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连坐式孝顺”让孩子苦不堪言,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却说理所当然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代 社会 “连坐式孝顺”蔚然成风,家长认为理所当然,孩子却苦不堪言,压力越来越大,非常反感。
“连坐式孝顺”逐渐蔓延,家长面子到位了,孩子却觉得反感
什么是“连坐式孝顺”?顾名思义就是子女孝顺父母时,也要孝顺和父母关系好的人,比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结拜好友等等。
其实就是讲人情,目的是让家庭更团结,与朋友关系更好,而很多时候是单纯为了面子。
“连坐式孝顺”并不是个例,许多孩子“被迫”花钱花时间去孝顺亲戚及父母的好友,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苦不堪言,看完这些“连坐式孝顺”例子,你会发现身边的案例也不少!
“娘亲舅大”,孝顺不要忘了舅舅
小庄是一个二胎宝妈,嫁得不远,平时经常回娘家走动,她十分反感妈妈总是把她带回家的东西拿去舅舅家。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小庄把花钱都买不到的100个口罩分了一半给妈妈,但妈妈转眼就分了一大半给舅舅,小庄知道后一肚子火,她并不是不喜欢舅舅家,只是觉得妈妈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总为舅舅着想,还要求她孝顺舅舅。
过年小庄给家里买年货,一定要给舅舅准备一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拿出一半分给舅舅家的孩子……
若是“你来我往”小庄也不会说什么,但每次都是自己家在付出,舅舅家从没有回礼,搞得好像在讨好他们似的,因此小庄感到很不公平。
孝敬妈妈,更要孝敬外婆
玉儿觉得自己孝敬外婆并非完全是个人意愿,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母亲逼出来的。玉儿的妈妈是当地出了名的争强好胜,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凡事都想争第一,小时候争宠,结婚生子后比家境比孩子,如今为了讨个孝顺的好名声让女儿比孝顺。
玉儿的大姨、舅舅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三天两头往外婆家跑,唯独玉儿的妈妈,每次玉儿回家都会让她拿钱买好吃的好喝的往外婆家送去,街坊邻居见了玉儿妈妈都夸她“女儿孝顺懂事”,妈妈听了也很高兴,她的面子是足了,但玉儿心里却很累。
她很反感这样的面子工程,导致她和外婆相处时总感觉别扭,这种“连坐式孝顺”真是累人。
爸爸“后老伴”的家人也要孝顺
小徐也正在遭遇“连坐式孝顺”,他的妈妈早几年就去了,爸爸如今65,一个人在家无聊,参加老年 旅游 团时认识了隔壁小区的一个年纪相仿、同样丧偶的大妈,两人就好上了。
刚开始小徐觉得爸爸有个人陪也挺好的,然而小徐爸爸经常对他提一些过分的要求:给他买礼物,一定要给他的后老伴备一份,后老伴的家人有困难需要小徐帮忙时,也要求小徐事事顺着他们来,后老伴的姐姐生病了也要让小徐送礼物、主动付一部分住院费。
只要一看到爸爸的电话,小徐就能猜到不是爸爸有事就是他的后老伴有事,小徐的媳妇没少和他为这件事争吵,小徐的爸爸也没有搭把手带娃,而家里的两个娃正是花钱多的时候,却要连着孝顺外人,怎么想都觉得心里不舒坦。
“连坐式孝顺”讲究量力而行,家长们别再给孩子增压了
这几个网友只是“连坐式孝顺”现象的冰山一角,自身压力大却无处可说,其实孝顺父母也顺带孝顺亲戚确实是件好事,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孝敬父母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真的没有多余的金钱和时间连带着照顾亲戚,孝顺亲戚多出来的一份赡养金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没有哪个孩子会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去帮助亲戚,毕竟没有谁的收入是大风刮来的。
其次,孝顺亲戚或父母的好友,也要看对方的人品,一些亲戚朋友会做人,送礼有来有往,因为孩子的这份孝顺双方的感情更加融洽,这样的孝顺才有意义。
如果单方面的孝顺没有获得一丝好处,家长真的没必要让孩子去孝顺亲戚朋友。
今日互动话题:你身边有“连坐式孝顺”现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Ⅱ 心理学:永远不要因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这根本不值得,为什么
看到这个标题,想必很多人不由心惊了一下,我国向来是注重礼仪廉孝的国家,孝顺反哺老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尽管有些人会因为赡养老人而觉得劳累,但也只能将背后的苦默默吞下。
明目张胆地说不愿为了老人拖垮自己,通常情况下会招致责骂,被认为没有良知,父母辛辛苦苦将其抚养长大,儿女却不懂感恩。
孩子的生命不是父母送给他的礼物,既然无意相送,又何来居功受恩之说呢?父母对子女少一点要求回报,少一点要求报恩,其实对哪一方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胡适先生曾说:“我的意思是要我这个儿子晓得我对他只有抱歉,绝不居功,绝不施恩。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绝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
所谓孝顺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一出生就被绑在要懂得感恩的十字架上,父母若能看清这背后的道理,主动做出选择,对孩子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恩慈。
Ⅲ 为什么累死累活,却养出一个不孝顺的孩子
文文儿
晚上和妈妈唠家常的时候,老妈说你那个赵叔叔真是白养了一个儿子。听老妈说,赵叔叔突然生病住院,住院将近一个月,他那个上初中的儿子不闻不问,后来赵叔叔回家静养,他儿子嫌爸爸在家碍事,竟然去学校住宿舍去了,你说那小子也十六七了,怎么一点事也不懂。
听完妈妈的话,震惊之外也有点意料之中。这个赵叔叔在我们这一片是出了名的溺爱孩子。赵叔叔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从小的时候就特别宠,要什么给什么,赵叔叔和阿姨对儿子都是事事包办,连上学的书包都没让孩子自己背过,我不止一次的见过赵叔叔的儿子在大庭广众下对爸妈拳打脚踢,而赵叔叔和老婆永远是笑脸面对儿子。所以为什么赵叔叔会养出这么不孝顺的孩子,还真是他做错了。
虽然赵叔叔的儿子是个个例,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累死累活的为孩子,可是孩子却一点也不心疼人,怕以后要成为白眼狼吧。为什么累死累活也养不出一个孝顺的孩子,如果你是这几种父母,别不敢承认就是你错了。
1、为孩子包办一切
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可以说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这样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是养不出好孩子的,不要等到孩子真正习惯你给予一切的时候才后悔!
2、不懂得示弱
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自己就要无所不能,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该示弱的时候就要示弱。例如做家务的时候说自己完成不了,让孩子参与,下班的时候说自己很累,让孩子帮忙端茶。同时父母对孩子不必“有求必应”,不让孩子觉得拥有的东西来得很容易。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
3、不给孩子回报的机会
很多父母都是当孩子有什么好吃的想给爸妈,或者给父母准备礼物的时候,爸妈都会说我不吃、我不要,留着自己吃自己用吧。长此以往,孩子理所当然就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回报的机会。当给孩子分东西吃的时候,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为的就是让孩子明白,没有谁规定好东西都一定属于自己,吃东西要先分享,让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所以不想让孩子一步步变得不孝顺,这3件事家长可以适当的做一做。
你家孩子懂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