缝,解放后无去处,便回到娘家住,靠自己的哥哥(张成国的爷爷)照顾。张成国的爷爷去世后,其父亲便承担起了赡养她们的义务。张成国父亲年轻时在市里一家单位里工作,靠每月50元的工资,养家和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1996年,张成国的父亲也去世了,照料两位老人的重担便完全落在了张成国的肩上。
五年前,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大姑婆为了急着上厕所,起床后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水坑,没站稳,顺势一滑,“蹦”的一声摔倒在地,伤了脚。住在隔壁房间的张成国,听到大姑婆的喊声,立马拿了电筒冲到门外。看见大姑婆摔到在地上,张成国立刻把她背到屋里,看到伤势严重,张成国冒着雨,背起大姑婆赶往六公里路外的镇卫生院。
回到家中,张成国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用热毛巾给老人敷脚背,一直到老人的脚伤痊愈。老人摔到治疗期间,张成国每天坚持喂药喂饭三次,拉屎拉尿都要用盆去接,3个多月后,大姑婆终于可以自己下床走动了。
张成国说:“对长辈孝顺是他应该尽的责任,爷爷、爸爸在世时都是这样,他们是自己的榜样,他们未完成的心愿我有责任去尽量帮他们完成。而且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的子孙也看在眼里,我也要给他们做好榜样才行。”
二姑婆有白内障,一直没治好。因为视力不好,她三年前已经摔倒过一次,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去年6月,二姑婆第二次摔倒,没有人背老人上医院。张成国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外边帮人开车,听说二姑婆又摔到了,他马上辞掉工作,回去照顾摔到的二姑婆。
二姑婆这次把腿和手臂摔断了,上下床全要背,一日三餐喂饭喂药。他们把医生请到家,给她打针吃药,一个多月后,她才慢慢可以简单地活动。
这么多年来,张成国为两位姑婆擦脚洗脚、做饭、洗衣、端尿盆,每晚临睡前还要帮姑婆先暖好床。他说:“姑婆们都是百岁左右的高龄,身体不那么好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自己先要把床温热和,再让她上床睡觉,这样她才能睡好,不易受冷。”
张成国的行为受到乡亲们的称赞,乡亲们说张成国的孝心在村里是数一数二。“他的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刻感动着我们,很难得啊!”乡亲们对张成国都是衷心地佩服。记者 张耀民 郭飞 实习生 张佳佳

⑷ 空姐曝张曼玉孝顺妈妈很亲和,你认为张曼玉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而且张曼玉平时也很孝顺妈妈,关于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我会从下面几点做详细解答。

一、张曼玉孝顺妈妈的新闻事件。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空姐发布的动态,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位空姐发布消息称他在飞机上遇到了张曼玉,而张曼玉这个时候显得很亲和,张曼玉的妈妈是头等舱,他没有和妈妈坐在一起。因为担心妈妈乘坐飞机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张曼玉每隔一个小时都会到头等舱去看一下妈妈,还会问他会不会觉得不舒服,同时曾曼玉也会叮嘱身边的乘务人员说:这是我妈妈,如果有什么事的话都可以来告诉我,请帮忙好好照顾她。这样的事情让空姐觉得很贴心,所以就发到了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爆料,这一次事件是张曼玉从香港飞往巴黎的飞机航班上发生的。

⑸ 求现代的关于孝顺的故事,100字左右就行,要6个

历届中国感动人物山西女孩孟佩杰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她孝顺母亲的事迹不仅感动中国,也感动天下人的心。当养父走后,在她八岁的时候养母又生病瘫痪在床,伺候照料养母的重任就压在她稚嫩的身上。而她的养母由于对生活失去信心准备自杀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小佩杰发现了,哭唤着把妈妈从死亡的阴影中拉回,使妈妈放弃自杀念头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气与女儿相依为命。八岁的小佩杰既要给妈妈做饭洗衣端屎倒尿,又要跑步到学校上课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到考进大学山西省临汾师院。孟佩杰上大学再把瘫痪在床的妈妈领到山西省临汾师院附近租屋伺候照料,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伺候照料瘫痪在床养母,感动的妈妈泪如雨下,妈妈亲口说出“虽然我是养母,但是她比亲生的女儿都好!”,孟佩杰12年如一日照顾养母的故事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感动了天下父母,也感动了天地人。

⑹ 有哪些感人的孝心故事可以用报纸等东西粘贴下来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感人孝心故事事例1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然而在现在的二十一世纪,不孝的人却越来越多。他们把老人们送入敬老院,不管不顾,只是把老人们丢给社会。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见了这么一则新闻。事情是这样的:在某地有一对老人,他们没有孩子,所以没人赡养。同村的一位大姐,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照顾。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老人,老人吃完了再给孩子吃。一眨眼,几年过去了。两位老人虽然双双去世,但是他们都是笑着离开的。虽然她跟这两位老人无血缘关系,但是她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从中我知道了:生活处处有孝心。

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典范,她就是“孝女” 王阿姨。王阿姨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护士,她在岗位上认真负责 ,回到家中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婆婆 。她的婆婆患有严重糖尿病,离不开人。白天婆婆的老公在家照顾她,晚上则是王阿姨照顾她,所以王阿姨很辛苦。在王阿姨的悉心照顾下,她婆婆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一天上午,婆婆的病突然恶化,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王阿姨则是悲痛欲绝。在一次颁发“孝心模范”的时候,我们都推举她,她却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像王阿姨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积极地向他们学习。

生活处处有孝心,让我们抓紧时间行动起来,让世界在爱的旋律中舞动的更精彩。

⑺ 千里背母刘秀祥鼓励走出自己的路,他身上体现了哪些正能量

刘秀祥的一生可谓是充满着神奇色彩,一路以来的他,对知识的渴望,改变命运的愿望都带着他前行。在求学的路上,他是一直都把母亲带在身边,未曾放弃。在他身上有哪些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呢?

一、孝敬父母

刘秀祥的家庭条件从小不好,父亲在四岁的时候就去世,母亲因受打击精神失常,生活都不能自理,自己的兄姊又离家出走,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在他一个人身上。面对这样的家庭,刘秀祥没有选择抱怨人生,抱怨生活,而是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家。不管自己走到哪里,都是把母亲带到身边。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挣钱维持生计,这样的爱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对于一个这样的母亲很多人都认为是包袱,可以刘秀祥一路却把母亲带到了大学和工作,这样的孝心十分值得敬佩。

刘秀祥只是我们社会中的一员,但是他努力的想为社会奉献出一份力量,这样的他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应该向他多多的学习,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⑻ 两儿媳前背后扶83岁婆婆做核酸,这俩儿媳有多孝顺

这两个儿媳特别孝顺,同时也非常负责。

婆媳关系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每当我们谈论婆媳关系时,很多人总会把婆媳关系放到对立面,有些人甚至会认为婆媳关系天生不和。然而事实上,如果婆婆和儿媳两个人都能互相尊重,很多婆媳关系其实会非常好。虽然婆婆和儿媳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经年累月的相处之下,很多人的感情依然非常深,这也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发生在福建莆田,因为莆田的疫情情况有所反复,为了进一步保障居民们的健康安全,莆田开展了全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在大家进行核酸检测的时候,记者拍到了令大家感动的一幕,有两个50多岁的老年人背着一名83岁的老太太。记者本身以为这只不过是女儿背着妈妈,后来才发现这是儿媳背着婆婆。

阅读全文

与体现孝顺的新闻事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福清长寿面多少钱一斤 浏览:359
养老保险认证后什么时候补发 浏览:481
农村商业银行养老保险卡 浏览:46
长寿花盆子怎么换 浏览:813
幼儿园重阳节儿歌图片大全 浏览:228
犯了错如何和父母坦白 浏览:917
职工交养老保险金 浏览:858
孝敬老人的表情包 浏览:882
陕西省社保80岁护理费 浏览:8
体检为什么要住一晚 浏览:776
老年人铁测定低是什么原因 浏览:824
退休职工2017涨工资 浏览:845
难忘的重阳节活动作文 浏览:865
法定退休年龄含不含病退 浏览:942
老年养老院建设标准 浏览:530
老人如何做好防暑降温 浏览:609
中老年人烫发发型图片 浏览:83
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分居 浏览:406
华东理工老年大学 浏览:201
怎么劝朋友孝敬父母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