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古味词语

重阳节古味词语

发布时间:2025-07-26 17:09:22

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词

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词如下: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6、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重阳节:

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九日那天,因为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六”为阴,所以,农历九月九日,“重九”,则为“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直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节进行。

由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英少一人。可知道,插莱英、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

因此,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莱英节”此外,因为在重阳有和菊花酒的习惯,所以,也称“菊花节”,重阳节始出现在三国时代,见曹丕《九日与钟踩书》中。重阳节的历史由来,重阳节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唐朝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

就在这时,癌魔突然闻到莱英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恶恶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古味词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强奸50岁农村妇女 浏览:66
丽江市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501
关于恢复退休工资的申请 浏览:340
安田大厦老人住哪里 浏览:650
60岁女子称呼 浏览:324
新兵政审父母怎么填 浏览:978
食疗和养生有什么区别 浏览:876
80岁老奶奶英国达人秀 浏览:936
孝敬父母从我做起200字 浏览:993
上海调整月基本养老金 浏览:315
明基医院体检报告多久出 浏览:413
和父母断绝来往怎么把户口分出来 浏览:252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本人不签字 浏览:151
老人摔跤了做什么检查 浏览:706
老人什么时辰出生好 浏览:224
玉米须养生量是多少 浏览:749
非深户一档社保养老金多少钱 浏览:669
重阳节给本 浏览:693
长寿的人常有二个特征是什么 浏览:164
养老保险入两险涨多少钱 浏览:776