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父母的孩子嘴型

孝顺父母的孩子嘴型

发布时间:2025-08-11 23:49:16

⑴ 什么样的表现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参考《孝经》:抄
“身体发袭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就是不损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父母给的。可以延伸为不要让父母担心受怕(比如做危险的事伤害自己)。
后半句我们老师特意有拿一个例子来说过“显”的意思,就是可以让父母显摆(去掉贬义。也可以说是让父母在别人面前可以因为是你的父母而骄傲)
还有就是另外补充:1.不要愚孝
2.关于一句谚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类的人都是不留后的。但是佛教进入中国却能被传统文化接受容纳,是因为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独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计是没有典故的笼统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你连自己父母什么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谈的好好对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从+极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图有几个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还有那个吃自己母亲屎的……王小波有提出过个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

⑵ 为什么孝顺的子女越来越不受父母的待见了呢

一、孝顺子女常被视为“软柿子”捏古代有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研究显示,家庭中最为孝顺的孩子,往往性格善良、老实、乖巧,对家庭和父母的付出也最多。然而,往往那些最关心家庭、默默付出的人,却往往被父母和兄弟姐妹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觉得他们好欺负,对他们呼来唤去,不知珍惜和感恩,更别提喜欢和爱护。例如,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虽然从小被家人轻视,在五口之家中,她吃得最差、住得最差,即便如此,她在母亲去世后,还是主动承担起为父亲养老的责任,成了整个苏家最孝顺的孩子,却依然得不到父亲的关爱。
二、孝顺子女通常较为理性通常,父母更喜欢嘴甜、会哄人的孩子,而不受宠的孩子则倾向于深思熟虑,他们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也表现得更加持久。有些孝顺的孩子喜欢和父母聊天,逗父母开心,但有时这样做却可能适得其反,容易招致父母的批评。孝顺的子女爱管事,通常比较理性。他们在遇到原则问题时,会干涉到老人的生活;而不孝顺的子女很少陪父母聊天,也不太在乎父母的饮食健康等。即使偶尔陪父母一次,也是说些好听的话哄骗父母,因此父母自然会比较开心。
三、沉没成本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常常会受到过去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即沉没成本的影响。一旦前期投入过大,为了避免这些投入被浪费,人们更倾向于继续投入。在家庭生活中,那些一直被忽视的孩子,他们投入得越多,得到的回报却越少。受宠的子女容易形成依赖心理,而失宠的子女则养成愿意吃亏的习惯,认为多做一些就能赢得父母的关注。等到父母真正需要照顾时,那些从小被宠的子女付出的较少,还觉得不公平。相反,那些一直被忽视的子女,乐于付出,还觉得理所当然。因此,父母对“不孝顺”的子女付出了更多的感情成本,自然也就更加在乎他们。
四、得到的越多,越不在乎心理学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在家庭生活中,这个原理同样适用。比如,有两个孩子的父母,从孝顺的子女那里得到了更多的爱,满足感就不如最初那么强烈了;这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向另一个子女索取更多的关怀。
结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对自己的照顾,反而产生种种不满,不待见他们,甚至偏爱那些付出较少的子女,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孝顺子女的心。要知道,人心不是一天变冷的,当失望积攒到一定程度,孝顺的子女也会感到不满。到那时,父母想要依赖他们,可能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因此,父母应该避免因为偏见而让孩子感到失望,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个孩子都是与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应该尽可能做到公平对待。尤其是对那些付出更多的子女,父母应该给予他们认可和肯定。

⑶ 多子女家庭中,有什么特征的孩子最容易有孝心呢

有人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哪有偏心的道理?但是,也有人说,“十个指头还长短不一呢,更别提是孩子了”,更何况父母的心也是肉长的,有的时候顾此失彼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而在多子女的家庭中,什么类型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偏爱呢?逃不脱以下三种类型:


跟自己长相、或者是性格比较相似的孩子

即使是有几个孩子,而父母也会对跟自己长相或者是性格比较相似的孩子更偏爱,看到这个孩子,更会觉得自己的血脉得以流传,更会有一种成就感。

而我们姐弟三人当中,最受爸爸宠爱的还是妹妹,大大的眼睛,浓黑的眉毛,简直是老爸年轻时的“女版”,别人开玩笑:“你家女儿绝对是你亲生的,跟你一个模子刻成的。”说得爸爸哈哈大笑。

⑷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子女们的孝顺是不是真的

“养儿防老”这样的话,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些时候生个女孩子,周围人还会嘲讽说“女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嫁出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无所依很正常。”

确实在现在生活压力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我们能看到一部分孩子,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远离父母,在成家立业之后,也很少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

长时间如此,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疏远,等到父母老后,真的可能会展现出来老无所依的状态。



综上所述,家长不妨对照看看看看,如果你家孩子全都占了的话,先提前恭喜你了,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养育了一个好孩子。

⑸ 为何家里最孝顺的孩子,往往最不被父母待见原因太扎心

都说越长大才能越看到现实的残酷,许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进入了社会,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往往最孝顺的那个孩子过得最委屈,也最不被父母待见。为什么家里越孝顺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见呢?真相太戳心。

1、嘴巴甜的人讨人喜欢。

不少人会发现那些嘴巴甜、能说会道的孩子,就算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同样会让父母很喜欢。而那些孝顺的孩子,不管做了多少,做得多好,都比不过人家的一句甜言蜜语。在许多父母看来,孩子做得再好也不如说得好。因此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做事,没有实际行动,但能够对父母曲意逢迎,甚至能哄能骗的人,更能得到父母的宠爱。而那些孝顺的孩子虽然干得多,但经常实话实说,却让父母很不爱听,所以不会受父母的待见。

2、孝顺的孩子太老实。

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其实父母也是这样。孝顺的孩子往往很老实,总是不争不抢,有时候吃亏也不争辩、不抱怨。时间一长,父母会在心里自动把你划为吃亏的那一类,在生活中各方面都会让你吃亏,父母也会倾向于欺负老实的孩子,而且一般孝顺的孩子都比较听父母的话。因为顺从已经成了习惯,父母也会认为理所当然。一旦孝顺的孩子偶有不从,就会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不孝之子。

要知道,父母之所以欺负老实的孩子,偏心不孝顺的孩子,其实是害怕不孝顺的那一个。因为不孝顺的孩子有脾气,会甩脸色,会跟父母闹,所以父母只能讨好,希望他们对自己好一点。老家的大婶人很厉害,稍有不满意就跟爷爷奶奶闹,两个人不知吵了多少回了,但是爷爷奶奶就是对人家好,还心心念念说着人家的好处。

只要大婶一需要帮忙,马上乐呵呵的去帮,天天想着给大婶家的孩子买这种东西。而反观小婶家呢,因为小叔小婶都比较实在,也不知吃了多少亏了。但这种结果就是孝顺的人会越来越寒心,而不孝顺的人却越来越有恃无恐。

但是父母要记住:父母对孩子越偏心、越溺爱、付出越多,孩子其实越自私、越贪心、越不孝顺,别为自己年老埋下祸根。

⑹ 孩子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看这4点就知道,别辛苦养出“白眼狼”

一到老年,许多人身体机能下降,体弱多病,这时才能真正看出孩子是否孝顺。老人常感叹:“老来难,老来难。”如果有真正孝顺的子女,老人会晚年幸福,不会发出如此感叹。有的老人在年轻时给孩子出钱出力,掏出了十分心,甚至几个孩子还有所偏向,厚此薄彼,但到老了,年老体衰之时,往往宠爱的孩子不管自己,反倒是平时不怎么照顾的孩子,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1. 是否愿意让老人来家里住
孩子需要用人的时候,愿意让老人在自己家里住,主要是能给自己照顾下一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帮忙做饭等等,但孩子长大独立后,老人通常会回自己家住了。如果双方老人年老体弱,尤其有一方自理能力稍差时,想上孩子家来住,孩子不主动提出让父母来住,因为在一起生活费用增加,生活不方便,甚至嫌弃老人的生活习惯,让老人很无奈,感觉以前都白疼孩子了。
2. 有事是否舍得出钱
家里家外有很多事,生活上免不了有很多杂七杂八的费用。当父母手头的钱不够时,孩子是否能大方地援助父母,解决危机。过年是否舍得给老人买礼物,平时是不是经常看到老人缺什么记到心里,有合适的就主动给老人买回来,老人嘴上说不用买,心里却乐滋滋的。
3. 是否只为了财产
有的孩子听说家里的房子快拆迁了,平时不怎么看望父母,得知这个消息,赶紧回来看望父母,买这买那,还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住。但后来听说拆迁无望,孩子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让老人很失望。有钱就照顾,没钱就少看望,这可以说是唯利是图的表现,不是真孝顺。
4. 需要照顾的时候是否在身边
老人身体得病的时候,是身体和心理十分脆弱的时候,这时最需要孩子的照顾和看望。孝顺的孩子会守在身边,尽心尽力照顾。如果孩子找各种理由推脱,工作忙走不开,看孩子没有时间等等,不来照顾父母,让父母心里有苦说不出。
当然,也有的父母十分体谅孩子,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想麻烦孩子,孩子也是事业的黄金期,不能老耽误工作。但作为孩子来说,应该抽出时间去看望照顾老人,多帮老人干些家务活,让老人放宽心,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孝顺的孩子不会攀比自己的兄弟姐妹,做好自己的本分,赡养父母是自己的义务,不管父母是否照看孙子孙女,是否有钱,有钱没钱都一样孝顺。老人往往到了年老体弱的时候,才真正看清哪个孩子孝顺,因此平时对孩子不要太娇惯,不然辛辛苦苦养出“白眼狼”;太宠溺的孩子,反而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会考虑父母的需

阅读全文

与孝顺父母的孩子嘴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不幸去世了如何安慰父母 浏览:52
老年人的一种老人病叫什么 浏览:358
关于孝顺的朗诵词 浏览:351
4个字关于孝敬的词 浏览:457
60岁找工资 浏览:793
80岁老太太骨折裂缝咋办 浏览:878
下辈子我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浏览:851
老人家身体不行呼出来气好臭 浏览:75
良井敬老院 浏览:42
湖北省2017养老金上调 浏览:438
活70岁就知足了 浏览:217
脚上按老年痴呆线的方法 浏览:424
2016年养老金入市论坛 浏览:333
中国中老年人同性tv 浏览:462
房地产重阳节香包 浏览:203
不赡养老人怎么感化观众 浏览:807
做门窗体检辛苦在哪里 浏览:533
企业缴费20年退休金 浏览:1
什么时候见女朋友父母合适 浏览:506
北京非农业户口退休年龄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