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写春节、重阳节、清明节诗句
春节诗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Ⅱ 春节七夕节和重阳节的诗句
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七夕节: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重阳节: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Ⅲ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春节: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夕节: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节: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节: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端午节: 《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寒食节: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以上诗句分别描绘了春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寒食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景象和氛围。
Ⅳ 写出春节和重阳节和清明节和七夕和元宵节的诗句
1、春节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重阳节
(1)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2)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清明节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4、七夕节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4)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元宵节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Ⅳ 关于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斗伍,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颤启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空洞或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关于春节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春节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重阳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千秋岁 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斗百花 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 碧苔红叶遍, 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春节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重阳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千秋岁 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斗百花 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 碧苔红叶遍, 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春节: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宋代) - 《元日》2、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唐代) - 《春思》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陆游(宋代) - 《除夜雪》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宋代) - 《元日》5、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宋代) - 《守岁》6、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宋代) - 《除夜》7、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宋代) - 《除夜》8、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吴文英(宋代) - 《思佳客·癸卯除夜》9、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明代) - 《拜年》10、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宋代) -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重阳节: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清明节:1、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2、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3、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4、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5、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6、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7、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8、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9、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0、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Ⅵ 关于春节重阳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九月几日以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春节的古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春节: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千门万户瞳瞳日百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夜月度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下三分明月夜知,二分无赖是扬州
重阳道节:
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重阳独酌杯中版酒,抱病起登江山台
遥知权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清明节:
1、几多情,zd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回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中秋节: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1、独答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
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
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
关于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